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翻白眼的八大山人》

一只鸟,通体全黑,偶有几簇白毛,外加一张尖锐的鸟喙,以及一个大大的白眼。你能想象就是这样一张简单且普通的画,当年竟然在拍卖市场上拍出了6272万元的天价吗?

创作出这幅名为《孤禽图》的人来头也不小,他在画上落款八大山人,我们一听,就知道这绝对不是他的真名。

其实,他的真名,在当时叫出来是会被满门抄斩的。

那么,这位八大山人是谁?凭什么他画的一只翻白眼的小鸟,就能卖出天价呢?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明末清初人士,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明朝皇室后裔。不仅如此,他还出身于一个诗书世家。他的祖父、父亲、叔父等都是有名的书画家,耳濡目染下,朱耷打小擅长读书画画,小小年纪就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对毛笔的运用和笔法都非常娴熟。8岁写诗,11岁画青绿山水,活脱脱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你别看他文艺范十足,也许是因为从小就饱读圣贤书,朱耷心中的梦想从来就不是做个闲散画家,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朝《国典》规定,宗室子孙一律不得参加科举考试。朱耷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甚至自动放弃了无数人眼红的爵位,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应试,并且在15岁那年一举得中秀才。

正当他的人生志得意满,准备更上一层楼的时候,时间来到了1644年。

这一年,是历史上非常混乱的一年。在中国大地上,大明、大清、大顺、大西四个政权并存,后两者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建立的农民政权。这一年,当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尽时,明朝也走向了灭亡。而后,清兵入关,占领中原,历史进入大清时期。

朝代的更替,总伴随着一些人生活的动荡,一些人梦想的幻灭。

朱耷全家九十多口人被屠杀。据说,他的母亲和弟弟因为逃到山里面才躲过了一劫。可他的妻子跟孩子却没那么好命,在逃难过程中相继去世。一夜之间,国破家亡,皇亲国戚朱耷就成了前朝遗民、亡命天涯之人。

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击和屠杀,他不得不佯装喑哑,远走他乡。

我们今天很难想象,在逃亡的五年里,朱耷究竟经历了什么,但山河不在、人事斗转的悲凉一定在每个夜晚都深深冲击着他的心灵。在23岁那年,朱耷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他下定决心,遁入空门,并且改名换姓。

从此,这个世界上没有了大明皇族朱耷,却多了一个疯和尚八大山人。

关于朱耷为什么叫八大山人,其中一种最通用的解释是说,他把朱字里的牛去掉,就是八,再把耷字里的耳去掉,就是大。

古代的牛耳代指权力,执牛耳者也就是掌权者。大明王朝的江山没了,旧皇族们没了牛耳,朱耷就只剩下个八大,只不过是个八大和尚。

他在一幅画里题诗: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他说,我画的画虽然笔墨不多,但我的眼泪却流不尽。我画的山河虽然还是旧山河,但这横流乱世已违背了常理。

对于那个抢了他牛耳的人,朱耷恨不恨呢?他恨,非常恨,可他毕竟只是一介文人,在势力强大的清军面前,丝毫没有招架之力。于是,他将一腔的痛苦和愤怒诉诸笔端。我们看到了他画里的动物,寥寥数笔,或舒展身子,或缩成一团,或相对而望,但它们都有一个特点翻白眼。

为什么要翻白眼?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当人是认真的、专注的、肯定的,他的视线一般会是平视,盯着一个事物看。相反的,如果一个人是不认真的、涣散的、否认的,他的视线一定不会是定点的。翻白眼虽然是一个极其微小的表情动作,却隐含着丰富的情绪表达。

在八大山人翻白眼的小动物这里,他就用这样的手法,来释放他的反抗。这些绘画,承载了无数个他无处安放的对命运的白眼。

当然,如果只是靠翻白眼的表情,并不能成就一个伟大的画家。

八大山人的画一般笔墨很少,集中在画中极少的主角身上。我们都知道,宣纸的吸水性强,容易让墨汁扩散开来,不好控制。所以从前的水墨画家,很少有像八大山人这样用集中的墨水只画一个东西。但从小对笔触极强的把控能力,让八大山人在创作时游刃有余。

于是,我们看到他画的鱼、鹰、鸟甚至是猫和鹿,在运笔上可以简单,可以繁复,没什么固定章法,但都逸气横生。每一个白眼,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他对命运的抗争。

就这样,八大山人一直画,一直画。他出家30年,就画了30年。

他的山石画和花鸟一样,常常只画一个小角。有时候,他都不管枝杈是不是立得住,寥寥数笔,中空的树干分出了若干个枝杈,上面有零星几点梅花。

年过半百,在57岁时,八大山人画下了一幅《古梅图》。他在画里这么写道,南山之南北山北,老得焚鱼扫虏尘。虏是什么意思呢?虏就是从北方来的清朝统治者。扫虏尘的意思,不言而喻。

可是,他扫得了吗?

