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司马懿成就空城计》

《三国演义》中武侯弹琴退仲达的情节脍炙人口、流传广泛,人们历来普遍称赞诸葛亮料事如神,讥笑司马懿胆小多疑,但鲜有人知道发生在空城计背后的一些故事。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出兵北伐屡战屡胜,魏军上下没有人是诸葛亮的对手,在危难之际,魏王曹睿只好起用已削职赋闲的司马懿。司马懿审时度势,抢抓时机,一举拿下了街亭,十五万大军向西城县袭来。得知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密传号令部署撤兵。此时的西城县只剩几千老卒残兵,面对强敌,诸葛亮只好拼死一搏:大开城门,让士兵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自己携带书童坐城楼前焚香抚琴

诸葛亮的一举一动,城下的司马懿看得一清二楚,此时,只要他一声令下,西城县唾手可得,诸葛亮定被生擒活捉。然而,司马懿却一反常态,命后军作前军,向街亭方向快速撤退。

望着司马懿大军远去,诸葛亮轻松地出了一口气,手下百官仍心有余悸地问:司马懿乃魏国名将,今日统兵十五万到此空城,见了丞相为什么快速撤兵呢?

诸葛亮苦笑一声,说:从表面上看,司马懿是怕中了我军埋伏才撤兵,其实,原因并非如此简单

百官好奇,诸葛亮接着说:魏王曹睿长期以来对司马懿心怀疑忌,那些妒恨他的文武大臣也时刻伺机落井下石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我们虽为司马懿之劲敌,却不会危害到他的性命。

相反,如果没有蜀国出兵北伐,哪有司马懿父子统兵打仗建功立业的机会呢?今日司马懿成全于我,的确是高明之举啊!诸葛亮无限感慨地说。

听了诸葛亮的话,百官若有所悟。

的确,司马懿的仕途大起大落,充满艰辛,但老于世故、善谋奇策的他深深懂得:只有诸葛亮这个强大的敌人存在,才能让自己在朝廷残酷的倾轧与内耗中彰显价值、站稳脚跟,才能为自己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5616.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800年前的冬天,比现在要冷一些。公元1258年1月13日,乃是南宋宝祐六年的农历十二月。这一天,西湖结冰了。西湖不常结冰的2008年那场大雪,西湖也只是局部结了些冰。再往前数,1977年、1930年西湖也结过冰,据说有人..

历史故事 2025-04-29

历史故事《特殊情书》

明朝名医李时珍不仅医术精湛,而且颇有文才。有一年,李时珍外出寻访名师,在外面生活了五个月。在这期间,李时珍的夫人曾经给他写了一封别致的中药情书: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林语堂的善意回避》

1928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了一套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开明英文读本》,编著者是著名作家林语堂。仅半年之后,就有读者向开明书店和林语堂举报,说世界书局林汉达所编《标准英语读本》有抄袭《开明英文读本》的嫌疑..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擂错战鼓打胜仗》

东晋人桓温素有统一国家的志向,适逢偏居蜀地的成汉国主李势骄奢淫逸,亲信小人,滥施刑罚,渐失民心。桓温觉得时机已到,准备伐蜀,手下将领们一致反对,只有江夏相袁乔支持他的想法,并说成汉国自以为蜀地险峻,有..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王府井是个扣儿》

咕咕呱呱闹更名,你东我西改不成。一齐上殿找干隆,皇上开口喊爱卿。晓岚心里直骂熊,圣命不接怎么行。换了一字妙无穷,圈住大嘴井底鸣。干隆皇上五十五岁这年,一个大雪天的早朝完了,他把纪晓岚留下来,说有几个王..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炎黄子孙:三巨头的两次大战》

一说起华夏最初的历史,总给人非常遥远的感觉,那我们不妨把这段介于传说和真实之间的历史,想象成远古时期三大巨头之间的华夏霸权争夺战,那么这三大巨头是谁呢?他们争夺霸权的结果又如何呢?大家都知道炎黄子孙这..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订书针暴露了特工》

二战期间,德国训练了大量特工,通过空降潜入苏联境内。这年,苏联克格勃抓捕了一名可疑人员,此人自称是电气工程师,但克格勃认定他是德国间谍。克格勃官员苏科洛夫查看了他的身份证和工作证,没有发现问题;请来专..

历史故事 2025-04-27

历史故事《古人为什么要用又高又硬的瓷枕头》

用惯了软枕的现代人,很难理解古装剧和博物馆中出现的瓷枕古人为什么要为难自己?这样又高又硬的枕头用起来舒服吗?作为一种寝具,枕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人类使用的石枕(1957年,湖北黄冈螺..

历史故事 2025-04-27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