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一代画魂》

通晓艺术史的人都知道,女画家在中国一直属于稀缺资源。而在民国时期,却涌现出了六位知名度很高的女画家,后人将其称作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这六位女画家分别是:潘玉良、方君璧、关紫兰、蔡威廉、丘堤与孙多慈。这其中潘玉良无疑是一个异数。因其他的五位,大多是出自名门望族、富贵之家的窈窕淑女,或是书香门第、一身书卷气的个性女子。唯潘玉良出生最贫寒,经历最为波折屈辱。

1889年的江苏镇江,一名女婴降生了,取名陈秀清。然而时运不济,这对父母还没能看到自己的女儿长大,便先后撒手人寰。8岁的时候,陈秀清成了孤儿。所幸天无绝人之路,陈秀清被舅舅收留,并更名为张玉良。虽然她的童年遭遇了不幸,但在舅舅家生活,至少能吃饱穿暖。也许那时候的张玉良很满足。然而,等到张玉良14岁的时候,她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转折。

那年,她的舅舅因为欠下赌债,不得已将她卖到了芜湖的怡春院。她多次逃跑、自杀、上吊毁容都无果而终,换来的却是老鸨发疯般的毒打。在怡春院的三年时光中,她无时无刻不想着逃离。直到17岁的时候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再一次转机。

当时,潘赞化来芜湖上任,出任海关监督。当地商会的富商与宜春院的老妈妈勾结,希望通过张玉良来勾引潘赞化,完事之后以此威胁潘赞化,让潘赞化给他们货物过关给予方便。

可他们未曾想到,张玉良见潘赞化为人正直,便将富商的计划全盘托出。在说出实情后,张玉良希望潘赞化收留自己。也许是因为张玉良的善良打动了潘赞化,潘赞化收留了她。

潘赞化本意是想把张玉良送回老家,可是张玉良不肯。张玉良希望留在潘赞化身边,当丫鬟服侍潘赞化。但潘赞化希望张玉良有自己的人生,于是潘赞化为张玉良请来了老师,教她文化知识。后来的接触中,两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可潘赞化当时已有妻室,于是,两人在陈独秀的证婚下,把她纳为了小妾。

婚后张玉良希望将自己的姓氏由张改为潘。起初潘赞化是不同意的,因为潘赞化是一名新文化的倡导者,他希望女性能独立可以有自己的姓氏。但最后,看到张玉良如此的执着,潘赞化便同意了张玉良的改姓。婚后潘赞化带她来到上海,潘玉良拜自己的邻居洪野先生为师,开始学习西画。

彼时洪野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色彩学教授,在看到潘玉良临摹自己的习作后,他大吃一惊,这哪像一个完全没受过正规教育的人的习作!

在得到洪先生的肯定后,她激动地一夜未睡,而且在丈夫和老师的鼓励下,报考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但是考上了名校的潘玉良,在学校过得并不开心。当时西画刚刚传入到中国,对于西画国内褒贬不一,这严重影响到了西画在中国的发展。 而潘玉良则专注于西画的学习,甚至自己给自己当模特。终于,她凭借自己的一副《裸女》的画作,引起了学院的轰动。当时,时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校长刘海粟,特意为她找来了法语老师,希望潘玉良能去法国留学。

1921年,在征得丈夫的同意和支持后,她只身前往欧洲,先是求学于里昂美专,后又进入巴黎国立美专,跟徐悲鸿成了同学。

短短两年后,她的绘画天赋获得罗马国立美术学院绘画系主任康洛马蒂教授的赏识,直接升入该系三年级学习,成为该院的第一位中国女画家。

远在异国的她哪会知道,国内政治风云变幻,潘赞化也受牵连丢了官职,本来就少的留学津贴,更是时断时续。就是在常常饿肚子的情况下,潘玉良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并在 1928年学成归国。

结束了7年的异国艰辛,带着学成归国的圆满与喜悦,她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成为西画系的主任。后应徐悲鸿聘请,担任南京中央大学油画教授。

回国后,她第一次画展,就震惊了中国画坛。此后几次画展更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然而,就在其事业的巅峰期,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此时的潘玉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美术界的义展义卖活动中。结果,却受到一些无耻之徒诽谤妓女不能玷污象牙之塔。而她呕心沥血创作的,鼓舞人们抗战斗志的大型油画《人力壮士》,也在画展时被观众划破,还贴上了妓女对嫖客的颂歌的纸条。

