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比武器更重要的是智慧》

郭逵是北宋名将,他的有名不是因为冲锋陷阵的勇敢,而是因为富于远见的智慧。最初,郭逵在北宋军中只是一个下级军官,因两次准确的预言而崭露头角。

康定二年(1041年),朝廷接受韩琦的主张,进攻西夏,出兵灵武。对此,郭逵提出了反对意见:地远而食不继,城大而兵不多,未见其利。结果,领兵将领任福在好水川中伏全军覆没,举朝震惊,却印证了郭逵的见识。

后来郭逵被时任京东路安抚使的陈执中看中,引为麾下的驻泊将。有一次聚会,大家议论起当时的良将,都认为当属葛怀敏,但郭逵却不以为然,直截了当地评价说:怀敏易与尔,他日必败朝廷事。葛怀敏在战争中很容易失败,他日必坏朝廷大事。话一出口,在场众人无不惊愕摇头,甚至陈执中都感到不满。然而过了没几天,陈执中就把郭逵叫到身边,问他是怎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郭逵回答:喜功徼幸,徒勇无谋,可禽也。好大喜功,心存侥幸,徒勇无谋,这是为将者的大忌,所以知道葛怀敏必为敌所擒。陈执中点头称赞说:君真知兵。原来就在几天前,被众人所推崇的葛怀敏兵败身亡,这让人又一次见证了郭逵的远见卓识。

在陈执中的推荐下,郭逵升任真定兵马监押。上任不久,他就因平定保州叛乱而升职为阁门祗候、环庆兵马都监,从而迈入高级将领行列。事实证明,他是名副其实的。

延州观察使庞籍镇守河东时,任命郭逵掌管忻州。契丹派使者要求归还天池庙这个地方的土地,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引发战端。庞籍不能决断,把这件事托付给了郭逵。郭逵马上查找档案资料,结果在太平兴国年间的档案中找到证据,证明天池庙地为宋地,由此撰写檄文予以详细答复。契丹人看了为之愧伏,没有再提出异议。

名将种谔镇守边疆时,羌族首领嵬名山来降,献上了绥州城。宋军接收后遭到了西夏军的报复,宋将杨定因此被杀。朝廷上辩论此事,担心边疆争端因此而起,想要放弃绥州。种谔将圣旨传达给郭逵,命其执行,郭逵说:敌人杀了我们的将官,我们却放弃绥州不守,这是向敌人示弱。况且嵬名山举族来降,现部属镇守此地,这么多人该怎么安置?种谔没有回答,郭逵于是独自将圣旨偷偷收了起来,没有对外传达。不久,西夏人提出要用塞门砦和安远砦来交换绥州,朝廷本已打算放弃绥州,于是很快批复同意。郭逵一听,着急地对种谔说:这是秦对楚怀王换商于六百里的诡计。如果非要交换,必须让西夏先交出二砦,否则不可将绥州交给他们。经过一番准备之后,郭逵派出部属赵、薛昌朝与夏使详细讨论砦基的四至问题,赵提出:二砦之北,旧有三十六堡,且以长城岭为界。并且拿出了西夏西平王在祥符年间的书信为证,夏使惊讶得无法回答,回去复命后,西夏再也不来提交换绥州之事。

西夏人的阴谋被挫败后,仁宗忽然想起当初曾下旨焚弃绥州城,为什么西夏人还要来交换呢?满朝上下没人知道怎么回事,郭逵看瞒不住了,这才上书自我弹劾之前违抗圣诏的罪过。仁宗知道经过后,不仅没有怪罪,反而亲手写诏书褒奖说:渊谋秘略,悉中事机。有臣如此,朕无西顾之忧矣。

