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月夜偷曲》

唐明皇李隆基是个音乐迷,他不但爱听,还能自己创作,不过他有个怪癖,新作出来的曲子,要等到自个儿听腻味了,才准许传播出去,谁要是破坏了规矩,提前传出去,他可是要狠狠治罪的。

这一年上元节的前一天,月上柳梢,银光四泻,唐明皇携着杨贵妃登上宫楼,一边欣赏圆月,一边看着杨贵妃,禁不住笑出声来。杨贵妃一看,嗔怪道:皇上,你看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唐明皇不由得哈哈大笑,说:人们常说,楼上观山,城头观雪,灯前观月,舟中观霞,月下观美人,我看最耐人寻味的还是月下观美人。

听了这话,杨贵妃心里美滋滋的,她建议道:皇上既然有如此雅兴,何不作首新曲,我们也好一听为快?

唐明皇也正有此意,他闭眼静思片刻,然后命人拿来纸笔,借着圆月的亮光,挥笔疾书,不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名为《春夜月》的新曲子。作完之后,他把笔放到一边,把早就侍立两旁的乐师们召来,演奏这首《春夜月》。

要说唐明皇在音乐上确实有才华,众人一听这首《春夜月》,不由得大为惊讶,真想不到他竟能作出如此摄人心魄的曲子来。

一曲终了,众人差点忘了鼓掌叫好。唐明皇一看,不觉喜上眉梢,一直到月亮偏西,唐明皇才尽了兴致,遣散了众人,回去歇息。

过了一天就是上元节,唐明皇兴致依然很高,他换上便服,带着一名侍从,悄悄地溜出皇宫,打算到街上赏灯。

上元节的长安城热闹非凡,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正当唐明皇走到城里最有名的醉仙居酒楼的时候,忽然从楼上传出一阵悠扬的笛声。唐明皇停下脚步,侧耳细听,刚听了一段,他就变了脸色,把袖子一甩,怒气冲冲地往回走,跟着的侍从不明就里,只得在后面一路小跑地追赶。

回到宫里,唐明皇连衣服都没换,就叫来太监,传旨去办两件事,一件事是把醉仙居楼上吹笛之人带到宫里来,另一件事就是把宫里的乐师们召来,他有事情要问。

很快,醉仙居的吹笛者被带进宫来,唐明皇抬眼看了看,见此人是个帅气的年轻公子。唐明皇直接喝问道:你是从哪里得到《春夜月》的曲谱的?

年轻公子着实吓得不轻,颤着声音说:我确实不知什么《春夜月》的曲谱。

唐明皇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喝道:你在醉仙居吹奏的是何曲子,难道你会不知道?

年轻公子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连忙向上叩头,说出了曲子的来历。原来这位年轻公子叫李尚,自幼爱好吹笛,由于笛子吹得好,被人们称为神笛公子。昨天晚上,他无事闲逛,恰好转到了宫外的天津桥,忽然从宫内传出一阵乐声,他想记下来,可手头没有纸笔,他就和着乐声信手在桥柱上击打起来。等乐声终了,他返回住所,拿来纸笔,一边再次击打廊柱,一边写下了这首曲谱。

听完这番解释,唐明皇冷笑道:好个击柱度曲,亏你想得出来!

正当唐明皇要接着往下审问,有太监禀报,乐师们已悉数前来,正在外面等候。唐明皇摆了摆手,吩咐让他们进来。乐师们进殿后见唐明皇满脸怒气,谁也没敢吱声,连领队的乐官也小心翼翼地垂首站立。

唐明皇阴着脸说:我昨夜新作的曲子《春夜月》,这才一夜光景,就被人传了出去,实在气人!我问你们,是谁传出去的?

等了半天,下面没人承认,唐明皇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说道:很好!演奏我曲子的人叫李尚,就在下面跪着,我丑话说在前面,要是现在承认还则罢了,否则被我审问出来,定要严惩不贷!我再问一遍,究竟是谁传出去的?

乐师们站在一边瑟瑟发抖,可就是没人站出来承认。一旁跪着的李尚连连叩头,说:皇上,草民所言一点不假,皇上要是不相信,可以当场验证!

唐明皇冷笑了几声,就把李尚刚才讲的那番击柱度曲的话说了一遍,然后问道:这样的话,你们信不信?

乐师们都没有吱声,旁边的太监建议说:皇上,咱们演两首曲子,当场验证不就知道了吗?

