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李世民的性格》

李渊诸子之间手足相残的悲剧故事,既揭示了李世民性格上的缺陷,也反映了其兄弟们的罪恶。这位最后的胜利者,成功打败了当时最有经验的将军,并对他的军事对手们的想法表现出深刻的洞察力。但也正是这位最后的胜利者,曾经是宫廷阴谋中最无助和最绝望的受害者,直到最后一刻才被他的支持者的赤胆忠诚和慷慨激昂所拯救。当时,李世民确实很晚才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他采取了一种符合他性格的、迅速而有力的典型的补救办法。

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矛盾之处,值得我们探究。李世民是实干家,作为战场上的将军,或是作为宫廷议事厅里的战略家,他都是刚毅的、机警的、敏锐的。然而,作为试图挫败对手阴谋的政治家,他是笨拙无能的、毫无防备的、反应迟钝的。

李世民本质上不是一个政客。因为中国人善于运用政治手腕,善于处理复杂的阴谋诡计,善于巧妙地利用个人因素,这些在权术方面都极为有用。这种能力在一个人的早期生活中就会得到发展,并在覆盖面极广的中国宗族式家庭生活中不断得到锻炼。在一个大家庭中,几代人和许多旁系亲属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作为其中的个体,很快就能学会密谋的艺术和看似优雅的机智。

李世民显然缺乏这些有利于内斗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在他的同胞中可说是普遍存在的。这个奇特的事实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用他的成长环境和早年的生活经历来解释。

李世民从十五岁起,自他的军事生涯开始于与突厥人的边境战争时,他就从未离开过军队。他的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有十二年是在军营里度过的。他在那里长期担任最高军事长官。因此,他对中国人普通意义上的家庭生活可谓一无所知。他多年来一直指挥军队,习惯于给军官们直接下达命令,却没有在宫廷中耍手腕的经验,也没有奉承嫔妃宫女或安抚朝中大臣的技巧。

尽管将导致玄武门之变的悲剧事件集中到一个章节是很方便的做法,但应该强调的是,这些针对他的阴谋多年来就一直在进行着。在这几年里,李世民常常连续好几个月待在边境地区。他很少到长安来,也很少在宫廷中逗留。由于唐帝国需要强大的军事支持,故而李世民不间断地在边境上指挥军队。这些军事支持是不可避免的,李世民不可能逃避这些义务,因为没有他,唐王朝的处境将岌岌可危。

然而很明显的是,在那些征战四方、驻防在外的年月里,他没有采取任何政治措施来对抗他的兄弟们的阴谋诡计。李世民默认了他们通过皇宫嫔妃们的各种重要渠道去获得皇帝的重视。像魏徵这样的干练能人若得到他的政治支持则是无价之宝也不知不觉地被皇太子吸纳进自己的集团之中。而且,也没有证据表明李世民意识到了这种对政治的麻木态度将会给他带来厄运。

最终,那个能够说服犹豫不决的李渊公开反抗隋炀帝并采取冒险之举的少年,在他取得了所有伟大胜利的荣誉之后,却无法在涉及他自身安全的、至关重要的事情上影响他的父亲。

在唐王朝建立后的几年里,李世民在朝廷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虽然他的兄弟们那层出不穷的阴谋诡计无疑是李渊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如果我们按照皇太子一党的描述来看待这场危机的起因,那么很可能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李世民的专横作风,以及他对东宫那些彬彬有礼的臣僚几乎毫不掩饰的蔑视之上。

李世民早已适应了战争前线和军营的生活,那些军官对他誓死效忠,而他则为他们带来了爵位与财富,并与他们一起度过了无数出生入死的日子。因此,李世民已经养成一种独断的权威作风和直接发号施令的习惯,然而这对于皇太子,甚至皇帝本人都是一种极大的冒犯。

在太原府,当他的父亲还只是太原留守之时,李世民就已经显示出谈话技巧和理解能力,获得了他父亲对起兵一事的认可。但是,当李渊被扶持到一个孤独的、高高在上的帝王的位置时,李世民似乎已经无法适应这些变化了的情况。

因为李世民在战场上太成功了,他的威望使皇帝相形见绌,他的功绩也使皇太子显得荒唐可笑。然而,他似乎从未意识到让这些重要人物丢脸可能导致的危险。

李世民政治上的笨拙和缺乏技巧,在最后的玄武门之变中,与前几年被人阴谋算计时,是同样明显的。当陷入敌人的阴谋时,他几乎每天都冒着生命危险,甚至即将失去在军队中的地位,于是他采取纯粹的军事手段来解决他遇到的所有困难。