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今越南)李乾德乘宋朝无暇南顾之机,发动突袭,钦州、廉州、邕州等地相继沦陷。朝廷任命赵为主帅征讨交趾,可赵与副帅李宪因用兵意见不合而爆发矛盾,李宪被召回。仁宗皇帝想起了郭逵之能,随即任命他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兼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全权负责南征。郭逵仓促上任,马上从西北赶赴南方,很快根据掌握的情况,制定了先降伏越南主要谋士刘应纪令敌军丧失主心骨的作战方针,又联合越南周边诸国与宋军一同作战。短短数月之内,李乾德走投无路,不得不主动请降。

人们都称道郭逵为将之神,却不知道他每一次战绩背后付出的汗水。据《宋史》记载,郭逵为人慷慨喜兵学,长大后投身军营,幸运地成为了名臣范仲淹的部下。范仲淹对这个富有朝气的年轻人十分欣赏,常常勉以问学,亲自指导他读书。从此郭逵勤奋攻读,不仅增长了见识,更体会到比武器更重要的是智慧。郭逵在每一次战争中的思考有多深入呢?仅在出征交趾的途中,据时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的徐禧回忆,他亲手写下的作战命令的字数有一部《尚书》那么多,光读完它徐禧就用了三天时间。

智慧或许有天赋的成分,但它背后更多的还是汗水。一位举重世界冠军曾说:我可以举起世界纪录的奖杯,却永远举不起我所流下的汗水。这应该是所有成功者的写照。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7752.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苏东坡巧拒谋官者》

宋哲宗元佑年间,博学多才的苏东坡经考后受命为翰林学士,即为主管朝廷文权兼为皇帝的顾问,权力很大。然而,虽说苏东坡以刚正廉洁、不搞营私舞弊而着称,但也不乏跑官、要官、陪官、耍官、换官、拍官、买官、赖官、..

历史故事 2025-10-29

历史故事《甘拜下风的大夫》

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世,太子诸儿继位,人称齐襄公。政治家管仲、大夫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公子小白。一日,齐襄公忽然杀害鲁桓公,他们预感到齐国将要发生大乱..

历史故事 2025-10-29

历史故事《迁怒》

王济是西晋初年的名士,爱好弓马,勇力超人,又善《易经》《老子》《庄子》等,堪称文武双全的人物,与姐夫和峤及裴楷齐名。或许正是因为这些,他受到了同时代的孙楚的推重和佩服孙楚乃是恃才傲物之人,一般人是很难..

历史故事 2025-10-29

历史故事《古代穷人都吃什么?》

历史故事《古代穷人都吃什么?》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我国几千年历史长河里,吃这一块一直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古人的伙食和现在自然没法比。如今我们顿顿有鱼有肉,柴米油盐一应俱全,那么,我国古人那会..

历史故事 2025-10-29

历史故事《历史小故事:项羽拿破仑论等》

历史故事《历史小故事:项羽拿破仑论等》

项羽拿破仑论当年,慈禧下令改革科举,增加西学内容。有一次,某县学官出题时便想迎合旨意,因略知拿破仑与项羽一样是位失败的英雄,便命题为项羽拿破仑论。谁知考生多半不知拿破仑为何物。一位考生的八股文破题即云..

历史故事 2025-10-29

历史故事《战俘请假》

那年,一战爆发,29岁的英国上尉罗伯特坎贝尔不幸成了德军的俘虏,被关进战俘营。两年后,罗伯特突然收到了一封家书,说他母亲病重,希望见他最后一面。罗伯特心急如焚,决定给德国皇帝写信,求他让自己回家探母。信..

历史故事 2025-10-28

历史故事《司马光为什么给范雎“差评”》

战国时期的舌辩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终的,大概只有范雎一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范雎是贤者,而且说他垂功于天下。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将范雎称为倾危之士。两位史学大师对范雎的评..

历史故事 2025-10-28

历史故事《“抄”出来的大学者》

虽然小时候的他家里比较贫困,但他很早就表现出对读书的兴趣。别的孩子在五六岁这样的年龄往往只知道吃和玩,而他却已经开始识字学习了。16岁时,他的父亲不幸去世,家里的经济支柱轰然倒塌。于是,他不得不放弃了跟..

历史故事 2025-10-28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