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故事《爱心拉面》

郑勇在县城开了家拉面馆,由于位置偏僻,生意一直不温不火。这天,郑勇跟平时一样早早来到店里,和面、调卤、烧汤,一切准备停当,就静等食客上门营业了。

眼看着大半天过去了,面馆里却没有一个食客光顾。郑勇的老婆刘倩皱着眉头开始絮叨,说郑勇和面和多了,当天卖不完只能烙发面饼吃,家里存下的发面饼都十几个了;又说卤子里牛肉放得太多,现在牛肉价格贵得要命,就不知道节省点儿,太败家了。

郑勇也不反驳,倚在门框上抽烟,浓浓的烟雾在面馆里升腾弥散。

刘倩更生气了:抽抽抽,屁股大的地方除了烟味就没别的味了,呛死人了!

郑勇知道老婆心里着急,嘿嘿干笑两声,服软道:掐了,这就掐了。说罢把烟头往地板上用力按了按,见没有明火了,又把剩下的半截烟屁股重新塞进了烟盒。

刘倩翻了两下白眼,正待接着絮叨,这时面馆的门被推开了,走进来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进屋后,他局促不安地找了个靠边角的位置坐下,含糊不清地喊了一句:老板,来碗面!

常言道,进门就是客。郑勇爽快地应了一声,围上围裙就忙活起来,工夫不大,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拉面上桌了。

老人小心翼翼地把面碗拉到身前,偷偷抬眼扫了下郑勇,见郑勇眼睛里饱含笑意,立马放心地大吃起来。老人大概好长时间没吃饭了,也就三五分钟,满满的一大碗牛肉拉面就被他吃了个精光,然后意犹未尽地咂摸了几下嘴,胡乱擦了把下巴上的油渍,起身走到吧台前。

郑勇指着贴在吧台上的二维码,微笑着说:老人家,一碗拉面十块钱,您是扫码还是现金?

老人没言语,把手伸进了衣兜,摸索半天,摸出一张纸币递给了郑勇。郑勇接过纸币,顿时愣住了:这哪是钱,分明是一张仿照人民币样式手绘的纸片!

老人大概察觉出郑勇的疑惑,怯生生地问:不、不够吗?

噢,够够!郑勇猛然醒悟了似的,笑道:刚刚好,老人家您慢走,欢迎您下次再来啊。

站在一旁的刘倩看呆了,两人在搞什么名堂!她几次用眼神示意,郑勇都没有理会。待老人慢腾腾地走远,刘倩终于忍不住大叫起来:郑勇,你真敞亮!连手画的纸片也收,还欢迎再来!你脑子进了几桶水?

郑勇一笑,说:你没看见这老人脑子不灵光吗,年纪又这么大了,怪可怜的。再说只是一碗面而已,何必说破呢!

你同情别人,谁同情你,你看这生意做得不死不活的!刘倩狠狠白了郑勇一眼,从他手里接过那张钱,仔细端详起来,别说,这老头的画技还真不赖,跟真的一样。

是吧,说不定放上几十年,还成古董了呢!郑勇打趣道。

刘倩撇撇嘴,说:我才不稀罕什么古董不古董的,但愿他只来店里蹭吃这一回!

没想到,刘倩的话第二天便得到应验,也是那个点儿,老头又准时来了,一来就径直坐到昨天那个位子上,还是要了一碗面。

刘倩斜睨了一眼郑勇,阴着脸道:恐怕又是免费的!

郑勇犹豫了下,抬头朝老头望去。老头见郑勇瞅自己,像被人窥破了心事一样,急忙把头埋进臂弯,半天没有动。

见此情景,郑勇暗自叹息一声:罢罢罢,权当孝敬我爹了!

如此一来,不觉两年过去了,期间老人到底来店里吃过多少次拉面,郑勇也记不清了,只是在他的抽屉里那厚厚的一摞手画纸片,他一直保存完好。近段时间,老人没在店里出现过,郑勇倒有些怅然了,总感觉心里像少了些什么似的。

这天,郑勇在店里闲着无聊,便拿出那些钱欣赏起来,猛然发现每张纸币上的数字并不是什么顺序号,而是同一组好像电话座机的号码。让人奇怪的是,这串号码除了其中一个号跟自家面馆座机不同外,分明就是同胎兄弟。

是巧合,是笔误,还是有什么特殊含义?郑勇百思不得其解。

刘倩讨厌郑勇的优柔寡断,不耐烦地说:纠结啥,既然想弄明白,照号码拨过去问问不就得了。

电话一拨居然还通了,真是一组电话号码,让郑勇吃惊的是,电话居然打到了辖区派出所!

对方问他是不是报警的,郑勇不敢撒谎,只好一五一十地把老人的事情说了,最后说:老人这么长时间没来吃面,我们两口子都有些担心,恰巧留意到了纸币上这个号码,就想求证一下,能否探听到老人的消息!没想到对方听后,居然让他马上到派出所来一趟。

郑勇忐忑起来:自己没做过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啊,派出所咋会传唤自己呢?是不是老人吃了自己的面出事了?想到这,他紧张得出了一头汗。

刘倩也害怕了:应该不会出啥事吧?咱们的拉面食材健康卫生,又没添加什么特殊秘方,何况咱自己也一直在吃。

听了这话,郑勇稍稍宽心,自嘲道:一辈子没跟公安打过交道,冷不丁让去一趟好像自己犯了啥事呢!

