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才女的精神状态》

现代社会中,才气赋予女子的不止是名气,更多是独自面对生活的勇气与态度。有自己追求的事业,过自己喜爱的生活。而有才气这件事情放在古代,却似乎成了女子的魔咒,往往被我们熟知的才女,一生总离不开悲凉与苦楚。

李清照晚年疾病交加,孤独离世。蔡文姬被匈奴人掳走,饱尝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卓文君在遭遇渣男的背叛时,也要写诗苦苦诉情。即使饱读诗书,才名远扬,没有平等的社会地位,也很难逃出男子附属品的命运。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一位才女。

她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半个大唐的才子都曾为她倾倒。你可能没听过她的故事,她的诗作,但应该看到过《梦华录》中赵盼儿写请柬用的红纸。这便是她的发明,叫做薛涛笺。不知道,她的一生能不能摆脱才气魔咒?

她叫薛涛,和大多数故事中的才女一样,有一个幸福,且能给她提供成长环境的家庭。她的父亲是公务员,也很注重基础教育,从来不会因为家里没有wifi,就耽误孩子上网课的进程。小薛涛也争气,虽然缺少一个让她出道的节目,但学习成绩一直让人佩服。

一天,薛涛的老爹看着梧桐树,忽然诗兴大发,来了两句: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结果灵感戛然而断,难受程度堪比水都烧开了才发现自己没买菜。旁边八岁的薛涛不忍心看老爹憋得难受,连忙续上: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入云本指梧桐树的高耸,枝迎鸟叶送风不仅对仗工整,贴合了树的高耸,还点明了树的地位,薛涛的天分完全展露,让薛涛老爹恨不得立马冲进小卖部,给女儿买几个棒棒糖。毕竟,寻常儿童八岁的时候,可能字都还不认得几个,薛涛的能力放在现在,肯定得有一帮记者跟在屁股后边报道。

只是,深夜哄睡女儿后,薛父恐怕也不知道,这句妙诗,却暗藏了薛涛命运的密码,而且,小小年纪就脱口而出迎来送往,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14岁那年,薛涛的父亲得了急症离世,只剩下薛涛母女俩,面对失去了家庭中顶梁柱的生活。

两个弱女子,在那个时代生活得相当艰难,不得已,薛涛在16岁时,凭借着盛世美颜和才华,入了乐籍,成了一名营妓,为大兵们提供才艺表演。薛涛的生活可以说是从天上跌到了地下。

很快,还没成年的薛涛,遇见了困境中的第一个转机。

那一年,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相当于军区司令,一次酒宴上遇到了薛涛,觥筹交错间,韦皋命薛涛作诗。

薛涛二话没说,提笔写下一首《谒巫山庙》: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薛涛这首诗写得英气勃发,根本不像是出自一个小女子之手。

她先是想象自己去拜谒巫山庙,然后逐步进行场景描述,又化用典故,讽刺了襄王好色亡国,借古讽今,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情。

当时女子作诗,常常都留恋于儿女情长,像薛涛这样把视野放在家国之间,格局非常大的女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凭借着诗文,她一下就抓住了韦皋的心。

薛涛很快成了韦皋身边的红人,专门为韦皋的客人表演才艺,后来还负责帮韦皋处理一些案牍工作,江湖人称薛秘书。

薛涛工作实在出色,韦皋甚至想要给她申请一个正式编制校书郎。这个官职虽说只是个小官,但有品阶不说,门槛还很高,必须要对文书方面很熟识,更关键的是,这个职位,没有女子担任过。能让领导破例,可是天大的荣耀。

虽然这事最后因为没有女子做这个官的旧例黄了,但足可见韦皋对她的喜爱,以及对她能力的认可。但正因为这份喜爱,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讨好韦皋,薛涛为拜谒求见韦皋的官员大开方便之门,收礼受贿来者不拒,然而她并不贪财,钱财全部上交。很快,东窗事发,薛涛被愤怒的韦皋发配到松州(今四川松潘)。

松州地处偏远,环境恶劣,薛涛怀着恐惧,写下《十离诗》。这是十首组诗,薛涛把自己比作犬、笔、马、鹦鹉、燕等物,而把韦皋比作自己依靠的主、手、厩、笼、巢,陈述因为一件意外状况,例如犬咬亲情客、笔锋消磨、马惊了玉面郎君,而被主人厌弃的事。

薛涛的诗,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度观察,从生活这些细小的点出发,让读者产生一种移情作用,从而对这些东西乃至于诗的作者心生怜悯。但是,薛涛不惜把自己贬低成为犬、马等,承认自己是宠物,表达对韦皋的倾慕依靠,一长串不得一是突出自己目前的悲惨境况,二来也是希望韦皋念一念旧情。字字句句,哪里还有当初诗词里的英气?如此一来,她的姿态低到尘埃里,但能再获得韦皋的垂怜,又有什么好在乎的呢?

