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打脸对话》

1、

宋朝初年,赵匡胤曾经想让符彦卿为军队统帅。符彦卿是个沙场老将,素有威名。赵普怕其拥兵专权,所以坚决反对这个提议。但赵匡胤一意孤行,还说:我对符彦卿十分厚待,他是绝对不可能辜负我的!

赵普也不客气,直接说:那你为啥能辜负了周世宗?

赵匡胤差点儿没被这句话噎死。

还是宋朝初年,赵匡胤要统一天下,于是开始对南唐用兵。南唐吓得不轻,赶紧派徐铉过来求情。

徐铉说:我们南唐的国主李煜,把您当父亲看待,他把自己当成是您儿子。我们其实是一家人,哪有一家人还动刀兵的呢?

赵匡胤回答:既然是父子,那干吗分成两家,合成一家岂不更好?

2、

在扑灭黄巢起义之后,唐僖宗回到了长安,搞了个盛大的献俘仪式,手下们把黄巢的首级以及被抓到的黄巢的姬妾们一起献了上来。唐僖宗便教训这些姬妾:你们都是功勋权贵的后代,国家待你们不薄,你们为何要跟从贼寇?

姬妾中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贼寇凶狠,国家有大军百万也无法抵挡,皇帝还是跑到了巴蜀;如今皇帝以没有挡住贼寇为由,来责备我们这些女人,你把那些公卿大臣放在什么位置?

唐僖宗一时间张口结舌,只能挥手让人把她们全杀掉。

3、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时期,前秦的苻朗投降东晋。东晋有个叫王素之的官员,话稍微有点儿多,喜欢向他打听北方的情况,而且经常如此,苻朗觉得此人有些麻烦。

一天,王素之又跑过来问:北方的奴婢,卖多少钱一个?

苻朗头也不回:话少的卖十万,话多的只卖一千。

4、

南明时期,有一位叫孙兆奎的反清义士,兵败被俘。明朝降清的大将洪承畴来劝他投降。洪承畴想用史可法的死来做文章。因为这个时候史可法已经战死,洪承畴就用史可法的死来作例子,意思就是说,你再不投降,史可法的死就是你的下场。

洪承畴假装问:请问你们的统帅史可法是死了,还是没死啊?

孙兆奎哪能不知道洪承畴的意思。因为这个洪承畴在与清朝的战斗中,兵败投降。但由于信息不通,明朝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他战死了,一直把他当作战死的英雄来纪念。所以孙兆奎便假装不认识洪承畴,说:你是从北边来的吧,那请问督师洪承畴,是死了还是没死啊?

洪承畴这脸被打得不轻。

5、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赵高想杀了秦二世,就和自己的弟弟、女婿带了几千人,杀进了皇宫。皇宫里面乱成一片,没有一支军队前来护驾。只有一个小宦官陪在秦二世身边。

秦二世对小宦官说:你为啥不早告诉我,赵高是这样的反叛之臣。

小宦官说:跟你说这话的人都被你杀了,我就是因为没有说,所以才能活到今天。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0046.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人生若觉无用时,不如读读黄公望》

以前人看长卷画,有种我们现代人看电影的感觉,左手收,右手放,一个片段一个片段看。当然,因为现在很多珍贵的绘画都在博物馆里,为了照顾所有人的观看体验,通常博物馆会把长卷画完全展开,让我们可以看见它的全貌..

历史故事 2025-07-21

历史故事《宋代的社会信任度》

美籍日裔学者福山认为,传统中国属于低信任社会,人们彼此间的信任程度很低,社交范围非常有限,不容易建立家族与政府之外的社团。但福山的这个论断,完全不符合宋代社会。看看宋人的笔记就清楚了。宋人王明清的《摭..

历史故事 2025-07-21

历史故事《侯白的智慧和风度》

隋朝时期,有一个十分有趣的人物,名叫侯白。侯白很幽默,一张口就能吸引达官显宦来听他说笑解闷,每次遇到尴尬的场面,他都能凭着过人的机智与反应轻松化解。有一天,陈国派了一位外交使臣到隋朝参访。隋朝的长官摸..

历史故事 2025-07-21

历史故事《大奸臣谨小慎微》

你别看秦桧那么横,但他是一个极其谨小慎微的人,我在史料当中就看到过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他老婆,就是那臭名昭着的王氏,其实就是一傻婆娘。王氏跑到宫里去跟吴皇后吃饭,吴皇后说这是新进贡的鲻鱼,你尝..

历史故事 2025-07-21

历史故事《案头观米》

1964年,一个年轻人背着一卷破纸从哈尔滨一路南行。他的目的地是北京。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破纸,这些纸保存下来太珍贵,甚至父亲的命都搭在这上面了。1945年9月8日,他父亲和骆大昭一同去长春访友,在街头商..

历史故事 2025-07-20

历史故事《“坐堂医”的由来》

我国一些老字号的中医药店多名为某某堂,望闻问切的医生被称为坐堂医。其来历与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有关。张仲景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是个读书人,他从小就受家庭熏陶,笃实好学。有一次,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

历史故事 2025-07-20

历史故事《终不复任以民官》

唐朝后期,国势日渐衰落,江山摇摇欲坠。但是,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一位皇帝让大唐出现了短暂的复兴也有人称之为回光返照。他就是唐朝第17位皇帝唐宣宗李忱。李忱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力挽狂澜,实现大中之治,..

历史故事 2025-07-20

历史故事《苏轼二札》

研一条老松烟,写幅扇面,取东坡《赤壁赋》中的佳句: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

历史故事 2025-07-20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