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岳阳楼记>今犹在,不见当年范仲淹》

1046年,滕子京给他的好友范仲淹寄了一幅画,名叫《洞庭晚秋图》。画中的洞庭湖烟波浩渺,远处的堤岸芳草遍地,一座写着岳阳楼3个字的建筑耸立在那里。

这是滕子京的政绩工程,他想让范仲淹为新建的岳阳楼写一篇文章。范仲淹铺开宣纸,拿起狼毫笔,正准备一挥而就时,突然醒悟:两年前,我们这批人被贬到各地,虽然都在地方上干得不错,但大家还以为我们是瞎折腾。为什么我不借这次机会,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呢?

是的,范仲淹要借写文章的机会做一件大事:我要为改革代言,为天下苍生代言。为苍生代言,范仲淹究竟有什么底气,敢做这样的事情?两岁时,范仲淹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带着他,改嫁到一户朱姓人家,范仲淹也改名为朱说。在宋朝,想要出人头地,只有读书做官这一条路。范仲淹深知,自己只有努力读书,考取功名,成为官员,才能不再寄人篱下,抬起头来做人。

1015年,27岁的范仲淹考中进士,被授予正九品的官职。职位不高,俸禄不多,但他依然把母亲接到身边奉养。

1026年,母亲谢氏病故,范仲淹回老家守孝。时任应天府留守的晏殊早已听说范仲淹学问出众、人品端正,是个人才,便请他主持应天府学校的教务。

范仲淹欣然上任。到任后,他制订了一套教学计划,不仅督促学生照章执行,自己更是以身作则。经过整顿,学校很快就扭转了学风,并且吸引了很多外来学生旁听。

通过主持教务,范仲淹理解了杜甫为什么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他以办学校,兴教育为根本,因为他希望天下的学子都能像他一样,靠知识改变命运。常怀悲悯之心,才有大慈悲之爱。

在宋朝,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官员被贬,是很光荣的事。被贬,证明官员不畏权贵、敢于抗争,换句话说就是积极作为。范仲淹就在升迁、被贬、再升迁、再被贬的过程中,慢慢地实现心中的梦想。

1029年,范仲淹首次成为朝廷官员。大好前途摆在他眼前,可他偏偏要抬杠,因为他认为宋仁宗已经长大了,太后继续垂帘听政不符合政治规矩,于是他便写了一封举报信,控诉刘太后。

晏殊问他为什么要跟太后对着干,他说了一句很感人的话:只要对朝廷有好处,即便有杀身之祸,我也在所不惜。

从此以后,范仲淹的仕途就没顺利过。被贬出京后,他不停地给朝廷提建议:修建宫殿太费钱,停了吧;各部门的闲杂官员太多了,裁一点吧;官员的工资少,容易腐败,还是涨点吧。但得到的结果都一样不予理会。

刘太后去世,范仲淹被调回京城担任谏官。那年旱灾、蝗灾一起暴发,他请宋仁宗派人去考察民情,宋仁宗也不搭理他。范仲淹脾气上来了,一再力劝。最终,宋仁宗拗不过范仲淹,只好派人去地方安抚民情。

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范仲淹看不过去,也要去说一嘴:人事工作、百官升迁,应该由皇帝说了算,哪有宰相包揽的?他不仅批评宰相的工作,还给宋仁宗送去一幅《百官图》说明情况。

批评完太后批评皇帝,批评完皇帝批评宰相,这谁受得了?很快,范仲淹就被贬到饶州。县令梅尧臣给他写了一篇《灵乌赋》:你说点好听的就行了,像乌鸦报丧一样说话,谁受得了你?范仲淹看了之后,回家也写了一篇《灵乌赋》。其中有一句话足以作为中国读书人的行为准则: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1040年,宋、西夏边境战事吃紧,宋仁宗又想起了在江湖之远的范仲淹。范仲淹与韩琦成为安抚使夏竦的副手,开始了卫戍西北的军事生涯。多年的斗争和打击让范仲淹心累,但是只要国家需要,刀山火海也得闯。

