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丑女入宫》

大清朝建国后,每隔三年朝廷就会派礼部官员到民间征选秀女,充入后宫服侍皇帝和嫔妃。清初只征选北方满蒙女子,到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乾隆登基之后,首创清帝南巡江南。乾隆看腻了满蒙女子的明眸皓齿,见识到了汉家女子的软款温柔,于是回京之后,不顾祖宗礼法,毅然将征选秀女的范围放宽到江南汉家女子。

当乾隆初次下旨,从朝中选派官员到江南征选秀女,以促满汉和谐,京城百官大多跃跃欲试。

原来清朝虽然入主中华已百余年,但江南汉人仍忌惮清军入关时的残暴行径,忧心自家女儿在宫中遭受非人待遇,于是或赶紧把女儿嫁出去,或找寻丑女冒名参选,还有一招就是贿赂前来征选秀女的官员。而另一方面,清廷后宫中的嫔妃也担心地位不稳,也会行贿主持征选秀女的官员,以求选择品相差的女子入宫,所以此职位是一个大大的肥缺。

百官虽然踊跃,乾隆却自有主意,选定了态度最不积极的礼部侍郎孙直,主持征选秀女之事。

孙直年过五十办事认真,而且是出了名的清廉从不受贿,这也是乾隆要他负责征选秀女的原因。但孙直是不想接这份差事的,因为他是出身江南的汉官,怕接此差事回乡会被乡亲唾骂,但皇命难违,只得领了旨意出了北京直奔江南。第一站他选了苏州,但一路上行进缓慢,以求苏州父老能有时间应对这次劫难。

话说苏州本地,有一武一文两位主官,武官是满人金守备,为官残暴不得民心;文官是汉人刘知府,体恤百姓很有人缘。两人虽然品级相当都是五品,但金守备是满人,又是手握重兵的武官,所以处处压刘知府一头,刘知府只能暗气暗憋。

刘知府膝下有两位千金,长女美若天仙,温柔贤淑,次女容貌丑陋,胆大聪慧。刘知府很要面子,怕丑女丢自己的脸,所以对外声称仅有一女,但也很疼爱二女儿,让她以丫鬟之名陪伴其姐读书,全家人对她也很是疼爱。当孙直将来苏州的消息传来,全城震惊,连刘知府也是忧心忡忡,因为他对长女很是宠爱,再加上深知宫闱之中的勾心斗角,更不想让她参选了。幸好长女多年前就订下婚约,男方是南京富商马家的公子,如今双方都已经十六七岁,到了婚嫁的年龄,于是让人送信给马家,让马家赶紧来接亲。

结果三天后,马家人没来,却来了金守备,还带着儿子金公子,在府门外求见。

刘知府不明所以,忙亲自出门迎接。金守备一见刘知府,就快步上前抓住他的两手大叫起来:刘老兄啊,我是来替您解围的,皇上要来江南征选秀女,我是满人,却也知道宫门深似海,宫门里更是凄苦之地啊!我们满人都不愿将女儿送去宫中,我想刘大人也不会愿意吧?听说令爱还没出阁,而我家也正好有一子,没有婚配,不如我们做门亲家如何?聘礼我都带来了!

刘知府心里暗骂:姓金的真是好大脸,你如此残暴贪心,我怎么会把女儿嫁到你家?但嘴上不敢得罪,只得说道:金大人垂青小女,令我不胜惶恐啊,但小女已经订下婚约,不日就要来迎娶了!

金守备哈哈大笑起来:刘大人所说的,可是南京马家?巧得很,我和马家还是至交,昨日我也曾去南京探望马员外,马员外托我给您带来一封书信。

金守备说完,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呈给刘知府。刘知府满心狐疑接过打开,一看就脸色突变。

原来是马家写给刘家的退婚书,声明取消马公子与刘家大小姐的婚约!

刘知府心知肚明,马家定是被金守备以权势压迫,才不得不退婚的,但仍不甘心女儿嫁给金家,咬咬牙说道:守备大人,谢谢您和令公子对我女儿的厚爱,但恐怕要让您失望了,因为我还想另攀高枝,将小女嫁与他人!

金守备面带不屑,傲慢地问道:刘大人,在这苏州地面,还有比我更显赫的人家吗?

刘知府微微一笑:我准备要她参选秀女,以求入宫伺候皇上!

金守备听完不禁气得面色铁青,握紧双拳,狠狠地盯着刘知府。

刘知府面无惧色,最后金守备放松下来,点点头说:既然刘知府愿为皇帝尽忠,那下官就告辞了!

