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太史简》

我是被一阵哭声惊醒的。不光是我,我们弟兄四人都是被这一阵哭声惊醒的。

作为齐国的史官,大哥太史伯一直教导我们,世界那么大,人心那么乱,每天都有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但不管外面怎么乱,史官不能乱,史官要做的,就是为纷乱的结果找到真因。

真相只有一个。大哥每每在我们遇到岔路的时候,就让我们默念这一句,然后像礼佛的僧人一样,清心前行。

为了给自己营造一个清静的环境,大哥把录简的工作放在了晚上。下午小寐,闭门谢客。

然而这一次,无论如何是寐不成了。外面哭声震天,大哥说:怕是谁家又没了先人吧。

出了门,见到的竟是上大夫晏子。晏子是个很讲究的人,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即便是形于色了,你通常看到的也是弥勒佛的一面。

大哥惊讶地扶住晏子,问他出了什么事。

晏子顿足捶胸,那样子比丧了考妣更叫人难受:太史伯,大王薨了。

怎么可能?昨日大王还跟一帮武士比骑射,箭能射百步,怎么今天就

晏子止住哭声,断断续续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庄公喜欢上了大夫崔杼之妻东郭姜,动不动就带着随从以礼贤下士的名义到崔杼家访问,其实是借着崔杼外出的机会偷会东郭姜。对于这位上级给自己戴的绿帽,崔杼心知肚明,怀恨在心。这天,庄公又去了崔杼家,这一次,他没有避开崔杼,不但当着崔杼的面对东郭姜抛着媚眼,还把崔杼的帽子赏赐给了随从。君子死而冠不免,这种侮辱最终使崔杼动了杀心,一阵乱刀让庄公死于非命。

崔杼弑君时,我就在他的府门外,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晏子又开始号啕。

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大哥扶了晏子一把,怒道,上大夫为什么不跟大王同赴难?

晏子一边呜咽,一边辩解:大王若为社稷而死,我也会为大王而死;大王若为社稷而逃亡,我也会为大王而逃亡。可是,今天他是为了自己的错误而遭难,我觉得不该为这样的错误去殉难呀!

大哥狠狠一跺脚,刚要辩下去,外面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

是崔杼派来的侍者。侍者传话说,让大哥马上过府说话。

晏子慌乱地盯着大哥:他这是要急着抹平这件事呀。

大哥冷笑一声,转身进了屋。片刻,大哥抓着一卷竹简出来,竹简上是一行瘦长的大篆:夏五月,崔杼弑其君。

晏子抓着大哥的手说:太史知道此去意味着什么?

大哥说:知道。

大哥又转身叮嘱我们:照顾好家人。头也不回地走了。

半个时辰,崔杼的侍者又来了,传二哥太史仲。

二哥像大哥一样,在竹简上工整地写上夏五月,崔杼弑其君,昂首出了门。

又半个时辰,侍者再来,传三哥太史叔。三哥冲我笑一笑,抓着早已写就的竹简,也走了。

时间过得真快,仿佛三哥前脚刚出门,侍者后脚就闯了进来,厉声叫嚣着:上大夫有令,传太史季!

我来不及写好竹简。不过这不重要,那几个字,在哪儿我都能把它们誊写工整。

家人已经哽咽着说不出话。晏子也一样,一向讲究的晏子大夫,脸上凌乱得像是洪灾现场。他扯着我的衣袖,拼命摆手:季,留得青山在啊

可是,我像三个哥哥一样,义无反顾地出了门。

崔杼的府上戒备森严。崔杼拎着一把剑,像一头杀红眼的野兽,站在院子里。他的脚下,是三具血淋淋的尸体,每个人的手里,都紧握着一卷竹简,上面沾满血迹。

崔杼指了指身边的案几,上面一笔、一砚、一卷竹简。你哥哥竟然不听我的号令,我已处决了他们,今后由你来接任太史之职。你就写庄公是病死的,不然,那就是你的下场。他转身指着三个哥哥的尸体,恶狠狠地说。

