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郑板桥奇案奇破》

1742年春天,郑板桥到山东范县赴任知县,上任第一天就有人击鼓鸣冤。郑板桥一面坐案,一面令师爷唤击鼓人进堂。

老妇喊冤

一位60多岁的农村妇女进了大堂,含泪呈上一张状纸:早闻大人为官清正,求您为女把冤伸。女儿名叫王秀春,为人善良心眼诚。相夫教子是典型,勤俭持家传美名。女婿在外把商经,大务小事一肩承。只因去年婿猝死,背上谋夫冤罪名。不日将要问斩刑,天大冤枉求洗清

郑板桥看罢诉状,问道:王秀春是你家女儿?你家在何处,姓甚名谁?老妇说:禀告大人,王秀春是我的女儿,我姓刘,家住陈家庄,人叫我王刘氏。

原来王秀春的丈夫叫陈二毛,是个生意人。二毛从小母亲病故,由父亲陈三拉扯成人。陈三是个兽医,行医时结识了王秀春的父亲。陈、王两家虽相距约十里地,但二毛与秀春童年时在一个私塾念书,青梅竹马,感情甚笃。

二毛和秀春结婚后,夫唱妇随,相敬如宾,特别是秀春为陈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后,全家大喜,更是和睦有加,十里八村的人都羡慕二毛得了一个贤惠善良的好妻子。二毛经商常年在外,陈三每天走村串户,擦黑才能回家,家中大小事全由秀春一人操劳。邻居一个叫陈四久的男人常常帮她干些重活,从不计酬。秀春感激陈四久,常给他做些针线活儿,以作酬报。陈四久与陈三同宗同族,虽年龄与二毛相差不大,但论辈分,二毛管叫他四叔。陈四久妻子病故,一直独处,把二毛当作亲侄子,二毛更视四久为亲叔叔,两家关系格外融洽。

二毛家中通常只有公媳和孩子三人。公公陈三长期单身过活,又有拈花惹草的恶习,日子一久,对儿媳也产生了非分之想。聪明的秀春想方设法逃避公公的侵扰,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可是时间长了,防不胜防。一天深夜,陈三偷看秀春洗澡后,淫心大发,入室将熟睡的儿媳紧紧抱住。秀春从梦中惊醒,早已明白眼前的处境,心生一计,装作糊涂,大喊捉贼!喊声划过宁静的夜空,四久听到捉贼声,随声附和道:该死的贼子,看你往哪儿逃!抄起家伙就追了出来。陈三见事不妙,气极败坏,越墙逃走。

陈三恼羞成怒,怀疑秀春与四久有染,处处监视他俩的言行,并常对秀春大施淫威。秀春忍无可忍,本想把这件事告诉丈夫,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妥,好歹还是自己的公公。家丑不可外传,秀春只悄悄告诉了母亲。刘氏听了十分气愤,要找陈三算账,被秀春制止,要母亲先忍一忍。

去年夏末的一天,二毛从外突然回家,秀春喜上眉梢,赶忙备饭为丈夫接风。刘氏见女婿久别归来,高兴之至,特地从集市上买了一只大公鸡送到陈家,秀春宰了,炖了一大钵,好让二毛吃个痛快。

陈三想从酒席上发现秀春和四久的蛛丝马迹,假惺惺地叫过四久,一齐同桌共饮,并要秀春的母亲刘氐同外孙坐了上席。席间秀春心疼二毛,只顾给二毛奉菜,首先奉上鸡头。二毛接过鸡头,认为四久常为他家帮忙,过意不去,便将鸡头递在他的碗中。四久不受,又推让给二毛。二毛无奈便推给岳母。心地善良的刘氏推给陈三:还是您亲家公吃吧!陈三眼珠一转,为了讨好儿媳,把鸡头转给秀春。秀春婉拒,仍将鸡头放在钵中。二毛夹起鸡头说:两位大人都不愿吃,那还是让四叔吃吧。边说边向四久碗中送去。四久一手挡住:我看都不用推让了,二毛吃掉算了。秀春连忙插话:相公,既然都心疼你,你就吃了吧。盛情难却,二毛不再推让,就和儿子分着吃了。

当天晚上,二毛和秀春躺下不到半个时辰,二毛就觉得腹中剧痛,接着睡在隔壁的儿子也哎哟直叫。秀春起床点灯一看,二毛和儿子脸色乌黑、口吐白沫,秀春吓得七窍生烟,忙呼叫公公。孰料陈三趁酒兴与野女人幽会去了,忙而无计的秀春只好叫四久帮忙去接医生。医生还没有接来,二毛和儿子就一命呜呼了。

