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价高赔十》

民国初年,北京南城的牛街清真寺附近,开了一家卖酱牛肉的小店,名叫杨记牛肉铺。店主是一对四十来岁的夫妻。

这杨记牛肉铺一开张,就吸引了众多的买主。各位都知道,这牛街是北京回族聚集的地方,对牛羊肉特别讲究。在这儿做买卖,那真是在鲁班爷前卖大斧,弄不好就得卷铺盖走人。可杨记卖的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特别地烂乎,就是入口即化,又有嚼头。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因为二斤生肉才能做成一斤熟肉,如果要达到烂乎的地步,那就得用二斤半的生肉才行。

这是其一。其二呢?就是杨记卖的酱牛肉,每斤只收三毛钱。没有什么赚头。其他那些没这么好吃又烂乎的牛肉,最少也要四毛钱。您说,他这买卖能不火吗?有人问他图啥,老杨就笑:我们图的是个信誉,广种薄收嘛。这话说的也在理。

杨记的生意火是火,可是他们每天只卖一百斤酱牛肉。多了不做。老杨说:我们精力有限,多了,顾不过来,必然会影响质量。

所以,杨记的肉,每天只能卖半天。

这天上午,老杨夫妇正忙得不可开交,突然有个人横在了老杨面前。老杨抬头一看,是个三十出头的汉子,膘肥体壮,像座黑铁塔。这人明显是插队进来的。他不顾众人的白眼,对老杨说:给我来块尝尝!

老杨摇摇头,说:我这肉只卖不尝。

凭什么?那人边说边抄起了一块牛肉,放在嘴里,然后咂吧咂吧嘴说:不赖!来三斤!

老杨为了赶快将这人打发走,就给他称了三斤。可是这黑铁塔拿了肉就开溜。

哎,你还没给钱呢!

钱?他龇龇牙:我先赊着!说罢,扭头走了。

第二天,第三天,这黑铁塔是天天来,天天要三斤牛肉,天天是不给钱。

老杨不干了,这天,他坚持让这无赖先把欠的钱还上,想再买肉,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肉。

黑铁塔说:爷爷我在这北京四九城,吃饭从来不给钱。现在,看得起你,吃你点破牛肉怎么了?再说了,你这牛肉有什么好?是分量足,还是价钱低?

老杨气得说:我这肉好不好,街坊四邻自有评价,不用你说。再者说,可着北京城,像我这样的牛肉可以说是价钱最低的。

红嘴白牙,真能忽悠!爷爷我吃过这样的牛肉,就是比你这儿的便宜!

老杨一听,坚决不信,脱口就说:有比我这牛肉还便宜的,我卖一赔十!

那黑铁塔乐了,说:当真,你有何凭据?

老杨也是一为了赌气,二为杀杀这无赖的气焰,于是从旁边的一家笔墨店里,请人写了一张告示。上面写道:本店卖的酱牛肉,如果在北京城内有比我这儿便宜的,本店愿意赔偿十倍价钱。口说无凭,立此为据!然后将这告示张贴在店旁的木板上。

黑铁塔看看,笑笑,说:算你狠!爷们儿,咱们走着瞧!

这黑铁塔一走,街坊王大爷就凑到老杨的身边,悄声说:爷们儿,你就要跳进这混蛋给你挖的坑里了!

老杨不明就里,说:我敢说,我卖的这酱牛肉是全北京最便宜的。再便宜,那真是连买生肉的钱都不够了。这个人不是胡说八道吗。

王大爷摇摇头,说:你说得不错。可这只是常理。你知道今天找你叫板的是谁吗?

不认识!

这小子是清廷一个太监的干儿子,原先靠着他干爹的势力,无恶不作。现在,太监没了,他混不下去了,就想方设法地给人设计骗局。刚才他激你,让你自己提出价高赔十,他已经达到一半目的了。这套把戏他早玩过了的,害得好几户人家,家破人亡。我断定,他这几天就会找人设局,到时候呀,你百分百输!

老杨还是不太明白:没有比我更便宜的,他怎么害我?

他呀,会找你们这行里的人,让人家把酱牛肉卖得比你还便宜,至于那亏损的钱,他会给人家。

那他图的什么?

哎哟,你怎么还转不过弯来呀。他只要把你比下去了。反过来 就得要你兑现价高赔十的承诺了。你算算,你一斤卖三毛,每天一百斤,就是三十块。赔十倍是多少,三百块大洋。他要的是你开张这些天总共的十倍的钱,多少?就算你开张五十天,一天三百大洋,你要赔给他一万五千块大洋啊!

老杨一听,冷汗唰地就冒出来了,忙问:那怎么办?

王大爷眼珠转了转,说:咱们呀,也只能将计就计吧。我呢,盯着这王八蛋,看他能到哪儿下蛆去。

老杨连声道谢。王大爷摆摆手,说:街里街坊的,别说这些。

从那以后,连着十几天,那黑铁塔再没露面。就在老杨认为他没法子憋出什么好屁来时,谁知那黑铁塔又来了,手上托着一大块酱牛肉,走到老杨的面前,说:爷们儿,尝尝!

老杨见来者不善,就顺着他,撕下了一小块,尝了尝,然后说:还行吧!

那黑铁塔说:行吧!知道多少钱一斤吗?告诉你两毛!

两毛?扯鬼吧。两毛钱还不够买生肉的钱呢。

那黑铁塔一把薅住老杨的脖领子,说:你前些天可是红嘴白牙,说这四九城内有谁比你卖的便宜,你赔十倍的钱,今儿,怎么算?

