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陶渊明的冲淡》

夜读包光潜先生的佳作《陶渊明的红颜知己》,在为五柳居士感慨嗟叹的同时,不禁想起他的诗歌风格以及由此产生的处世哲学冲淡。

冲和、淡泊,叫做冲淡。这本是中国古代诗歌风格之一,与纤秾相反相成。陶渊明称得上是冲淡的开山鼻祖,这是因为他的诗歌多描写平淡的日常生活,然而历代文人多是不屑谈生活和农事的,特别是在讲究文章词藻华丽的晋代,陶渊明冲淡平和的诗风实为一大另类,然而他的诗却能在平淡处见神奇,于朴素中见绮丽,将日常生活诗意化是一大创举,亦是陶诗的审美意义的所在。故而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他开千古平淡之宗;朱熹评论称: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苏轼则谓: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陶渊明冲淡诗风的形成,其实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直接的关联。从魏晋到南北朝,诸多门阀贵族争斗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士大夫和文人们经常生活在既富贵安乐又忧生杂念的状态之中,尤其是嵇康、谢灵运等人的惨遭杀戮,更是从灵魂深处触动了一群桀骜不驯的觉醒者。在这群觉醒者中间,阮籍是一位,陶潜则是另一位。不过阮籍比较消极,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他采取的是不涉是非和明哲保身的态度,或闭门读书,或登山临水,或酣醉不醒,或缄口不言;而作为晋大司马陶侃之后,本应步入仕途、承续家风的陶渊明却十分坚决,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岂与鹑鷃游,连翩戏中庭,只取平淡清净为乐,将自己完全放逐到南山与东篱之间,故而陈寅恪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淡之关系》中说陶渊明的冲淡,是信天师道的冲淡,这寥寥四字言简意赅地点明了其归隐的果毅。

从本质上说,陶渊明冲淡的处世哲学,是他见多了沽名钓誉、贪饵吞钩、奴颜屈膝、背信弃义等等卑劣行径之后,才逐渐形成的。他在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和阳奉阴违的世态炎凉中,开始明辨其中之理: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同时发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温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快慰,这才是他梦寐以求并不肯舍弃的理想生活,他能在这里真正领受到生命回复本性的快乐和幸福。

有一点需要强调:鲁迅先生曾经提醒人们注意冲淡平和的陶渊明,背后还有其刚猛雄放的一面。其实这不难理解,年轻时的陶渊明也是心存理想、抱负远大的,他的诗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就是最好的证明。即使在他41岁归隐山林之后,也还有再度出仕的可能,统治者曾在他49岁和54岁时两次征召其为着作郎,陶渊明都毫不动心;江州刺史檀道济上任后亲自带着米肉去看望他,也算是礼贤下士了,可陶老夫子依然我行我素,将其米肉挥而去之。

学一学陶渊明冲淡的处世哲学吧,因为冲淡能够帮助我们树立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的信条,明确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的理念,最终达到平和兼有淡泊,返璞复又归真的至美至善的境界!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3037.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800年前的冬天,比现在要冷一些。公元1258年1月13日,乃是南宋宝祐六年的农历十二月。这一天,西湖结冰了。西湖不常结冰的2008年那场大雪,西湖也只是局部结了些冰。再往前数,1977年、1930年西湖也结过冰,据说有人..

历史故事 2025-04-29

历史故事《特殊情书》

明朝名医李时珍不仅医术精湛,而且颇有文才。有一年,李时珍外出寻访名师,在外面生活了五个月。在这期间,李时珍的夫人曾经给他写了一封别致的中药情书: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林语堂的善意回避》

1928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了一套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开明英文读本》,编著者是著名作家林语堂。仅半年之后,就有读者向开明书店和林语堂举报,说世界书局林汉达所编《标准英语读本》有抄袭《开明英文读本》的嫌疑..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擂错战鼓打胜仗》

东晋人桓温素有统一国家的志向,适逢偏居蜀地的成汉国主李势骄奢淫逸,亲信小人,滥施刑罚,渐失民心。桓温觉得时机已到,准备伐蜀,手下将领们一致反对,只有江夏相袁乔支持他的想法,并说成汉国自以为蜀地险峻,有..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王府井是个扣儿》

咕咕呱呱闹更名,你东我西改不成。一齐上殿找干隆,皇上开口喊爱卿。晓岚心里直骂熊,圣命不接怎么行。换了一字妙无穷,圈住大嘴井底鸣。干隆皇上五十五岁这年,一个大雪天的早朝完了,他把纪晓岚留下来,说有几个王..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炎黄子孙:三巨头的两次大战》

一说起华夏最初的历史,总给人非常遥远的感觉,那我们不妨把这段介于传说和真实之间的历史,想象成远古时期三大巨头之间的华夏霸权争夺战,那么这三大巨头是谁呢?他们争夺霸权的结果又如何呢?大家都知道炎黄子孙这..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订书针暴露了特工》

二战期间,德国训练了大量特工,通过空降潜入苏联境内。这年,苏联克格勃抓捕了一名可疑人员,此人自称是电气工程师,但克格勃认定他是德国间谍。克格勃官员苏科洛夫查看了他的身份证和工作证,没有发现问题;请来专..

历史故事 2025-04-27

历史故事《古人为什么要用又高又硬的瓷枕头》

用惯了软枕的现代人,很难理解古装剧和博物馆中出现的瓷枕古人为什么要为难自己?这样又高又硬的枕头用起来舒服吗?作为一种寝具,枕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人类使用的石枕(1957年,湖北黄冈螺..

历史故事 2025-04-27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