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炎黄子孙:三巨头的两次大战》

一说起华夏最初的历史,总给人非常遥远的感觉,那我们不妨把这段介于传说和真实之间的历史,想象成远古时期三大巨头之间的华夏霸权争夺战,那么这三大巨头是谁呢?他们争夺霸权的结果又如何呢?

大家都知道炎黄子孙这个成语,炎帝和黄帝作为华夏的人文始祖,很多人会觉得他俩是好兄弟或好战友,其实这是有误区的。华夏的始祖应该是炎帝、黄帝和蚩尤组成的三巨头,而不是炎黄组成的黄金搭档;而且这三巨头的关系并不和谐,他们之间爆发过两次惨烈的大战。

相传炎帝姓姜,姓表示起源,姜字在甲骨文里是羊和女的组合,可以解释为一个跪坐的女子,头上戴着羊角冠。传说中的炎帝是牛首人身的半神,当然这个造型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所以现在我们能看到很多炎帝的画像或雕塑,都只是脑袋上长着两只巨大的牛角而已。

另外炎帝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就是神农氏传说中的农业之神。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炎帝和神农氏是不同的两个人,关于这一点,历史上争论颇多,目前尚无定论,我们姑且采用两者为一个人的说法。

传说中神农尝百草是为了给先民寻找可供种植的粮食作物。只是这百草里能吃的、好吃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不但不好吃甚至根本不能吃。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也就是一天吃一百种草,其中七十二种有毒,幸亏他偶然间发现了茶叶能解毒,所以炎帝同时又是中药和茶叶的发现者。

除了这些,炎帝还发明耒耜教人耕作。于是他的部落凭借过人的农业技术,不但解决了战斗过程中的后勤粮草问题,还学会了自行疗伤,成为攻守兼备的综合型选手。

第二位出场的选手是黄帝。

黄帝当然不姓黄,他本姓公孙,后改姓姬,姬字的甲骨文是一个女人跪坐梳妆的样子,同时这个字也是古代对妇女的美称。据此推测,黄帝应该出自一个盛产美女的部族,估计本人的颜值也很高。

他又称轩辕氏,轩指的是车,辕就是拉货马车两侧的两根直木,所以黄帝也是传说中最早发明车子的人。

车子能提升物资运输能力和部族战斗力,黄帝部族拥有了车子,就好比战场上有了重型坦克,绝对是碾压级别的武器。

此外,传说中黄帝还发明了轩冕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等级的人乘什么车子,穿什么衣裳,享受什么待遇。不要觉得这发明很普通,衣冠制度是激发集体认同感和向心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部落管理能力的天才创造。

自此,黄帝部落的综合实力急速膨胀,文明程度和团队凝聚力也大大增强,周边的部落纷纷臣服。制度好,装备强,还有一大群小弟保驾护航,黄帝部落可谓实力超群。

最后一位登场的选手是蚩尤。

蚩尤是上古时期九黎部落的首领。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吃石头吞沙子、铜脑袋铁额头,刀枪不入,听起来就像一群哥斯拉。

其实蚩尤部落独特的文明优势是金属冶炼技术。所谓吃石头吞沙子,像不像冶炼矿石的场景?冶炼需要搭建窑炉、采挖和运输矿石,于是在外人看来这个部落的人成天往家里运一堆堆的沙土石块,就容易脑补出他们吃石头吞沙子的场景。而关于铜脑袋铁额头、刀枪不入,像不像是在战场上装备了坚固防具的敢死队?

所以,也就是说当炎黄部落还在用石头互砸的时候,蚩尤部落可能已经实现了武器装备的金属化。这样的一支部队在当时如何能不让人闻风丧胆?

三巨头的羽翼都逐渐壮大,那么他们之间的战争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了,从现存资料中可以了解到的,最著名的就是两次大战:炎帝和黄帝之间的阪泉之战,以及炎黄联盟打败蚩尤的涿鹿之战。

阪泉之战其实是新崛起的黄帝部落同往日霸主炎帝部落的争霸战。传说炎黄带领各自的部族和同盟军在阪泉之野大战三场,听起来非常激烈,史籍中所记载的战争过程却出奇和谐温柔。

据说炎帝带着人在营地里一蹲就是三年,因为农业技术发达,后勤保障充足,所以消耗战反而有利。而黄帝就在营地外面搞军训,也是一训就是三年。炎帝部落的人就蹲在一边看军事表演,边吃边看,后来都麻木了。没想到有一天,黄帝的军队突然趁机挖地道,冲入城内活捉了炎帝。事情发展得太突然,炎帝猝不及防就变成了黄帝的小弟。

