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是个“伪”保长

提起爷爷,南山的印象极为深刻:他,个子不高,满头银发,留着一撮典型的山羊胡,说起话来慢声慢语,总习惯于捻动嘴边那两撇上翘的胡须。爷爷的一生坎坷传奇,独子,父母死得早,是在姥姥的抚养下长大的。

爷爷老实嘴拙与奶奶的精明能干形成鲜明的对照,对家庭来说,他基本是个甩手掌柜,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奶奶支撑着。但,爷爷并不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他脾气倔强,重义气,有爱心,最看不得别人受苦,如果自己家里有一碗饭,他可以分给穷人半碗。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的地下组织看上了他,成为了我们村第一个中共地下党员。听爷爷说,我们冀东地区,党组织建立的比较早,中共创始人李大钊的家与我们村只有5、6里地,这里,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老区。

当然,爷爷成为党的人,还是在日伪时期。那天,主管我们那一片地下党的负责人来到我家,爷爷二话没说就痛快的答应了。在他的意识中,只要是为了打鬼子,替穷人办事,哪怕是掉脑袋也在所不辞。那个时代,情况复杂,形势严峻,党都是秘密活动的,并没有像电影中演的那么正规。爷爷说,他并没有履行入党手续,也没有对着党旗宣誓,只是介绍人一句话,他就成了党的人了。后来,他在本村发展了两名党员,组成了党小组,爷爷就是这个小组的负责人了。不久,他又在组织的策划下,爬上了保长宝座。

爷爷的任务有两个,一是组成堡垒户,掩护***游击队。二是负责情报中转,为党组织报信。爷爷是个白皮红心的人,表面上是伪保长,替日伪办事,但在暗地里却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他的特殊身份为掩护党的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那儿是一个拉锯区,敌我的活动都十分频繁。一次,组织上的人正在我们村秘密活动,敌人得到消息,速来围剿。时间紧迫,几个游击队员在爷爷的掩护下得以及时撤离,但游击队缴获的十几条长枪已经来不及转移了。撤离前,领导交代,武器对我党非常重要,一定要设法保护好,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不能暴露身份,留着青山在,不拍没柴烧。爷爷遵照指示,把那十几条长枪,封上黄油,再用油布包好,偷偷地沉入了村南头的三角坑里。

武器是没有落入敌人之手,但,等扫荡过后,游击队再去河里找那十几条枪时,无论怎样摸,也寻不到半点踪影了。当时,组织的人并没有说什么,但到了***,却成了爷爷的一条罪证。工作组命令爷爷限期交代清枪的下落,而无论爷爷如何解释,他们都不相信。那一段时间,爷爷压力很大,总是自言自语:怎么就找不到了呢,明明是丢在河里了嘛。。。。实际上,当时游击队就有说法,可能是河里的淤泥太厚,加之十几条枪绑在一起太重了,时间一长,就坠入淤泥的深处了。这是那个特殊时期,党组织基于对一个老党员的信任而做出的判断。可***小将不管这个,为了这件事儿,再加之爷爷身体不好,不能参加他们组织的学习班,非要责令爷爷自动退党。还是上级组织找到公社***,才没有冤枉了这个当年提着脑袋为***卖命的老地下党员。

1947年,冀东地区解放了,爷爷的身份公开了,名正言顺的成了村里的负责人,他按党的指示组织穷人闹翻身,搞土改,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我们那儿解放时,平津战役还处于胶着之中,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在打仗,我军正在实施战略大反攻。爷爷作为***的村干部,一项重要任务就要动员农村青年参军入伍,保卫我们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客观地说,当兵就要打仗,打仗就会死人,那些农村的母亲们大多是不情愿把自己的儿子主动送上战场的。为了做出表率,爷爷第一个报名,把胳膊有残疾的大伯送到了队伍上,从而,带动了一批青年应征入伍,其中有一名前辈,在攻打栾城时,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头被削去半拉儿,光荣的牺牲了。

应该说,爷爷是一名***的忠实追随者,也是一名党的理论的忠实实践者,尽管他文化程度不高,嘴也笨拙,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只要是***讲得话,他绝不怀疑,他已经把自己与***的利益绑在了一起。50年代初期,为了防止农村越来越明显的两极分化,党号召农民组织起来。爷爷第一个在村里成立了互助组,帮助几个老弱病残与孤儿寡母的人家种地、收割,解决家庭困难。进而,他又把几个互助组发展成了初级社、高级社。在我们村,还是他,第一个主动把自己家的大黄牛,农耕具全部交出来,加入到集体中来。这些行为,也曾遭到过奶奶的反对,但他总是吹胡子瞪眼地说:我是领导,我不带头谁带头。这简单的说辞,表达了他对***坚定不二的信仰。

