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杜暹埋金》

唐开元四年(716年)某日,几名西突厥人骑马飞奔在苍茫的荒漠之上,他们追赶大唐朝廷的使者,以便送他一包金子。他们在荒漠渐行渐远,怎么也看不见使者的身影,只好停止追赶,转身返还。

被追赶的使者叫杜暹,是负责监督百官的监察御史。当时,唐朝领土已扩展到今新疆以西以北地区,并设置了安西与北庭两个都护府,负责管理西北边区的军政事务并协调各民族关系。各都护府下设一些军事镇守机构,都护府长官由皇室亲王挂名兼任(遥领不出京),副都护主持日常工作。开元之初,安西副都护郭虔与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献、镇守使刘遐庆等不和。他们相互攻讦,并各自上奏朝廷指责对方。朝廷为了澄清事实,指派杜暹前往调处。

杜暹奉命前往安西,先到西突厥调查。朝廷使者来到,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献热情接待,摆出丰盛宴席,并拿出很多金子作为见面礼赠送。对此,杜暹再三推让不肯接受。随行人员见可汗面有难色,便轻声对杜暹耳语:您作为朝廷使者来到这边远之地,不可辜负蕃人的情谊。杜暹点头会意,暂时收下金子。宴尽人散之后,杜暹带着金子来到下榻的幕帐,等夜深人静了,就叫手下人把金子悄悄埋藏于地下。接下来几天,杜暹与突厥人沟通,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公务完毕,杜暹一行就离开这里。行至半路,杜暹用公文通知突厥人,叫他们取回埋藏在幕帐下的金子。可汗得到消息,让人取出金子,并指派一班人马带上金子追赶杜暹一行,于是就出现本文开头的情景。

杜暹虽然退还突厥的礼金,但仍赢得突厥人的尊敬。这一次调停,杜暹坚持实事求是,基本上把其中是非曲直理顺,并如实上报朝廷。西突厥可汗之所以要以金子相赠,既是出于礼节,也是想让杜暹为自己说好话。对于杜暹来说,这显然是多此一举,因为他为人正直,处事公道,绝不会丧失原则。如果你有理,不用送礼,他也会给你公道。

杜暹埋金之举,是他廉洁作风的自然流露。他虽是唐人,但赢得了包括突厥在内的西域各国的尊重,并青史留名。可见,清廉是一种可以超越地域、文化和时空的美德。

其实杜暹早已有了清正的名声。起初,杜暹以考取明经出仕,任婺州参军。当他期满离任时,同僚们赠送他一万张好纸,他只从中领取一百张,以示领受这些同僚的情谊,其余的都退还给人家。同僚们见杜暹退还纸张,迷惑不解。听到他的解释,无不敬佩他的廉洁。

从安西调停归来,杜暹仍在朝中为官,迁任给事中。给事中为门下省重职,主要负责审议封驳诏敕奏章,有异议可直接批改驳还诏敕。安西方面,副都护郭虔后来病逝于任上,朝廷任命张孝嵩继任。郭虔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虽然屡立战功,但居功自傲,曾为自家家奴邀功请赏遭到宰相弹劾,唐玄宗念其有功没有追究。开元十二年(724年),张孝嵩任期结束,迁太原尹。那次杜暹到安西退还礼金,在突厥人及其他各族人民心中留下良好印象,他们对杜暹的清正十分敬佩,所以希望杜暹能到安西任职。张孝嵩离任的时候,把当地人民的这种意愿报告朝廷。杜暹当时正为继母守孝,被唐玄宗破例起用,擢拜为黄门侍郎兼安西都护府副大都护、碛西节度使。

带着朝廷的重托与百姓的期望,杜暹再次踏上通往西域的道路。这一次,他是作为安西最高军政长官而来的。当时安西地域辽阔,多民族混杂一起,各国商贾川流不息。杜暹镇守一方,奉公守法,严于律己。无论是与官吏来往,还是与各国使者、客商打交道,他始终保持君子风范,一身正气,毫无敲诈勒索、贪赃枉法、中饱私囊的劣迹。开元十三年(725年),于阗王尉迟眺勾结突厥各蕃国,试图反叛唐朝。杜暹暗中探知,果断发兵征讨,斩杀尉迟眺,诛其党羽50余人,另立于阗王,及时稳定于阗国乃至西域局势。朝廷因此加授他光禄大夫。杜暹在安西任职三年,治理有方,公正廉明,深受当地民众爱戴,也赢得朝廷信赖。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杜暹应召回朝,被任命为宰相。

