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郑板桥奇案奇破》

1742年春天,郑板桥到山东范县赴任知县,上任第一天就有人击鼓鸣冤。郑板桥一面坐案,一面令师爷唤击鼓人进堂。

老妇喊冤

一位60多岁的农村妇女进了大堂,含泪呈上一张状纸:早闻大人为官清正,求您为女把冤伸。女儿名叫王秀春,为人善良心眼诚。相夫教子是典型,勤俭持家传美名。女婿在外把商经,大务小事一肩承。只因去年婿猝死,背上谋夫冤罪名。不日将要问斩刑,天大冤枉求洗清

郑板桥看罢诉状,问道:王秀春是你家女儿?你家在何处,姓甚名谁?老妇说:禀告大人,王秀春是我的女儿,我姓刘,家住陈家庄,人叫我王刘氏。

原来王秀春的丈夫叫陈二毛,是个生意人。二毛从小母亲病故,由父亲陈三拉扯成人。陈三是个兽医,行医时结识了王秀春的父亲。陈、王两家虽相距约十里地,但二毛与秀春童年时在一个私塾念书,青梅竹马,感情甚笃。

二毛和秀春结婚后,夫唱妇随,相敬如宾,特别是秀春为陈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后,全家大喜,更是和睦有加,十里八村的人都羡慕二毛得了一个贤惠善良的好妻子。二毛经商常年在外,陈三每天走村串户,擦黑才能回家,家中大小事全由秀春一人操劳。邻居一个叫陈四久的男人常常帮她干些重活,从不计酬。秀春感激陈四久,常给他做些针线活儿,以作酬报。陈四久与陈三同宗同族,虽年龄与二毛相差不大,但论辈分,二毛管叫他四叔。陈四久妻子病故,一直独处,把二毛当作亲侄子,二毛更视四久为亲叔叔,两家关系格外融洽。

二毛家中通常只有公媳和孩子三人。公公陈三长期单身过活,又有拈花惹草的恶习,日子一久,对儿媳也产生了非分之想。聪明的秀春想方设法逃避公公的侵扰,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可是时间长了,防不胜防。一天深夜,陈三偷看秀春洗澡后,淫心大发,入室将熟睡的儿媳紧紧抱住。秀春从梦中惊醒,早已明白眼前的处境,心生一计,装作糊涂,大喊捉贼!喊声划过宁静的夜空,四久听到捉贼声,随声附和道:该死的贼子,看你往哪儿逃!抄起家伙就追了出来。陈三见事不妙,气极败坏,越墙逃走。

陈三恼羞成怒,怀疑秀春与四久有染,处处监视他俩的言行,并常对秀春大施淫威。秀春忍无可忍,本想把这件事告诉丈夫,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妥,好歹还是自己的公公。家丑不可外传,秀春只悄悄告诉了母亲。刘氏听了十分气愤,要找陈三算账,被秀春制止,要母亲先忍一忍。

去年夏末的一天,二毛从外突然回家,秀春喜上眉梢,赶忙备饭为丈夫接风。刘氏见女婿久别归来,高兴之至,特地从集市上买了一只大公鸡送到陈家,秀春宰了,炖了一大钵,好让二毛吃个痛快。

陈三想从酒席上发现秀春和四久的蛛丝马迹,假惺惺地叫过四久,一齐同桌共饮,并要秀春的母亲刘氐同外孙坐了上席。席间秀春心疼二毛,只顾给二毛奉菜,首先奉上鸡头。二毛接过鸡头,认为四久常为他家帮忙,过意不去,便将鸡头递在他的碗中。四久不受,又推让给二毛。二毛无奈便推给岳母。心地善良的刘氏推给陈三:还是您亲家公吃吧!陈三眼珠一转,为了讨好儿媳,把鸡头转给秀春。秀春婉拒,仍将鸡头放在钵中。二毛夹起鸡头说:两位大人都不愿吃,那还是让四叔吃吧。边说边向四久碗中送去。四久一手挡住:我看都不用推让了,二毛吃掉算了。秀春连忙插话:相公,既然都心疼你,你就吃了吧。盛情难却,二毛不再推让,就和儿子分着吃了。

当天晚上,二毛和秀春躺下不到半个时辰,二毛就觉得腹中剧痛,接着睡在隔壁的儿子也哎哟直叫。秀春起床点灯一看,二毛和儿子脸色乌黑、口吐白沫,秀春吓得七窍生烟,忙呼叫公公。孰料陈三趁酒兴与野女人幽会去了,忙而无计的秀春只好叫四久帮忙去接医生。医生还没有接来,二毛和儿子就一命呜呼了。

鸡头有毒

二毛和孙子暴死,陈三既悲且恨,一口咬定是四久与秀春勾搭成奸,在鸡肉中下毒,谋夫夺妻,一状告到县衙。

县官刘青暗中收了陈三银两,连夜派人将四久与秀春一同捉拿归案,不由分辩,一口认定谋夫夺妻案成立。四久和秀春再三苦诉,刘青却一意孤行,决定来个屈打成招。可四久与秀春宁死不服,刘青令衙役将二人打昏过去,强行按了他们的指印,打入死牢,定于年前问斩。

