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李渔的老虎》

明朝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十一岁的李渔遇上了一件新鲜事。

这一年,汤溪县县令瞿萱儒送给他一只活老虎。

瞿萱儒,名鸣岐,四川人。崇祯十一年(1638 年)任金华通判,崇祯十三年(1640 年)升任金华同知。同知为知府副职,正五品,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第二年,汤溪县县令空缺,暂由他兼任。李渔是名噪一方的五经童子,二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九岁乡试落榜,便留在金华复读备考,其间结识了不少官场中人,瞿萱儒便是其中之一。可瞿萱儒为什么要送一只老虎给李渔呢?

说来也巧,这一天,李渔从金华回兰溪,途经汤溪,顺道去拜访新上任的瞿县令。恰好遇上当地山民捕获了两只幼虎,用笼子装着献给县令当宠物。瞿县令见到李渔,当即送了一只给他。李渔也觉得新奇,长这么大了还从来没见过老虎长什么样,况且还是活的。虽然老虎幼小,看上去牙齿都还没长齐,爪子也不锋利,但一张嘴,吼声震天,让人听了胆战心惊。李渔想着带回去让家乡父老长长见识,不料从汤溪到他家,四十五里路,原本半天就能到竟走了三天三夜。为什么?因为沿途每过一个村庄都被村民拦住,全村人轮流来看虎。

那时候的汤溪山林茂密,常有虎出没,这里的山民勇猛善搏,经常有猎户擒到老虎献于衙门公堂。所以这里的人平时死老虎见多了,但活的很少看到,除了猎户。一般的山民见到活虎之日也是葬身之时,听见虎啸逃都来不及,哪还顾得上看它一眼。李渔的到来满足了沿途村民的一个心愿,他们都想看看吃人的老虎到底生了一副什么样子。有人为了模拟老虎捕猎的场景,甚至从家里牵来小猪小羊,投入笼子里,看老虎怎样撕咬。老虎虽幼,却天生一副王者之相,一声啸吼,声震屋宇,羊啊猪啊听了吓得屁滚尿流,乖乖葬于虎腹之中。围观者又惊又奇,想象老虎吃人的惨状,不觉后怕。

李渔这一路很是风光,遇村必留,留必有酒肉款待。人还没到家,周边十里八乡都已经传遍,早早地等在他家看老虎,又暗又潮的泥瓦房里挤得水泄不通。还有一些富贵人家的小姐因为不能观看而遗憾,便叫家人送来请帖,请李渔带着活虎前去巡展。书生李渔好像一下子成了族中荣耀,这让他既生气又好笑还无可奈何。

李渔在《活虎行》中写道:家住深山来远亲,不是知交亦相识。人以为荣我独羞,身不能奇假奇物。纵使凤凰栖我庭,麒麟驺虞产我宅。彼自瑞兮何与吾,丈夫成名当自立。古人云三十而立。三十一岁的李渔乡试落第,不能以自己立业来吸引别人的眼球,只能靠一只老虎来刷存在感,这对他是一种莫大的耻辱。这件事占用了李渔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让他无法专心做功课。于是李渔索性在村里的伊山上放虎归山。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5419.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800年前的冬天,比现在要冷一些。公元1258年1月13日,乃是南宋宝祐六年的农历十二月。这一天,西湖结冰了。西湖不常结冰的2008年那场大雪,西湖也只是局部结了些冰。再往前数,1977年、1930年西湖也结过冰,据说有人..

历史故事 2025-04-29

历史故事《特殊情书》

明朝名医李时珍不仅医术精湛,而且颇有文才。有一年,李时珍外出寻访名师,在外面生活了五个月。在这期间,李时珍的夫人曾经给他写了一封别致的中药情书: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林语堂的善意回避》

1928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了一套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开明英文读本》,编著者是著名作家林语堂。仅半年之后,就有读者向开明书店和林语堂举报,说世界书局林汉达所编《标准英语读本》有抄袭《开明英文读本》的嫌疑..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擂错战鼓打胜仗》

东晋人桓温素有统一国家的志向,适逢偏居蜀地的成汉国主李势骄奢淫逸,亲信小人,滥施刑罚,渐失民心。桓温觉得时机已到,准备伐蜀,手下将领们一致反对,只有江夏相袁乔支持他的想法,并说成汉国自以为蜀地险峻,有..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王府井是个扣儿》

咕咕呱呱闹更名,你东我西改不成。一齐上殿找干隆,皇上开口喊爱卿。晓岚心里直骂熊,圣命不接怎么行。换了一字妙无穷,圈住大嘴井底鸣。干隆皇上五十五岁这年,一个大雪天的早朝完了,他把纪晓岚留下来,说有几个王..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炎黄子孙:三巨头的两次大战》

一说起华夏最初的历史,总给人非常遥远的感觉,那我们不妨把这段介于传说和真实之间的历史,想象成远古时期三大巨头之间的华夏霸权争夺战,那么这三大巨头是谁呢?他们争夺霸权的结果又如何呢?大家都知道炎黄子孙这..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订书针暴露了特工》

二战期间,德国训练了大量特工,通过空降潜入苏联境内。这年,苏联克格勃抓捕了一名可疑人员,此人自称是电气工程师,但克格勃认定他是德国间谍。克格勃官员苏科洛夫查看了他的身份证和工作证,没有发现问题;请来专..

历史故事 2025-04-27

历史故事《古人为什么要用又高又硬的瓷枕头》

用惯了软枕的现代人,很难理解古装剧和博物馆中出现的瓷枕古人为什么要为难自己?这样又高又硬的枕头用起来舒服吗?作为一种寝具,枕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人类使用的石枕(1957年,湖北黄冈螺..

历史故事 2025-04-27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