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故事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

掩耳盗铃原文为盗钟,原文讲的是:

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亡齐国。其中有个人趁机溜入范家,看到了一个大钟,就打算把它乘乱偷走,本来准备背着它走,可这个钟实在是太大了,他无法背上。便打算用锤子打碎这个大钟好背走。然而,才锤了一下,大钟就“况况况”的发出响声,这个人害怕别人听到这个声音,来抢夺这个钟,就急忙捂住自己的耳朵。

这个人害怕别人听到这个钟声,是没有什么问题,可也害怕自己听到这个钟声,这就很是荒缪了!偷钟怕别人听到反而捂住自己的耳朵,而钟的响声是只要你碰了它,不管你如何遮掩它都会发出声音的。

《吕氏春秋·自知》记载:“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吕氏春秋》随后评论说:“不愿让别人听见是可以理解的,不愿让自己听见就说不通了。作为国君或家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岂不和这是一样的么?厌恶别人听到其过错还说得过去。”

在中国历史中,有一位“能文能武”的皇帝,十余岁就精通武术,一生中更是作诗近4万篇。在皇帝位置第五十七年,亲自撰写成《十全武功记》,自诩“十全老人”。命人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碑,昭示其武功。对,他就是乾隆皇帝,他一生中可以说是将掩耳盗铃发挥到了极致,虽然满足了他的权欲和虚荣心,却给后来的屈辱史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他一生中以探访民情、考察河工为由,不惜花费巨资六下江南,原本经过他老子雍正的努力,国富民强国库充盈,但在他挥霍下国库却变得囊中羞涩。之所以乐此不疲的六次下江南,一大半就是为了满足自己打造的“太平盛世”的那份虚荣心。好在地方官员也十分配合,懂得官场之道,“迁徙贫苦老百姓并把沿途经过的地方门面整修一遍,一路上都是国富民丰的景象。”我想除了老百姓不糊涂,皇帝和官员都在装糊涂吧。

自清兵入关,在武力和儒家教条的双重打压下,文人多数就已经闭口。但是到了任何时候都会有不怕死的文人,他们将不满写在了书中,或者是保存皇帝认为不应该保存的书籍,这一下子就惹恼了乾隆皇帝。这怎么能行,皇权容不得半点挑战,自己的过错更是不允许他人半点的质疑。

于是,乾隆帝为了打击朋党以及加强对汉人的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并借此焚书控制汉人反清思想的传播。然而,乾隆时期当时民族矛盾和斗争的情况已经逐渐缓和、并且在汉族臣民已承认清朝对全国统治的情况下,乾隆帝仍将民族矛盾和斗争的严重性夸大,并且表现得过度敏感,哪怕是一个很正常不过的诗句,都认为是在批评他。

其实在乾隆初年,乾隆帝一度下诏停止文字狱,他曾谕称“朕从不以语言文字罪人”。但是自乾隆十六年波及全国的“伪孙嘉淦疏稿”事件开始,文字狱开始重现。尤其到乾隆中后期,文字狱达到高峰,而且非常严酷。乾隆年间共发生文字狱案件一百多起,大大超过前朝。这下好了,身边以及天下的文人都是马屁精,大清国的“盛世”在他的手里达到顶峰。

乾隆五十八年,英国遣使乔治·马戛尔尼于乾隆83岁生日时到中国寻求驻节,抵达中国后双方出现与乾隆帝会面采“单膝下跪”或“三跪九叩”的礼仪之争。乾隆帝认为马嘎尔尼不是使节而是贡臣,须行叩拜大礼。还认为英国不过是蛮夷之地,使团带来的高科技产品也比不上皇宫内的装饰品。以一副傲慢的姿态将英国使团当作小偷,赠送了大量的丝绸和茶叶给英王,并完全拒绝了英国贸易请求。殊不知封闭的大清国已经全面落后西方世界,更是远远落后于英国。

马戛尔尼在回国后向英国议会写出报告:“中国是一艘破旧的大船,150年来,它之所以没有倾覆,是因为幸运的遇见了极为谨慎的船长。一旦赶上昏庸的船长,这艘大船随时就可能沉没。中国根本就没有现代的军事工业,中国的军事实力比英国差三到四个世纪”。马戛尔尼在日记中还有以下记载:“中国工业虽有数种,远出吾欧人之上,然以全体而论,化学上及医学上之知识,实处于极幼稚之地。”

结果几十年后,英国以另一种方式打开了大清朝的国门,这可以说是“蓄谋已久”,这次英国就没有之前那样客气了,不仅要求开埠通商,还要求割地赔款。皇帝的脸面固然重要,但是经过几次海战还有陆战,清兵没有一次能够打胜,只能被迫签约。

在1843年,魏源因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而被视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当时的有识之士可不只魏源一人,有很多人也看到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但这也引起了清廷统治者的注意,此书一度成为禁书,所以此书在中国未受到广泛关注。后来流传至日本后,《海国图志》很快在日本获得官员和学者的高度重视,广大民众也迫切想阅读此书,日本文化界也先开启了刊印、翻译、补注与评论该书的风潮。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决定了最后的结局。

因为贸易推动了文化交流,并加快了科技发展,国家必然走向强大。这一点到了现在也是一样,一个国家拒绝贸易和文化交流,只能是掩耳盗铃似的空谈。

关于成语掩耳盗铃,你还了解哪些历史?欢迎留言。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0407.html

相关推荐

黄梅戏《女驸马》故事简介(女驸马历史故事来源)

黄梅戏《女驸马》故事简介(女驸马历史故事来源)

黄梅戏女驸马主要内容:民女冯素贞自幼许配李兆廷,后李家败落,兆廷投亲冯府,岳父母嫌贫爱富,逼其退婚。冯素贞花园赠银于兆廷,冯父撞见,诬李为盗,将其送官入狱,逼素贞另嫁宰相刘文举之子。冯素贞男装出逃,在..

杂文 2025-09-03

画蛇添足的故事和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画蛇添足的故事和寓意(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画蛇添足的故事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画蛇添足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得有余。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因为人多酒少,很难..

杂文 2025-08-23

历史故事《灵芝闹剧》

大约是1558年的秋天,已经在龙椅上坐了36年的嘉靖皇帝,在庆祝自己生日的当天,收到了一份独特的礼物。这份礼物是由181棵灵芝组成的巨大的芝山。这些灵芝天然生成,棵棵鲜活。最大的几棵,直径在60厘米以上。照例,..

历史故事 2025-08-01

历史故事《特别的送行》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过一句话:在家里,我不是总统,只是一个父亲。从孩子16岁起,他就让孩子们独立生活,自食其力。罗斯福的三儿子小富兰克林罗斯福20岁去英国旅行,为了买一匹好马,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保密到“家”》

历史故事《保密到“家”》

周裕常,1932年11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核工业水冶纯化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二七二厂中央实验室副主任、主任、科技处处长等职务。主持二七二厂科研工作时,对许多重大的技..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名将的“牛肉令”》

白起是战国时的秦国名将。一次伏击战前,白起忽然下达了一道特殊命令:将士只配发冷食,而且常食的冷肉由熟羊肉改为熟牛肉。这道命令一下达,众将士一片哗然,大家都觉得白将军连吃的饭菜都要经管,未免太小题大做。..

历史故事 2025-07-31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