后来,韦皋把薛涛召回成都,这次磨难让薛涛深感不能再过这种生活,便脱了乐籍,得了自由身。不再依靠韦皋,薛涛的事业反而蒸蒸日上,过得独立且潇洒。

她和文人墨客一起唱和,天下文人都以能得枇杷居女主人点评为荣耀,半个大唐的才子都被她加入朋友圈,剑南西川的历任长官都对她礼遇有加,凭借才华通吃文坛政界,俨然一副当时大唐文坛一姐的派头。

还有人写诗赞叹她的影响力: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一切仿佛都那么美好,直到她遇到了元稹。

那时元稹到四川出差,尽管她比元稹大了十岁左右,薛涛还是和元稹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薛涛还给元稹写下一首《池上双鸟》: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诗句中,饱含着柔情蜜意,双栖、共飞、同心更是表达了薛涛想和元稹双宿双飞的急迫心理。

曾经让天下诗人都另眼相看的扫眉才子,终究在元稹面前软了下去,毕竟寂寞了这么久,她确实想再找个人来依靠。可元稹很快就离开了四川,虽然承诺过会回来,却始终不见人影,只有几封书信往来。

苦等十几年后,薛涛等到的却是元稹与另一个女子刘采春的绯闻。毕竟,元稹本就花心,况且薛涛乐籍出身,相当于风尘女子,对元稹的仕途只会有副作用。

薛涛从此脱下红裳,穿上道袍,不再依靠任何人,清心寡欲,自在逍遥。她终于明白,从男人身上汲取力量,并不能让自己站稳脚跟,自己真正能倚靠的,还是自己。实话说,薛涛也并没有走出才女魔咒。她一生中经历了太多苦楚,父亲的早逝,领导的惩罚,爱人的抛弃但她总能在贫瘠的生命土壤中种出自己的花。她也曾依靠他人生活,可在发觉此路不通后,就立刻转头,凭借自己的才华搞起事业,哪怕最终远离红尘,也是她遵从内心做出的选择。

所谓独立靠自己,大概就是我拥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能力,也有勇气面对其中或好或坏的变数吧。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587.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800年前的冬天,比现在要冷一些。公元1258年1月13日,乃是南宋宝祐六年的农历十二月。这一天,西湖结冰了。西湖不常结冰的2008年那场大雪,西湖也只是局部结了些冰。再往前数,1977年、1930年西湖也结过冰,据说有人..

历史故事 2025-04-29

历史故事《特殊情书》

明朝名医李时珍不仅医术精湛,而且颇有文才。有一年,李时珍外出寻访名师,在外面生活了五个月。在这期间,李时珍的夫人曾经给他写了一封别致的中药情书: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林语堂的善意回避》

1928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了一套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开明英文读本》,编著者是著名作家林语堂。仅半年之后,就有读者向开明书店和林语堂举报,说世界书局林汉达所编《标准英语读本》有抄袭《开明英文读本》的嫌疑..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擂错战鼓打胜仗》

东晋人桓温素有统一国家的志向,适逢偏居蜀地的成汉国主李势骄奢淫逸,亲信小人,滥施刑罚,渐失民心。桓温觉得时机已到,准备伐蜀,手下将领们一致反对,只有江夏相袁乔支持他的想法,并说成汉国自以为蜀地险峻,有..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王府井是个扣儿》

咕咕呱呱闹更名,你东我西改不成。一齐上殿找干隆,皇上开口喊爱卿。晓岚心里直骂熊,圣命不接怎么行。换了一字妙无穷,圈住大嘴井底鸣。干隆皇上五十五岁这年,一个大雪天的早朝完了,他把纪晓岚留下来,说有几个王..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炎黄子孙:三巨头的两次大战》

一说起华夏最初的历史,总给人非常遥远的感觉,那我们不妨把这段介于传说和真实之间的历史,想象成远古时期三大巨头之间的华夏霸权争夺战,那么这三大巨头是谁呢?他们争夺霸权的结果又如何呢?大家都知道炎黄子孙这..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订书针暴露了特工》

二战期间,德国训练了大量特工,通过空降潜入苏联境内。这年,苏联克格勃抓捕了一名可疑人员,此人自称是电气工程师,但克格勃认定他是德国间谍。克格勃官员苏科洛夫查看了他的身份证和工作证,没有发现问题;请来专..

历史故事 2025-04-27

历史故事《古人为什么要用又高又硬的瓷枕头》

用惯了软枕的现代人,很难理解古装剧和博物馆中出现的瓷枕古人为什么要为难自己?这样又高又硬的枕头用起来舒服吗?作为一种寝具,枕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人类使用的石枕(1957年,湖北黄冈螺..

历史故事 2025-04-27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