那个时候,康熙皇帝已经在位21年。历史,又将迎来盛世。对于老百姓而言,谁当皇帝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好日子过就行了。

可是对于八大山人这个前朝遗老,你再怎么不甘心,再怎么指桑骂槐,再怎么用画宣泄自己,呼吁别人,他所失去的一切,是永远不可能得到补偿的。

他能怎么办呢?八大山人有无穷无尽的情感、无穷无尽的追问,他就像是被压到底了的弹簧,随时都可能反弹爆发。终于,他在那一天用疯狂,彻底释放了自己的情绪。

他一手怒撕了自己的僧袍,用一把火烧成了灰烬。紧接着,他暴走两百里地,直线走回了自己出生的地方南昌。他像患上精神疾病一样,疯疯癫癫地游走在大街上,一会儿倒地痛哭,一会儿仰天狂笑,有时候拍着肚皮高声歌唱,有时候冲上街市胡乱舞蹈。哪还有什么明皇世孙?南昌街头上,分明就是一个痴人狂徒。

我每次读到这段的时候,总有一种感慨:人生未到幻灭时,是不可能这样的。

八大山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被自己的身份所困。他姓朱,他是曾经耀眼的、想要改变这个世界的人。但世界改变了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让他从高点抛入谷底,让他家破人亡,甚至连原本引以为豪的姓氏,都随时可以成为他致命的伤害。

我到底是谁?

我为什么而活?

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这或许是八大山人心中久久不能停息的自我拷问。

而彻底的幻灭,带来了彻底的重生。疯狂过后,八大山人蓄发还俗,在他的家乡南昌,他的人生轨迹回到了原点。当放下前半生的一切,他的画有了进一步的跨越。

在八大山人后期的花鸟图中,他的笔墨更简单了。石头缝里,几枝孤零零的枝杈伸了出来,两只大雁正停下来休息。它们一只抬头往上看,一只干脆把脚缩进身子底下,闭眼打起了盹。你找不到翻白眼的经典表情包,一阵风吹过,只觉得岁月静好。

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画里少了戾气,却多了一点平淡和天真。在晚年的画作中,八大山人的笔墨越来越少,构图越来越简化,甚至到最后,整幅画上就是一笔一印,一花一世界。他的世界越来越简单,却也越来越无限。

诗人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而八大山人却是:世界以痛吻我,给他一个白眼又如何?

很多人喜欢八大山人,喜欢他很有个性的翻白眼表情包。可我却更喜欢那个撕碎僧袍,幻灭重生之后的他。后来的他,一辈子都在寻找:我到底是谁?

年少的时候,他是明朝皇室,为了证明自己,他甚至褪去光环,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去考取秀才。而后明朝灭亡,他沦为一个亡命天涯之人。再后来,他走进寺庙,成了僧人他好像始终不停地在找一个标签,想把自己窝到那个标签里头。可一旦有了标签,你对这个世界就有了偏见。

直到晚年有所顿悟时,八大山人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若不得个破笠头,遮却丛林,一时嗔喜何能已。从明朝皇室到一介僧人,当他活在这些身份中,自然有不可名状的悲喜。可当他终于撕碎僧袍,做回自己,他发现当我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我,即是一切。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2403.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古代官场的“假官”》

历史故事《古代官场的“假官”》

说到假官,即便是在交通信息发达的今天也让人防不胜防,若是在交通信息并不发达的古代,冒充官员岂不是更容易操作?答案是肯定的,在行政、通讯效率低下的古代,假官现象历来十分严重,有的时代甚至还出现过大规模地..

历史故事 2025-10-24

历史故事《“薪水”的由来》

据相关史籍记载,薪水一词原指打柴汲水之意,也即烧火煮饭的意思,也称柴水。据《南史陶潜传》记载: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这段文字明确地记载了..

历史故事 2025-10-24

历史故事《古代考生千奇百怪的备考》

历史故事《古代考生千奇百怪的备考》

参加科举考试,是古代读书人改变命运的必经之路。为了可以在科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古代学子们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认真苦读知识点、押考题,这些现代人常用的方式,古代人也运用得炉火纯青。古代也有补习班南宋学者吕..

历史故事 2025-10-24

历史故事《苏东坡的口福》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会吃,懂吃,有条件吃,而且,有良好的胃口,吃得下去,消化得动,实在是一种幸福。所谓口福,所谓吃得快乐,所谓舌尖上的享受,都是一个人生命过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号称美食家的苏东坡,一..

历史故事 2025-10-24

历史故事《东门逐兔亦不得》

清人姚鼐着《李斯论》一文,开篇即否定苏轼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的观点,说: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认为秦自商鞅以来,即形成深厚的法治传统,以至数代富强,兼并诸侯,直到始皇时期。李..

历史故事 2025-10-23

历史故事《古代的“口香糖"》

现代人会有口臭问题,毫无疑问,古时的人也有口臭。如何去除口臭,老祖宗在实践中得出口衔丁香除臭的经验。丁香有两个品种,木樨科丁香为灌木或小乔木观赏花卉,而桃金娘科丁香才是古代的口香糖。有两个段子可为佐证..

历史故事 2025-10-23

历史故事《如果没有他们》

历史故事《如果没有他们》

自从熙宁四年(1071 年)退归洛阳,司马光一住便是十五年。这十五年中,他最大的成就,便是编年体史学巨着《资治通鉴》。在将近一千年以后,我们回望那个时代,大宋朝堂上下的明争暗斗、喧嚣纷扰早已沉入深不见底的..

历史故事 2025-10-23

历史故事《曹彬,你真“傻”》

据史料记载,五代周世宗时,掌管官酒的曹彬遇到担任殿前指挥使的赵匡胤向他索酒吃。曹彬正色道:这是官酒,不能给人。说着,他自己掏钱另外去买了酒菜来请赵匡胤。看到这个故事,我心想,曹彬,你真傻!傻之一,不给..

历史故事 2025-10-23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