负责接待郑勇的是派出所的杨所长,他把郑勇领到物品寄存室,从一个柜子里拿出一个破旧的皮包,打开皮包,一摞熟悉的钱立时出现在他们眼前。郑勇顿时蒙了,脑袋一下大了,嘴巴也不听使唤了:警察同志,我、我确实没有参与制假币!那个老人不,那老头只是常去我面馆吃面,我看他可怜,他给了我这钱,我就配合着收了,但一直保存在抽屉里,从没用过。不信,您可以派人去搜查!

杨所长扑哧一下乐了:老郑啊,这手绘的钱也就你这善良人会收,给别人说不定把老头当成神经病,不仅会报警,有可能老头还会挨顿揍呢!说到这儿,杨所长收敛了笑容,神情严肃起来,说,老人姓张,起先是一名美术教师,后来家庭发生变故,只撇下他一人,打那后他的精神就不正常了,开始四处流浪,以乞讨为生。有一次他出了车祸,有人报警,因没有亲属就由派出所全权处理了此事。出院后,担心老人再出啥事,就给他留了一个所里的电话。

我猜想,老人手绘纸币上的电话,本来应该是记你面馆的,只是没想到他竟然只把所里的电话记在了心里!杨所长叹息着说。

现在老人呢?他在哪?郑勇急切地问。

去世了!杨所长的声音低沉起来,也是有人报警后,我们才知道的。政府帮他处理了后事,在他栖息的住处发现了一个旧皮包和一张字条,大致意思是包里有一张银行存折,是那次车祸的赔偿款,他要留给一个做拉面的人,是付给他的面钱。

那哪行,我不能要。郑勇红着眼睛拒绝。

杨所长摆摆手,示意郑勇不要插话。我想,这字条一定是老人临终回光返照清醒时写的。只是字条内容交代不够清楚,一方面全城做拉面的上百家,不好找人,另一方面近段时间所里案子多给耽搁了不过,我们也一直未放弃寻找,如果再找不到你,我们就会把这张存折捐献给慈善机构了。还好,你的善良注定了这笔遗产是属于你的。

听到这儿,郑勇已是泪流满面

一个月后,县城里有家爱心面馆隆重开业,最引人注目的,是店门前立了块奇特的牌子:流浪乞讨者入店吃面一律免费!这块招牌吸引了不少当地主播和段子高手,他们都想弄清爱心面馆背后的故事。另有好消息传来,说是面馆的生意非常火爆!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060.html

相关推荐

现代故事《拆你没商量》

一、大邹在村口经营着一家小超市,生意还挺红火。这天一早,村支书带着一拨人来到超市,一番话说下来,大邹差点急了眼。原来,县里目前正在开展违章建筑的集中整治拆除工作。大邹的超市,是未经许可私自改建的,属于..

现代故事 2025-05-12

现代故事《骆驼的悲鸣》

今天是周日,韩爱城驱车来到叔叔家。叔叔独身一人,最近身体不好,韩爱城只要有空就来看望叔叔。叔叔生活的村子很小,只有几十户,稀稀拉拉地散落在沙漠边缘,叔叔养了几只骆驼,平时生计就靠出租骆驼。这年头来沙漠..

现代故事 2025-05-12

现代故事《天价赔偿》

腊月二十九这天,赵娟开车拉着老公孟利一起回老家过年。这是她自六年前去南方创业后第一次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心里着实激动。路上,她一边小心翼翼开着车,一边给孟利讲一些小时候的趣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路过村..

现代故事 2025-05-12

现代故事《地下室的火灾》

一、六月十七号下午三点,平安小区里冒出黑色的烟雾,夹杂着一股塑料燃烧的焦臭味。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地下室着火了,快点救火!居委会的赵婕听到喊声,跑了出来,看到地下室浓烟滚滚。她心里一阵惊慌,里面租住着未..

现代故事 2025-05-12

现代故事《病房里奇怪的老人》

五年前,张强的岳父癌症晚期,住进了县医院特护病房。这天早上,张强去探望岳父,只见病人们都围坐在四号病床前,听一位老人哭诉:儿子才两岁时,我那口子在矿难中去世了,本以为儿子长大了生活会越来越好,没想到他..

现代故事 2025-05-12

现代故事《队长家的升学宴》

外号毛驴子的釆煤队长齐元春这几天心事重重,用喜忧参半这个词来形容他的心情是最恰当不过了。喜的是女儿考上了重点大学,圆了齐家几代人的大学梦。忧的是按当地惯例,考上大学就要办一场升学宴庆祝一下。他是几百人..

现代故事 2025-05-11

现代故事《酥糖秘方》

古镇里有家糖铺,主持店铺的师傅姓刘,大家都称呼他刘师傅。刘师傅做酥糖,做了几十年,在这一带已小有名气。刘师傅有个儿子,叫刘延东,在文化局工作。文化局朝九晚六上班下班,两个人的作息时间不同,父子两个很少..

现代故事 2025-05-11

现代故事《巴溪大净智曲》

谁都不能保证永远都健健康康的,演员也不例外。那天,昆曲寒香班接了个大单,一个大户人家邀请他们去唱堂会。原想着是个好机会得好好展示展示,不料演出当天,净角突然身体不适,不能登台演出了。净角可是顶了半边天..

现代故事 2025-05-11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