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神雕慑贪》

在通往唐县的官道上,一队人马急匆匆地行走着。这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一阵乌云,很快逼近。有人高叫着:神雕来了!人们顿时四散逃开躲藏。十几只大大小小的黑雕俯冲下来,瞬间将骡马上穿着官服的官员撕裂。

等到黑雕在天空中变成小黑点,人们才纷纷从藏身之处出来。只见骡马倒在血泊中,那个穿着官服的草人,被撕扯得四分五裂,稻草撒满一地。罗弃疾验看了现场,心有余悸地对耿大勇说道:要是大活人,只怕面目全非了。这黑雕,实在可怕!耿大勇若有所思地说道:看来驯雕的人,是个高手。

罗弃疾是吏部官员,奉皇上旨意,特地来唐县视察。唐县的几任官员,都被黑雕杀死,传说只要在唐县境内,但凡穿着官服,都会招来黑雕,被撕扯得四分五裂。于是,官心惶惶,再也没有官员敢到唐县赴任。可是,堂堂的一个大县城,几十万的人口,不可能没有官员治理。皇上就下旨,责令吏部派人到唐县,查清事情真相。

到了唐县境内,罗弃疾一行人不敢穿官服,全部穿着便衣。他们扎了个草人装成官员,就是试探一下,传说的神雕杀官是不是真的。没想到,现场的惨烈,比传说的还要可怕。

罗弃疾一行人来到县衙,县衙里空无一人,他们开始打扫卫生,安顿住处。年迈的师爷闻中骏闻讯急匆匆地赶来,拜见罗弃疾。闻中骏告诉罗弃疾,唐县已经快一年没有官员上任了,原班衙役都各自谋生去了,县衙里一直无人打理,政事荒废。罗弃疾看了看杂草丛生的院落,问道:老先生,你能说说,导致这一切的起因吗?

闻中骏说道:那还得从5年前说起。

5年前,熊知县看中了猎户刘大山的女儿,想纳为小妾,请媒婆带着聘礼登门说合,没想到被性格刚烈的刘大山把聘礼扔到了门外。城府很深的熊知县不急不恼,把这事按下不提。过了一段时间,县衙里突然发出一纸公文,要求猎户刘大山在半个月之内,猎获一头金狐,将皮毛作为贺礼,进奉给醇亲王,庆贺六十大寿。否则,就投入大牢治罪。

金狐曾经是唐县的知名物种,皮毛不但能保暖,还能医治风湿等寒病,极为珍贵,是皇家贡品。后来由于过度捕杀,已经绝迹,十几年前就已经取消进贡了。时至今日,就没有人再见到过金狐的身影。熊知县此举,无非是借刀杀人,想逼迫刘大山妥协,把女儿嫁给他。

刘大山何尝不明白这中间的玄机,可是他就是不愿意妥协。金狐当然是不可能捕捉到的,限期到后,熊知县将刘大山投入大牢,然后派人到刘家劝说,只要同意把女儿嫁给熊知县,就立马把刘大山放出来。刘大山的女儿为了救出父亲,只得同意嫁给熊知县做小。

到了婚礼当天,熊知县如约把刘大山放了出来。可是晚上圆房时,刘大山的女儿用剪刀自尽了。刘大山痛失爱女,拿着弓箭就去县衙里找熊知县报仇,被衙役们捉拿,打入大牢里。谋杀官员是死罪,秋后问斩之时,不料忽然打天空里冲下来几只黑雕,劫了法场,把刘大山叼走了。

后来有一天,熊知县走在街道上,突然从空中俯冲下来几只黑雕,把熊大人撕裂。擅杀朝廷命官,这还了得,师爷闻中骏一面发出公文向上奏报,一面让捕快们组织猎人上山猎杀黑雕。

城郊50里处有一座巍峨挺拔的神雕山,黑雕就生活在上面。可是这神雕山山陡路窄,行走艰难,一行人还没有到达山顶,就被黑雕们从空中攻击,纷纷滚下山来。一连围剿了几次,不少人跌得满身伤痕,却连一根雕毛都没有射下,最后只得放弃猎杀。

