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坐堂医”的由来》

我国一些老字号的中医药店多名为某某堂,望闻问切的医生被称为坐堂医。其来历与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有关。

张仲景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是个读书人,他从小就受家庭熏陶,笃实好学。有一次,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侯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从此萌发了学医救民的理想。张仲景10岁左右时,拜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张仲景拜师后,勤奋好学,跟随师父出诊、采药、炮制,非常勤快。张伯祖见他聪明稳重,酷爱医学,做人脚踏实地,毫无官宦子弟的奢侈浮华之风,所以很喜欢他,把自己毕生所学和行医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张仲景谦虚好学,博览医书,广泛吸收众多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医术精湛,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几位老师。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成为一方名医,闻名遐迩。

尽管张仲景不喜欢官场,无意仕途,但因为他博学多识,品质优秀,孝顺父母,所以被州郡举荐为孝廉,成为后备干部,拿到了进入官场的敲门砖。建安年间,张仲景被朝廷任命为长沙太守。

建安年间,朝政不安,兵祸绵延,战乱四起,瘟疫大流行,前后达5次之多,使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横尸遍野,惨不忍睹。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经历大瘟疫后,死去了三分之二,大多是死于伤寒病。作为父母官和医生的张仲景目睹大批人员死亡的惨景,内心非常悲痛,他毫无官架,热心为百姓诊治,根据自己的经验开出了对疫病具有治疗作用的方剂麻杏石甘汤。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救治了很多染上瘟疫的百姓,遏制住了瘟疫大流行,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

在封建时代,等级森严,官员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不接触百姓,怎么能为他们医病呢?张仲景就在后堂和寓所里给患者诊断治病。无论是穷人和富人,他都热情接待,认真施治,从不拒绝,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由于他医术高超,细致周到,当地民众纷纷慕名前来求医。为了更方便快捷地为百姓看病,他干脆将诊所搬到官衙大堂里,并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坐堂应诊,把脉开方,做到公务、行医两不误。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公布这个决定。他的这一举动引起热烈反响,民众无不拍手称赞,对张仲景更加拥戴。每逢问诊日,太守衙门前便聚集一大片前来求医看病的患者。

张仲景坐堂行医,接触了形形色色的患者,遇到了各种疑难杂症。他在为病人医治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医术也更为精湛。张仲景认为单纯开方行医,只能医救身边有限的人,可是如果把医疗方法总结出来,让全天下的行医者都学会,必然会有更多的人受益。于是他潜心研究医学,写出被后人奉为方书之祖的医学巨着《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开创了名医坐堂的先例,被传为千古佳话。后来人们就把坐在中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把中药店铺称为堂。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0022.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人生若觉无用时,不如读读黄公望》

以前人看长卷画,有种我们现代人看电影的感觉,左手收,右手放,一个片段一个片段看。当然,因为现在很多珍贵的绘画都在博物馆里,为了照顾所有人的观看体验,通常博物馆会把长卷画完全展开,让我们可以看见它的全貌..

历史故事 2025-07-21

历史故事《宋代的社会信任度》

美籍日裔学者福山认为,传统中国属于低信任社会,人们彼此间的信任程度很低,社交范围非常有限,不容易建立家族与政府之外的社团。但福山的这个论断,完全不符合宋代社会。看看宋人的笔记就清楚了。宋人王明清的《摭..

历史故事 2025-07-21

历史故事《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打脸对话》

1、宋朝初年,赵匡胤曾经想让符彦卿为军队统帅。符彦卿是个沙场老将,素有威名。赵普怕其拥兵专权,所以坚决反对这个提议。但赵匡胤一意孤行,还说:我对符彦卿十分厚待,他是绝对不可能辜负我的!赵普也不客气,直..

历史故事 2025-07-21

历史故事《侯白的智慧和风度》

隋朝时期,有一个十分有趣的人物,名叫侯白。侯白很幽默,一张口就能吸引达官显宦来听他说笑解闷,每次遇到尴尬的场面,他都能凭着过人的机智与反应轻松化解。有一天,陈国派了一位外交使臣到隋朝参访。隋朝的长官摸..

历史故事 2025-07-21

历史故事《大奸臣谨小慎微》

你别看秦桧那么横,但他是一个极其谨小慎微的人,我在史料当中就看到过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他老婆,就是那臭名昭着的王氏,其实就是一傻婆娘。王氏跑到宫里去跟吴皇后吃饭,吴皇后说这是新进贡的鲻鱼,你尝..

历史故事 2025-07-21

历史故事《案头观米》

1964年,一个年轻人背着一卷破纸从哈尔滨一路南行。他的目的地是北京。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破纸,这些纸保存下来太珍贵,甚至父亲的命都搭在这上面了。1945年9月8日,他父亲和骆大昭一同去长春访友,在街头商..

历史故事 2025-07-20

历史故事《终不复任以民官》

唐朝后期,国势日渐衰落,江山摇摇欲坠。但是,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一位皇帝让大唐出现了短暂的复兴也有人称之为回光返照。他就是唐朝第17位皇帝唐宣宗李忱。李忱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力挽狂澜,实现大中之治,..

历史故事 2025-07-20

历史故事《苏轼二札》

研一条老松烟,写幅扇面,取东坡《赤壁赋》中的佳句: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

历史故事 2025-07-20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