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杜暹埋金》

唐开元四年(716年)某日,几名西突厥人骑马飞奔在苍茫的荒漠之上,他们追赶大唐朝廷的使者,以便送他一包金子。他们在荒漠渐行渐远,怎么也看不见使者的身影,只好停止追赶,转身返还。

被追赶的使者叫杜暹,是负责监督百官的监察御史。当时,唐朝领土已扩展到今新疆以西以北地区,并设置了安西与北庭两个都护府,负责管理西北边区的军政事务并协调各民族关系。各都护府下设一些军事镇守机构,都护府长官由皇室亲王挂名兼任(遥领不出京),副都护主持日常工作。开元之初,安西副都护郭虔与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献、镇守使刘遐庆等不和。他们相互攻讦,并各自上奏朝廷指责对方。朝廷为了澄清事实,指派杜暹前往调处。

杜暹奉命前往安西,先到西突厥调查。朝廷使者来到,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献热情接待,摆出丰盛宴席,并拿出很多金子作为见面礼赠送。对此,杜暹再三推让不肯接受。随行人员见可汗面有难色,便轻声对杜暹耳语:您作为朝廷使者来到这边远之地,不可辜负蕃人的情谊。杜暹点头会意,暂时收下金子。宴尽人散之后,杜暹带着金子来到下榻的幕帐,等夜深人静了,就叫手下人把金子悄悄埋藏于地下。接下来几天,杜暹与突厥人沟通,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公务完毕,杜暹一行就离开这里。行至半路,杜暹用公文通知突厥人,叫他们取回埋藏在幕帐下的金子。可汗得到消息,让人取出金子,并指派一班人马带上金子追赶杜暹一行,于是就出现本文开头的情景。

杜暹虽然退还突厥的礼金,但仍赢得突厥人的尊敬。这一次调停,杜暹坚持实事求是,基本上把其中是非曲直理顺,并如实上报朝廷。西突厥可汗之所以要以金子相赠,既是出于礼节,也是想让杜暹为自己说好话。对于杜暹来说,这显然是多此一举,因为他为人正直,处事公道,绝不会丧失原则。如果你有理,不用送礼,他也会给你公道。

杜暹埋金之举,是他廉洁作风的自然流露。他虽是唐人,但赢得了包括突厥在内的西域各国的尊重,并青史留名。可见,清廉是一种可以超越地域、文化和时空的美德。

其实杜暹早已有了清正的名声。起初,杜暹以考取明经出仕,任婺州参军。当他期满离任时,同僚们赠送他一万张好纸,他只从中领取一百张,以示领受这些同僚的情谊,其余的都退还给人家。同僚们见杜暹退还纸张,迷惑不解。听到他的解释,无不敬佩他的廉洁。

从安西调停归来,杜暹仍在朝中为官,迁任给事中。给事中为门下省重职,主要负责审议封驳诏敕奏章,有异议可直接批改驳还诏敕。安西方面,副都护郭虔后来病逝于任上,朝廷任命张孝嵩继任。郭虔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虽然屡立战功,但居功自傲,曾为自家家奴邀功请赏遭到宰相弹劾,唐玄宗念其有功没有追究。开元十二年(724年),张孝嵩任期结束,迁太原尹。那次杜暹到安西退还礼金,在突厥人及其他各族人民心中留下良好印象,他们对杜暹的清正十分敬佩,所以希望杜暹能到安西任职。张孝嵩离任的时候,把当地人民的这种意愿报告朝廷。杜暹当时正为继母守孝,被唐玄宗破例起用,擢拜为黄门侍郎兼安西都护府副大都护、碛西节度使。