爷爷的表现与政绩,被组织看到眼里,同时,也期待他承担起更重要的工作。50年代后期,乡里推荐他到县党校参加一个学习班,那是为党培养干部的,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与培养,很可能被充实到领导队伍中去。那时农村缺干部,特别是缺有文化的干部,爷爷起码读过私塾啊。可偏偏在这个关节眼儿上,爷爷拉了松套。南山说过,爷爷不仅脾气倔强,最要命的是嘴拙笨腮,是个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主儿。学习班每天读书、讲课、讨论,还要轮流发言,轮到他发言时,每每憋得满头大汗,吭吭唧唧半天,蹦不出半句话来。他不愿受这个洋罪,也不愿在学员们面前丢人现眼,没经领导同意,就卷起铺盖卷儿走人了。真是可惜,当年要是换上南山这嘴巴子,说不定当上县长了。可是,他老人家淡泊名利,急流勇退的精神倒是很值得南山学习的。

经过这件事情,爷爷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觉得自己已经落伍了。回来后,他甘愿到生产队去做了一名饲养员。这一角色,一干就是十几年,直至他失去劳动能力。他当饲养员期间,南山已经记事了,印象中,爷爷对工作还是那么执着。饲养员是很辛苦的,牛是白天干活,夜间吃草,爷爷一个晚上要起来几次,为牛饮水、添加草料。白天牛去干活了,爷爷还要清理牛舍、铡草、拌料,一天很少有休息的时候。六十年代,闹饥荒,有的饲养员偷偷的从牛饲料中挤出点儿来,拿回家填补肚子,但爷爷是从不做有损集体的事情的。不往家拿东西也就罢了,他还把自己家的铁锹拿到生产队去拌饲料,把家里的扫把拿去扫牛舍。说到此事,奶奶就会骂爷爷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

爷爷已经作古了,但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一个事实:他曾是时代的弄潮儿,为**的建立、发展,不懈追求,肝脑涂地。他也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汉,对他的村民,对他分内的工作,鞠躬尽瘁,不予余力。

南山为有这么一个***的爷爷,平凡的爷爷,农家的爷爷而自豪!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9556.html

相关推荐

我和爷爷

我和爷爷

爷爷的耳朵真的是越来越差了,打电话给他几乎都要用吼的,还得一字一句地慢慢吼,有时候慢吼也听不清,他一个人在那边自顾自说,让我很是无语,只得大声说:我不跟你讲了,你把电话给奶奶。这一句他倒是听得懂。据我..

亲情文章 2025-07-01

爷爷,我可以叫你一声爸爸吗?

爷爷,我可以叫你一声爸爸吗?

小雅是个弃婴,出生的月份刚好是在较为寒冷的元月,也是凑巧,那天恰逢赶集,可惜众人只是围观,谁都没有领养她的想法,毕竟多一人就多一张嘴,在这个自己都吃不饱的年代,谁会那么有善心去领养一个别人家的小孩,顶..

亲情文章 2025-06-29

父亲是个木匠

父亲是个木匠

搬新家那年,父亲特意给他的工具们找了个安身的地方。东墙上开了个窗户透进光来,北边墙上安了扇门,又粉了墙,装了灯,本来砖墙裸露,黑乎乎的楼梯间,就成了一个像样的小屋子。这屋子不住人。父亲半眯着眼睛把一件..

亲情文章 2025-06-17

人生故事《校长“爷爷”》

世上本没有光,直到有人成为光。世上本没有爱,直到有人付出爱。张鹏程是河南省太康县二郎庙小学的校长,这所学校现有150多名学生,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为了照顾这些孩子,他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就像一家人一样。..

人生故事 2025-06-15

情感故事《我的火山爷爷》

1、他于我们一直是火山一般的存在。他总是有无名的怒火,爆发不尽的怨气。他会在我陶醉于荧屏上百转千回的爱情故事时,毫不犹豫地关掉电视机,或者直接换到他百看不厌的《海峡两岸》节目。他和公园里的老头们下象棋..

情感故事 2025-06-04

历史故事《王府井是个扣儿》

咕咕呱呱闹更名,你东我西改不成。一齐上殿找干隆,皇上开口喊爱卿。晓岚心里直骂熊,圣命不接怎么行。换了一字妙无穷,圈住大嘴井底鸣。干隆皇上五十五岁这年,一个大雪天的早朝完了,他把纪晓岚留下来,说有几个王..

历史故事 2025-04-28

爷爷的教诲

爷爷的教诲

小时候,我最喜欢和爷爷在一起。他总是给我讲许多有趣的故事,教我认识世界上的万物,并从中汲取知识。如今,爷爷已经离开了我们,我时常怀念他。他的教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针。下面,我..

经典文章 2025-04-14

安宁乡最后一个保长

安宁乡最后一个保长

安宁乡最后一个保长解放前,祖父名下有三十几亩水田和几处山林,房屋有十几间。然而家境日渐窘迫,祖父生有五个女儿和四个儿子,每嫁一个姑姑都要卖掉几亩田和几亩山。父亲是村里唯一上过初中的读书人,初中没读完,..

亲情文章 2025-04-13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