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还魂记》

红颜薄命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有个才子名叫卢定华,在其好友徐国春的赞助下,顺利出版了一本诗集。徐国春在一家酒楼摆了宴席,为卢定华庆贺,并请了春香院的惜妍姑娘来作陪。

徐国春让惜妍在卢定华身边坐下,专门伺候卢定华喝酒。惜妍会意,略带羞涩地笑了笑,便往卢定华身上凑了凑,一手轻轻搭在卢定华的后背,一手举起杯子想让卢定华满饮。卢定华推辞不过,便勉强喝了一口。徐国春顿时哈哈大笑,拍起手来。

就在这时,卢定华突然起身,走出门去,一口将嘴巴里含着的酒吐在了院中。一个店小二正举着蜡烛经过,卢定华一边脱下自己的白袍,一边夺过店小二手中的蜡烛,将自己的白袍点着,转眼间便将其烧成灰烬。一旁的惜妍和徐国春早已看得目瞪口呆,卢定华也不理会,甩着赤条条的胳膊,扬长而去。

当晚,卢定华正要睡下,徐国春却找上门来,大声责备道:你是不是太过分了?我知道你清高,你洁身自好,但惜妍姑娘难道就是淤泥,一丝都碰不得吗?没错,她是从春香院出来的,可人家只是歌妓。你去打听打听,有多少达官显贵、富家子弟争着想要得到她,可人家从不为金钱权势而卖身。

卢定华不以为然道:既然她像你说的那么好,当初何必去春香院呢?

徐国春叹气道:她自幼父母双亡,十四岁那年被兄长卖到春香院。是春香院的老鸨养活了她,教了她才艺,她不在那儿待着,她能去哪儿?实话告诉你吧,惜妍姑娘什么人都看不上,就喜欢你这个穷书生。她平时最爱读你的诗词,是她拿出全部积蓄交给我,托我将你的诗词结集出版,以完成你的心愿。她又托我布置了这场宴席,想当面对你表达心意,没想到你竟如此不通情理。

听完这些话,卢定华心绪难平,他长叹一声道:这样吧,明晚你再领我去春香院。

第二天晚上,徐国春带着卢定华又来到了春香院。惜妍不知卢定华会来,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卢定华向惜妍鞠了一躬,满怀歉意道:你的事国春都与我说了,是我错怪了姑娘,望姑娘原谅。惜妍脸上一红,什么都没说,一边默默流着泪,一边从头上取下一支金钗,放到卢定华手上,便掩面跑了出去。

徐国春见惜妍行为古怪,便将老鸨叫进来问话。老鸨笑眯眯地说:惜妍姑娘今天开始接客了,可能还有些不适应吧。

听了老鸨的话,徐卢二人呆若木鸡。在回去的路上,徐国春沮丧地对卢定华说:昨晚之事,肯定彻底让她寒了心。她一定是在绝望之下,才违心地走出这一步的。

卢定华紧紧握着惜妍送给他的金钗,不觉感到一阵心痛。突然,他坚定地对徐国春说:明日此时,你我再去春香院,我要替惜妍赎身,让她做我的妻子。徐国春自然大声叫好。

次日正是立夏,徐卢二人再度来到春香院,不料却听闻一个噩耗:今日午时,惜妍姑娘在城南河的观鱼矶投河自尽了!

卢定华不禁痛彻心扉,在徐国春的搀扶下才回到了家。数日后,他找到城南河边惜妍姑娘的坟墓,趴在墓前大哭了一场,之后便茶饭不思,一病不起。

疑惑重重

徐国春见老友病重至此,便从城北请来他的堂伯,一起去看望卢定华,并安慰卢定华说:堂伯是城北一带有名的郎中,你就放心让他瞧病吧。

卢定华艰难地伸出手让堂伯诊脉。堂伯一边诊脉,一边忧虑道:这病不是两三服药能治好的。这样吧,卢公子不如去我的医馆住下,如此朝夕诊视,慢慢调理,才有望复元,我也省得跑来跑去。

