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巧分遗产的老太守》

明朝永乐年间,有一个叫倪守谦的人,此人曾任顺天府太守多年,家累千金,良田美宅,吃喝不愁。倪老太守的妻子陈氏早年亡故,为了唯一的宝贝儿子倪善继免遭继母的虐待,倪守谦一直未娶。一天,60岁的倪老太守路过一集镇时,看见一年轻女子跪倒在地,面前一白布上写着:老父暴病而死,家里没钱安葬,现卖身葬父。倪守谦一看,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票说:姑娘,这张银票可换100两,拿去葬父后再嫁个好人家吧。可那女子收了银票后,死活央求要给倪守谦为奴3年,倪老太守只好收留了那女子。

这名叫梅花的女子,对救命恩人倪守谦照顾得无微不至。一年后,倪老太守娶梅花为妻,3年后,梅花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倪善述。这一下,儿子善继两口子很不高兴。一天,倪老太守从外面一进门,只见妻子梅花嘴角流着血,原来是儿子善继和儿媳找借口打了她。倪老太守顿时用扁担追打善继,可一不小心却绊倒中了风。不几日,倪老太守自知病重,他叫来所有的亲朋立了一张字据:家中所有的好良田、新房宅归长子善继所有,只给了梅花母子58亩劣次农田,破小屋一间,请众人作证。众亲朋好友私下窃窃议论,说倪老太守财产分割不公。一个多月后,倪老太守去了另一个世界。临死之前,倪老太守把梅花单独叫到床前,流着泪道:我对不起你们母子,我也是没有办法呀。边说边将一幅行乐图交给了梅花,让其悄悄收藏,并一再叮嘱梅花,一定要等到善述长到16岁后,逢贤明官员,拿此图去诉讼,到时保你母子终身无虞。

一转眼,小善述已长到16岁,这天,他对妈妈说:我和哥哥同为父亲所生,为啥分家贫富不匀,是不是这字据不是父亲所写,我到官府告哥哥去。梅花抱住善述说:确实是你父亲亲笔所写,当时还有众人在场作证,只是还有一幅行乐图,是你父亲临死前亲手交给我的。梅花将倪老太守临死前的话语说了一遍。随即,梅花从衣柜里拿出了那幅用布包着好几层、自己从未打开过的行乐图,展开一看,画的却只是倪老太守的坐像,只见他怀抱婴儿,手指地下。梅花母子不得其解,这时,善述说道:妈,我听说最近新来了个知县,此人为官清廉,甚是英明。母子两人立即拿着那幅行乐图来到县衙击鼓鸣冤。

知县腾大尹大人是个清官,他听了梅花母子的叙述后,叫梅花母子先回家,他好好琢磨一下,可几日来,他都没有找到答案。这天,腾知县又在琢磨,丫鬟给他端茶时,不慎将茶水洒落在那幅行乐图上,丫鬟吓得连忙将那幅图拿去外面晾晒。忽然,丫鬟喊道:老爷,这图上咋这么多字?这幅图近几日搅得腾县令睡不着觉,丫鬟从腾县令夫人口中得知了此事,今日忽然有字,丫鬟哪有不惊奇的。腾县令立即跑了出来,只见那幅图在阳光下露出了很多字,竟是倪老太守的遗书:老夫官居五马,寿近七旬;死在旦夕,亦无所恨。但孽子善述,方年周岁余,急未成立。长子善继素缺孝友,日后恐生歹念,新置房宅及一切田产授以继。惟左偏旧破小屋,可分与述。此屋虽小,但室中左壁