后来,朝廷连续派来几任新的县官,都被黑雕出其不意地撕裂。消息传开,就再也没人敢来上任了。

听完闻中骏的讲述,罗弃疾若有所思地说:看来黑雕杀官,是刘大山刻意所为,他没法让黑雕辨识熊知县的面目,只能拿官服当训练目标。只不过,他既然报了仇,就不该继续肆意妄杀其他官员。他转头对耿大勇说:耿大人,明天我们上神雕山,找刘大山谈谈。

闻中骏急忙阻止说:使不得,大人。刘大山仇恨官家的人,你如有什么闪失,小的们担待不起。

罗弃疾微笑着说:闻师爷不必多虑,有耿大人在,安全上不会有问题。耿大人是皇家内苑的驯雕高手,这次让他一起来,就是保护我的安全的。再说了,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想黑雕不再杀官,只能去找刘大山。

第二天,罗弃疾和耿大勇带着两名护卫,穿着便服,打马去了神雕山。

山道确实难走,特别是快到山顶时,是一道山石砌就的台阶,非常狭窄陡峭,只能手脚并用地向上攀爬。这时,就听呼啦啦一阵响动,几只黑雕盘旋在头顶前方,发出鸣叫声,那意思就是阻止他们继续攀爬。这个时候,如果黑雕发起攻击,他们必定摔下石梯,非死即伤。

情势危急之时,耿大勇手指伸进嘴里,发出几声唿哨,就见黑雕们散开到半空中,让出路来。这时山顶上一声高叫:来者何人?可是京城风云雕耿家传人?

耿大勇急忙答道:正是,在下耿大勇,特来拜见师兄。

山顶上一声唿哨,黑雕们飞回山顶。罗弃疾和耿大勇攀爬到山顶,山顶平地上有一间茅草屋,门前站立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是刘大山。

耿大勇疾步上前,冲刘大山大大的一个揖,唱喏道:耿大勇拜过刘师兄!

刘大山还了一个揖。

一旁的罗弃疾一脸不解,耿大勇解释起来。

60多年前,京城里有位著名的驯雕师,就是耿大勇的爷爷,专门为和亲王府驯雕打猎。他收了一个徒弟,就是刘大山的爷爷。风云雕耿家和闪电雕刘家,后来成为京城两大驯雕高手,驯出来的雕,速度迅疾无比,无人能望其项背。刘大山的爷爷出师后,专门为醇亲王府驯雕,可是有一次狩猎时,猎雕误伤了离猎物很近的小贝勒,刘大山的爷爷为此被大怒的醇亲王赶出王府。醇亲王府赶出来的驯雕师,其他王府是不会用的,就等于闪电雕刘家在京城无立足之地了。于是,刘大山的爷爷就举家迁回边塞附近的老家唐县,以打猎为生。刘耿两家由于路途遥远,自此失去联系。后来,耿大勇由于驯雕手法出色,成为皇家内苑的驯雕师。

刘大山朗声说道:刚才从驱雕的唿哨声中,我听出来是出自耿家,故有耿家传人一问。

耿大勇点头说:其实罗大人邀我同来时,听了刘师兄的名讳,我还不敢确定是闪电雕刘家的传人。刚才刘师兄问我是不是京城风云雕耿家传人时,我才敢断定就是刘师兄。因为我们驯雕手法出自一家,也只有刘家,才能从唿哨声里听出是我耿家。

耿大勇向刘大山介绍了罗弃疾大人,刘大山把他们让进茅草屋里。

茅草屋里陈设十分简陋,刘大山哽咽着说:女儿死后,老伴儿想不开,投河自尽了。我和这些雕儿相互厮守,真正是苟延残喘了。

罗弃疾劝慰了刘大山一番,轻声质问:刘先生,你大仇已报,可是还继续滥杀朝廷命官,这是犯了反叛朝廷的死罪啊!