就在此时,郑板桥接任知县,秀春母亲刘氏听说郑板桥是个大清官,抱着一线希望,来为女儿和四久鸣冤。

郑板桥早知刘青的劣迹,决心重审此案。第二天,他查阅案卷,果见漏洞百出。走访四久的左邻右舍,村人都说四久与秀春绝无通奸之事,倒是说陈三有乱伦之意。郑板桥反复琢磨:同桌6口共餐,都吃过鸡肉、喝过鸡汤,为什么只有二毛和孩子中毒?如此看来,公鸡头便是元凶了。又想,难道一只鸡仅仅只有鸡头有毒?郑板桥一时陷入困境。

一连数天,郑板桥一直调查与本案有关的人和事。一天,来到城郊的一个小村子里,见一胖一瘦两个妇女吵架,胖子骂瘦子是陈年公鸡头,瘦女人暴跳如雷,要与她拼命。郑板桥忙上前将她俩劝开,问那个瘦女人,为什么骂她陈年公鸡头?瘦女人告诉他说,公鸡是蝎子和蜈蚣的克星,它的头部是剧毒,所以喂了10年的公鸡是不能吃鸡头的,它比什么剧毒都厉害。

郑板桥恍然大悟,速回县衙,令衙役到乡村买一只喂了10年以上的公鸡,将它杀掉,煮其头,喂了狗。狗食后,不到两个时辰就死了。

郑板桥复审案情,再次取证,先找到刘氏家,问她公鸡的来源。郑板桥在刘氏带引下,找到公鸡卖主,一问其情,正是喂了10年的公鸡。再传原告陈三,问他有何证据,陈三无言对答。郑板桥当即将王秀春和陈四久无罪释放,对蓄意诬害他人的陈三判了5年徒刑。

郑板桥奇案奇破,震动齐鲁。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6262.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金钗计》

民间故事《金钗计》

河边现浮尸清朝干隆某年秋,在古黄县城外睢奎河边的芦苇丛中,两个早起的打鱼人无意中发现一具倒卧在水边的尸首,大惊之下,急忙来到县衙报案。新上任的知县江牧之带着三班衙役很快赶到了现场。只见这浮尸已经腐烂,..

民间故事 2025-02-26

民间故事《赖子讹钱》

关家村里有个后生名叫关玉来,常常借机讹人钱财,乡邻们恨透了他,干脆叫他赖子。这天,赖子正在村里闲逛,忽然听到大槐树下有人吆喝:换盘子换碗,换针头线脑啦原来是小货郎来了。他心头一喜,走到大槐树下,伸长脖..

民间故事 2025-02-26

民间故事《回魂木》

民间故事《回魂木》

1、奇珍现世渭城新来了位张知县,刚上任就烧了两把火。一是把打犯人屁股的板子浸进粪坑,二是在牢狱中养猫,将本就不多的牢饭明抢暗偷带糟蹋,弄得犯人怨声载道,暗骂张知县心肠狠毒。这天,张知县来到县衙庭中一棵..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蚁杀》

三年前,在开封府邀月楼外,麻面孙惹上了董尚董大茶壶,被打得鼻口蹿血,差点儿去了鬼门关。那时,因老家匪患四起,闹得很邪乎,自幼便是孤儿的麻面孙一路流浪到了皇城开封,平素靠给人帮工和乞讨赚一口饭果腹。那日..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金牌刽子手》

上酒!蔡一刀把一锭10两重的银子往桌上重重一磕,高呼要酒。尽管他已喝得面红耳赤,然而只要一想到那个该杀千刀的名字,他眼里的怒火便剧烈地燃烧起来!蔡一刀是濠城最好的屠夫,传说他杀猪宰牛的7法得自于庄子《庖..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化犬之术》

民间故事《化犬之术》

1、乞丐收孤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的天津卫。那时正值寒冬腊月,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在大街上走着,他突然听到小巷子里有哭声传来,走近一看,是个约莫三岁大的男娃娃,正哭着要妈妈呢。那娃娃穿得比老乞丐还要破烂,..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鹏城鉴宝记》

这天早晨,鹏城百姓突然感觉到一丝不对劲: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全部增派守卫,行人只准进不准出。不等大伙儿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官府又贴出一份告示,宣称要在县衙外搭台,举办鉴宝活动。鉴宝团成员多由老字号古董行的资..

民间故事 2025-02-25

民间故事《计斗老鳖一》

这事发生在民国时期,赵家庄有个姓赵的财主,家有良田几百亩,大车一挂,牛羊成群。但是他为人却刻薄狠毒,满肚子的坏水像茅坑里的气泡一样,时不时地咕嘟嘟就冒出几个,人送外号老鳖一。老鳖一家里雇了一个长工,是..

民间故事 2025-02-2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