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昂然有范》

范本阳是破落户,是西城最知名的破落户。

为什么这么说呢?范家祖上可了不得,有的当过府台,为一方百姓之父母;有的镇过边防,为千秋传颂之名将;有的高居庙堂,为政绩卓着之宰辅;有的远遁山林,为声名显赫之骚客这样的家族,到哪儿都算得上是世家大族。

可惜的是,范家后来家道中落,只零零星星出过几个进士、举人。待到范本阳这辈,不,从他祖辈、父辈起,就彻底没落了,祖孙仨连个秀才都没捞上。连秀才都没中,自然就绝了仕途,又自负出身名门,贩夫走卒之类、引车卖浆之属,是决计不肯干的,为了生计,只能变卖家产,什么金银细软、书法字画、铜鼎瓷器,都卖得干干净净。到范本阳这儿,已经家徒四壁。

父母去世后,范本阳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在祖辈留传下来的这座大宅子里东瞧瞧、西瞅瞅,连鸟窝、老鼠洞都不放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别说,偶尔还真有收获,捡块碎银,或是摸串铜钱,总可以勉强混几天温饱。

家人?唉,范本阳这样的破落户,是根本没有能力成家立业的,他自己也压根儿没往那方面想。有时,几杯浊酒下肚,他禁不住泪流满面,喃喃自语:堂堂范家,堂堂范家,至此绝嗣,奈何,奈何!

酒是泥人张邀他喝的。整个西城,范本阳几乎没有朋友,若硬要说有,那就只能是泥人张了。

原来,西城破落的人家不少,可人家破落就破落了,心态平和,凭双手自力更生,做豆腐、当私塾先生、卖馍馍、糊花圈、裱字画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可范本阳不同,他家道是破落了,可架子不倒,范儿不减,依旧拿腔作势,将自己当老爷看,寻常人家绝入不了他的法眼。

比如吃饭,西城寻常人家不论早晚都叫呷饭,而范本阳循祖例,叫第一顿饭为朝食,第二顿饭为哺食。他常说自己朝食已毕,或说哺食还在锅里呢,让人听了不舒服。比如睡觉,西城寻常人家都是说困觉,范本阳偏偏说是夜寐,还振振有词、摇头晃脑道: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这是《诗经》中的句子,被他拿来卖弄了。

这还只是言语上的,行为上范本阳更怪模怪样。寻常人吃饭,端起碗,抄起筷子就吃,可他还有前奏:净须、洗手、掸衣,方才不慌不忙地吃。寻常人走路,大步流星,虎虎生风,他身着长袍马褂,踱着方步,俨然老爷出巡。

范本阳说,这叫派儿,叫范儿,叫气势。

听者哄然而散,从此不跟他亲近,他自然就没有什么朋友了。泥人张不同,他祖上也曾富贵过,但他没染上范本阳这样的酸腐病,头脑比较正常,也打心眼儿里理解范本阳。于是,泥人张隔三岔五喊范本阳呷几杯浊酒,酒酣耳热时,听范本阳说些无端掌故,感叹些无常世事,以为人生一乐。

不过,范本阳虽家徒四壁,可那座祖传下来的大宅子还保存完好,其巍然耸立之气势、富丽堂皇之气派,让人垂涎三尺。有人出大价钱要买这宅子,范本阳断然拒绝。

人家说:你都混成这样了,赶紧将宅子卖了啊。卖宅子所得,够你吃喝玩乐一辈子。

范本阳慨然道:卖了宅子,何处为范儿?

按泥人张的理解,这话里有两个意思:一是说宅子没了,范家的痕迹就从这世上抹去了,再也找不到了;二是说宅子没了,范本阳立身处世的派儿、范儿,就彻底失去了,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呢?

人家气得直跺脚,拂袖而去。

那年,日本兵入侵中国,不久就攻破了西城。日本兵蛮横地跟范本阳说,整个西城数来数去,只有他家这宅子气派,若用来做司令部,真是完美。范本阳含笑点头,说:是啊,到哪里找这般完美的宅子,您容我收拾一下,明天就将这宅子送给***,如何?日本兵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竟然答应了范本阳的请求,退兵而去。

当天夜里,西城突然火光冲天,范本阳的大宅子在大火中转瞬化为一堆废墟。日本兵气得直骂八嘎,朝四面八方放了好一通枪炮,方才罢休。

有人说,那晚的火光中,范本阳昂然而立,特别有派儿、有范儿、有气势。目睹这一切的泥人张,心头郁结,从此疯疯颠颠。捏泥人,他只捏一种,那就是昂然而立的范本阳,派儿足足的,范儿足足的,气势足足的。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6360.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1、义匪郭麻子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郭麻子有一手神..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借运气》

早年间,广府城有一个任财主,趁乱世捐了个偏远地界的县官。任财主聘了一个姓高的师爷,选了跟班、装了财货,只等黄道吉日走马上任。这天,任财主把高师爷叫来,紧锁眉头,说:赴任吉日就在眼前,我还缺一个称意的人..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狐狸成精》

一人一狐的较量,究竟谁是赢家?早年间,在皖南的大山里,有个单家村,村里有个猎手叫单常胜。他眼光敏锐、身手矫健,打起猎来,只要他瞄上了,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跑不了。为了能打上好猎物,他..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打假石的传说》

在横山鬼母坟的东侧,有一块平坦而光滑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打假石。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清朝光绪年间,东北有贾氏兄弟二人,为避兵事逃亡到滦州。他们在当地游荡了多日,最后在北关村东边一个破庙里落下脚来。兄长..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寸草不生》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有一个人叫魏了翁,足智多谋,为人正直。庆元五年,魏了翁进京赶考,到了连云山。在一户破落的院门前,他看到一个老妪往院门上挂了根绳子,站在小板凳上,就要把头伸进去。魏了翁大叫:老人家,不..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佛跳墙》

佛祖也有破戒跳墙之时,更何况凡人?翻越心中的欲望之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庙里粮食不多了,你下山去化点斋米回来吧。小和尚点..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九两酒》

清干隆年间,湖北光化城内有个叫黄二的泼皮。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街坊邻居敢怒而不敢言,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也有受害人将他告到衙门,但黄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撒泼耍赖,百般..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秦妃陵盗影》

1、民国五年深秋,一辆马车出了西安,直奔临潼,径直驶进了骊山东麓的太池村,停在了张大金的院外。马车上走下一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身商人打扮。有人在么?商人走进院中喊。话音未落,屋里走出一位六十岁左右,..

民间故事 2025-09-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