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司马迁的一封信》

《报任少卿书》是中国史学泰斗司马迁答复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任安,字少卿,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人,汉武帝时任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秋天,太子刘据被江充陷害,于是怒杀江充而起兵,并召任安发北军协助他,任安受节而闭门不应。后来刘据事败而死,汉武帝却认为任安有二心,存心观望,立场不坚定,下令腰斩。

这时司马迁被腐刑已七八年了,复为中书令及太史,尊宠任职。因为两人有交情,所以写信责求他要推贤进士,积极为国家推举人才,隐约表露求他援救的意思,所以司马迁就回了这封信,说明他是刑余之人,不能推贤进士,无法进言借伸援手的苦衷。实际上也是借题发挥,写胸中块垒,以抒心中抑郁不平之气。后人就说:司马迁满腔的抑郁,发之而为《史记》,而作《史记》的满腔抑郁,发之而成这封信,所以识得这封信,便识得一部《史记》,因为他一生的心事,尽泄于此,所以纵横排宕,真是绝代大文章。而信中反复说明,又委婉曲折,扣人心弦,令人一洒同情之泪。

全文大体可分六段:第一段是以概述来信的内容为发端,然后略述受刑的愤懑,以及未能听从进贤的原因,并述此时才答书的缘由。这段笼罩全篇可分三层,先述少卿来信,要他推贤进士,这是全篇议论的根由。再说明自己受刑身残,动辄得咎,说明他不适宜推荐贤士,点明全篇的主旨。最后才致回信稽延,又不得不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叙受刑后的心情,表明不能推贤进士的原因。先论说君子,然后落实作者身上,末了才点出不能推贤的原因,层层推进,很有条理。论君子提出修身、爱施、取与、耻辱、立名,为全文的纲领,在并列中特别侧重后两项,以宫刑之辱,为终身所悲愤;着述垂名,为一生之寄托。

第三段是追叙自己受辱,正是推贤而贾祸,乃畅言李陵降敌的始末,以见事情的是非曲直。前一段语多低沉,气势微弱,这一段语多慷慨,气势凌厉。就君子五纲来说,是重在爱施和取与,但不便明言,所以没有点出,但他救李陵就是爱施和与人以德。

第四段是议论处理就死之道,及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就所提君子五纲,是再针对耻辱者,勇之决而发。一开始跟前一段一样,说明有些事是世俗之人所不能了解,所以无法跟他们谈的,惟有知己才能畅叙。

第五段畅叙抱负,想着书垂名,再发挥立名者,行之极的旨趣。一开始说明立言可以不朽,而立言者大多因为意有郁结,为自己的名山之业预作伏笔。连举八例,而对左丘明和孙子,更作发挥,因为他们身体亏残,和自己相似。然后落实到他自己的着作,从态度到体例,再说到自己的心愿,如书可流传,名可不朽,那就前辱可偿,万死无悔。

最后一段重申宫刑之辱,萦回于心,于是从俗浮沉,归结于不得推贤进士的心意。说自己辱及先人,寝食难安,外人多谤议,乡党多耻笑,写内心苦痛,而又不得遁隐,只得随俗浮沉。推贤进士之务,事有不许,适足取辱,再以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以此慰友,亦以自励,一腔悲愤,至此阐尽。

读这封信,我们不但可以知道《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司马迁的写作心态,对我们欣赏《史记》是很有帮助的。当然我们也由这封信,知道司马迁为撰写《史记》所付出的代价,也让我们了解所谓死有重于泰山,不只是轰轰烈烈慷慨就义而已。

就文章而言,气势壮阔,意旨凝厚,反复迂回,跌宕有致,最为人所赞美。清桐城派大家方苞说这篇文章:如山之出云,如水之赴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这篇文章之气势,实得自司马迁满腔抑郁之气,于是能雄奇横溢,苍劲沉着、极阳刚之美;而又宛转顿挫,反复萦回,备阴柔之妙。所以人称之为百代伟构,曾国藩誉为文家之王都。

司马迁的抑郁之气,是肇因于受腐刑之辱,司马迁忠君爱国,崇贤尚义,而遭此大辱,就其个人而言,是何其不幸!但后世也因此才能在他的《史记》中,见其雄奇之气、诙诡之趣、顿挫之笔、跌宕之姿、呜咽之声、吞吐之致。

我们还可以从他的抑郁之气了解到:为什么历来宦官会擅权而残害忠良?会残暴而迷失人性?原来他们自惭形秽,意气难平,他们没有司马迁的才学,他们找不到寄托,抑郁之气没有出路,一旦大权在握,怎不弄得天下大乱?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7703.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一半鸽子一半蛇》

做人最起码的规则就是:在原则问题上决不退让。但是为了达到目的,你必须有鸽子的纯真和蛇的狡黠。鸽子的温顺是表象的,并不意味着同小人同流合污,而是一种麻痹小人的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贯彻自己的原则。丁谓诡..

历史故事 2025-07-30

历史故事《藏在靴底的阴谋》

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冯昆是京城鞋匠中无可争辩的状元,他做出来的靴子不仅样式美观,而且简便健壮。最要害的一点,那些靴子尺码恰到好处,不大不小不紧不松,就像从脚上长出来似的,穿起来甭提多舒服了。当..

历史故事 2025-07-30

历史故事《双生记》

当务之急,就是找个人冒充失踪的太子。绵绵秋雨落在离宫的屋顶,我告别太后,心里忧愁万状。回到房间,我拿出多年前太子离宫前的画像端详,一夜竟未成眠。很快,派出去的人回来了,说找到一个相似度非常高的人。我将..

历史故事 2025-07-30

历史故事《吃祚肉》

清朝皇室有个习俗:每年春节,都要在坤宁宫举行祭祀仪式,祭祀完毕,皇上就把祭祀的肉赏赐给众大臣吃。按说皇帝赏赐的肉最好吃吧?不,每当大臣们吃肉的时候,个个就像过鬼门关,苦不堪言。祭祀的肉叫祚肉,说白了,..

历史故事 2025-07-30

历史故事《雨果剃发》

法国大作家雨果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他只喜欢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写作,并不喜欢参加聚会或应酬。可是,随着他的名声越来越大,有很多社会名流都以请到他参加聚会为荣,所以慢慢地,这些无聊的应酬占据了雨果大量的时..

历史故事 2025-07-30

历史故事《岳柱巧对私塾先生》

岳柱是元代有名的学者。他小时候在私塾念书,碰到一个叫营邱子的教书先生。每逢讲完课,老师便让学生独立习字,而自己则趴到桌上打瞌睡,即使学生都乘机跑出去玩,也未能把他惊醒。对此,岳柱很不理解,认为这不但影..

历史故事 2025-07-29

历史故事《吴菱仙报恩》

梅兰芳小的时候,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眼睛近视,一点精神都没有,人还特别笨,最要命的是嗓子也不好,可以说学唱戏的条件很差。他们家是梨园世家,他八岁那年,伯父梅雨田请来一位姓朱的师傅教他唱戏,这个朱师傅学..

历史故事 2025-07-29

历史故事《雕刻命运》

与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为欧洲文艺复兴三杰的米开朗琪罗是个文艺通才,他在雕塑、绘画、诗歌、建筑、机械工艺等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当然,他最得意的是雕塑,雕塑使他陶醉和忘我。有人问米开朗琪罗,那些精美的雕塑是..

历史故事 2025-07-29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