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故事《母亲20本“作业本”记录唤醒植物人女儿的10年》

西安19岁女孩华楠不幸遭遇车祸导致特重型颅脑损伤,变成了植物人。此后的10年,她的父母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唤醒女儿。为了更好地照顾女儿,华波、胡燕均夫妇相继提前退休,节衣缩食,靠着不多的退休工资和打零工的收入,为女儿买药看病。每天给女儿喂药、喂饭、按摩、翻身成了这对夫妇的日常。母亲更是用20本日记记下女儿每一个细微变化。最终,坚强的父母用爱唤醒了女儿。如今,华楠不仅能与父母简单对话,还能背诵唐诗和乘法口诀。

医生说:没有救的意义了

坚定的父母说:救!

今年57岁的胡燕均退休前是陕西省建筑构建公司的一名员工,跟西安市邮政中心局的员工华波结婚后,1994年生下女儿华楠。不幸的是,2013年,19岁的华楠遭遇车祸,让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陷入困境。

女儿发生事故那天我至今难忘,那一夜太难熬了。胡燕均回忆,2013年7月21日凌晨,她接到电话,医生说女儿遭遇车祸,快不行了,在抢救,然后电话就断了。胡燕均立即往医院赶,中途又接到医生电话,你娃摸不着脉搏了,你赶紧过来见娃最后一面吧。

彼时的胡燕均不相信这件事是真的,她就是跟同学骑摩托车出去玩,咋就没命了?她不知所措,慌乱中还跑错了医院。后来,她请求救护车将女儿送到西安最好的医院进行抢救。胡燕均比救护车先到,看到女儿被抬下救护车,脸蜡白蜡白的,没一点生机,她心如刀绞。

医生告诉她,华楠头部受伤,有一处凹陷,呼吸很微弱,救活的希望很渺茫。

她哭着不停地喊女儿,似乎是感应到妈妈的到来,原本一动不动的华楠,突然有了动静,胸部开始有了起伏,有了心跳。这让胡燕均看到了希望,这个时间点,也深深刻在了胡燕均脑海里:7月21日凌晨零点46分。

大概半个小时后,女儿嘴和鼻子不停往外出血,我当时跪下来求医生救她。我说娃反应这么大,赶紧想办法把血止住,让她平稳下来。胡燕均说,医生又把女儿推进急诊室,挂水、做全面检查。

拍完CT后,医生对胡燕均说,没有救的意义了,建议她放弃。手术中说不定就走了,即使挺过来也是植物人。第二天,在外地出差的华波匆匆赶回来,听了医生的说法。胡燕均很坚决,我对他说,咱们拼一下,无非就是两种结果,要么手术台上下不来,要么搏一下,孩子就救下来了。随后,他们夫妻对医生说了一个字:救!

精心护理近10年

一声妈妈让她泪流满面

手术过程很快,就半个小时,医生把华楠脑部碎的颅骨取出来。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她的颅骨没有修补就缝合了,结束手术后她被送进了ICU。

我们母女关系非常好,女儿在学校时,我们每天都要通电话,半个小时到40分钟,无话不说。胡燕均说,她怀女儿时出现过先兆性流产,她一手带大的女儿活泼漂亮,仗义懂事。她觉得女儿虽然受伤了,但肯定能感受到妈妈就在身边,于是女儿被抢救了18天,她就在ICU门外守了18天。

医生说我女儿是重度颅脑损伤,有三个出血点,已成了植物人,基本没有希望苏醒。但胡燕均认定女儿一定会醒来,说不定哪天,你给她念一篇稿子,或者说一段话,她突然就醒了。

女儿的病情稳定后,胡燕均将女儿转到当地一家有针灸科的医院进行康复治疗。这里没有按摩项目,胡燕均就筹钱在外面请了一个按摩师。这一住,就是11个月。

虽然情况没有之前严重了,但华楠持续高烧,吃什么药都没用,打什么针都过敏,气管是切开的,胃部插着管这让胡燕均心疼不已。2014年7月,因难以继续支付女儿的住院医疗费,华波、胡燕均夫妇选择带女儿回家保守治疗。

