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800年前的冬天,比现在要冷一些。

公元1258年1月13日,乃是南宋宝祐六年的农历十二月。这一天,西湖结冰了。

西湖不常结冰的2008年那场大雪,西湖也只是局部结了些冰。再往前数,1977年、1930年西湖也结过冰,据说有人能在冰上行走。然而比起1258年冬天那场寒潮,这些都是小巫见大巫:那一年,某个不知名的史官在《宋史全文》卷35中,写下四个字:西湖冰合。

南宋的寒冷,处在被气象学家竺可桢命名的第三个寒冷期中。在竺可桢的界定里,过去5000年,只有4个这样的寒冷期。公元1000年至1200年的冬天,华北梅树不能生长,1111年太湖结冰,洞庭山柑橘全部冻死,苏州运河经常性结冰。

那时候没有空调,没有暖气,人在冬天过得很辛苦。

取暖办法有两个。

其一,在大空间里设置小空间。

巨寒时候,阔大的房间更显得寂寞空虚冷,不如隔出小小空间才好。一是心理上,感觉更温暖。二是从科学上来说,没有穿堂风,热量也不至于散发过快。

王公贵族当然好一些皇宫里原先阔绰得很,房间够大,这时大也没有用,必须隔出专门的暖房来,四面墙壁用花椒和泥土和成的涂料厚厚敷上一层,类似于保温层和自发热层;此外再设置层层屏风,风吹不进,也散不走,自然暖和多了。此外,再在床上铺毛毯,地上生地炉,想来不会太冷。

士大夫们,往往在卧室设置纸帐。纸帐,有点像夏天用的蚊帐。区别是,夏天的蚊帐只为了防蚊,孔洞大可透风,不致闷热;纸帐就是用厚纸做的。床的四面,都用白纸蒙起来,上床和下床的一面的纸帘可以上下卷动。

条件宽裕的人家,依然是取小空间,做出暖阁。暖阁很好用,围隔出小空间,挡风,使得内部热量得以保持。

取暖法之二,生火取暖。

欧阳修在湖北夷陵当县长时,新修了地炉,冬天不再受寒冻之苦。于是作诗《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庆祝:

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规模不盈丈,广狭足容膝。

地炉修建也很简单,在屋子里挖出小坑,四周用砖石垫垒,在当中生火取暖,上面可以烤地瓜、煮开水。

地炉在北宋比较常见。《水浒传》写,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落魄在山神庙,便用地炉对抗风雪,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南宋的陆游,在《春和初迁坐堂中》写道:炭薪南山来,地炉晨暮红。

取暖的炉,可以是凿地开地炉,也可以是用铁炉、铜炉。天寒地冻,烧火取暖,不算什么大发明,谁都明白。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炭火炉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如果通气不畅,是可置人于死地的。所以如何科学设置地炉,并在小空间里生炭火取暖时,如何科学排出毒气,倒是特别应该讲究的。

1258年西湖冰合时,后来成为著名词人的蒋捷才13岁。他在宜兴生活,太湖也结冰了。他后来有一词写道:

红麟不暖瓶笙噎,炉灰一片晴雪。醉无香嗅醒,但手把、新橙闲撅。更深冻损梅花也,听画堂、箫鼓方歇。想是天气别,豫借与、春风三月。

搜罗一下,发现很多诗人、词人都写到那时生炭炉、地炉取暖的事,没有因一氧化碳中毒而发生意外,可见当时人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8002.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特殊情书》

明朝名医李时珍不仅医术精湛,而且颇有文才。有一年,李时珍外出寻访名师,在外面生活了五个月。在这期间,李时珍的夫人曾经给他写了一封别致的中药情书: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林语堂的善意回避》

1928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了一套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开明英文读本》,编著者是著名作家林语堂。仅半年之后,就有读者向开明书店和林语堂举报,说世界书局林汉达所编《标准英语读本》有抄袭《开明英文读本》的嫌疑..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擂错战鼓打胜仗》

东晋人桓温素有统一国家的志向,适逢偏居蜀地的成汉国主李势骄奢淫逸,亲信小人,滥施刑罚,渐失民心。桓温觉得时机已到,准备伐蜀,手下将领们一致反对,只有江夏相袁乔支持他的想法,并说成汉国自以为蜀地险峻,有..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王府井是个扣儿》

咕咕呱呱闹更名,你东我西改不成。一齐上殿找干隆,皇上开口喊爱卿。晓岚心里直骂熊,圣命不接怎么行。换了一字妙无穷,圈住大嘴井底鸣。干隆皇上五十五岁这年,一个大雪天的早朝完了,他把纪晓岚留下来,说有几个王..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炎黄子孙:三巨头的两次大战》

一说起华夏最初的历史,总给人非常遥远的感觉,那我们不妨把这段介于传说和真实之间的历史,想象成远古时期三大巨头之间的华夏霸权争夺战,那么这三大巨头是谁呢?他们争夺霸权的结果又如何呢?大家都知道炎黄子孙这..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订书针暴露了特工》

二战期间,德国训练了大量特工,通过空降潜入苏联境内。这年,苏联克格勃抓捕了一名可疑人员,此人自称是电气工程师,但克格勃认定他是德国间谍。克格勃官员苏科洛夫查看了他的身份证和工作证,没有发现问题;请来专..

历史故事 2025-04-27

历史故事《古人为什么要用又高又硬的瓷枕头》

用惯了软枕的现代人,很难理解古装剧和博物馆中出现的瓷枕古人为什么要为难自己?这样又高又硬的枕头用起来舒服吗?作为一种寝具,枕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人类使用的石枕(1957年,湖北黄冈螺..

历史故事 2025-04-27

历史故事《花样作死朱高煦》

历史故事《花样作死朱高煦》

第一作:横行不法,锤死徐野驴朱棣的儿子中有两个最有希望继承皇位:长子朱高炽是个体弱多病的胖子,但心地仁厚;次子朱高煦武勇过人,在靖难之役中立过战功,原本最受朱棣宠爱,但此人实在太骄纵蛮横,朱棣最终权衡..

历史故事 2025-04-27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