望着金守备转身离去,刘知府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其实他刚才所说只是搪塞之言。

没想到,金守备离开后就决心报复,四处宣扬刘小姐要主动参选秀女。

刘知府得知后,一时骑虎难下。而此时孙直已到了苏州,没几天满耳朵都塞满了刘小姐的美名,心想既然刘家主动参选,自己也不能不去看,于是派人给刘知府送上名帖,相约转天入府赏美。

刘知府接到名帖后又惊又怕,因为孙侍郎的品级是二品,高刘知府很多,而且又是皇上钦命,最主要的是刘知府自觉失言,如果孙直来了,自己又该如何应对?只能把女儿乖乖送入虎口。

夫人和大小姐得知消息也是吓得不行,都哭哭啼啼来找刘知府,说些誓死不入皇宫的话。刘知府听了也是一筹莫展。

三人坐在书房正发愁,忽然一个十五六岁的丑丫头走了进来,原来是外人都不知晓的刘二小姐。刘二小姐笑嘻嘻地问道:父母大人,阿姐,你们干吗发愁啊?不就是孙侍郎要来征选秀女吗?阿姐不用去见他,我去不就行了。

刘知府听完大怒,斥责道:小丫头懂什么!孙侍郎是替皇家征选秀女,这冒名顶替的事被发现了,是要掉头的!

刘二小姐听了,毫无惧色地笑着说:难道你们忘了,我也是刘家小姐吗?

刘知府听完恍然大悟,马上点头同意。

第二天孙直来了,刘知府把他请进书房,孙直就说:刘大人,请把令爱请出来吧!

刘知府点点头,忙吩咐丫鬟去叫。

一会儿出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子,看到孙直飘飘下拜。这名女子衣着华丽但是奇丑无比,正是刘二小姐。孙直一看就忍不住皱眉头,心说:这位刘小姐长得也太那个了,看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

他问道:这位小姐,本官有些事想问,你要如实作答,不可隐瞒。你可是姓刘?

刘二小姐点头。

孙直又问:你父亲可是刘知府?

刘二小姐点头。

孙直又问:你刘家可曾主动要求参选秀女?

刘二小姐再次点头。

孙直听完生气了,嗔怪道:刘家小姐,你怎么如此大胆,你知道这是欺君之罪吗?

刘二小姐不服气地反驳:谁说只有美貌女子才能入宫?古有嫫母嫁黄帝,孟光与梁鸿举案齐眉,无盐入齐国为后,阮氏相夫教子。小女自幼读书明理,为何不能入宫?

孙直一时无语,刘二小姐不禁笑了,又行礼说道:大人,刚才都是玩笑话。小女懂道理也有自知之明,我这样的丑女,断然无法与先贤相比,怎么能参选秀女呢?但此事之所以如此,乃是我刘家被坏人作难,诬陷我父以丑充美参加选秀!所以请大人留下只言片语,为我刘家作证,以免再被恶人骚扰!

刘知府也在旁边直喊冤枉。孙直觉得刘家父女所说有理,于是取来笔墨纸砚,写了首诗送给刘二小姐:皇命难违下江南,姑苏城中觅婵娟;闻人尽赞刘氏美,今日一见赛无盐。

刘二小姐和刘知府看完都笑了,等孙直离去,刘知府把孙直的诗悬挂在门前。

苏州本地人虽然怀疑,但都感念刘知府恩德不说话。只有金守备满腹狐疑,偷偷找到刘家的家人,威逼利诱终于得知,刘知府家有一丑一美两位千金的内幕,于是兴奋地跑去向孙直揭发,然后还威胁说:孙大人乃是奉皇命而来,如果不能对刘家以丑充美之事严办,可别怪我向皇上告您渎职欺君之罪!

孙直听完金守备的话,笑着说:在下为官已久,此事如何办理,不劳守备大人指教,送客!

金守备听完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孙直沉思片刻,派人暗中调查刘知府家内眷情况,得知刘知府确实有两个女儿,大小姐貌美贤惠,二小姐丑陋聪慧,大小姐小时候就与马家公子订有婚约,但前些天,马家被金守备威逼利诱,不得不写下悔婚文书,被金守备拿去向刘知府提亲,却被刘知府拒绝,金守备怀恨在心,四处散播刘家小姐主动参选秀女的消息。

孙直了然在胸,于是二次去拜望刘知府,刘知府忙亲自出迎,把孙直请进客厅,这才问:孙大人,这二次前来,又有何贵干呢?

孙直拿出几份证词给刘知府看,刘知府看过又是一身冷汗,这次倒不隐瞒,反而说道:孙大人,我确有欺瞒行为,但我也是有苦衷的。我大女儿早有婚约,但是马家被金守备胁迫被逼退婚,小女儿是为救阿姐不入火坑,才替阿姐参选的。

孙直脸色一正,训斥道:刘知府,你做的是大清的官,怎么能把皇上的后宫比作火坑?皇上此次江南征选秀女,不仅仅为了尽收江南美色,更是为了吸收汉家的文化,促进满汉团结!如果我不是汉官,非告你一状不可!但此事你不必担心,我自然会秉公办理!

刘知府抹着额头的冷汗,忙着点头。

这时,客厅走进一人,原来是刘二小姐,手里拿着孙直写的诗文。刘知府刚要喝退二女儿,刘二小姐已经气势汹汹地质问:孙大人,当日您只是问我是否姓刘,是否我父之女,是否故意以丑冒美参选,我都没说谎,所以您才给我刘家写了证明文字,得以免除参选秀女,您可不能反悔啊!

