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平戎万全阵”亡了北宋》

赵光义曾让人用五年时间编撰了一本军事着作,其中最让人心醉神迷的,莫过于无敌方阵──平戎万全阵阵图。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型方阵。可是,拥有此神奇阵图的宋朝,最后为何会惨败于金人手里呢?

一、巨型方阵

公元1080年,此时是北宋神宗元丰三年,受这位皇帝旨意,当时的北宋文臣曾公亮和丁度,他们用了整整五年时间,从当时340多部中国古代兵书中细心挑选、删减、校定,最后编写了一本专门的军事着作《武经总要》,作为宋朝的武学经典教材。

因为是中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官修综合性军事着作,所以对于每一个历史爱好者来说,研究这本《武经总要》,不仅可以了解宋朝的军事思想、宋朝的军队结构,更能研究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比如攻城车、强弩、火药等。

总之一句话,您要是没有读过这本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宋朝军事爱好者。

殊不知,在这本官方授权的军事着作中,除了大篇幅的介绍选将用兵、部队编成、行军宿营、武器装备等,这本书更多介绍的则是宋朝人津津乐道、至死方休的阵图!

在这些阵法之中,最让赵光义心醉神迷、津津乐道的阵图,则是那个宋朝无敌的方阵──平戎万全阵。

那么,这个所谓的平戎万全阵,它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呢?

经过对《武经总要》的仔细研究后,史学家们得到这么一个结论: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型方阵,它不仅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方阵,更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场闹剧!

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细细道来:

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平戎万全阵由三个方阵组成,各由一名大将统领。每阵各五里,周长二十里,计七千二百步。三阵之间皆相隔一里,阵面总共宽达十七里。

在这三个方阵中,总共配步兵十一万零四十人,骑兵三万六百五十人,战车一千四百四十乘,了望兵(望子)二百四十人,全阵总共用兵十四万零九百三十人。

为了保护这三大主力方阵,宋军还在这三大主力方阵外侧,即前、后、东、西四个方向,设立了四个骑兵方阵。

其中,左、右翼军配置相同,各有两列骑兵,前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五十骑,共六千二百五十骑;后列也是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三十骑,共三千七百五十骑。左、右两翼每阵一万骑,两阵共计两万骑,另有探马六百五十骑。

前阵和后阵配置相同,也各有两列骑兵,前列六十二队,每队五十骑,共三千一百骑。后列也是六十二队,每队三十骑,共一千八百六十骑,另有探马四十骑。前后两阵各五千骑,共计一万骑。

武器方面,骑兵配备骑枪、马刀、狼牙棒、骨朵(类似于锤子的武器)等;步兵则配备砍刀、长枪、床子弩(大型连发弩机)、弓箭、盾牌等。

可见,在这个平戎万全阵中,不管是人员配备,还是武器搭配,赵光义都精益求精,甚至达到了极致。总之,一句话,只要敌人敢来,这个方阵一定让你有来无回!

二、纸上谈兵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一个词形容:扯淡!

不可否认的是,宋太宗的这个平戎万全阵,其核心战法就一个──以步制骑,就是借助战车的保护,用步兵的长枪、弓弩去抵挡敌人骑兵的攻击,再配上外围的骑兵,就能达到坚不可摧,无所不能的效果了。但是,若仔仔细细研究一下这个阵图,你就会得出一个结论:纸上谈兵。为什么这么说呢?三点足矣。

第一,平戎万全阵的摆放问题。

要知道,不算平戎万全阵的四个小方阵,只算中军十七里宽度、十四万人左右的大方阵,就得找一个足够宽敞的地方吧?那么,在这个中华大地上,山区没戏、水田没戏、河边没戏,只有那屈指可数的地方,或者是沃野万里的华北平原,才能够摆放这种巨型大阵。

费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合适的地方了,我摆好阵了,就等着辽***队了。但问题是,人家是四条腿的骑兵!你在千里平原上跟人家摆阵,人家不跟你打,骑马绕过你,你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说实话,对于宋军而言,我们真没辙,人家骑马,我们跑路,敌军就是绕着走,我们能咋办,只能是跟,或者是不跟。

跟,怎么跟?用步兵去跟,两条腿的去追四条腿的,这不是扯淡吗?用骑兵去跟,正中辽军的下怀!当心孤军深入,先被辽国骑兵吃掉!

好吧,既然不能跟,那我就不跟了,这总行了吧。

不跟,当心我们去开封城,直接找你们的顶头上司去要钱!

可见,不管是跟还是不跟,都是让宋军头大的问题。

第二,平戎万全阵的人员调度问题。

现在,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个令人生畏、望而骇然的平戎万全阵,在十七里宽度的土地上,一共要投入十四万人的部队,而这十四万人要一个萝卜一个坑地站好,按照规定听口令,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错误和马虎

这样的结果,就好比什么?

