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秦观:追星的最高境界》

如今粉丝文化盛行,但万千粉丝中,以爱豆为一生的精神偶像,并与他双向奔赴的又有几人?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就有一位追星追到和爱豆命运与共的最强粉丝秦观。

追星之路

秦观追星有着家学渊源。至和元年(1054年),六岁的他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直到父亲秦元化游太学归来。

秦元化瞅着眼前只顾啃糖果的小子,对他的未来甚是担忧。想到自己在太学里的那些同窗,其中最出类拔萃的就是王观、王觐两兄弟,于是给儿子也取名叫观,希望他能像自己的偶像王观一样,才智过人。

秦观果然不负父望,十岁那年就已经略通《孝经》《论语》《孟子》,随后,他不仅学习经史子集,对兵书也兴趣甚浓。二十多岁的秦观已经看过很多书,也走过很多路,纵游湖州、杭州、润州(今镇江)各地。在十多年的学习和游历过程中,文坛大拿苏轼的大名如雷贯耳,秦观日夜研读苏轼的作品,想象着若我是他,该怎样创作。在这样的揣摩中,他的文笔一日千里。

熙宁七年(1074 年),得知苏轼即将经过维扬(今扬州),秦观欣喜若狂。可高兴的劲头一过,他就犯起了愁:想要结识苏轼的人那么多,自己这个小透明如果只是拿着应援牌,岂不是要排队排到天涯海角去?

苦思冥想一番之后,秦观一口气跑到扬州寺,模仿苏轼的语气在墙壁上写了一首诗。果然不出所料,苏轼在游览扬州寺的时候看到了墙上的诗,大为吃惊:这是我写的诗吗?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直到有人拿出了秦观的数百首诗词递给苏轼,苏轼才欣然感叹。

得到了偶像的认同,是追星成功的第一步,下一步是,该怎么筹划线下粉丝见面会?这一等就是三年。熙 宁 十 年(1077 年), 苏轼改任徐州,苏辙同行。秦观巴巴地赶了过去,拜谒苏轼,同苏轼、苏辙唱和,离偶像又近了一步。

元丰元年(1078 年),秦观自高邮赴京应试,去京师的途中,秦观通过朋友李常的引荐,再次到徐州拜见苏轼。这一次见面,苏轼终于被这个年轻人的热情、才华和恒心感动,决意收他为弟子。

临别前,秦观作诗《别子瞻》相赠,其中有句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表达自己对苏轼的崇敬,更有请结后期游汗漫一句表达自己对苏轼的无悔追随。苏轼回赠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对秦观大加赞赏。

两首诗似乎是冥冥之中的某种契约,将秦观和苏轼的命运紧紧牵连在了一起。此后,他将享有偶像的荣光,也将共担偶像的苦难。

生死相随

追星追到双向奔赴,简直太美妙,这种愉悦甚至冲淡了秦观第一次落榜的悲伤。

对于落榜,秦观并不在意,更何况有苏轼在他落榜后写信宽慰:解榜不见太虚名字,甚惋叹。并赞赏他的才华。

随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下狱,后放逐黄州。秦观甚是牵肠挂肚,曾渡江至吴兴问讯,甚至准备去黄州探视苏轼,后因相继中暑和伤寒作罢,托苏辙将慰问苏轼的书信带去。

秦观的热忱和重情重义深深地打动了苏轼,在秦观再一次落榜后,苏轼在给王安石的书信中推荐了他:行义修筋,才敏过人。随后王安石很快回信,说秦观的诗清新妩丽,与鲍谢似之。

有了文坛和政坛两位大拿的推荐,元丰八年(1085年),秦观登进士第,同苏轼坐上了同一条在宦海中浮浮沉沉的小船。

同年,苏轼为礼部侍郎。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刚刚开始宦海生涯的秦观,本应大展身手,可或许是官场的复杂让他丧失了信心,他一心想着愿还四方之事,归老邑里,如马少游。

元佑二年(1087 年),苏轼向朝廷推荐了秦观,还不到一年,朝廷党争迭起,苏轼以龙图阁大学士之名出任杭州知州。秦观还来不及做什么,只因是苏轼的门下弟子,就成了这场党争中的炮灰,愤然回乡。

秦观后来的仕途,更是随着苏轼起起伏伏。苏轼被一贬再贬,他也跟着从京都被贬至杭州、处州、郴州、雷州,到被贬雷州时,甚至被除名,永不收叙,移雷州编管。编管,即在指定地区居住,行动完全受到管制。到此时,秦观基本已经没有了人身自由。

好在此时苏轼身在琼州,与雷州一海之隔,师徒二人可以互通有无。然而,苏轼的旷达也安抚不了生性敏感的秦观, 元符三年(1100 年),苏轼被召回,秦观也复官宣德郎,放还衡州,然而他似乎预见了自己人生的终点,自作挽词:官来录我橐,吏来验我尸亦无挽歌者,空有挽歌辞。