出国前的她也曾梦想,下一次以更好的姿态,踏进潘家大门。谁知即便已是知名教授、画家,仍不能被潘赞化的大夫人接受,多次戳她出身低贱的痛处,让她不堪其辱。

多少年了,有些人还是不肯放过她的过去。于是,不愿意让丈夫为难的她,借为参加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和举办个人画展的机会,再次赴欧。而这一去就是整整40年。

在巴黎她的生活圈子很窄,一个人住在顶楼的小房间,住房兼画室,生活清苦但是勤于作画,有时候一天到晚在家作画都不出门。她吃不起肉,偶尔会去市场买点别人挑剩的鸡爪,即便如此她也坚持给潘赞化一家寄些零用。

在巴黎这样高消费的城市,她不得不靠卖画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但她不会经营推销自己,历年来卖画较少。尤其到了晚年,年老体衰,入不敷出,只能靠补助金维持生计,一个人过着无依无靠的日子。

1960年丈夫病逝,听到消息的她悲痛欲绝,忧郁成疾一心想回国。无奈不久***烽烟再起,她未能成行。1977年7月22日,在贫病交迫之中,她默默地离开人世。40余年没能和丈夫团聚,最终客死异国他乡,后人只能将她的衣冠与丈夫葬在一起。

在她不平凡的一生之中,她留给世人4000多件艺术作品,在美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等国举办过个人画展,还曾荣获法国金像奖、比利时金质奖章和银盾奖、意大利罗马国际艺术金盾奖等20多个奖项。就是这样一个弱女子,在艺术上的成就绝不亚于齐白石、徐悲鸿,她创造了艺术的传奇,人们给予她一代画魂的美誉。

的确,作为女人她是悲惨的,生逢乱世,饱尝生离死别之痛,成就斐然却依旧不被亲人接受。但作为女画家她是幸运的,她的颠沛流离,她的漂泊不定,她的眼所观心所感,都成了她画笔下无可替代的艺术言语。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0143.html

相关推荐

黄梅戏《女驸马》故事简介(女驸马历史故事来源)

黄梅戏《女驸马》故事简介(女驸马历史故事来源)

黄梅戏女驸马主要内容:民女冯素贞自幼许配李兆廷,后李家败落,兆廷投亲冯府,岳父母嫌贫爱富,逼其退婚。冯素贞花园赠银于兆廷,冯父撞见,诬李为盗,将其送官入狱,逼素贞另嫁宰相刘文举之子。冯素贞男装出逃,在..

杂文 2025-09-03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故事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原文为盗钟,原文讲的是: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亡齐国。其中有个人趁机..

杂文 2025-08-04

历史故事《灵芝闹剧》

大约是1558年的秋天,已经在龙椅上坐了36年的嘉靖皇帝,在庆祝自己生日的当天,收到了一份独特的礼物。这份礼物是由181棵灵芝组成的巨大的芝山。这些灵芝天然生成,棵棵鲜活。最大的几棵,直径在60厘米以上。照例,..

历史故事 2025-08-01

历史故事《特别的送行》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过一句话:在家里,我不是总统,只是一个父亲。从孩子16岁起,他就让孩子们独立生活,自食其力。罗斯福的三儿子小富兰克林罗斯福20岁去英国旅行,为了买一匹好马,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保密到“家”》

历史故事《保密到“家”》

周裕常,1932年11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核工业水冶纯化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二七二厂中央实验室副主任、主任、科技处处长等职务。主持二七二厂科研工作时,对许多重大的技..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名将的“牛肉令”》

白起是战国时的秦国名将。一次伏击战前,白起忽然下达了一道特殊命令:将士只配发冷食,而且常食的冷肉由熟羊肉改为熟牛肉。这道命令一下达,众将士一片哗然,大家都觉得白将军连吃的饭菜都要经管,未免太小题大做。..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越单纯,越强大》

他是皇族贵胄,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第九世孙。他有家学渊源,他的曾曾曾祖父朱权就是一位奇才,在经史、医学、佛学、道教和茶道方面都有相当深的造诣,同时精通音律和戏剧创作。祖父是颇有名气的诗人兼画家,..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压舱底的“宝物”》

陆绩是三国时吴国的一位官员,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离任回故里时,只带了些简单的行李,这让开船送他的艄公十分为难:这船我不能开,途中定会遭遇不测。陆绩疑惑:能有何不测呢?艄公说:此去路途遥远,难免会遇到大..

历史故事 2025-07-31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