这就是一场最大规模的奥运会开幕式!参与阵图的士兵,要比奥运会参与人员多了十倍,甚至是十五倍!发自内心的赞叹一句吧,这个方阵的各位指挥官们,你们得需要一颗多么强大而高效的头脑呀,你们确定指挥得过来,能够万无一失吗?

可见,这样的结果,就是把那个老子带兵,多多益善的韩信找来,也会无计可施。

第三,平戎万全阵的胜负问题。

对于宋军而言,用这种既无法移动,也无法指挥的阵型去打仗,如果还想获胜的话,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奏效了──辽国人你不许跑,也不许骑马,咱俩就这么立定脚跟,来一场殊死肉搏的步战,然后我仗着人多,最后大获全胜

可见,拥有这种脑子的人,也只配去撞墙了!

所以,拜这种阵图所赐,即使是最彻底的外行,也能看出这个阵图的愚蠢程度,这也是宋朝自太祖赵匡胤之后,宋军很少能打漂亮胜仗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里多说一句,拜现在《杨家将》所赐,我们现在熟知的那段历史,总是辽国人喜欢摆阵,还让咱们去破阵,比如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

实际上呢,契丹是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他们是清一色纵横驰骋、睥睨天下的骑兵,人家犯得着自废武功,跟你摆什么阵法吗?

一句话形容,历史是历史,演义是演义,绝不能混为一谈,只有那军事实力全线落后,以步兵为主的宋朝,才是那种摆阵的高手。当然了,这也是当时国情决定的,谁让咱们没有马呢!

然而,纵观宋朝的军事历史,宋朝军队真的如历史上所记载的那样:懦弱无能、任人宰割吗?

答案就三个字:不可能!

虽然在北宋亡国之时,百万皇家禁军被区区十万金军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最后任由金军掠走皇帝,攻陷首都。然而,铁的事实证明,不到10年的时间,这些士兵就在另一位杰出的将领的指挥下,横扫数百万金军,还留下了一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千古美谈。

这说明什么?

我们是能战的!只是有一个前提,不要给我们戴上枷锁!

在宋朝的那个时代里,这个枷锁,就是当时遗臭万年的军事阵图。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5492.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苏轼到底长啥样》

什么?苏轼竟然是个大长脸?用苏小妹的话说: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留不到腮边。为此,我们采访了苏轼本人和他的朋友们,让我们先来听听当事人和知情人怎么说请问您认为自己的外貌都有哪些特点?我嘛,堂堂七尺男儿,..

历史故事 2025-10-25

历史故事《项羽过了江东能不能翻盘》

一、公元前202年,纵横天下无敌手的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陷入缺兵少粮的绝境。仿佛等着看项羽的笑话一样,汉军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误以为楚国都被汉军占领,害怕继续固守阵地会被汉军一锅端,便带领800多人趁..

历史故事 2025-10-25

历史故事《古代海战怎么打?》

历史故事《古代海战怎么打?》

1911年,一个叫做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的美国人写了一本书《海军战略论》,此书甫一出版,便引起了当时世界上诸多列强的关注,很多国家还将马汉在书中所阐释的理论称为海权论。之后的100多年,无数的人都将马汉的海权..

历史故事 2025-10-25

历史故事《李世民的性格》

李渊诸子之间手足相残的悲剧故事,既揭示了李世民性格上的缺陷,也反映了其兄弟们的罪恶。这位最后的胜利者,成功打败了当时最有经验的将军,并对他的军事对手们的想法表现出深刻的洞察力。但也正是这位最后的胜利者..

历史故事 2025-10-25

历史故事《关羽的胡子》

关羽的胡子比刀还长,这是儿时看《三国演义》的第一印象。古时候可没有胡子一说。据《说文解字》记载:髭,口上毛也;须,面毛也;髯,颊须也。关羽的胡子长在脸上哪个部位?明代商喜画有一幅《关羽擒将图》,画的是..

历史故事 2025-10-25

历史故事《古代官场的“假官”》

历史故事《古代官场的“假官”》

说到假官,即便是在交通信息发达的今天也让人防不胜防,若是在交通信息并不发达的古代,冒充官员岂不是更容易操作?答案是肯定的,在行政、通讯效率低下的古代,假官现象历来十分严重,有的时代甚至还出现过大规模地..

历史故事 2025-10-24

历史故事《翻白眼的八大山人》

一只鸟,通体全黑,偶有几簇白毛,外加一张尖锐的鸟喙,以及一个大大的白眼。你能想象就是这样一张简单且普通的画,当年竟然在拍卖市场上拍出了6272万元的天价吗?创作出这幅名为《孤禽图》的人来头也不小,他在画上..

历史故事 2025-10-24

历史故事《“薪水”的由来》

据相关史籍记载,薪水一词原指打柴汲水之意,也即烧火煮饭的意思,也称柴水。据《南史陶潜传》记载: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这段文字明确地记载了..

历史故事 2025-10-2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