老杨笑笑,说:你说便宜就便宜啦?哪家的买卖?我得去亲眼看看!

行啊!黑铁塔一扬手,招呼众人:各位爷,大家伙去见证一下,看看是不是有比他这儿更便宜的酱牛肉。回来找他赔钱啊!

于是,一应众人尾随着黑铁塔及老杨往菜市口以北而去。

这黑铁塔似乎胸有成竹,他直奔校场口胡同。等到了那儿一看,果不其然,胡同里面有一家牛大头牛肉铺,卖的也是酱牛肉,远远地就瞧见铺面的门板上贴着一张告示,走近一看,上写着:三天大降价!二毛!卖肉的是一对老人,看样子是一对夫妻,约有六十开外了。

此时,已经有百十来号人围着牛肉铺,要看热闹。

真有卖二毛的?老杨傻了,回头看看王大爷。王大爷也不说话,只是朝前面努嘴。

老杨战战兢兢地往前上了一步,待仔细一瞅,乐了,转身问黑铁塔:这儿的酱牛肉比我卖的便宜?

当然。二毛一斤!

老杨把那黑铁塔往前一推,说:你给我看清了!

黑铁塔不知怎么了,上前一看,那二毛的下面还有几个小字,写的是半斤。

半斤二毛,一斤就是四毛,比老杨卖的还贵一毛呢。

黑铁塔火了,气呼呼质问牛大头:咱们不是说好的吗,你这三天一斤卖二毛呀。

牛大头翻翻眼皮,说:我按你的要求降价了啊。

黑铁塔骂道我已经垫付给你九十块大洋了呀!

不错。牛大头说:你是给了我九十块大洋,可是我原先是每斤卖五毛的,现在卖四毛。一天卖一百斤吧,三天就亏损三十块大洋,你给我的,只是补我亏损窟窿的钱。我要是卖二毛,我赔本赚吆喝,我们老两口喝西北风去呀?

哎,不对呀。黑铁塔说:我给你的是九十块,你现在卖的是四毛,三天只亏损三十块,那六十块呢?

牛大头说:你糊涂了不是。我刚才说了,我们不能喝西北风,白给你干呀。那六十块,是你付给我们的辛苦费!

一席话,噎得那黑铁塔干瞪眼。

大伙一听,全笑了。纷纷指责黑铁塔。

真他妈的不是玩意儿!专门害人!

疯狗,到处咬人!

再看那黑铁塔,是大张着嘴,说不出话,整个傻了。可他不甘心,问众人:嘿,你们说,这牛大头昨天、今天,他的酱牛肉到底是多少钱一斤卖给你们的?

众人异口同声:二毛半斤!

黑铁塔这下子是真傻了,本想着旧戏重演。美美地坑老杨一把,谁知这回玩砸了,一分没赚到,还倒贴进去九十块大洋。

只有王大爷清楚,这校场口的百姓,为了今天,也是为了教训教训黑铁塔这类人,是专门与牛大头串通好了的。得道多助呀。

从那以后,人们再没看见黑铁塔的踪影。

这年的冬天,特别冷。除夕夜,宣武门外有十几个倒卧,有人认出,其中一个,就是那个黑铁塔。警署的人来了后,找人用破席子一卷,完事儿!

从这以后,全北京卖酱牛肉的店主儿自己统一了价格:每斤三毛五,童叟无欺!

这事,上了当年的《小小日报》。不信,你去档案馆查查去。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89.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1、义匪郭麻子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郭麻子有一手神..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借运气》

早年间,广府城有一个任财主,趁乱世捐了个偏远地界的县官。任财主聘了一个姓高的师爷,选了跟班、装了财货,只等黄道吉日走马上任。这天,任财主把高师爷叫来,紧锁眉头,说:赴任吉日就在眼前,我还缺一个称意的人..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狐狸成精》

一人一狐的较量,究竟谁是赢家?早年间,在皖南的大山里,有个单家村,村里有个猎手叫单常胜。他眼光敏锐、身手矫健,打起猎来,只要他瞄上了,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跑不了。为了能打上好猎物,他..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打假石的传说》

在横山鬼母坟的东侧,有一块平坦而光滑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打假石。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清朝光绪年间,东北有贾氏兄弟二人,为避兵事逃亡到滦州。他们在当地游荡了多日,最后在北关村东边一个破庙里落下脚来。兄长..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寸草不生》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有一个人叫魏了翁,足智多谋,为人正直。庆元五年,魏了翁进京赶考,到了连云山。在一户破落的院门前,他看到一个老妪往院门上挂了根绳子,站在小板凳上,就要把头伸进去。魏了翁大叫:老人家,不..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佛跳墙》

佛祖也有破戒跳墙之时,更何况凡人?翻越心中的欲望之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庙里粮食不多了,你下山去化点斋米回来吧。小和尚点..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九两酒》

清干隆年间,湖北光化城内有个叫黄二的泼皮。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街坊邻居敢怒而不敢言,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也有受害人将他告到衙门,但黄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撒泼耍赖,百般..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秦妃陵盗影》

1、民国五年深秋,一辆马车出了西安,直奔临潼,径直驶进了骊山东麓的太池村,停在了张大金的院外。马车上走下一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身商人打扮。有人在么?商人走进院中喊。话音未落,屋里走出一位六十岁左右,..

民间故事 2025-09-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