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元朝人其实不爱“元青花”》

2005年7月,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佳士得伦敦拍卖会上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轰动全世界。从那以后,元青花就成了顶级古瓷的代名词。2011年澳门秋拍,来自北美藏家的一件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甚至拍出了8.4亿港币的天价,至今未被超越。

说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奇怪,这白底蓝花的瓷器没什么特别啊,不就是咱们从小就用的东西吗?注意,我们讲的是元青花,不是青花,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元青花那么贵。

排在首位的原因当然是有价格参照,这就是前面讲过的拍卖价为2.3亿元的鬼谷子下山,没有它,就不会有后来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天价。

其次,是因为元青花存世量不大。行业里一直有一种说法,元青花全世界也就有300件左右,当然也有人说在15000件左右,具体数字,其实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道理很简单,元青花当年分布很广,要是你家里藏着一个,你不告诉别人,别人就不可能知道。但无论是哪个数字,都说明数量不大,尤其是故事瓶,据说只有8个,包括三顾茅庐、昭君出塞、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尉迟恭单骑救主等等。所以,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另一件萧何月下追韩信值多少钱呢?有专家认为,至少10亿元。问题来了,当年蒙古帝国东征西战,版图最大的时候曾达到约2400万平方公里(一说为3450万平方公里),单单被称为元朝的部分就有约1400万平方公里,所以,理论上这元青花应该生产量很大、传播很广,但为什么存世量不多呢?有3个原因:

第一,元朝的存续时间比较短,如果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开始算,一共162年,如果从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开始算,则只有短短的97年,相较于其他朝代来说统治的时间比较短,而真正烧制元青花的时间则可能只有三四十年。

第二,元青花用的料比较珍贵,所以一般都是比较富有的或者地位较高的家庭才用得起,这也导致数量有限。

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元青花在元代根本不是主流。

我们思考一下,蒙古普通人会喜欢青花瓷吗?不会的,瓷器易碎,而且很重,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瓷器根本就不是他们的菜。

其次,蒙古人崇尚的是白色,而不是白色+蓝色。所以,元朝中央政府使用的瓷器主要是白瓷,这种像鸡蛋白一样的卵白釉瓷又被称为枢府瓷,因为瓷器的底部有枢府两个字,而枢府就是元朝的军事机构枢密院。

那蒙古贵族喜欢什么颜色呢?釉里红,这种红色代表着热烈奔放、勇猛果敢的性格,这才是妥妥的蒙古气质。

汉族人就更瞧不上青花了,有评论说俗甚矣翻译过来就是说:实在是太俗了。这也难怪,宋代文人雅士推崇的瓷器品类,都讲究含蓄雅淡,像诗歌和绘画一样要有韵味。这青花瓷虽然胎白色青,但色彩如此鲜明浓艳,艺术表达如此直白热烈,说它俗,一点都不冤枉。

问题又来了,既然元青花并非元代瓷器的主流,后来为什么又取得了如此重要的成就呢?答案大概只有一个:外贸。

我们知道,蒙古人在征服南宋之前先征服了阿拉伯地区,在干旱的中东,水是最宝贵的资源,天堂是充满水的世界,是蓝色的。于是,蒙古人和色目人喜欢的两种颜色白色和蓝色,就构成了青花瓷的基本元素。

也就是说,青花瓷从一开始就不是只针对中国市场的,而更多是针对西亚乃至东欧市场的。于是,波斯商人将苏麻离青颜料带到中国,这些商人不仅是中国瓷器的消费者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而且直接参与了青花瓷的设计与监制,把波斯的蓝和中国的白融合在一起,烧制出带有多重文化特色的青花瓷器。

所以,今天的元青花,更多出现在伊朗、土耳其等国家,而不是中国。

总结一下,元青花更像为了外销而生产的瓷器,只是当时的人没有料到,这种青花瓷一经出道就迎来巅峰,并成为日后瓷器界的扛把子,时至今日,依然在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时尚风潮。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3087.html

相关推荐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故事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原文为盗钟,原文讲的是: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亡齐国。其中有个人趁机..

杂文 2025-08-04

历史故事《灵芝闹剧》

大约是1558年的秋天,已经在龙椅上坐了36年的嘉靖皇帝,在庆祝自己生日的当天,收到了一份独特的礼物。这份礼物是由181棵灵芝组成的巨大的芝山。这些灵芝天然生成,棵棵鲜活。最大的几棵,直径在60厘米以上。照例,..

历史故事 2025-08-01

历史故事《特别的送行》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过一句话:在家里,我不是总统,只是一个父亲。从孩子16岁起,他就让孩子们独立生活,自食其力。罗斯福的三儿子小富兰克林罗斯福20岁去英国旅行,为了买一匹好马,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保密到“家”》

历史故事《保密到“家”》

周裕常,1932年11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核工业水冶纯化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二七二厂中央实验室副主任、主任、科技处处长等职务。主持二七二厂科研工作时,对许多重大的技..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名将的“牛肉令”》

白起是战国时的秦国名将。一次伏击战前,白起忽然下达了一道特殊命令:将士只配发冷食,而且常食的冷肉由熟羊肉改为熟牛肉。这道命令一下达,众将士一片哗然,大家都觉得白将军连吃的饭菜都要经管,未免太小题大做。..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越单纯,越强大》

他是皇族贵胄,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第九世孙。他有家学渊源,他的曾曾曾祖父朱权就是一位奇才,在经史、医学、佛学、道教和茶道方面都有相当深的造诣,同时精通音律和戏剧创作。祖父是颇有名气的诗人兼画家,..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压舱底的“宝物”》

陆绩是三国时吴国的一位官员,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离任回故里时,只带了些简单的行李,这让开船送他的艄公十分为难:这船我不能开,途中定会遭遇不测。陆绩疑惑:能有何不测呢?艄公说:此去路途遥远,难免会遇到大..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一半鸽子一半蛇》

做人最起码的规则就是:在原则问题上决不退让。但是为了达到目的,你必须有鸽子的纯真和蛇的狡黠。鸽子的温顺是表象的,并不意味着同小人同流合污,而是一种麻痹小人的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贯彻自己的原则。丁谓诡..

历史故事 2025-07-30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