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朱元璋的“限娱令”》

明代文化人的休闲生活相当丰富,从逛梨园唱曲到宴席上唱民歌,总是能找到消遣的好去处。明朝的士大夫不但下场写剧本,有条件的士大夫还自己养着家乐班子。

但在明朝初期,对于戏曲可完全不是这个政策,那时候对于唱戏是严令禁止的。洪武二年(1369),太祖令各州、府、县均需设立学校,以周礼、六德、六行、六艺为主要课题,礼延师儒,教授生徒,讲论圣道,以复先王之礼,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

这里所说的复先王之礼实质上是指继承传统。对于朱元璋来说,他要兴盛礼仪文化,即圣道,所以开国之初恢复儒家文化,让明朝的文化回归。

对应的污染之习则是指从元朝承袭下来的不良风气,这些所谓不良风气中也包含在元朝盛极一时的唱戏演剧等行为。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些属于导致元朝最终走向衰亡的因素,所以他颁发了很严厉的限娱令,务必要将它们禁绝。在这方面,朱元璋的手段甚至有些残忍,他一度命令士兵在街上的高楼监听饮酒作乐的人,一旦发现,就倒吊在高楼上,三天之后活活吊死。

在朱元璋心中,苛政可能不是猛于虎的存在,声色才是。在他跟吏部尚书詹同的对话中,对于娱乐的评价就是甚于鸩毒,一旦人沾染上了声色的爱好,就会很快完蛋。

更为可怕的是,朱元璋对于娱乐的看法一直如此。过了二十年之后,在洪武二十二年(1389)三月,还下旨要求把京中学唱的人割了舌头;下棋打双陆的,砍断手;蹴圆的,卸脚;做买卖的,发边远充军。这种惩罚也过于严苛了。

到了到永乐九年(1411)七月,刑科都给事中曹润等上奏,建议今后有百姓、倡优装扮杂剧,除了法律规定内的神仙道扮、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以及歌颂欢乐太平之戏不加禁止之外,其他只要有亵渎帝王圣贤的词曲、驾头、杂剧,或者收藏、传诵、印卖,一概拿送法司究治。

这个奏折绝对是顺着皇帝的意思写的,朱棣看到之后,心里没准都乐开了花,正儿八经地下旨:

但这等词曲,出榜后,限他五日都要干净,将赴官烧毁了,敢有收藏的,全家杀了。

之所以对戏曲杂剧管理得如此严苛,主要还是出于对自家统治地位的考虑,但这种规定本身是有违人性的,但凡是个正常人,都有娱乐的心理需求。难道哼两句小曲就能亡了国?明朝的士大夫才不信这一套。所以,到明朝中期之后,对于戏曲的禁令基本成为一张白纸,没有人去理会了。连皇帝自己都沉迷于戏曲之中无法自拔。明宪宗喜欢听杂剧和散词,基本上把全国的词本都搜罗到皇宫中了。明武宗也是同样的爱好,喜欢听戏剧和散词,有向他进贡词本的,就可以得到丰厚的赏赐。徐霖、杨循吉、陈符等人为了满足皇帝的这项爱好,进贡的词本不下数千本。如果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子孙后代如此打脸,估计能气得从棺材里直接坐起来。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511.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800年前的冬天,比现在要冷一些。公元1258年1月13日,乃是南宋宝祐六年的农历十二月。这一天,西湖结冰了。西湖不常结冰的2008年那场大雪,西湖也只是局部结了些冰。再往前数,1977年、1930年西湖也结过冰,据说有人..

历史故事 2025-04-29

历史故事《特殊情书》

明朝名医李时珍不仅医术精湛,而且颇有文才。有一年,李时珍外出寻访名师,在外面生活了五个月。在这期间,李时珍的夫人曾经给他写了一封别致的中药情书: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林语堂的善意回避》

1928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了一套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开明英文读本》,编著者是著名作家林语堂。仅半年之后,就有读者向开明书店和林语堂举报,说世界书局林汉达所编《标准英语读本》有抄袭《开明英文读本》的嫌疑..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擂错战鼓打胜仗》

东晋人桓温素有统一国家的志向,适逢偏居蜀地的成汉国主李势骄奢淫逸,亲信小人,滥施刑罚,渐失民心。桓温觉得时机已到,准备伐蜀,手下将领们一致反对,只有江夏相袁乔支持他的想法,并说成汉国自以为蜀地险峻,有..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王府井是个扣儿》

咕咕呱呱闹更名,你东我西改不成。一齐上殿找干隆,皇上开口喊爱卿。晓岚心里直骂熊,圣命不接怎么行。换了一字妙无穷,圈住大嘴井底鸣。干隆皇上五十五岁这年,一个大雪天的早朝完了,他把纪晓岚留下来,说有几个王..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炎黄子孙:三巨头的两次大战》

一说起华夏最初的历史,总给人非常遥远的感觉,那我们不妨把这段介于传说和真实之间的历史,想象成远古时期三大巨头之间的华夏霸权争夺战,那么这三大巨头是谁呢?他们争夺霸权的结果又如何呢?大家都知道炎黄子孙这..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订书针暴露了特工》

二战期间,德国训练了大量特工,通过空降潜入苏联境内。这年,苏联克格勃抓捕了一名可疑人员,此人自称是电气工程师,但克格勃认定他是德国间谍。克格勃官员苏科洛夫查看了他的身份证和工作证,没有发现问题;请来专..

历史故事 2025-04-27

历史故事《古人为什么要用又高又硬的瓷枕头》

用惯了软枕的现代人,很难理解古装剧和博物馆中出现的瓷枕古人为什么要为难自己?这样又高又硬的枕头用起来舒服吗?作为一种寝具,枕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人类使用的石枕(1957年,湖北黄冈螺..

历史故事 2025-04-27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