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一瓦惊醒梦中人》

唐朝时,有位书生姓张,家住汴州中牟县赤城坂(今河南省中牟县),因为家贫难以度日,只得外出寻觅差事,在河朔(古代泛指黄河以北地区)一带游荡了五年,一无所成,只好硬着头皮返回故里。

张生快到家时,天色已晚,只得牵着驴,在荒草丛生的田野小路上摸黑前行。忽然,荒草丛中出现一片诡异亮光,张生吓了一跳,赶紧躲到树后窥视。

亮光处,五六个衣冠楚楚的男人在那儿饮酒狂欢,席间还坐着一个美女,竟是张生阔别五年之久的妻子。张生脑子飞速运转,已经想到了几十种可能──老婆被拐骗?遇到强盗了?老婆出轨了?做了倡优了?我眼花了?出去跟他们拼了!可一人难敌四拳,何况他们有五六个人!

思前想后,内心的怯懦浇灭了可怜的怒火,张生决定先看个究竟再说。

一个长胡须的男人举起酒杯,凑到张妻跟前,笑道:美女,唱个歌呗!张生的妻子生于诗书之家,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张生不禁看得咬牙切齿,暗道:老婆,你可不能唱啊!张妻在众人怂恿之下,含羞唱道:叹衰草,络纬声切切。良人一去不复返,今夕坐愁鬓如雪。长胡须的男人大声叫好,逼着张妻喝了一杯酒。

一位白面少年又举杯相邀,张妻推辞道:唱一首得了,我思念远在天边经年不归的夫君,心情不佳,你们就饶了我吧!长胡须的男人听后怒道:不唱就罚酒!说罢,把一坛子酒推到张妻面前。

张生在暗处骂道:禽兽!张妻吓坏了,只得颤抖着声音再唱道:劝君酒,君莫辞。落花徒绕枝,流水无返期。莫恃少年时,少年能几时?

一位紫衣男人又凑上来,调笑一番,还让张妻唱歌。张妻差点儿哭了,但仍旧不敢拒绝。张生在树后面气得咬牙切齿,可就是不敢出头。

张妻紧接着又唱了三四首,都是思念夫君的歌,哀婉动人,情真意切。这帮男人怒了,聒噪着让张妻唱艳词,不然就要撕碎她的衣衫。张生再也忍不下去了,捡起地上的瓦片就朝他们扔去,几个男人被击中,四散逃窜,张妻也被击中脑门,瞬间也不见了。

光亮消失了,四周伸手不见五指。张生恍然大悟,不禁怆然涕下:如此看来,这些都是孤魂野鬼,我娘子肯定也不在了!张生大哭一场,连夜往家赶,天亮才到家,拍门大哭。家人看见他都很纳闷,而张生见家人面无哀容,也觉蹊跷,忙问妻子何在。

丫鬟道:夫人昨夜做了噩梦,醒来就喊着头痛,所以没出来迎接您。张生惊喜交加,连忙跑到内室,抱着妻子号啕大哭。张妻抚慰半天,也感动得眼泪哗哗的,这才娓娓道来:我昨晚上梦见被几个男人强逼着喝酒唱歌,唱着唱着,他们就要动手动脚,正惶恐间,有人冲我们扔瓦片,砸中我的脑门,这才醒来,才知是一场虚惊。不过脑门还很疼,好像真被砸了似的,你说怪不怪?

张生不禁暗笑道:人生如梦嘛!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8706.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万里江山图》

民间故事《万里江山图》

1、拒画民国时候,北京城有个六爷,任何古玩字画,只打眼里一过,他就知道是真是假,所以得了个一眼活的称号,就连洋人都有所耳闻。这天,六爷吃过了饭,躺在门前的躺椅上晒太阳,就看到那福一身破烂地走了过来。那..

民间故事 2025-06-03

民间故事《李少爷的糖堆儿》

民间故事《李少爷的糖堆儿》

1、算计李治家住首善街,祖上是盐商,后来家道败落,到了老爷子这一代,只剩下了一座老宅,但总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治打小就好口糖堆儿(冰糖葫芦),而且一般的糖堆儿不吃。家里的王管家寻遍了老城厢,才选中了..

民间故事 2025-06-03

民间故事《梅花知音》

梅县令到宝安县上任已有半年多了,他本是风雅之士,勤于公务之余,最爱提笔画上几幅梅花。他身为县令,照理说在当地没有办不成的事,可偏偏有一桩心愿迟迟没有达成。原来本地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画梅大家,姓铁,他笔下..

民间故事 2025-06-03

民间故事《羊报》

民间故事《羊报》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旧时,黄河上游的兰州人如何向黄河下游的百姓传递汛情呢?他们发明了独一无二的方法,去完成这一特殊的使命1、大将军预警从前,在甘肃兰州府有三个拜把子兄弟,按照排行分别是卢大、牛二、胡三..

民间故事 2025-06-03

民间故事《送生意》

古时候,村里有个人叫冯大全,心眼很小,家里日子明明过得挺滋润,偏偏还见不得别人挣钱,一看到就眼红,想方设法也要抢过来。这天早上,冯大全到村外溜达,见同村的张小狗推着一车芦苇回来,就问他弄这么多芦苇干吗..

民间故事 2025-06-03

民间故事《关东茶王》

民间故事《关东茶王》

1、第一次斗茶上个世纪30年代初,奉天市北市场有一家时利和茶庄,老板叫谢连升。谢连升出身茶商世家,早在清朝干隆年间,他爷爷的爷爷就在北市场卖茶叶,传到谢连升这一代,在奉天城大大小小上百家茶庄中,时利和茶..

民间故事 2025-06-02

民间故事《让帽妖离开汴京》

天禧二年五月五日,京城四周的田野里,小麦翻滚着金色的波浪,阵阵麦香在京城的上空飘浮。满鼻孔的麦香让赵恒心情舒畅,他起了个大早,来到御书房,准备填一首有关割麦的词。宫女刚把墨研好,中使就急匆匆赶来,说:..

民间故事 2025-06-02

民间故事《李赞元巧施苦肉计》

顺治十五年,大清官李赞元奉旨巡查淮南、淮北盐政。离盐运使衙门所在地扬州还有一百里,两淮盐运使恩图就派盐巡头目陈有道来接。陈有道来到李赞元车前,行礼完毕,又恭恭敬敬送上一张大红龙凤喜帖。李赞元接了喜帖打..

民间故事 2025-06-0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