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有地理无天理》

宋代时,朱熹在浙江台州地方为推官,清廉明察。但是后来有一次,黄岩县张、李两姓争一块坟地,朱熹接到张、李争地状词,各争为己产,是张是李,一时难决。细阅张姓呈词,说祖上置产的簿上有一行写得明白,此地系某年某月所得,有界石一方,埋在地下。朱熹于是叫来张、李二人吩咐道:张姓簿上说,有界石埋在地下。今我差人同到地头,掘开来看,如无界石,则地归于李;倘有界石,则地归于张。

二人于是跟差人同到地头,只见满地青草,石之有无,却难预料。当掘到三尺之处,果有界石一方,是张姓祖上所埋,上面刻的字凿凿有据。朱熹以此为据,就断归张姓,李姓不敢再争。张姓奉了官断,筑起坟来,将他祖父骨殖葬了。自葬之后,家道一直兴旺。

朱熹去任后,隔了十余年,偶有事故,重游于此,见一老人,问他道:历任官府哪个最好?老人道:只有前任朱老爷最好。朱熹道:审断民事,可有冤枉的吗?老人道:事事决断平允。只有一件,张、李两姓争地的事,却断错了。朱熹道:何以见得断错?老人道:张姓要夺李姓的地,预先将块界石私自埋在地下,假造祖上置产簿一本,上写某地有石为记。哪知朱老爷差人掘见有石头就断与了他,李姓有冤莫伸。自葬之后,果然家业日隆。看来欺心事只要瞒过了官,天也不来计较他了。

朱熹默然走至这块地上,细细一看,果见山水环绕,是一块好地,日后富贵,也是可想而知,心上想道:若论地理,自然该发。只是天理上说不过去。于是叫家人取出随身带的笔砚,在坟墙上写下十六个大字:此地不发,是无地理;此地若发,是无天理!

写毕,掷笔而去。该夜风雨大作,一声霹雳,把坟上打了一个大窟窿,棺木抛出,撇在坟外,跌得粉碎。次日,远近观者纷纷而至,见墙上有此十六个字,都疑是雷公写的,后来才得知是朱熹自悔断错此案,题在上面的。张姓陡遭雷殛,吓得不敢再葬于此,家道也日渐消散。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538.html

相关推荐

情感故事《我的同桌是“地理达人”》

1、我的同桌曹洋是一名狂热的地理爱好者,在他的课桌上面贴有一张水晶版的中国地图,你问他任何关于地理方面的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甚至有时还会旁征博引,将你绕得云里雾里。曹洋经常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指着地图上..

情感故事 2025-06-04

民间故事《万里江山图》

民间故事《万里江山图》

1、拒画民国时候,北京城有个六爷,任何古玩字画,只打眼里一过,他就知道是真是假,所以得了个一眼活的称号,就连洋人都有所耳闻。这天,六爷吃过了饭,躺在门前的躺椅上晒太阳,就看到那福一身破烂地走了过来。那..

民间故事 2025-06-03

民间故事《李少爷的糖堆儿》

民间故事《李少爷的糖堆儿》

1、算计李治家住首善街,祖上是盐商,后来家道败落,到了老爷子这一代,只剩下了一座老宅,但总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治打小就好口糖堆儿(冰糖葫芦),而且一般的糖堆儿不吃。家里的王管家寻遍了老城厢,才选中了..

民间故事 2025-06-03

民间故事《梅花知音》

梅县令到宝安县上任已有半年多了,他本是风雅之士,勤于公务之余,最爱提笔画上几幅梅花。他身为县令,照理说在当地没有办不成的事,可偏偏有一桩心愿迟迟没有达成。原来本地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画梅大家,姓铁,他笔下..

民间故事 2025-06-03

民间故事《羊报》

民间故事《羊报》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旧时,黄河上游的兰州人如何向黄河下游的百姓传递汛情呢?他们发明了独一无二的方法,去完成这一特殊的使命1、大将军预警从前,在甘肃兰州府有三个拜把子兄弟,按照排行分别是卢大、牛二、胡三..

民间故事 2025-06-03

民间故事《送生意》

古时候,村里有个人叫冯大全,心眼很小,家里日子明明过得挺滋润,偏偏还见不得别人挣钱,一看到就眼红,想方设法也要抢过来。这天早上,冯大全到村外溜达,见同村的张小狗推着一车芦苇回来,就问他弄这么多芦苇干吗..

民间故事 2025-06-03

民间故事《关东茶王》

民间故事《关东茶王》

1、第一次斗茶上个世纪30年代初,奉天市北市场有一家时利和茶庄,老板叫谢连升。谢连升出身茶商世家,早在清朝干隆年间,他爷爷的爷爷就在北市场卖茶叶,传到谢连升这一代,在奉天城大大小小上百家茶庄中,时利和茶..

民间故事 2025-06-02

民间故事《让帽妖离开汴京》

天禧二年五月五日,京城四周的田野里,小麦翻滚着金色的波浪,阵阵麦香在京城的上空飘浮。满鼻孔的麦香让赵恒心情舒畅,他起了个大早,来到御书房,准备填一首有关割麦的词。宫女刚把墨研好,中使就急匆匆赶来,说:..

民间故事 2025-06-0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