鸡头有毒

二毛和孙子暴死,陈三既悲且恨,一口咬定是四久与秀春勾搭成奸,在鸡肉中下毒,谋夫夺妻,一状告到县衙。

县官刘青暗中收了陈三银两,连夜派人将四久与秀春一同捉拿归案,不由分辩,一口认定谋夫夺妻案成立。四久和秀春再三苦诉,刘青却一意孤行,决定来个屈打成招。可四久与秀春宁死不服,刘青令衙役将二人打昏过去,强行按了他们的指印,打入死牢,定于年前问斩。

就在此时,郑板桥接任知县,秀春母亲刘氏听说郑板桥是个大清官,抱着一线希望,来为女儿和四久鸣冤。

郑板桥早知刘青的劣迹,决心重审此案。第二天,他查阅案卷,果见漏洞百出。走访四久的左邻右舍,村人都说四久与秀春绝无通奸之事,倒是说陈三有乱伦之意。郑板桥反复琢磨:同桌6口共餐,都吃过鸡肉、喝过鸡汤,为什么只有二毛和孩子中毒?如此看来,公鸡头便是元凶了。又想,难道一只鸡仅仅只有鸡头有毒?郑板桥一时陷入困境。

一连数天,郑板桥一直调查与本案有关的人和事。一天,来到城郊的一个小村子里,见一胖一瘦两个妇女吵架,胖子骂瘦子是陈年公鸡头,瘦女人暴跳如雷,要与她拼命。郑板桥忙上前将她俩劝开,问那个瘦女人,为什么骂她陈年公鸡头?瘦女人告诉他说,公鸡是蝎子和蜈蚣的克星,它的头部是剧毒,所以喂了10年的公鸡是不能吃鸡头的,它比什么剧毒都厉害。

郑板桥恍然大悟,速回县衙,令衙役到乡村买一只喂了10年以上的公鸡,将它杀掉,煮其头,喂了狗。狗食后,不到两个时辰就死了。

郑板桥复审案情,再次取证,先找到刘氏家,问她公鸡的来源。郑板桥在刘氏带引下,找到公鸡卖主,一问其情,正是喂了10年的公鸡。再传原告陈三,问他有何证据,陈三无言对答。郑板桥当即将王秀春和陈四久无罪释放,对蓄意诬害他人的陈三判了5年徒刑。

郑板桥奇案奇破,震动齐鲁。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6262.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1、义匪郭麻子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郭麻子有一手神..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借运气》

早年间,广府城有一个任财主,趁乱世捐了个偏远地界的县官。任财主聘了一个姓高的师爷,选了跟班、装了财货,只等黄道吉日走马上任。这天,任财主把高师爷叫来,紧锁眉头,说:赴任吉日就在眼前,我还缺一个称意的人..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狐狸成精》

一人一狐的较量,究竟谁是赢家?早年间,在皖南的大山里,有个单家村,村里有个猎手叫单常胜。他眼光敏锐、身手矫健,打起猎来,只要他瞄上了,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跑不了。为了能打上好猎物,他..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打假石的传说》

在横山鬼母坟的东侧,有一块平坦而光滑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打假石。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清朝光绪年间,东北有贾氏兄弟二人,为避兵事逃亡到滦州。他们在当地游荡了多日,最后在北关村东边一个破庙里落下脚来。兄长..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寸草不生》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有一个人叫魏了翁,足智多谋,为人正直。庆元五年,魏了翁进京赶考,到了连云山。在一户破落的院门前,他看到一个老妪往院门上挂了根绳子,站在小板凳上,就要把头伸进去。魏了翁大叫:老人家,不..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佛跳墙》

佛祖也有破戒跳墙之时,更何况凡人?翻越心中的欲望之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庙里粮食不多了,你下山去化点斋米回来吧。小和尚点..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九两酒》

清干隆年间,湖北光化城内有个叫黄二的泼皮。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街坊邻居敢怒而不敢言,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也有受害人将他告到衙门,但黄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撒泼耍赖,百般..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秦妃陵盗影》

1、民国五年深秋,一辆马车出了西安,直奔临潼,径直驶进了骊山东麓的太池村,停在了张大金的院外。马车上走下一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身商人打扮。有人在么?商人走进院中喊。话音未落,屋里走出一位六十岁左右,..

民间故事 2025-09-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