就这样,卢定华便随堂伯来到城北,暂且在堂伯家中住下了。

堂伯膝下无子嗣,只有一养女,名叫翠玉。堂伯家并不富裕,宅中本就没有多余的客房,但为了让卢定华住得舒服,还是将翠玉的房间让出来,给卢定华住了。

卢定华刚在床上躺下,就发现枕边放着一本书,定睛一看,竟然是自己的诗集。正纳闷间,门口有人说道:爹,我给卢公子熬好了粥,现在要端进去了。堂伯回了一声知道了。

很快,一个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走了进来,那少女显然就是翠玉了。

恍惚间,卢定华觉得翠玉的模样竟与惜妍有几分相似,正疑惑着,翠玉端着一碗粥,已来到卢定华的床前,半蹲身子将粥放在床头的几案上,而就在她俯身的一刹那,卢定华看到了她头上戴着的金钗。

这不是惜妍送给自己的金钗吗?怎么会在翠玉头上?卢定华满腹狐疑,又不好贸然发问,只好等到翠玉出去之后,才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包裹,发现金钗并未丢失,心里的石头才算落地。然而,他对翠玉的好奇心却更重了,便向堂伯询问翠玉的身世。

堂伯叹气道:翠玉本是我远房表哥之女,父母早亡,由其兄长带大。其兄为图钱财,想将其卖给某员外做填房,翠玉誓死不从,于立夏那天的未时,爬上城南河的观鱼矶投河自尽。人抬到我家时,已没了气息,我施展全部医术努力施救,没想到她竟然活了过来,从此我就收她做养女了。

卢定华知道,惜妍是在立夏那天的午时投河自尽的,而翠玉却在接下来的未时,在同一地方,以同样的方式结束生命,这实在是太巧合了。

卢定华紧接着问:堂伯可知翠玉头上的金钗有何来历?

堂伯回道:听翠玉说,这金钗是她那日在观鱼矶边捡来的。她觉得好看,便戴在头上了。

正说着,门外有病人来求堂伯看诊,堂伯答应了一声,便出门去了。正好卢定华也觉得有些饥渴,便独自端粥来喝。

借尸还魂

过了一会儿,翠玉进来收拾碗筷,见卢定华半躺在床上,闭目养神,便放大胆子端详起卢定华的相貌来。正当她看得入迷,卢定华却突然睁开了眼睛,四目相对之下,翠玉不禁满脸通红,那娇羞之态,越发与惜妍相似了。

卢定华不觉出神地说:翠玉姑娘,你可知道你长得很像卢某的一位故人吗?

翠玉回答:卢公子长得也像翠玉的一位故人啊。

卢定华惊异道:是吗?此人现在何处啊?

翠玉道:翠玉所说的故人,不在这尘世间,而在翠玉的梦境中。

卢定华更觉奇怪了,便问翠玉此话何意。翠玉答道:自我立夏那日投河被救之后,便每晚要做一个同样的梦。梦中的我好像是一名歌妓,喜欢上了一个身穿白袍的书生。我们一同出现在某个酒宴上,我因为喜欢他,情不自禁地靠近他,想让他喝我倒的酒,他却嫌弃我的身份,不但将喝进去的酒吐了出来,还将他的白袍一把火烧了。那火越烧越旺,我也觉得越来越热,便每次在那个时候从梦中惊醒。现在回想起来,我梦中的白袍书生,长得跟卢公子还真是相像啊。

卢定华越听越惊讶,他拿起床头的诗集问:这诗集可是姑娘的?

翠玉害羞道:说来也真是奇怪,也就是自立夏那日起,我突然对卢公子的诗词深深着迷,便去书肆买了这本诗集,每天吟诵,百读不厌,现在早已倒背如流了。说完,她便端着碗筷出去了。

此时,卢定华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以前,他并不相信神鬼之说,不相信诸如借尸还魂这种诡异的事情。但此时此刻,翠玉身上发生的事,却由不得他不信。他觉得,翠玉其实在立夏那天就已溺水而亡了,之所以能活过来,是因为惜妍的灵魂进入了她的体内。也就是说,惜妍借着翠玉的身体,又来到了自己身边。

想到这儿,卢定华突然百感交集,泪如泉涌。他暗自下定决心,再也不能错过眼前这个好不容易借尸还魂的惜妍了。

果然,就在这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卢定华与翠玉的感情越来越深,堂伯看在眼里,等卢定华病愈后,便为其与翠玉主持了婚事。