他的兄弟们从李世民政治上的无能下手,却没有预见到此举将导致军事行动的可能性,故而他们犯了一个致命错误。皇太子被朝臣的行政观点所感染,忽视了首都发生军事***的风险。

李世民本质上是个军人,当在政治竞争中无法取得进展时,他就采取了中国人所说的马背上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于是运用他熟悉的军事手段,去应付他不了解的政治世界。因此,他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成功的、肆无忌惮的公开使用暴力的先例。

在后来的生涯中,作为皇帝的他,拥有了更广泛的经验。在他的朝廷里,他具备了关于政治策略的更宽阔的视野。这时,李世民有理由为他当年所采取的、毫不掩饰的用军事暴力夺取皇位的手段感到后悔与遗憾。

他将认识到,这样的例子撕开了通常用来掩盖***罪的合法性和礼仪性的面纱,往往会鼓励今后有野心的人,去撼动既定律法的稳定性。李世民到那时才发现,政治上的虚伪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有价值的和值得称赞的但为时已晚。

李世民是个高瞻远瞩、视野开阔的人,然而他却从来不能理解小人物的小心眼。他可以有技巧地选择他的民政官员和军事将领,并有区别地驾驭他们,但他无法理解耍阴谋诡计者们的心理。在军队和秦王府议事厅里,他没有遇到过这种人,如果有人表现出策划阴谋之嫌,也很快会被李世民革职。

不过,在他自己的家庭里,他不得不对付的不是他所选择的人,而是那些生来就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人。李世民无法改变他的兄弟们和儿子们的性格,他既不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也不了解他们的处事方法。

相反,在军事生涯中,他需要面对的是客观局势,或是与他一起行动的人无论是盟友还是敌人分享或分析他们的动机、思维过程以及和自己的相似之处。在这一点上,李世民的能力是无人可比的,他的天赋和直觉从来没有出错。然而,他的这一才能,并不适合在宫廷的阴暗回廊里展开的秘密斗争。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2425.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苏轼到底长啥样》

什么?苏轼竟然是个大长脸?用苏小妹的话说: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留不到腮边。为此,我们采访了苏轼本人和他的朋友们,让我们先来听听当事人和知情人怎么说请问您认为自己的外貌都有哪些特点?我嘛,堂堂七尺男儿,..

历史故事 2025-10-25

历史故事《项羽过了江东能不能翻盘》

一、公元前202年,纵横天下无敌手的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陷入缺兵少粮的绝境。仿佛等着看项羽的笑话一样,汉军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误以为楚国都被汉军占领,害怕继续固守阵地会被汉军一锅端,便带领800多人趁..

历史故事 2025-10-25

历史故事《古代海战怎么打?》

历史故事《古代海战怎么打?》

1911年,一个叫做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的美国人写了一本书《海军战略论》,此书甫一出版,便引起了当时世界上诸多列强的关注,很多国家还将马汉在书中所阐释的理论称为海权论。之后的100多年,无数的人都将马汉的海权..

历史故事 2025-10-25

历史故事《关羽的胡子》

关羽的胡子比刀还长,这是儿时看《三国演义》的第一印象。古时候可没有胡子一说。据《说文解字》记载:髭,口上毛也;须,面毛也;髯,颊须也。关羽的胡子长在脸上哪个部位?明代商喜画有一幅《关羽擒将图》,画的是..

历史故事 2025-10-25

历史故事《古代官场的“假官”》

历史故事《古代官场的“假官”》

说到假官,即便是在交通信息发达的今天也让人防不胜防,若是在交通信息并不发达的古代,冒充官员岂不是更容易操作?答案是肯定的,在行政、通讯效率低下的古代,假官现象历来十分严重,有的时代甚至还出现过大规模地..

历史故事 2025-10-24

历史故事《翻白眼的八大山人》

一只鸟,通体全黑,偶有几簇白毛,外加一张尖锐的鸟喙,以及一个大大的白眼。你能想象就是这样一张简单且普通的画,当年竟然在拍卖市场上拍出了6272万元的天价吗?创作出这幅名为《孤禽图》的人来头也不小,他在画上..

历史故事 2025-10-24

历史故事《“薪水”的由来》

据相关史籍记载,薪水一词原指打柴汲水之意,也即烧火煮饭的意思,也称柴水。据《南史陶潜传》记载: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这段文字明确地记载了..

历史故事 2025-10-24

历史故事《古代考生千奇百怪的备考》

历史故事《古代考生千奇百怪的备考》

参加科举考试,是古代读书人改变命运的必经之路。为了可以在科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古代学子们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认真苦读知识点、押考题,这些现代人常用的方式,古代人也运用得炉火纯青。古代也有补习班南宋学者吕..

历史故事 2025-10-2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