之后的几年间,给女儿喂药、喂饭、按摩、翻身成了胡燕均夫妇的日常,他们还自学护理知识,他们坚信女儿一定会醒过来。

第一个奇迹发生在2016年。胡燕均给女儿做按摩时,发现女儿用右手指勾了她一下。脑部受伤的,大拇指头是往内卷着的,我按摩她虎口时,她用手指头勾了勾我,我激动地赶紧喊她爸来看,我说你娃有反应了。他正在做饭,过来看到女儿用手指勾我,好像是跟我按摩,像是说你辛苦了,我也连忙给她按按。胡燕均幸福地回忆。

2018年冬天,女儿能用手把衣服的扣子解开了,把蒸好的包子递给她,她能用手把包子送到口中。胡燕均很兴奋,那种本能的进食反应至少说明女儿越来越好了。

最让胡燕均激动的是2020年,她在给女儿做理疗时,突然听到一句妈妈的声音。我不敢相信,起初还以为是自己的幻觉。为了确认,我盯着女儿说再喊我一次,于是我又听到了一句妈妈。我赶紧拿手机录了下来,我真是太激动了,那一天是10月3日。胡燕均说,女儿以前也哼哼唧唧的,但不能确切地说出词语,这次不一样。

女儿每一次明显的好转,对胡燕均来说,都给生活注入了新的希望。

20本日记记录女儿细微变化

有人叫声妈妈是一种幸福

2016年,女儿的右手第一次动了起来;2018年,女儿第一次能解衣服的扣子;2020年10月3日,女儿第一次喊妈妈;2022年,女儿第一次无意识接唐诗的下句对于胡燕均来说,这都是大事,除了记进脑海里,也必须写进日记里。

你比闹钟还准,六点钟叫醒妈妈,好起床做家务开始一天的工作,给你喂药、喂饭,把洗脚水熬上。先按全身,又拍打;打静膜枪,翻背;按颈椎、按头,一系列下来就到十点了。然后,蹬车子,站床,做中频

在胡燕均的日记里,她这样记下了一天的工作内容。最近8年的时间里,除了外出求医,她基本是按这个流程周而复始地重复着,日记的内容也多有这样的重复。

为保证女儿的营养,胡燕均每天要做三顿饭,准备两次水果;为帮助女儿更好地恢复意识,她要时常给她朗读,放她曾经爱听的音乐

正是数年如一日的重复,女儿华楠的情况越来越好。比如,我说1乘1等于几,她能答出1;我说出英文one,她能接出two;我念唐诗床前明月光,她能接出疑是地上霜胡燕均说,现在她们能实现简单的对话。另外,当胡燕均拿出抱枕,华楠会自然而然地用右手举起来,开始自行做康复运动

从2013年8月开始记日记,可以说是从被动到主动。开始是医生要求每天记女儿的出入量,就是吃了多少排出来多少。后来我主动加些东西进去,比如今天退烧了没,今天谁给她扎针没扎进去,还有每天的变化,包括我的心情、希望、盼望之类的。胡燕均说,记日记成了习惯,如今已写下了近20本。

照顾女儿已近十年,胡燕均说,这既是对体力的考验,更是对意志力的考验。看着女儿的每一点进步,都会觉得所有的付出是值得的。胡燕均说,今年10月15日,是丈夫的生日,女儿华楠对他说了一句生日快乐,丈夫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我从来就没有坚持不下去的想法,也没有想过要放弃,因为你有一个孩子在,她在叫你妈,你有当妈的资格,还能享受别人叫你妈的权利,我觉得挺幸福的。胡燕均动情地说。

满满的爱心潮涌而来

让华楠从无知到有知

在胡燕均的记忆里,曾有两个说法深深地刺痛了她,第一个是医生说这个抢救没意义,第二个是很多人都说要让孩子苏醒是不可能的。但现实中,她让这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说到这里,胡燕均颇有些自豪。她说,自己的一个同学当初也是这样说的,如今她改口了。我的同学和朋友都说我创造了一个奇迹,甚至连医生也说真没想到,这是个奇迹。胡燕均说,如果当初说不救了,那这些年来自己肯定一直深陷后悔与自责之中。

女儿当初在ICU住了18天花光了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此后,为了女儿的后续治疗,他们又向亲戚朋友借了80多万元的外债。女儿出事后,他们夫妻相继办理了提前退休,退休工资也从当年的3000元涨到如今的6000多元,债务还了大半,还剩下20多万没还。

胡燕均一再表示,他们一家要感谢来自社会和政府对女儿华楠的关爱,正是这些如潮水般涌来的爱心,给这个家庭注入动力。胡燕均告诉记者,女儿的治疗费大部分走医保,如今在当地爱心人士及政府的关心下,自费的医药费也有了着落。