在卢定华与翠玉的婚宴上,堂伯与徐国春并肩坐着,一起喝酒。直到同桌客人都走光了,他俩还是兴致不减,在那儿边喝边聊。

堂伯给徐国春敬了杯酒,说道:好一个借尸还魂之计。要不然,卢定华这病恐怕神仙都救不了啊。

徐国春笑道:堂伯过奖了。要不是你对我说翠玉喜欢卢定华的事,我也想不出这招啊。

堂伯叹了口气说:你知道,翠玉是我十八年前捡来的孤儿,身世可怜,我是满心希望她能有个好归宿啊。这几年卢定华的诗词传遍大江南北,加上他相貌堂堂,品格端正,翠玉早已对他暗生情愫,仰慕不已,这几个月更是为他相思成病,我也是急得没辙了,才厚着脸皮来找你。这次真得好好谢谢你!你为翠玉打造的金钗,等我手头宽裕了,一定得给你钱。

徐国春爽快道:区区一支金钗,救活了两条命还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我是在给自己积德呢,哪里还需要这点金钗钱?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3269.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王老五破案》

清朝末年,在川西的东河村里,有个憨厚的木匠叫王老虎。他年幼时逃难,途中父母染病。不幸双亡。当地村里有一对相对富足的王姓老夫妇埋葬了他的父母后,看他可怜,刚好他们膝下无子,就收养了他。老夫妇给他取名为王..

民间故事 2025-11-28

民间故事《钓碑》

民间故事《钓碑》

一、买碑天下事无奇不有。城里洪记旧货店掌柜洪得发忽然贴出一张告示:高价收购旧墓碑。只要碑上的书好、刻好、年代久远、做工精巧,特别是由名人书写并落了款的墓志铭,哪怕是残碑也行。收购价由店里聘任的高人吴友..

民间故事 2025-11-28

民间故事《扈三爷与剃头匠》

搁涞阳城,扈三爷算是大财主。多大?数不上第一,排老二,有戏。他家挨铁路边住,那是穿涞阳县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修的,为的是方便慈禧老佛爷去易县西陵上香祭祖用。过了铁路,最数老扈,说的就是扈三爷家大业大。..

民间故事 2025-11-28

民间故事《三番五次贼走空》

民间故事《三番五次贼走空》

奇怪的盗贼清朝顺治年间的一天,平阳县的顺昌典当店老板陈福前来报案,说是昨天夜里有贼人进了他的典当店。不过,奇怪的是,东西一件都没少。没过几天,陈福又来报案,说又有贼进来,把店堂翻了个遍,还是什么东西都..

民间故事 2025-11-28

民间故事《九口塘冤案》

清朝雍正年间,古城县九口塘村的河滩里被大雨冲出一具尸体。本县首富、生员杨同范前来县衙报案,声称尸体是他本村同族杨三姑,一个月前被丈夫涂如松暗害,请县太爷严惩凶手,为民申冤。知县汤应求不敢怠慢,立刻委派..

民间故事 2025-11-27

民间故事《奇礼》

清朝同治年间,龚慧任清河知县。他是花钱买来的这个官儿,自打上了任,就大捞特捞,几年的工夫,就捞了个盆满钵溢。他尝到了甜头儿,就想,自己要是能当个更大的官儿,那不就能捞得更多了吗?他就动起了心眼儿。礼也..

民间故事 2025-11-27

民间故事《丑女入宫》

大清朝建国后,每隔三年朝廷就会派礼部官员到民间征选秀女,充入后宫服侍皇帝和嫔妃。清初只征选北方满蒙女子,到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乾隆登基之后,首创清帝南巡江南。乾隆看腻了满蒙女子的明眸皓齿,见识到了汉家..

民间故事 2025-11-27

民间故事《骑猪知县》

从前有个向家庄,庄子里有一户姓向的殷实人家,兄弟两家住在一起。谁料老二夫妻俩坐着驴车走亲戚时,翻到山沟里,双双英年早逝,留下一根独苗名叫向文正,跟着大伯向多金过日子。转眼,向文正到了启蒙的年龄,得上私..

民间故事 2025-11-27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