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元朝人其实不爱“元青花”》

2005年7月,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佳士得伦敦拍卖会上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轰动全世界。从那以后,元青花就成了顶级古瓷的代名词。2011年澳门秋拍,来自北美藏家的一件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甚至拍出了8.4亿港币的天价,至今未被超越。

说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奇怪,这白底蓝花的瓷器没什么特别啊,不就是咱们从小就用的东西吗?注意,我们讲的是元青花,不是青花,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元青花那么贵。

排在首位的原因当然是有价格参照,这就是前面讲过的拍卖价为2.3亿元的鬼谷子下山,没有它,就不会有后来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天价。

其次,是因为元青花存世量不大。行业里一直有一种说法,元青花全世界也就有300件左右,当然也有人说在15000件左右,具体数字,其实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道理很简单,元青花当年分布很广,要是你家里藏着一个,你不告诉别人,别人就不可能知道。但无论是哪个数字,都说明数量不大,尤其是故事瓶,据说只有8个,包括三顾茅庐、昭君出塞、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尉迟恭单骑救主等等。所以,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另一件萧何月下追韩信值多少钱呢?有专家认为,至少10亿元。问题来了,当年蒙古帝国东征西战,版图最大的时候曾达到约2400万平方公里(一说为3450万平方公里),单单被称为元朝的部分就有约1400万平方公里,所以,理论上这元青花应该生产量很大、传播很广,但为什么存世量不多呢?有3个原因:

第一,元朝的存续时间比较短,如果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开始算,一共162年,如果从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开始算,则只有短短的97年,相较于其他朝代来说统治的时间比较短,而真正烧制元青花的时间则可能只有三四十年。

第二,元青花用的料比较珍贵,所以一般都是比较富有的或者地位较高的家庭才用得起,这也导致数量有限。

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元青花在元代根本不是主流。

我们思考一下,蒙古普通人会喜欢青花瓷吗?不会的,瓷器易碎,而且很重,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瓷器根本就不是他们的菜。

其次,蒙古人崇尚的是白色,而不是白色+蓝色。所以,元朝中央政府使用的瓷器主要是白瓷,这种像鸡蛋白一样的卵白釉瓷又被称为枢府瓷,因为瓷器的底部有枢府两个字,而枢府就是元朝的军事机构枢密院。

那蒙古贵族喜欢什么颜色呢?釉里红,这种红色代表着热烈奔放、勇猛果敢的性格,这才是妥妥的蒙古气质。

汉族人就更瞧不上青花了,有评论说俗甚矣翻译过来就是说:实在是太俗了。这也难怪,宋代文人雅士推崇的瓷器品类,都讲究含蓄雅淡,像诗歌和绘画一样要有韵味。这青花瓷虽然胎白色青,但色彩如此鲜明浓艳,艺术表达如此直白热烈,说它俗,一点都不冤枉。

问题又来了,既然元青花并非元代瓷器的主流,后来为什么又取得了如此重要的成就呢?答案大概只有一个:外贸。

我们知道,蒙古人在征服南宋之前先征服了阿拉伯地区,在干旱的中东,水是最宝贵的资源,天堂是充满水的世界,是蓝色的。于是,蒙古人和色目人喜欢的两种颜色白色和蓝色,就构成了青花瓷的基本元素。

也就是说,青花瓷从一开始就不是只针对中国市场的,而更多是针对西亚乃至东欧市场的。于是,波斯商人将苏麻离青颜料带到中国,这些商人不仅是中国瓷器的消费者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而且直接参与了青花瓷的设计与监制,把波斯的蓝和中国的白融合在一起,烧制出带有多重文化特色的青花瓷器。

所以,今天的元青花,更多出现在伊朗、土耳其等国家,而不是中国。

总结一下,元青花更像为了外销而生产的瓷器,只是当时的人没有料到,这种青花瓷一经出道就迎来巅峰,并成为日后瓷器界的扛把子,时至今日,依然在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时尚风潮。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3087.html

相关推荐

不爱白马爱竹马

不爱白马爱竹马

六点不到,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给吵醒了。五个未接电话,好小子!我赶紧抓起话筒。电话那头,弟弟欲言又止,沉默半天,他说:姐,你要撑住,知道你们感情好我故作大气地说:天塌不下来,啥事你说!弟弟似乎在用力..

爱情文章 2025-05-23

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历史故事《古人怎么取暖》

800年前的冬天,比现在要冷一些。公元1258年1月13日,乃是南宋宝祐六年的农历十二月。这一天,西湖结冰了。西湖不常结冰的2008年那场大雪,西湖也只是局部结了些冰。再往前数,1977年、1930年西湖也结过冰,据说有人..

历史故事 2025-04-29

历史故事《特殊情书》

明朝名医李时珍不仅医术精湛,而且颇有文才。有一年,李时珍外出寻访名师,在外面生活了五个月。在这期间,李时珍的夫人曾经给他写了一封别致的中药情书: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林语堂的善意回避》

1928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了一套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开明英文读本》,编著者是著名作家林语堂。仅半年之后,就有读者向开明书店和林语堂举报,说世界书局林汉达所编《标准英语读本》有抄袭《开明英文读本》的嫌疑..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擂错战鼓打胜仗》

东晋人桓温素有统一国家的志向,适逢偏居蜀地的成汉国主李势骄奢淫逸,亲信小人,滥施刑罚,渐失民心。桓温觉得时机已到,准备伐蜀,手下将领们一致反对,只有江夏相袁乔支持他的想法,并说成汉国自以为蜀地险峻,有..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王府井是个扣儿》

咕咕呱呱闹更名,你东我西改不成。一齐上殿找干隆,皇上开口喊爱卿。晓岚心里直骂熊,圣命不接怎么行。换了一字妙无穷,圈住大嘴井底鸣。干隆皇上五十五岁这年,一个大雪天的早朝完了,他把纪晓岚留下来,说有几个王..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炎黄子孙:三巨头的两次大战》

一说起华夏最初的历史,总给人非常遥远的感觉,那我们不妨把这段介于传说和真实之间的历史,想象成远古时期三大巨头之间的华夏霸权争夺战,那么这三大巨头是谁呢?他们争夺霸权的结果又如何呢?大家都知道炎黄子孙这..

历史故事 2025-04-28

历史故事《订书针暴露了特工》

二战期间,德国训练了大量特工,通过空降潜入苏联境内。这年,苏联克格勃抓捕了一名可疑人员,此人自称是电气工程师,但克格勃认定他是德国间谍。克格勃官员苏科洛夫查看了他的身份证和工作证,没有发现问题;请来专..

历史故事 2025-04-27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