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被忘却的“凯尔卡门”》

1453 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决定把对君士坦丁堡的决定性总攻定在5 月29日。

凌晨1 点钟,穆罕默德二世发出了进攻的信号。那些未经训练的志愿敢死队被率先送到城墙下方。但这些一穿就透的人肉装甲根本无法抵挡无数箭矢和石块的攻击,所以守在城上的人暂时还处于优势地位。经过两个小时的搏斗之后,天已蒙蒙亮,穆罕默德二世派出自己最后的预备精锐部队奥斯曼帝国的中坚力量奥斯曼土耳其禁卫军。他亲自率领1.2 万名经过挑选的、身强力壮的士兵齐声呐喊,向精疲力竭的敌人发起冲锋。千钧一发之际,城里所有的钟都被敲响,号召还能参加战斗的人都到城墙上来。在双方殊死搏斗的短暂时间里,拜占庭又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最危急的时刻已经过去,最疯狂的进攻已被击退。但是,就在此时,一个悲剧性的意外事故一下子就决定了拜占庭的命运。

在离正面进攻的地方不远处,有几个奥斯曼土耳其人通过外层城墙中的许多豁口冲了进来。他们不敢直接向内城墙冲去。当他们十分好奇地在第一道城墙和第二道城墙之间四处乱闯时,他们发现在较小的内城墙城门中间有一座城门,即被称为凯尔卡门的城门,由于无法理解的疏忽,竟敞开着。对拜占庭来说,这不过是一扇小门而已。和平时期,在其他几座大城门紧闭的几小时内,这座小门是供行人通过的地方。正因为它不具有军事意义,所以在那最后一夜的激烈战斗中,城里的人居然忘记了它的存在。

奥斯曼土耳其人此刻惊奇地发现,这扇门正在坚固的工事中间向他们悠闲地敞开着。起初,他们以为这是军事上的一种诡计,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事太荒唐、太不可思议了。通常,防御工事前的每一个缺口、每一个小窗口、每一座大门前,都是尸体堆积如山,燃烧的油和矛枪会劈头盖脸地飞下来。而现在,这里却呈现出一片和平景象,这扇通向城中心的门敞开着。那几个奥斯曼土耳其人立刻叫来了增援部队。于是,整整一支部队在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冲进了内城。那些守卫在外层城墙上的人丝毫没有察觉,没有料到背部会受到袭击。更糟糕的是,几个士兵在发现自己的防线后面有奥斯曼土耳其人时,竟然不禁喊出声来:城市被攻下了!在战场上喊出这样不负责任的话,那真是比任何大炮更能置人于死地。于是,喊声粉碎了一切抵抗。雇佣兵们以为自己被出卖了,纷纷离开自己的阵地,以便及时逃回港口,逃到自己的船上去。君士坦丁十一世带着几个随从和入侵者浴血奋战,但已无济于事,他牺牲了。东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光荣地以罗马精神与他的帝国同归于尽。

芝麻大的一次意外被人忘记了的凯尔卡门,就这样改变了世界历史。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3161.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800年前的冬天,比现在要冷一些。公元1258年1月13日,乃是南宋宝祐六年的农历十二月。这一天,西湖结冰了。西湖不常结冰的2008年那场大雪,西湖也只是局部结了些冰。再往前数,1977年、1930年西湖也结过冰,据说有人..

历史故事 2025-04-29

历史故事《特殊情书》

明朝名医李时珍不仅医术精湛,而且颇有文才。有一年,李时珍外出寻访名师,在外面生活了五个月。在这期间,李时珍的夫人曾经给他写了一封别致的中药情书: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林语堂的善意回避》

1928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了一套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开明英文读本》,编著者是著名作家林语堂。仅半年之后,就有读者向开明书店和林语堂举报,说世界书局林汉达所编《标准英语读本》有抄袭《开明英文读本》的嫌疑..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擂错战鼓打胜仗》

东晋人桓温素有统一国家的志向,适逢偏居蜀地的成汉国主李势骄奢淫逸,亲信小人,滥施刑罚,渐失民心。桓温觉得时机已到,准备伐蜀,手下将领们一致反对,只有江夏相袁乔支持他的想法,并说成汉国自以为蜀地险峻,有..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王府井是个扣儿》

咕咕呱呱闹更名,你东我西改不成。一齐上殿找干隆,皇上开口喊爱卿。晓岚心里直骂熊,圣命不接怎么行。换了一字妙无穷,圈住大嘴井底鸣。干隆皇上五十五岁这年,一个大雪天的早朝完了,他把纪晓岚留下来,说有几个王..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炎黄子孙:三巨头的两次大战》

一说起华夏最初的历史,总给人非常遥远的感觉,那我们不妨把这段介于传说和真实之间的历史,想象成远古时期三大巨头之间的华夏霸权争夺战,那么这三大巨头是谁呢?他们争夺霸权的结果又如何呢?大家都知道炎黄子孙这..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订书针暴露了特工》

二战期间,德国训练了大量特工,通过空降潜入苏联境内。这年,苏联克格勃抓捕了一名可疑人员,此人自称是电气工程师,但克格勃认定他是德国间谍。克格勃官员苏科洛夫查看了他的身份证和工作证,没有发现问题;请来专..

历史故事 2025-04-27

历史故事《古人为什么要用又高又硬的瓷枕头》

用惯了软枕的现代人,很难理解古装剧和博物馆中出现的瓷枕古人为什么要为难自己?这样又高又硬的枕头用起来舒服吗?作为一种寝具,枕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人类使用的石枕(1957年,湖北黄冈螺..

历史故事 2025-04-27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