六月,秦观与苏轼在雷州相会,秦观出示挽词,苏轼还好生安慰了他一番,不想竟成诀别。七月,秦观自雷州启行,八月至滕州,一日午后,他在光化亭中酒醒,命人拿水来喝,待水端来后,却看着杯中倒影,含笑而逝。一年后,苏轼也在常州逝世。

多情公子,古之伤心人

作为苏轼的忠实粉丝和弟子,秦观在北宋词坛与老师各占一席之地,后世称苏轼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秦观为婉约词派的掌门人。

秦观之词作含蓄隐丽,在当时广为传唱。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才华横溢的词人、翩翩公子的形象、天生的忧郁气质,无一不让人浮想联翩。于是,秦观多情公子的人设就这么悄然树立。

在游历会稽时,受当地太尉的邀请,酒席上,秦观被一名歌女吸引,作词《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苏轼极欣赏山抹微云,故称秦观山抹微云君,同时也讥诮其中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将男女之情写得过于直白,曾经调侃他: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秦观的多情和敏锐的感知,一方面让他能够在词作中毫不掩饰地展示自己;另一方面,他的坦诚也成了在政治上受到攻讦的把柄。

多次被贬,远离家乡的痛苦,四处漂泊的辛酸,秦观只能借诗词略作排遣,于是有了那首让人闻之落泪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等再被贬至横州时,秦观已经年过半百,作《醉乡春》: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觉颠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一句醉乡广大人间小道尽千古失意人的辛酸。

这种愤懑和委屈,一直持续到宋徽宗即位,朝廷召苏轼等人回内郡,复秦观宣德郎职位。同年六月,苏轼至雷州与秦观相会,多方劝导,秦观的心境才放松了不少,然而他最终没能等到回到家乡的时刻。

纵观秦观一生,才华横溢,多情敏锐,在婉约词的创作上展示出独特的审美境界。

让人惋惜的是,他没能学习到苏轼的旷达和疏阔,没能领会到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精髓。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7731.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苏东坡巧拒谋官者》

宋哲宗元佑年间,博学多才的苏东坡经考后受命为翰林学士,即为主管朝廷文权兼为皇帝的顾问,权力很大。然而,虽说苏东坡以刚正廉洁、不搞营私舞弊而着称,但也不乏跑官、要官、陪官、耍官、换官、拍官、买官、赖官、..

历史故事 2025-10-29

历史故事《甘拜下风的大夫》

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世,太子诸儿继位,人称齐襄公。政治家管仲、大夫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公子小白。一日,齐襄公忽然杀害鲁桓公,他们预感到齐国将要发生大乱..

历史故事 2025-10-29

历史故事《迁怒》

王济是西晋初年的名士,爱好弓马,勇力超人,又善《易经》《老子》《庄子》等,堪称文武双全的人物,与姐夫和峤及裴楷齐名。或许正是因为这些,他受到了同时代的孙楚的推重和佩服孙楚乃是恃才傲物之人,一般人是很难..

历史故事 2025-10-29

历史故事《古代穷人都吃什么?》

历史故事《古代穷人都吃什么?》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我国几千年历史长河里,吃这一块一直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古人的伙食和现在自然没法比。如今我们顿顿有鱼有肉,柴米油盐一应俱全,那么,我国古人那会..

历史故事 2025-10-29

历史故事《历史小故事:项羽拿破仑论等》

历史故事《历史小故事:项羽拿破仑论等》

项羽拿破仑论当年,慈禧下令改革科举,增加西学内容。有一次,某县学官出题时便想迎合旨意,因略知拿破仑与项羽一样是位失败的英雄,便命题为项羽拿破仑论。谁知考生多半不知拿破仑为何物。一位考生的八股文破题即云..

历史故事 2025-10-29

历史故事《战俘请假》

那年,一战爆发,29岁的英国上尉罗伯特坎贝尔不幸成了德军的俘虏,被关进战俘营。两年后,罗伯特突然收到了一封家书,说他母亲病重,希望见他最后一面。罗伯特心急如焚,决定给德国皇帝写信,求他让自己回家探母。信..

历史故事 2025-10-28

历史故事《司马光为什么给范雎“差评”》

战国时期的舌辩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终的,大概只有范雎一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范雎是贤者,而且说他垂功于天下。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将范雎称为倾危之士。两位史学大师对范雎的评..

历史故事 2025-10-28

历史故事《“抄”出来的大学者》

虽然小时候的他家里比较贫困,但他很早就表现出对读书的兴趣。别的孩子在五六岁这样的年龄往往只知道吃和玩,而他却已经开始识字学习了。16岁时,他的父亲不幸去世,家里的经济支柱轰然倒塌。于是,他不得不放弃了跟..

历史故事 2025-10-28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