刘大山长叹一声,说道: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也没有办法啊。刘大山讲,他爷爷带回来两只黑雕,放养在神雕山上,与神雕山上的野雕杂居,后来繁衍成一个大家族。刘大山从父亲手里传承了驯雕方法,黑雕把他从刑场上救出来后,他就仿制了一套官服,穿在稻草人身上,官服下塞了猎来的野兔山鸡等猎物,训练黑雕。可是,黑雕虽然为他报了仇,却养成了见官服就捕食的习性,要想改变这种习性,他刘大山确实没有办法。

这时,耿大勇说道:刘师兄,这不怪你,你只会正驯法,不会逆驯法。当初耿大勇的爷爷传授驯雕法时,留了一手,刻意隐瞒了逆驯法。所谓逆驯法,顾名思义,就是反其道而行,在官服下塞满石头,黑雕捕食之时,雕喙啄食在石头上,会疼痛,久而久之,它就会对官服敬而远之。

刘大山答应用逆驯法训练群雕,不再让它们祸害官员。刘大山遭遇妻女亡故的变故,不到50岁就须发皆白,罗弃疾很是同情他的遭遇,就没有追究他的罪责,反倒在奏本上为刘大山开脱。后来朝廷也就赦免了刘大山的罪责。

不过,罗弃疾并没有说出黑雕以后不会捕食官员的真相,只是说,当地老百姓之所以尊称黑雕们为神雕,就是因为神雕别具慧眼,能识别贪心之人。只要没有贪心,神雕就不会捕食。罗弃疾之所以这么讲,无非想用神雕威慑当地官员,还唐县一个清廉的官场。

这以后,来唐县赴任的官员个个清廉无比,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为他们都深信,天上有一群神雕在监督着他们。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8732.html

相关推荐

《北京恋爱故事》VS《神雕恋爱故事》

《北京恋爱故事》VS《神雕恋爱故事》

《北京恋爱故事》VS《神雕恋爱故事》18小时前这几天闲着没事把《北京恋爱故事》拉着看完了,剧情还算是可以的,最稀疏的是对老程(程胜恩)这小我私人物总有种似曾体会的感受,出格是那声音,纠结之下,发明原本这人就..

爱情文章 2025-06-04

民间故事《万里江山图》

民间故事《万里江山图》

1、拒画民国时候,北京城有个六爷,任何古玩字画,只打眼里一过,他就知道是真是假,所以得了个一眼活的称号,就连洋人都有所耳闻。这天,六爷吃过了饭,躺在门前的躺椅上晒太阳,就看到那福一身破烂地走了过来。那..

民间故事 2025-06-03

民间故事《李少爷的糖堆儿》

民间故事《李少爷的糖堆儿》

1、算计李治家住首善街,祖上是盐商,后来家道败落,到了老爷子这一代,只剩下了一座老宅,但总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治打小就好口糖堆儿(冰糖葫芦),而且一般的糖堆儿不吃。家里的王管家寻遍了老城厢,才选中了..

民间故事 2025-06-03

民间故事《梅花知音》

梅县令到宝安县上任已有半年多了,他本是风雅之士,勤于公务之余,最爱提笔画上几幅梅花。他身为县令,照理说在当地没有办不成的事,可偏偏有一桩心愿迟迟没有达成。原来本地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画梅大家,姓铁,他笔下..

民间故事 2025-06-03

民间故事《羊报》

民间故事《羊报》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旧时,黄河上游的兰州人如何向黄河下游的百姓传递汛情呢?他们发明了独一无二的方法,去完成这一特殊的使命1、大将军预警从前,在甘肃兰州府有三个拜把子兄弟,按照排行分别是卢大、牛二、胡三..

民间故事 2025-06-03

民间故事《送生意》

古时候,村里有个人叫冯大全,心眼很小,家里日子明明过得挺滋润,偏偏还见不得别人挣钱,一看到就眼红,想方设法也要抢过来。这天早上,冯大全到村外溜达,见同村的张小狗推着一车芦苇回来,就问他弄这么多芦苇干吗..

民间故事 2025-06-03

民间故事《关东茶王》

民间故事《关东茶王》

1、第一次斗茶上个世纪30年代初,奉天市北市场有一家时利和茶庄,老板叫谢连升。谢连升出身茶商世家,早在清朝干隆年间,他爷爷的爷爷就在北市场卖茶叶,传到谢连升这一代,在奉天城大大小小上百家茶庄中,时利和茶..

民间故事 2025-06-02

民间故事《让帽妖离开汴京》

天禧二年五月五日,京城四周的田野里,小麦翻滚着金色的波浪,阵阵麦香在京城的上空飘浮。满鼻孔的麦香让赵恒心情舒畅,他起了个大早,来到御书房,准备填一首有关割麦的词。宫女刚把墨研好,中使就急匆匆赶来,说:..

民间故事 2025-06-0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