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从美国听证会记录看钱学森归国》

钱学森1950年代初冲破美国重重阻挠报效祖国,不少文献对其壮举给予高度肯定,赞扬他为中国人的楷模。从当时回国的过程看,他回国目的除了报效祖国外,回家尽孝也是不能忽视的一面。

但是,对于钱学森回国尽孝的描述,目前看到的大多是片言只语,甚至以讹传讹。《我忠于中国人民1950年代钱学森在美听证会全记录》(以下简称《全记录》)一书出版,从中,我们既看到了钱学森回国尽忠的坚定决心,又看到了他回国尽孝的真情流露。

父亲教导铭记于心

1935年,钱学森要去美国留学。临行前,父亲钱均夫给了他张纸条,上面写道: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乃父告之。父亲嘱咐他,做人要有品,去美国学成后及时归国,报效国家。

在美方一开始问为什么回国时,钱学森直截了当地回答探亲。通过对方不停的追问,他把母亲已逝,父亲年事已高,刚做一个大手术不久又要再做一次手术的探亲理由全部说了出来。作为在海外多年游子,他必须要回去尽孝,这是完全摆得上台面的理由,也很容易让美国人接受。在《全记录》里,第一场是1950年9月20日在特米诺岛上举行的非正式听证会,详细记载了这次交锋。

问:你父亲多大年纪啦?

答:他69岁。

问:数年前,你父亲曾经有个大手术?

答:不,是去年冬天他进行过胃部手术。

问:你是通过书信知道的吗?

答:是的,是通过书信知道的,并且医生通知说,手术还没有完成,他希望在今年冬天进行第二次手术。

问:你收到过你父亲希望你回去的信件了吗?

答:是的,收到了。

美方知道钱学森去意已决,但是仍不忘抛出诱饵,向他分析了利弊。钱学森却反将了一军,说是美国人失约在先。

问:鉴于你已经收到父亲的来信,你将来不能继续从事涉密工作的信息,对你最终决定返回中国有什么影响?

答:那影响是非常大的。我已经收到了父亲的来信,他老人家希望我早日回国。他的健康状况不好,我很早就清楚,但当时我专心于工作。当你专心于工作时,你很少关注个人的一些情况。我不能从事涉密工作,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震动。这使我开始思考个人问题:是留在美国,还是返回中国?

美方的意思是,就因为父亲让你回去,就放弃了在美国的事业?他仍然用尽孝作掩护,尽量不在中美之间站队,避免回国问题复杂化。

问:这确实更加坚定了你回国的决心?

答:当然我需要说明的是,我认为有很多事促使我回到中国,父亲即将进行的手术以及中美之间可能发生的公开冲突,还有我父亲生活在共产主义中国。如果中美发生交恶,我就没有办法寄钱给我父亲,他现在完全依靠我,由我赡养。因此,我对中美之间可能发生的交恶深感不安。我希望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我赡养父亲的困难得以排除。

钱学森不回去就无法尽孝,避开在中美之间政治上表态,不得不说是他极具智慧的回答。

我忠于中国人民

但是,美方最终仍然没有放过他。《全记录》里的内容表明,在多次试探钱学森和中国关系,以及不能得到忠于美国的肯定答复后,又使出花招,让他说出回去就是忠于共产主义中国类似的话语,以此来制造阻挡他回国的证据。当时的交锋是这样的:

问:你回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答:我回中国的目的是处理与我父亲以及过继的妹妹相关的家庭事务。

问:你是否准备永久呆在那里?

答:没有打算,但是实际上,我必须呆在那里一段时间。

问:你打算在上海教书吗?

答:没有单位给我提供工作。

问:你打算获得这样一份工作吗?

答:当然,为了生存必须得到一份工作,但我不知道是否能得到一份教学或其他工作。

问:你不准备去***所在的中国台湾,是吗?

答:之前没有计划。

问:你没有计划去那里,那你忠于共产主义中国?

答:不是。

问:那你忠于谁?

答:我忠于中国人民。

问:中国人民指的是谁?

答:是四亿五千万人。

这段交锋,钱学森的智慧在于,他采取模糊态度,避免过分刺激美方。但是,他丝毫不含糊,明确表达了不去中国台湾的原因。因为父亲在中国大陆,当然要回中国大陆。当然,在这一段话里,钱学森还给美方留了一点希望,说没有考虑永远留在中国,以不至于过分刺激对方而被继续扣押。

这本《全记录》,是难能可贵的原始资料,可以纠正现在很多模糊的说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钱学森应对美国麦卡锡主义的大智慧。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7827.html

相关推荐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故事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原文为盗钟,原文讲的是: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亡齐国。其中有个人趁机..

杂文 2025-08-04

历史故事《灵芝闹剧》

大约是1558年的秋天,已经在龙椅上坐了36年的嘉靖皇帝,在庆祝自己生日的当天,收到了一份独特的礼物。这份礼物是由181棵灵芝组成的巨大的芝山。这些灵芝天然生成,棵棵鲜活。最大的几棵,直径在60厘米以上。照例,..

历史故事 2025-08-01

历史故事《特别的送行》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过一句话:在家里,我不是总统,只是一个父亲。从孩子16岁起,他就让孩子们独立生活,自食其力。罗斯福的三儿子小富兰克林罗斯福20岁去英国旅行,为了买一匹好马,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保密到“家”》

历史故事《保密到“家”》

周裕常,1932年11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核工业水冶纯化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二七二厂中央实验室副主任、主任、科技处处长等职务。主持二七二厂科研工作时,对许多重大的技..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名将的“牛肉令”》

白起是战国时的秦国名将。一次伏击战前,白起忽然下达了一道特殊命令:将士只配发冷食,而且常食的冷肉由熟羊肉改为熟牛肉。这道命令一下达,众将士一片哗然,大家都觉得白将军连吃的饭菜都要经管,未免太小题大做。..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越单纯,越强大》

他是皇族贵胄,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第九世孙。他有家学渊源,他的曾曾曾祖父朱权就是一位奇才,在经史、医学、佛学、道教和茶道方面都有相当深的造诣,同时精通音律和戏剧创作。祖父是颇有名气的诗人兼画家,..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压舱底的“宝物”》

陆绩是三国时吴国的一位官员,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离任回故里时,只带了些简单的行李,这让开船送他的艄公十分为难:这船我不能开,途中定会遭遇不测。陆绩疑惑:能有何不测呢?艄公说:此去路途遥远,难免会遇到大..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一半鸽子一半蛇》

做人最起码的规则就是:在原则问题上决不退让。但是为了达到目的,你必须有鸽子的纯真和蛇的狡黠。鸽子的温顺是表象的,并不意味着同小人同流合污,而是一种麻痹小人的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贯彻自己的原则。丁谓诡..

历史故事 2025-07-30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