杜暹做了三年宰相,因与另一位宰相李元不和,两人同时被罢相。此后,他历任荆州长史、魏州刺史、太原尹、户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开元二十年(732年),杜暹任户部尚书。唐玄宗将要巡幸东都,诏令杜暹为京城留守。为了维护京城平安,杜暹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固城墙。他亲自巡查,从不懈怠。唐玄宗后来闻知,欣然赞美他说:卿一向清廉正直,又勤勉能干。自从担任留守,事事都能尽职,治政肃清官吏,恩惠施及百姓。朕心里十分欣慰。的确,无论是做地方官,还是在朝为官,杜暹始终不移清廉之志,白璧无瑕,没有污点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杜暹病重弥留之际,仍叮嘱儿子杜孝友:我死后,不要收受别人赠送的财物。不出所料,杜暹去世后,唐玄宗赐给其家属绢300匹,百官及亲友赠送的礼物也很多。杜孝友遵从父亲遗嘱,一概婉拒退还。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3133.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多疑必有祸》

崇祯皇帝一天在后花园散步,无意中听到田贵妃在独自弹琴。当时会弹琴的往往是在青楼谋生的穷苦女性。崇祯皇帝听了田贵妃的琴声后,心里就开始怀疑她的出身,便旁敲侧击地问田贵妃琴艺是跟谁学的。田贵妃实话实说,告..

历史故事 2025-11-02

历史故事《历史上的两桩“一言害多命”事件》

历史故事《历史上的两桩“一言害多命”事件》

一句口无遮拦害死三个人清代学者慵讷居士在《咫闻录》中写乾隆年间温州一事,某家有俩儿子,老大已经讨了媳妇,老二刚成年,对男女之事半懂不懂的,性情顽劣。长子外出几天办事,时值天暑酷热,汗如蛤浆,腥臊难闻。..

历史故事 2025-11-02

历史故事《一触即发核战争》

战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可怕的,而核战争更可怕。曾经有一次,人类走在核战争边缘,情势一触即发,但由于一个人的勇气而止息了。20世纪80年代美苏冷战,剑拔弩张。1983年9月26日凌晨时分,苏联警报系统骤然尖叫,屏幕..

历史故事 2025-11-02

历史故事《名人小故事:巴金父子“扯皮”等》

历史故事《名人小故事:巴金父子“扯皮”等》

巴金父子扯皮巴金的儿子小棠和父亲一样,外表看着沉稳,内心相当幽默。有一年,小棠坐车去看父亲,钱包不慎在车上被偷了。到了巴金那儿,小棠说了钱包被偷的事,然后赖到巴金头上,说:老巴金,赔我钱。巴金可不糊涂..

历史故事 2025-11-02

历史故事《遵守时间》

曾任美国第39任总统的卡特是一个遵守时间的人。卡特年轻时,有一次,认识了一个女孩儿,彼此都很有好感,于是,两个人就约定了时间第二天在公园里约会。第二天,卡特比约定的时间提前半个小时到了公园里。半个小时过..

历史故事 2025-11-01

历史故事《包拯审鹅案》

包拯是北宋有名的贤臣,他性情刚直,为官清正,秉公执法,而且也很有智慧,人们亲切地称他包公。那还是包公在枣阳当县令的时候,一日,包公坐在大堂批阅诉状,突然门口传来一阵争吵声,抬头一看,见一个后生和一个乡..

历史故事 2025-11-01

历史故事《不同的胸襟,不同的结局》

历史波澜壮阔,留下许多故事,令今人唏嘘感慨。先说两个故事:有一年,汉赵帝国平西将军赵染率兵进攻晋帝国首都长安,晋帝国太尉索綝率领人马前来抵御敌军。赵染认为索綝不是自己的对手,没把他当回事。长史鲁徽见状..

历史故事 2025-11-01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