我的心一滴一滴地淌血,牙几乎要咬碎。但我知道,还有重要的事要做。我走到案几前,冷静地摊开竹简,提笔写道:夏五月,崔杼弑其君。

崔杼怒不可遏,剑横上我的颈项,凶狠地说:你三个哥哥都已经死了,难道你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如果改变写法,还能有一条活路。

我平静地回答:按照事实秉笔直书,是史家的天职。与其失职,还不如去死。

崔杼圆睁着一双兽眼,半晌,弃了剑,叹息一声,道:退下吧。

走出府门,迎面踉踉跄跄撞过来一人,是我的好友史官南史氏。听说我的三个哥哥皆被杀害,他也来了。

南史氏盯着我,问:记下啦?

我点头:记下啦。

他长啸一声,抖开了手中的竹简,上面一行遒劲的字──夏五月,崔杼弑其君。

竹简在风中哗哗作响,恍若一面旗帜。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8683.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老鼠爱大米》

1、明朝嘉靖年间,新城县。官道上,两匹高头大马缓缓行来,白马上的高大男子看着路上推粮车赶路的行人,有点奇怪地对同伴道:殷乐,你看这些农户,应该是去县衙交公粮的,不知为何都是眉头紧锁,咱们问问去。说罢跳..

民间故事 2025-08-30

民间故事《蒙冤的响屐舞》

越王勾践把绝世美女西施送给了吴王夫差,表面上做了顺民,放牛牧羊,实则是卧薪尝胆,以图日后东山再起。西施到了吴国后,很快就得到了吴王的宠爱,一颦一笑,让夫差神魂颠倒。因此,西施在那边就常常能传来一些消息..

民间故事 2025-08-30

民间故事《苍猊奇谋》

民间故事《苍猊奇谋》

勇斗群狼南宋年间,临安城里有位赵王爷,他生平最大的爱好就是斗狗。为满足自己的嗜好,他在王府后院专门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狗舍。这天,赵王爷正在发呆,京城的狗行家张庭忽然急匆匆地跑了来。见张庭乐得嘴角都咧到..

民间故事 2025-08-30

民间故事《宏誓大愿》

了凡和尚是个行脚僧,最近有些倦了,总想找个地方晨钟暮鼓,潜心向佛,可一直没找到相投的地方。这天,了凡无意中云游到龙台山,突然疲倦得不得了,忍不住坐下来喘口长气,再四下一打量,龙台山山清水秀,幽静无双,..

民间故事 2025-08-30

民间故事《为对手吆喝》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茂林镇上有两家雨伞作坊,老板分别是刘掌柜、马掌柜。俗话说同行是冤家,马掌柜总是看刘掌柜不顺眼,刘掌柜偶尔也对马掌柜的为人有微词。刘掌柜的刘记伞坊和马掌柜的马记伞坊的生意,原本不相上下..

民间故事 2025-08-30

民间故事《招伙计》

清嘉庆年间,太和有一家永裕当铺,掌柜的是个外乡人,姓王名瑞,人称王掌柜。此人聪明透顶,做事缜密。他看着铺子越来越大,人手不够,还需要找个能干的伙计。现有的几个伙计张诚、李实等人都不错,可惜都是老实头儿..

民间故事 2025-08-29

民间故事《识字救命》

清朝乾隆年间,江南泾县柳树村里,有位教书先生名叫崔志柏。崔先生学识渊博,为人却非常孤傲,只肯教那些天资聪慧的孩子,对天资一般的孩子,他一概拒之门外。柳树村里有三十多户人家,但没有一户人家的孩子能跟着崔..

民间故事 2025-08-29

民间故事《盗马案》

民国初年,在天津有个大财主叫周兆封,家里的独子从英国留学回来,帮着他打理家族的生意。这个周少爷有个爱好,就是喜欢骑马,家里也养了几匹好马。最近,周少爷又重金买了一匹白马。这匹白马浑身上下和雪一样白,一..

民间故事 2025-08-29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