刘知府在旁边吓得全身战栗,孙直却笑了:刘二小姐,话是我说的,字是我写的,我当然不会反悔,况且你姐已有婚约。至于马家所立悔婚文书,我也调查过,确是被金守备胁迫所为。所以我做主,判悔婚书无效,刘小姐与马家公子即日完婚,而这喜酒我还是要喝一杯的!

刘二小姐、刘知府忙行礼致谢,之后刘家张灯结彩。

马家得到消息,赶紧抬轿子来迎娶。消息传遍苏州,百姓都很感激孙直,只有金守备得知消息,一气之下上奏朝廷,状子直接呈到了龙书案上。状子上写道:刘知府是一方父母官,竟然敢带头抗选秀女,实在是罪不容诛!孙直明知马家已经悔婚,却依旧不准刘家长女参选秀女,反而让她和马公子完婚,真是欺君之罪!

乾隆一见大怒,觉得金守备言之有理,于是就想严惩孙直和刘知府。

没想到,苏州百姓送来万民状,力保两人,满朝清正的满汉官员也都支持二人,并且直揭汉人抗拒征选秀女的根源所在,就是因为有金守备这样的满官,在民间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才让汉人怕入宫廷。

乾隆不是糊涂人,想想还是应该以满汉团结为重,为了平息民怨,于是下旨:此次朕选汉族秀女,是为了满汉血脉文化融合,并非只是为了美色,汉女入宫并非只是为奴为婢,凭德行才干,亦可为师为主。刘家大女儿原有婚约,自然不可参选秀女,刘家小女虽然丑陋,但聪慧伶俐,朕很欣赏,特命不经选秀,直接入宫为女官,教授后妃文化礼仪。孙直办事有功,加官一级作为奖励,继续负责征选秀女之事。金守备办事莽撞无理,罚俸半年以作惩戒。

圣旨到苏州,民众欢庆,纷纷送女参选。只有孙直暗自摇头叹息,心说:金守备罪行累累,皇上不问责却只是轻惩,仍旧醉心美色,要我继续征选秀女,这差事却无聊得很啊!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3243.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九口塘冤案》

清朝雍正年间,古城县九口塘村的河滩里被大雨冲出一具尸体。本县首富、生员杨同范前来县衙报案,声称尸体是他本村同族杨三姑,一个月前被丈夫涂如松暗害,请县太爷严惩凶手,为民申冤。知县汤应求不敢怠慢,立刻委派..

民间故事 2025-11-27

民间故事《奇礼》

清朝同治年间,龚慧任清河知县。他是花钱买来的这个官儿,自打上了任,就大捞特捞,几年的工夫,就捞了个盆满钵溢。他尝到了甜头儿,就想,自己要是能当个更大的官儿,那不就能捞得更多了吗?他就动起了心眼儿。礼也..

民间故事 2025-11-27

民间故事《骑猪知县》

从前有个向家庄,庄子里有一户姓向的殷实人家,兄弟两家住在一起。谁料老二夫妻俩坐着驴车走亲戚时,翻到山沟里,双双英年早逝,留下一根独苗名叫向文正,跟着大伯向多金过日子。转眼,向文正到了启蒙的年龄,得上私..

民间故事 2025-11-27

民间故事《字医》

明朝嘉靖年间,京城有个名叫孙五尚的大夫,专治疑难杂症,很有些名气。这天,京南大兴县的芦员外来找他看病。芦员外一踏进诊堂,就看到中堂上挂着一幅字:妙手回春。那4个字写得歪歪扭扭,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他不觉..

民间故事 2025-11-27

民间故事《杀人的野鸡血》

民间故事《杀人的野鸡血》

1.一碗鸡血汤明朝嘉靖年间,河内县发生了一桩蹊跷的杀人案。这天,刚走马上任的唐知县正坐在大堂上与师爷交谈,堂外的鸣冤鼓突然响了起来,唐知县当即便令衙役将鸣冤人带了进来。被带上大堂的是一个衣着光鲜、一脸富..

民间故事 2025-11-26

民间故事《锅拍女》

徐州盱眙等地居民喜欢用木板或高粱秆串成圆片盖锅,同样泗州人也爱用这两种东西,只是泗州人不叫它锅盖,而称其为锅拍。泗州西大街有三家卖锅拍的,相安无事,也不知哪天,又来了个女人。女人一身黑衣,锅拍一直顶在..

民间故事 2025-11-26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1、义匪郭麻子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郭麻子有一手神..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借运气》

早年间,广府城有一个任财主,趁乱世捐了个偏远地界的县官。任财主聘了一个姓高的师爷,选了跟班、装了财货,只等黄道吉日走马上任。这天,任财主把高师爷叫来,紧锁眉头,说:赴任吉日就在眼前,我还缺一个称意的人..

民间故事 2025-09-05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