腾县令看完,当即通知在善继家中断案。到善继家,他吩咐善继叫来所有族辈及众亲朋好友。随后一拍惊堂木道:既然倪老太守亲笔所写,我深信不疑。今天本官来,主要是将倪老太守的那份字据重新审理一下,下面请善继听审,本官问你,倪老太守的这份字据中将破小屋分给你弟善述,你有意见吗?善继一听,心想,这县令是不是有病,这么破的小屋白送给都不要,还明知故问什么,但他嘴上不敢说,忙答道:回大人,一切遵父亲亲笔字据中所说,没有意见。腾县令又问:今天我遵照你父亲遗愿,将破小屋判给善述,也就是说,屋中所有东西都归善述,你永不反悔吗?假若这破小屋中有其他物品,你会怎样?善继眨了一下眼睛,回过头跟老婆耳语了几句后,说:决不反悔,那间破小屋就是有金银财宝无数,我也无悔意,请大人和族辈、众亲朋作证。

那好,请你俩来签字画押。腾县令手拿善继两口子画了押的那份法律文书后,捋着胡须一拍惊堂木道:来人哪,准备铁锹,挖开小屋左壁,有五坛纹银五千两。众人惊讶,不一会儿,果真挖出五坛五千两纹银。腾县令又喊道:右壁还有五坛,亦是五千两,还有一坛金子。待11坛金银全部挖出后,不仅善继两口子目瞪口呆,而且在场众人也是瞪大了眼睛。这时,腾县令从怀中拿出了那幅行乐图,展开说道:这是倪老太守临死前的遗书。腾县令边说边将倪老太守的两份亲笔遗书放在一起,其笔墨一模一样,他又一拍惊堂木对众人道:先辈的遗愿不可违,违者定不饶。随后,腾县令当众将那幅行乐图朗读了一遍:此屋虽小,室中左壁埋银五千,作五坛;右壁埋银五千,金一千,作六坛,可以准田园之额。后有贤明有司主断者,述儿奉酬白金三百两。朗读完后,腾县令将那幅行乐图交给了梅花母子,并说道:倪老太守给我的白金三百两我就不要了,但倪老太守的遗愿你们一定要牢记,别忘记了他的苦心。

在这幅行乐图的背面,倪老太守这样写道:述儿,只因善继妒忌不良,如果此时你俩平分家财,恐善继谋害你们母子你兄善继从小享乐其中,不尽孝道,父悔也。让你16岁后再取这些金银,是让吾儿从小经受苦难,知其之珍贵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6287.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1、义匪郭麻子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郭麻子有一手神..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借运气》

早年间,广府城有一个任财主,趁乱世捐了个偏远地界的县官。任财主聘了一个姓高的师爷,选了跟班、装了财货,只等黄道吉日走马上任。这天,任财主把高师爷叫来,紧锁眉头,说:赴任吉日就在眼前,我还缺一个称意的人..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狐狸成精》

一人一狐的较量,究竟谁是赢家?早年间,在皖南的大山里,有个单家村,村里有个猎手叫单常胜。他眼光敏锐、身手矫健,打起猎来,只要他瞄上了,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跑不了。为了能打上好猎物,他..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打假石的传说》

在横山鬼母坟的东侧,有一块平坦而光滑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打假石。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清朝光绪年间,东北有贾氏兄弟二人,为避兵事逃亡到滦州。他们在当地游荡了多日,最后在北关村东边一个破庙里落下脚来。兄长..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寸草不生》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有一个人叫魏了翁,足智多谋,为人正直。庆元五年,魏了翁进京赶考,到了连云山。在一户破落的院门前,他看到一个老妪往院门上挂了根绳子,站在小板凳上,就要把头伸进去。魏了翁大叫:老人家,不..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佛跳墙》

佛祖也有破戒跳墙之时,更何况凡人?翻越心中的欲望之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庙里粮食不多了,你下山去化点斋米回来吧。小和尚点..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九两酒》

清干隆年间,湖北光化城内有个叫黄二的泼皮。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街坊邻居敢怒而不敢言,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也有受害人将他告到衙门,但黄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撒泼耍赖,百般..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秦妃陵盗影》

1、民国五年深秋,一辆马车出了西安,直奔临潼,径直驶进了骊山东麓的太池村,停在了张大金的院外。马车上走下一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身商人打扮。有人在么?商人走进院中喊。话音未落,屋里走出一位六十岁左右,..

民间故事 2025-09-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