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精选《想听一句真诚的赞美怎么那么难》

最近,有个名叫陈安可的中国小女孩从海外火到了国内。这个钢琴小神童在澳大利亚的节目里,面对台下乌泱泱的外国观众,一点都没有怯场。虽然不懂英语,交流只能靠小哥哥翻译,陈安可却一直笑眯眯地和主持人有问有答,还时不时在沙发上笑得仰过去。说着说着她更是突然放飞自我,点评起主持人大叔的鼻子和我们中国人的不太一样,胡子也是白白的。小姑娘的思路就像脱缰的野马,主持人和台下的观众都被她逗得前仰后合。

陈安可弹起钢琴来却是一副酷酷的认真样,浑身都是6岁孩子身上少有的专注和严肃。所以,这样一个孩子会在国内引起关注,实在是太正常了我们的传统教育擅长培养腼腆安静、守规矩的小朋友,大人自己都不能在公众场合毫不紧张地和人互动,一个落落大方、动如脱兔静若处子的小天才,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然而奇怪的是,这么珍贵的特质,却不是所有人都欣赏得来。在很多人感叹小姑娘的天真和灵气时,另一种声音显得格外刺耳:这孩子,坐没坐相一直乱动,不仅评价人家长相,说话时还伸手指。总之说来说去就是,我知道这孩子有天分,但实在是看不下去她没家教的样子,这会毁了她的。不行,一定要说出来警醒一下大家。

可是,一个年仅6岁的小孩,说得再难听也不过是没有在社交时做得滴水不漏罢了。

比起优点,更容易看见他人的缺点这种事,在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有那么一类人(数量并不算少),不管看到什么,首先想到的是有哪10%做得不是完美无缺,却对那已经足够得到称赞的90%非常吝啬。

就算是在亲密的关系里,赞美也是个稀缺品。一方面,是我们明明想夸,却又嫌赞美的话太矫情、肉麻。所以亲密关系给自己找到的出口就是化感情为毒舌,相比赞美,我们更习惯把能无情吐槽当成真感情的标志。另一方面,我们本身也羞于接受直白的赞美。想象一下,要是哪个朋友热情似火地夸你今天发型真好看、你这篇文章写得真好,好多人得愣一下,然后脸一红连忙谦虚地表示哪里哪里吧?

也许我们都或多或少地得了赞美缺失症无论是容易用苛责的眼光看别人,还是不擅长在亲密关系中表达、接受称赞,真诚的赞美在人际交往中都少得不正常。

追根溯源地想想,如果一代代人都在缺乏赞美的环境中成长,他们长大后又怎么会大大方方地欣赏别人呢?在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里,大人都是这样一种泼冷水的存在:你兴致勃勃地做了点什么事,首先被他们拎出来的重点却是你在这件事里做得最不好的地方,批评和不满总是大于鼓励和称赞。就连考了一次100分,得来的都不是家长的称赞,而是一次满分说明不了什么,次次都考满分才是真本事。这样的潜移默化更来自全社会对标准的热烈追求,家长总把我们和别人家的小孩对立起来,也无非是遵循着社会默认的各年龄段做人守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成该有的样子。

可是,死板的守则和流水线只能造出缩手缩脚、千人一面的螺丝钉。说到底,也许我们真正渴望的夸赞不是别的,只是一句大声而真心的:你这个样子和别人不一样,但我能看到你的好。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8272.html

相关推荐

文摘精选《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

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看重富养孩子,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倾其所有地供养孩子。但普通家庭再怎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无法凭空假装富裕。结果是,父母在身后..

文摘精选 2025-05-10

文摘精选《生存从跳崖开始》

在北极苔原繁殖的白颊黑雁,为了躲避狐狸等捕食者的威胁,通常会选择在极高的悬崖顶端筑巢,孵化幼鸟。但是,由于崖顶寸草不生,大鸟也不会衔来草叶喂养幼鸟,因此,刚出生的小白颊黑雁为了获得食物,就得面对生命中..

文摘精选 2025-05-10

文摘精选《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

明末年间,有一幅画传到了著名的收藏家吴洪裕手上,他把这幅画看得比命还重。去世前,跟家里人说了句:这幅画我得带走,你们把它烧了吧。家人看着吴洪裕最后一口气都咽不下去,只好当他的面烧这幅叫《富春山居图》的..

文摘精选 2025-05-10

文摘精选《大多数人的千篇一律》

作家斯蒂芬金是标签化社会的受害者,他从小喜欢写作,不同于人们将写作定义为温柔的、温暖的文字,他喜欢吸血鬼、僵尸、盗墓者、活死人12岁时,金写了第一本小说恐怖小说《陷阱与钟摆》,校长责骂他明明有才华,为什..

文摘精选 2025-05-10

文摘精选《这碗面,你付了多少钱》

某一次开座谈会,有机会和领导们坐在一起讨论中国的医疗。一位领导对我抱怨中国医疗的服务太差,并给我举了一个切身例子。他带家人去某医院看病,要拍片子,到了拍片子的楼层他找不到路,就问登记室的一位姑娘。姑娘..

文摘精选 2025-05-09

文摘精选《剑与刀》

在杂志上读及一则寓意深长的短文。作者忆述,当年求学时,校园中两名老师留给学生截然不同的印象。甲凶巴巴的,纪律极严,课堂内鸦雀无声,课后作业数不胜数,学生们背地里喊她母老虎,谈起她时都咬牙切齿。乙呢,刚..

文摘精选 2025-05-09

文摘精选《请帮你的孩子选一个体育偶像》

最近和一个哈佛毕业的年轻人讨论,美国每年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辍学,辍学里的人不仅有终成大器的精英,更多是失去方向的孩子。但为什么其中最有名的几个人有两个(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来自哈佛?她说,哈佛录取..

文摘精选 2025-05-09

文摘精选《医生的哲学》

一个医生告诉我,有些人长了一个小小的肿瘤,凄凄惨惨地死去了;有些人带着一个大大的肿瘤,却嘻嘻哈哈地活着。他的结论是:肿瘤是否大不重要,心是否大,能否盛下肿瘤才重要。一个医生告诉我,有的病人一见面就涕泪..

文摘精选 2025-05-09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