历史故事《吉地的风水战》

光绪帝的崇陵是中国最后一座帝陵。崇陵位于清西陵内,原名九龙峪,被确认为万年吉地后,更名为金龙峪。当时及后世均有传言称,慈禧太后过于强势,所以光绪帝在世时,不曾营建万年吉地。在光绪帝去世后,方才急匆匆地在清西陵选择吉地,营建帝陵。

实际上,早在光绪元年,慈禧就已为年幼的光绪帝在西陵九龙峪定立穴。到了光绪十三年(1887)三月,慈禧、光绪帝巡视西陵。此次出巡中,风水大师、内务府大臣英年及相关官员均前往九龙峪相地。

内务府大臣英年,字菊侪,隶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以贡生考取笔帖式。崇彝曾记载了英年升官的原因,英年本寒士,通风鉴之术,以夤缘李莲英辈,正值光绪十二三年,修三海、颐和园之役,为看苑中风水,盖先得内侍消息,凡宫中所欲作者,皆迎合懿旨,故得进身。数年之间,由三院卿(不记何院)骤升工部侍郎,且兼左右翼总兵。

英年、翁同龢均认为光绪元年所点的穴不适合,另选了吉地,竖立金星宝盖石柱作为标志,准备回銮后,再派员会同钦天监前来勘探点穴。此次点穴之处,在英年看来,为最佳之地,风水甚旺,龙脉萃聚于斯。

光绪十三年勘测九龙峪后,预备在秋季兴办万年吉地工程。但由于各种原因被延误,且光绪朝又经历了如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入侵等系列大变动,一直未曾开展。

1905年,光绪登基已经三十一年,军机处奏请钦派大臣修万年吉地,最终也未实施。至光绪帝病逝后,方才开始了崇陵的营建。根据《优待清室条件》第五条,崇陵未完工程及奉安大典,经费由***支出。时任大总统袁世凯特派赵秉钧与清室内务府大臣绍英等协商之后,拨款赶修。至1915年,工程完工。

光绪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在妙高峰七王坟选择了陵寝基址。七王坟址早在唐代就是佛家圣地,醇亲王奕譞生前在此养病时,看中了此地,由慈禧与光绪帝赐银五万两买山建坟,于同治七年(1868)开始筹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竣工。不想醇亲王奕譞的墓地,却引发了风水之争,英年也参与其中。

醇亲王墓道前,有银杏树一株,此树高数十丈,八九合抱,树龄有百余年。英年对慈禧太后云:皇家风水,全被此枝占去,请伐之以利本枝。慈禧太后听了有所感触,终究不敢轻动,询问光绪帝。光绪帝虽然性格懦弱,听闻要破坏自己生父的风水,也勃然大怒:尔等谁敢伐此树者,请先砍我头。光绪帝的强硬态度,也让慈禧不满,坚定了要砍树,双方相持月余。一日,光绪帝退朝后,听太监报告,太后一早派了内务府中人,前往醇亲王奕譞园寝。光绪帝急带了人出京,到了妙高峰时,树已经被砍倒,树根也被掘出。光绪帝绕墓三匝,顿足拭泪而归。此光绪二十三年事也。

英年初期不过是内务府中一包衣,因为精通风水,得到慈禧宠幸,升任内务府大臣。英年也以自己的风水术,为皇家效力。他至东陵巡视时,看到东陵的风水围墙坍塌甚多,树木多被虫所侵害,就此忧虑不已。因为一旦树木被侵害,守陵士兵常隐瞒不报,会造成更大范围的虫害。英年紧急上奏,请求整顿,称此于风水大有关系。光绪十四年冬,西苑铁路南段竣工,北段铁路则推迟到来年立春后动工,主要是英年认为本年不宜动土。

在同光年间,三海工程及帝后陵等大工程皆由英年充监工大臣,贪墨几近百万两。八国联军入京师后,英年家中被劫掠一空。其子为浙江候补道员,收拾家中残余钱财,仍得财二十余万两。

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庚子之乱中,英年积极对外主战。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开出了一份必须加以惩戒的大臣名单,英年也名列其中。光绪二十七年正月初六日,英年被赐自尽。京师人叹息称:平生为他人看风水,于己身何不慎处之?妙高峰醇王园寝,亦英侍郎所定。伐树之役,或出于主张,冥冥中或亦造因也。

皇帝的陵寝工程,乃是皇室第一等工程,为了营造帝陵,可以不惜代价,极尽奢华。皇帝登基之后,即堪舆风水,营造陵寝。通过陵寝,帝王们希望能在逝去后过上活着时一样的生活,同时也希望由风水而庇佑子孙。在陵寝中举办的祭祀典礼,以期凝聚其后世子孙,塑造皇家权威,维持王朝万载。只是奢华的帝陵,在后世常成为盗墓者们的目标。帝王的枯骸,最终也成为一堆尘埃。繁华皆空,帝陵成土。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7805.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古代官场的“假官”》

历史故事《古代官场的“假官”》

说到假官,即便是在交通信息发达的今天也让人防不胜防,若是在交通信息并不发达的古代,冒充官员岂不是更容易操作?答案是肯定的,在行政、通讯效率低下的古代,假官现象历来十分严重,有的时代甚至还出现过大规模地..

历史故事 2025-10-24

历史故事《翻白眼的八大山人》

一只鸟,通体全黑,偶有几簇白毛,外加一张尖锐的鸟喙,以及一个大大的白眼。你能想象就是这样一张简单且普通的画,当年竟然在拍卖市场上拍出了6272万元的天价吗?创作出这幅名为《孤禽图》的人来头也不小,他在画上..

历史故事 2025-10-24

历史故事《“薪水”的由来》

据相关史籍记载,薪水一词原指打柴汲水之意,也即烧火煮饭的意思,也称柴水。据《南史陶潜传》记载: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这段文字明确地记载了..

历史故事 2025-10-24

历史故事《古代考生千奇百怪的备考》

历史故事《古代考生千奇百怪的备考》

参加科举考试,是古代读书人改变命运的必经之路。为了可以在科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古代学子们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认真苦读知识点、押考题,这些现代人常用的方式,古代人也运用得炉火纯青。古代也有补习班南宋学者吕..

历史故事 2025-10-24

历史故事《苏东坡的口福》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会吃,懂吃,有条件吃,而且,有良好的胃口,吃得下去,消化得动,实在是一种幸福。所谓口福,所谓吃得快乐,所谓舌尖上的享受,都是一个人生命过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号称美食家的苏东坡,一..

历史故事 2025-10-24

历史故事《东门逐兔亦不得》

清人姚鼐着《李斯论》一文,开篇即否定苏轼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的观点,说: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认为秦自商鞅以来,即形成深厚的法治传统,以至数代富强,兼并诸侯,直到始皇时期。李..

历史故事 2025-10-23

历史故事《古代的“口香糖"》

现代人会有口臭问题,毫无疑问,古时的人也有口臭。如何去除口臭,老祖宗在实践中得出口衔丁香除臭的经验。丁香有两个品种,木樨科丁香为灌木或小乔木观赏花卉,而桃金娘科丁香才是古代的口香糖。有两个段子可为佐证..

历史故事 2025-10-23

历史故事《如果没有他们》

历史故事《如果没有他们》

自从熙宁四年(1071 年)退归洛阳,司马光一住便是十五年。这十五年中,他最大的成就,便是编年体史学巨着《资治通鉴》。在将近一千年以后,我们回望那个时代,大宋朝堂上下的明争暗斗、喧嚣纷扰早已沉入深不见底的..

历史故事 2025-10-23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