带着朝廷的重托与百姓的期望,杜暹再次踏上通往西域的道路。这一次,他是作为安西最高军政长官而来的。当时安西地域辽阔,多民族混杂一起,各国商贾川流不息。杜暹镇守一方,奉公守法,严于律己。无论是与官吏来往,还是与各国使者、客商打交道,他始终保持君子风范,一身正气,毫无敲诈勒索、贪赃枉法、中饱私囊的劣迹。开元十三年(725年),于阗王尉迟眺勾结突厥各蕃国,试图反叛唐朝。杜暹暗中探知,果断发兵征讨,斩杀尉迟眺,诛其党羽50余人,另立于阗王,及时稳定于阗国乃至西域局势。朝廷因此加授他光禄大夫。杜暹在安西任职三年,治理有方,公正廉明,深受当地民众爱戴,也赢得朝廷信赖。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杜暹应召回朝,被任命为宰相。

杜暹做了三年宰相,因与另一位宰相李元不和,两人同时被罢相。此后,他历任荆州长史、魏州刺史、太原尹、户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开元二十年(732年),杜暹任户部尚书。唐玄宗将要巡幸东都,诏令杜暹为京城留守。为了维护京城平安,杜暹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固城墙。他亲自巡查,从不懈怠。唐玄宗后来闻知,欣然赞美他说:卿一向清廉正直,又勤勉能干。自从担任留守,事事都能尽职,治政肃清官吏,恩惠施及百姓。朕心里十分欣慰。的确,无论是做地方官,还是在朝为官,杜暹始终不移清廉之志,白璧无瑕,没有污点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杜暹病重弥留之际,仍叮嘱儿子杜孝友:我死后,不要收受别人赠送的财物。不出所料,杜暹去世后,唐玄宗赐给其家属绢300匹,百官及亲友赠送的礼物也很多。杜孝友遵从父亲遗嘱,一概婉拒退还。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3133.html

相关推荐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故事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原文为盗钟,原文讲的是: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亡齐国。其中有个人趁机..

杂文 2025-08-04

历史故事《灵芝闹剧》

大约是1558年的秋天,已经在龙椅上坐了36年的嘉靖皇帝,在庆祝自己生日的当天,收到了一份独特的礼物。这份礼物是由181棵灵芝组成的巨大的芝山。这些灵芝天然生成,棵棵鲜活。最大的几棵,直径在60厘米以上。照例,..

历史故事 2025-08-01

历史故事《特别的送行》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过一句话:在家里,我不是总统,只是一个父亲。从孩子16岁起,他就让孩子们独立生活,自食其力。罗斯福的三儿子小富兰克林罗斯福20岁去英国旅行,为了买一匹好马,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保密到“家”》

历史故事《保密到“家”》

周裕常,1932年11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核工业水冶纯化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二七二厂中央实验室副主任、主任、科技处处长等职务。主持二七二厂科研工作时,对许多重大的技..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名将的“牛肉令”》

白起是战国时的秦国名将。一次伏击战前,白起忽然下达了一道特殊命令:将士只配发冷食,而且常食的冷肉由熟羊肉改为熟牛肉。这道命令一下达,众将士一片哗然,大家都觉得白将军连吃的饭菜都要经管,未免太小题大做。..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越单纯,越强大》

他是皇族贵胄,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第九世孙。他有家学渊源,他的曾曾曾祖父朱权就是一位奇才,在经史、医学、佛学、道教和茶道方面都有相当深的造诣,同时精通音律和戏剧创作。祖父是颇有名气的诗人兼画家,..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压舱底的“宝物”》

陆绩是三国时吴国的一位官员,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离任回故里时,只带了些简单的行李,这让开船送他的艄公十分为难:这船我不能开,途中定会遭遇不测。陆绩疑惑:能有何不测呢?艄公说:此去路途遥远,难免会遇到大..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一半鸽子一半蛇》

做人最起码的规则就是:在原则问题上决不退让。但是为了达到目的,你必须有鸽子的纯真和蛇的狡黠。鸽子的温顺是表象的,并不意味着同小人同流合污,而是一种麻痹小人的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贯彻自己的原则。丁谓诡..

历史故事 2025-07-30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