她回忆,就在她和丈夫决定卖掉唯一的住房给女儿治病时,所在的西安市未央区纬二十九街社区***史西平得知后,立即组织社区志愿服务队前来帮忙,多次帮华楠联系好的医院。当地多个部门组织募捐,筹措医疗费超过15万元;志愿者们每周六上门,一边给华楠做按摩,一边给她讲周围发生的故事。

女儿的颈部不能独立,还需要辅助,脚踝也有一些问题,需要穿矫正鞋。胡燕均说,自己已去世的父母留有一处房产已拆迁,等拿到钱后,先把外债还掉,然后带女儿到北京或者上海条件较好的康复医院,让女儿更快恢复。

我有两个愿望,一个是给女儿做颅骨修补手术,希望有前沿技术的人能联系我们,听说可以用3D打印技术,配合生骨粉。另一个就是等女儿完全康复后,我要把这么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写一本书,帮助更多的植物人家庭。胡燕均说。

在胡燕均的每篇日记结尾,她都写上同一句话:丫头加油!妈妈爱你!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8881.html

相关推荐

父亲,母亲,你更爱谁?

父亲,母亲,你更爱谁?

父亲,母亲,你更爱谁? 那一天,是我永久的记忆。我做了一个噩梦,梦到亲爱的母亲来到我身边说了一句话:你好,我放心了,我走了。然后就转身不见了踪影。很轻的一句话,突然让我想到一个可怕的事情。电视中经常这..

亲情文章 2025-09-02

母亲和一双布鞋

母亲和一双布鞋

在我的床头有一双布鞋,已经很多年了 这是一双手工做的布鞋,是母亲一针一线为我做的,我不知道它凝结了母亲多少的汗水和辛劳,我只知道,它对我很重要,甚至影响着我的人生。 2009年6月,我高中毕业,高考很惨烈,..

亲情文章 2025-09-01

感恩母亲-坚强的妈妈

感恩母亲-坚强的妈妈

感恩母亲-坚强的妈妈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们不仅是人类的生产力,更是家庭的主心骨,肩负着无数的责任和义务。母爱是无私的,一生都在为家庭和子女奉献。在这个爱与感恩的季节,我想向那些辛勤付出的妈妈表达..

好文精选 2025-08-29

插秧的母亲

清晨,阳光浸泡过的花草的笑容甜蜜温暖母亲用粗糙的掌心开始丈量农忙的尺度驮着匆忙的时光挑着嫩绿的秧苗母亲在田间一手分秧,一手插秧写下一行行新鲜的诗句春风在杨柳枝头撒娇喜鹊用歌声点赞母亲额头的汗水晶莹着劳..

散文诗 2025-08-27

女儿的课本

女儿的课本

女儿学业繁重,二年级加减乘除学了个遍。语文一学期四十篇课文,几百个生字,八岁要学《赠刘景文、赠汪伦、山行》等。诗歌还不算多,但是难了,跟乘除法一样,这是我那一代三年级才学的,原因何在?当今儿童上学早,..

亲情文章 2025-08-23

母亲的“冰箱”

母亲的“冰箱”

母亲的冰箱小时候,我爱吃肉,那时家里一年来吃不了几回肉,除了逢年过节吃一点外,平时有客人来才割一点肉。客人吃饭是不能把盘子里的菜吃光的,尤其是不能光拣肉吃,那样作客就不儒雅,会给主人留下笑柄。因此,我..

亲情文章 2025-08-22

母亲留下的盘和碗

母亲留下的盘和碗

母亲留下的盘和碗快过年了,我清理了一下厨房,从灶台下边的格档里找出一摞盘子、一摞碗,盘子和碗上都积了一层灰尘尽管这些盘子和碗平日里用不着,我还是把它们挨个洗了,还原了它们本来的模样。这些盘子,有大的,..

亲情文章 2025-08-21

温暖的时刻——父亲和女儿之间的感情故事

温暖的时刻——父亲和女儿之间的感情故事

温暖的时刻——父亲和女儿之间的感情故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温暖时刻,而这个温暖可能来源于任何事物,它能够让人的心变得柔软,就像父亲和女儿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亲情一样。今天,我要讲述的是父亲和女儿之间那些..

作文大全 2025-08-13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