不过黄帝虽然打败了炎帝,却没有赶尽杀绝,于是两个部落开始走向联合。但是还没等炎帝部落习惯被人领导,又一个打击接踵而来,蚩尤打过来了。

据说蚩尤原是炎帝的下属,所以他和炎帝一样都是粗犷的牛头人造型。蚩尤进攻原来的老大炎帝,金属化的武器一上场,战斗过程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顶不住的炎帝只好向黄帝求救,接下来就是炎黄组队和蚩尤在涿鹿展开大战。战斗的过程异常激烈。蚩尤部落的装备优势明显,炎黄联军则人多力量大。

传说除了当面互砍之外,双方还掌握了不少充满想象力的神器。比如能改变战场环境的气象武器,传说中蚩尤请出风伯雨师召唤狂风暴雨,想要用滔滔巨浪把炎黄联军一网打尽,而黄帝就找来天女旱魃抗洪抢险。

战斗进行到最关键的阶段,蚩尤吐出迷雾笼罩整个战场,打算把联军困死其中,因为就算神农氏粮仓充足,粮食也总有吃完的一天。这场大雾笼罩了战场三天三夜后,结果黄帝发明了指南车,最终辨明方向,突出重围。这迷雾日夜不散,不像气象武器的副产品,反而有点儿像冶炼工业所带来的空气污染。结合蚩尤部落冶炼金属的传说,他们能创造出如此浓密的烟雾倒也合乎逻辑。

双方你来我往,黄帝九战九败,最后是靠着神女的帮助才终于获胜。传说黄帝将打败的蚩尤戴上枷铐,砍下他的头颅,把他的身体和首级分开埋葬。蚩尤死后,他身上的枷铐落在地上,变成了一种树,每到秋季就叶红似血,每一片叶子都是蚩尤的血所染成,这种树就是枫树。

获胜之后,黄帝成了真正的天下之主,蚩尤部落大部分融入炎黄集团,少部分南下成为南方黎族、苗族的祖先,常说的黎民百姓,黎民就是九黎氏族之民。

因此所谓华夏民族,其实应该是炎帝、黄帝和蚩尤三个部族融合的产物。后来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按照《史记封禅书》所记载,古代君主封禅时要祭祀八个神主:一是天主,二是地主,第三就是兵主,祭祀的就是蚩尤,而古代华夏的军旗上,画的也是蚩尤的画像。所以长期以来,蚩尤和黄帝、炎帝一样,都被视作华夏的始祖,是个非常正面的形象。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7976.html

相关推荐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故事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原文为盗钟,原文讲的是: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亡齐国。其中有个人趁机..

杂文 2025-08-04

历史故事《灵芝闹剧》

大约是1558年的秋天,已经在龙椅上坐了36年的嘉靖皇帝,在庆祝自己生日的当天,收到了一份独特的礼物。这份礼物是由181棵灵芝组成的巨大的芝山。这些灵芝天然生成,棵棵鲜活。最大的几棵,直径在60厘米以上。照例,..

历史故事 2025-08-01

历史故事《特别的送行》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过一句话:在家里,我不是总统,只是一个父亲。从孩子16岁起,他就让孩子们独立生活,自食其力。罗斯福的三儿子小富兰克林罗斯福20岁去英国旅行,为了买一匹好马,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保密到“家”》

历史故事《保密到“家”》

周裕常,1932年11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核工业水冶纯化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二七二厂中央实验室副主任、主任、科技处处长等职务。主持二七二厂科研工作时,对许多重大的技..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名将的“牛肉令”》

白起是战国时的秦国名将。一次伏击战前,白起忽然下达了一道特殊命令:将士只配发冷食,而且常食的冷肉由熟羊肉改为熟牛肉。这道命令一下达,众将士一片哗然,大家都觉得白将军连吃的饭菜都要经管,未免太小题大做。..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越单纯,越强大》

他是皇族贵胄,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第九世孙。他有家学渊源,他的曾曾曾祖父朱权就是一位奇才,在经史、医学、佛学、道教和茶道方面都有相当深的造诣,同时精通音律和戏剧创作。祖父是颇有名气的诗人兼画家,..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压舱底的“宝物”》

陆绩是三国时吴国的一位官员,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离任回故里时,只带了些简单的行李,这让开船送他的艄公十分为难:这船我不能开,途中定会遭遇不测。陆绩疑惑:能有何不测呢?艄公说:此去路途遥远,难免会遇到大..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一半鸽子一半蛇》

做人最起码的规则就是:在原则问题上决不退让。但是为了达到目的,你必须有鸽子的纯真和蛇的狡黠。鸽子的温顺是表象的,并不意味着同小人同流合污,而是一种麻痹小人的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贯彻自己的原则。丁谓诡..

历史故事 2025-07-30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