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明英宗舍命救侍卫》

明朝的锦衣卫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并不好。不过曾经有一个锦衣卫,忠心耿耿,一心护主,导致后来皇帝都愿意替他去死。这个锦衣卫名叫袁彬。

继承父亲官位

袁彬,字文质,江西人,自幼聪慧,能读会写,再加上他有个武功了得的父亲袁忠,自小得其真传,算是能文能武。袁彬的父亲袁忠是锦衣卫的校尉,主要职责就是负责保卫皇帝安全。

袁忠一干就是40年,直到年老多病才被允许退休。于是,38岁的袁彬顶了父亲的职,成了锦衣卫校尉。不出意外。他的一生应该跟他父亲差不多,兢兢业业干个几十年,平平安安退休,然后再让儿子接班。不过,命运给了袁彬一个显露头角的机会。

陪皇帝当俘虏

正统十四年(1449年)夏,北方蒙古瓦剌势力侵扰大明。明英宗因此头痛不已,他最信任的宦官王振觉得这是个溜须拍马的机会,于是鼓动明英宗御驾亲征。明英宗经不起怂恿,率五十万大军准备和瓦剌决一死战。锦衣卫校尉袁彬也跟着明英宗奔赴战场。然而,越往前线走,明英宗越胆怯。就在他打退堂鼓退回到土木堡时,瓦剌军追赶而来。明军方寸大乱,死的死,伤的伤,明英宗被俘,王振因罪被杀。袁彬身为近侍,不离明英宗左右。

自明英宗成为瓦剌俘虏后,袁彬便自觉担当起了护卫和与瓦剌交涉的职责。当时,养尊处优的明英宗身在瓦剌关押俘虏的蒙古包中,被冻得彻夜难眠。袁彬见状,便将明英宗的脚揽进自己怀中。每次随军转移,遇到车马不能行的路,袁彬都会背着明英宗前行。明英宗长吁短叹的时候,也是他不断给明英宗树立信心。

明英宗身边还有个小太监叫喜宁,他被俘后,很快成了叛徒,帮着瓦剌首领也先出谋划策。当时他献上了一个不战而降的计谋,即将也先的妹妹许配给明英宗,让明英宗当瓦剌女婿。

明英宗正想同意,袁彬却对他说:您是大国天子,瓦剌是外族,如果您此时答应了这门婚事,成了外族女婿,会让大明颜面尽失。另外,您以后就会因此受制于也先。明英宗恍然大悟,这才借口推托。

很快,喜宁又给也先出了个主意,让他挑六名美女送给明英宗,然后使用美人计逼他投降。明英宗又想接纳这几名美女,还是袁彬提醒他,酒色误国。明英宗这才恋恋不舍地拒绝了。

护送皇帝回国

喜宁深知有袁彬在明英宗身边出谋划策,自己就不能立功,于是在他的唆使下,也先将袁彬五花大绑,准备斩首。就在刀起头落的关头,听闻消息的明英宗赶到现场,顾不得自己的皇帝身份,伏在袁彬身上,只是啼哭。喜宁见此,要求尽快行刑。明英宗大骂喜宁,又百般哀求也先,最后又威胁也先:如果袁彬死了,自己也不苟活。明英宗可是也先跟明朝谈判的人质,也先不想因小失大,所以不得已,只能放了袁彬。

袁彬饱受折磨,回去后就发起了高烧,眼见袁彬烧得不省人事,军中又没有医生,明英宗束手无策,紧紧搂住袁彬大哭。说也奇怪,正是明英宗这么一搂一抱,袁彬出了一身汗,烧退下去了。袁彬身体恢复了以后,便和明英宗商量,他认为喜宁不除,难回大明。于是,在袁彬建议下,明英宗对也先说,让喜宁作为瓦剌使臣,出使大明,谈赎金问题。也先答应了。

明英宗给喜宁配了个随从,让他们一并前往。待见到明廷重臣于谦后,那个随从立刻将一封密信呈给于谦,于谦按信中所言,立刻处死了喜宁。

也先失去了喜宁,明军抵抗得又十分顽强,眼见着自己手上虽有个明英宗,偏他又不肯归降,如此耗了一年时间,也先见实在是占不到大明王朝的便宜,于是决定放了明英宗。景泰元年(1450年)夏天,在袁彬的护卫下,明英宗终于踏上了归国之路。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5393.html

相关推荐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故事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原文为盗钟,原文讲的是: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亡齐国。其中有个人趁机..

杂文 2025-08-04

历史故事《灵芝闹剧》

大约是1558年的秋天,已经在龙椅上坐了36年的嘉靖皇帝,在庆祝自己生日的当天,收到了一份独特的礼物。这份礼物是由181棵灵芝组成的巨大的芝山。这些灵芝天然生成,棵棵鲜活。最大的几棵,直径在60厘米以上。照例,..

历史故事 2025-08-01

历史故事《特别的送行》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过一句话:在家里,我不是总统,只是一个父亲。从孩子16岁起,他就让孩子们独立生活,自食其力。罗斯福的三儿子小富兰克林罗斯福20岁去英国旅行,为了买一匹好马,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保密到“家”》

历史故事《保密到“家”》

周裕常,1932年11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核工业水冶纯化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二七二厂中央实验室副主任、主任、科技处处长等职务。主持二七二厂科研工作时,对许多重大的技..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名将的“牛肉令”》

白起是战国时的秦国名将。一次伏击战前,白起忽然下达了一道特殊命令:将士只配发冷食,而且常食的冷肉由熟羊肉改为熟牛肉。这道命令一下达,众将士一片哗然,大家都觉得白将军连吃的饭菜都要经管,未免太小题大做。..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越单纯,越强大》

他是皇族贵胄,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第九世孙。他有家学渊源,他的曾曾曾祖父朱权就是一位奇才,在经史、医学、佛学、道教和茶道方面都有相当深的造诣,同时精通音律和戏剧创作。祖父是颇有名气的诗人兼画家,..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压舱底的“宝物”》

陆绩是三国时吴国的一位官员,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离任回故里时,只带了些简单的行李,这让开船送他的艄公十分为难:这船我不能开,途中定会遭遇不测。陆绩疑惑:能有何不测呢?艄公说:此去路途遥远,难免会遇到大..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一半鸽子一半蛇》

做人最起码的规则就是:在原则问题上决不退让。但是为了达到目的,你必须有鸽子的纯真和蛇的狡黠。鸽子的温顺是表象的,并不意味着同小人同流合污,而是一种麻痹小人的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贯彻自己的原则。丁谓诡..

历史故事 2025-07-30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