1043年,西北战事平息,范仲淹被召回京城,担任参知政事。刚一升官,他就把工作重点指向了改革。

下过地方,上过朝堂,喝过清粥,也吃过鲈鱼,范仲淹清楚地知道,很多人还吃不饱饭,要卖儿鬻女才能活命;但很多人占有大片土地,贪污无数钱财。

这个世界很不公平,但朝廷的职责就是尽量让它公平一点儿。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他们都是希望用一腔热血消除黑暗、迎接光明的理想主义者。范仲淹与富弼、韩琦、滕子京、欧阳修等人共同推动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只持续了一年,就因利益集团反攻倒算而难以为继。改革派的大将也纷纷离开京城,到地方上继续为官。范仲淹去了邓州,滕子京去了岳州。

1046年,范仲淹收到滕子京的画,滕子京请他为新建的岳阳楼写一篇文章。他喝了一杯酒,看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打鱼的船只、天上的飞鸟、堤岸的芳草以及岳阳楼诗意地浮现在画面中,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韵味。

一篇《岳阳楼记》,惊艳了时光。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百年来,早已成为仁人志士的座右铭,激励历代英雄豪杰策马扬鞭,鼓舞无数君子以此为圭臬,在范仲淹的理想道路上前仆后继。在庙堂上,我就尽宰相的责任,济世安民;在地方上,我就尽臣子的责任,为君王分忧。虽然我的努力没能得到回报,但只要正气长存,就会有人继续我们的事业。范仲淹用他的人格和思想魅力成就了千年不朽的大功业。

范仲淹在被贬睦州时,曾写下一篇《严先生祠堂记》,盛赞东汉严光的气节和操守: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其实,这更像他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2983.html

相关推荐

黄梅戏《女驸马》故事简介(女驸马历史故事来源)

黄梅戏《女驸马》故事简介(女驸马历史故事来源)

黄梅戏女驸马主要内容:民女冯素贞自幼许配李兆廷,后李家败落,兆廷投亲冯府,岳父母嫌贫爱富,逼其退婚。冯素贞花园赠银于兆廷,冯父撞见,诬李为盗,将其送官入狱,逼素贞另嫁宰相刘文举之子。冯素贞男装出逃,在..

杂文 2025-09-03

故友重逢话当年

故友重逢话当年

昨天,LM主动上门来找到了我,我把他邀到家中,在盛夏的酷热中,我们挥汗如雨地相向而坐,促膝而谈,我恍如在梦境中一般。LM是我本来就为数不多的朋友中,友谊从学生时代起,一直保持到现在的,很值得一说的一个,现..

友情文章 2025-08-11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故事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原文为盗钟,原文讲的是: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亡齐国。其中有个人趁机..

杂文 2025-08-04

历史故事《灵芝闹剧》

大约是1558年的秋天,已经在龙椅上坐了36年的嘉靖皇帝,在庆祝自己生日的当天,收到了一份独特的礼物。这份礼物是由181棵灵芝组成的巨大的芝山。这些灵芝天然生成,棵棵鲜活。最大的几棵,直径在60厘米以上。照例,..

历史故事 2025-08-01

历史故事《特别的送行》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过一句话:在家里,我不是总统,只是一个父亲。从孩子16岁起,他就让孩子们独立生活,自食其力。罗斯福的三儿子小富兰克林罗斯福20岁去英国旅行,为了买一匹好马,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保密到“家”》

历史故事《保密到“家”》

周裕常,1932年11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核工业水冶纯化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二七二厂中央实验室副主任、主任、科技处处长等职务。主持二七二厂科研工作时,对许多重大的技..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名将的“牛肉令”》

白起是战国时的秦国名将。一次伏击战前,白起忽然下达了一道特殊命令:将士只配发冷食,而且常食的冷肉由熟羊肉改为熟牛肉。这道命令一下达,众将士一片哗然,大家都觉得白将军连吃的饭菜都要经管,未免太小题大做。..

历史故事 2025-07-31

历史故事《越单纯,越强大》

他是皇族贵胄,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第九世孙。他有家学渊源,他的曾曾曾祖父朱权就是一位奇才,在经史、医学、佛学、道教和茶道方面都有相当深的造诣,同时精通音律和戏剧创作。祖父是颇有名气的诗人兼画家,..

历史故事 2025-07-31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