唐明皇寻思片刻,说:好吧,就依你所言。

唐明皇吩咐乐师们拿了乐器,在一座偏殿里坐定,然后关上门,让李尚站在殿外的一根石柱前。不一会儿,从偏殿里传出悠扬的乐声,李尚闭上眼睛,一边仔细地听着,一边用手指击打着石柱。一曲终了,他才睁开眼睛,从旁边的太监手中接过纸笔,一只手轻轻地击打石柱,另一只手执笔在纸上写了起来。不一会儿,太监把李尚记录下来的乐谱递给了唐明皇,唐明皇一看,乐谱竟没有一处错误。

可是,唐明皇似乎还不相信这是真的,又吩咐乐师们接连演奏了两首曲子。李尚击打着石柱,而后根据击打石柱的感觉,很快写下乐谱,依旧是没有一处错误。

这下不由得唐明皇不相信了,他赞叹说:真是神乎其技!要不是亲眼所见,我怎么也不会相信,看来是我错怪大家了。说完,他换上一副笑颜,问:李尚,你可愿意到宫廷乐队中来?

李尚一听,着实出乎意料,连忙叩首说:谢皇上隆恩。

就这样,李尚从一介平民,一跃成为宫廷乐师,经常伴随在唐明皇左右。

不久后的一天,唐明皇喝醉了酒,借着酒意才道出实情:原来他早就发现了李尚在音乐上的才华,可要是把他直接召进宫里,肯定会引起其他人的嫉妒和不满,这才想了个法子,让李尚展现他击柱度曲的技艺,好让众人心服口服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0216.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战俘请假》

那年,一战爆发,29岁的英国上尉罗伯特坎贝尔不幸成了德军的俘虏,被关进战俘营。两年后,罗伯特突然收到了一封家书,说他母亲病重,希望见他最后一面。罗伯特心急如焚,决定给德国皇帝写信,求他让自己回家探母。信..

历史故事 2025-10-28

历史故事《司马光为什么给范雎“差评”》

战国时期的舌辩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终的,大概只有范雎一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范雎是贤者,而且说他垂功于天下。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将范雎称为倾危之士。两位史学大师对范雎的评..

历史故事 2025-10-28

历史故事《“抄”出来的大学者》

虽然小时候的他家里比较贫困,但他很早就表现出对读书的兴趣。别的孩子在五六岁这样的年龄往往只知道吃和玩,而他却已经开始识字学习了。16岁时,他的父亲不幸去世,家里的经济支柱轰然倒塌。于是,他不得不放弃了跟..

历史故事 2025-10-28

历史故事《韩信造就的成语》

历史故事《韩信造就的成语》

中国有一位惊世伟人,他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赞他:战必胜,攻必取;楚汉时期,人们评价他功高无二,略不世出;后人奉他为兵仙神帅,他就是韩信,历史上有很多成语皆与他有关。胯下之辱韩信,汉初军事家,淮阴人..

历史故事 2025-10-28

历史故事《信用的奇迹》

1648年,也就是清顺治五年,中国刚刚经历过天翻地覆的剧变,南明王朝还在做最后的抗争。这一年,遥远的荷兰发生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家公司发行了一份债券。发行债券的这家荷兰公司叫列克戴克上水坝水务公司,该公司..

历史故事 2025-10-28

历史故事《穿越到宋朝的一天》

历史故事《穿越到宋朝的一天》

许多人写文章引用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话: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但又有人考证过,这其实是以讹传讹的说法,汤因比并未说过此话。不管他是否这么说过,此话的广为传播,倒也说明了生活在宋朝之说确..

历史故事 2025-10-27

历史故事《咸丰凭什么胜出?》

封建王朝宫斗激烈,可慈禧的老公咸丰皇帝却能从那么多皇子中胜出,究竟凭的啥?咸丰是个早产儿,体质非常差,小时候把腿也给摔瘸了,脸上还有麻子,外在形象毫无优势,就连他的父亲道光皇帝最喜欢的孩子都是六皇子(..

历史故事 2025-10-27

历史故事《大师只说家常话》

古今中外的各路大师们,虽学问高,本事大,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但却大都不爱显摆,哗众取宠,亦不去故弄玄虚,引经据典。他们多喜说家常话,爱吃家常饭,倾心于过家常日子,做家常人。恺撒乃军事大师,打仗奇才,文..

历史故事 2025-10-27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