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价高赔十》

民国初年,北京南城的牛街清真寺附近,开了一家卖酱牛肉的小店,名叫杨记牛肉铺。店主是一对四十来岁的夫妻。

这杨记牛肉铺一开张,就吸引了众多的买主。各位都知道,这牛街是北京回族聚集的地方,对牛羊肉特别讲究。在这儿做买卖,那真是在鲁班爷前卖大斧,弄不好就得卷铺盖走人。可杨记卖的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特别地烂乎,就是入口即化,又有嚼头。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因为二斤生肉才能做成一斤熟肉,如果要达到烂乎的地步,那就得用二斤半的生肉才行。

这是其一。其二呢?就是杨记卖的酱牛肉,每斤只收三毛钱。没有什么赚头。其他那些没这么好吃又烂乎的牛肉,最少也要四毛钱。您说,他这买卖能不火吗?有人问他图啥,老杨就笑:我们图的是个信誉,广种薄收嘛。这话说的也在理。

杨记的生意火是火,可是他们每天只卖一百斤酱牛肉。多了不做。老杨说:我们精力有限,多了,顾不过来,必然会影响质量。

所以,杨记的肉,每天只能卖半天。

这天上午,老杨夫妇正忙得不可开交,突然有个人横在了老杨面前。老杨抬头一看,是个三十出头的汉子,膘肥体壮,像座黑铁塔。这人明显是插队进来的。他不顾众人的白眼,对老杨说:给我来块尝尝!

老杨摇摇头,说:我这肉只卖不尝。

凭什么?那人边说边抄起了一块牛肉,放在嘴里,然后咂吧咂吧嘴说:不赖!来三斤!

老杨为了赶快将这人打发走,就给他称了三斤。可是这黑铁塔拿了肉就开溜。

哎,你还没给钱呢!

钱?他龇龇牙:我先赊着!说罢,扭头走了。

第二天,第三天,这黑铁塔是天天来,天天要三斤牛肉,天天是不给钱。

老杨不干了,这天,他坚持让这无赖先把欠的钱还上,想再买肉,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肉。

黑铁塔说:爷爷我在这北京四九城,吃饭从来不给钱。现在,看得起你,吃你点破牛肉怎么了?再说了,你这牛肉有什么好?是分量足,还是价钱低?

老杨气得说:我这肉好不好,街坊四邻自有评价,不用你说。再者说,可着北京城,像我这样的牛肉可以说是价钱最低的。

红嘴白牙,真能忽悠!爷爷我吃过这样的牛肉,就是比你这儿的便宜!

老杨一听,坚决不信,脱口就说:有比我这牛肉还便宜的,我卖一赔十!

那黑铁塔乐了,说:当真,你有何凭据?

老杨也是一为了赌气,二为杀杀这无赖的气焰,于是从旁边的一家笔墨店里,请人写了一张告示。上面写道:本店卖的酱牛肉,如果在北京城内有比我这儿便宜的,本店愿意赔偿十倍价钱。口说无凭,立此为据!然后将这告示张贴在店旁的木板上。

黑铁塔看看,笑笑,说:算你狠!爷们儿,咱们走着瞧!

这黑铁塔一走,街坊王大爷就凑到老杨的身边,悄声说:爷们儿,你就要跳进这混蛋给你挖的坑里了!

老杨不明就里,说:我敢说,我卖的这酱牛肉是全北京最便宜的。再便宜,那真是连买生肉的钱都不够了。这个人不是胡说八道吗。

王大爷摇摇头,说:你说得不错。可这只是常理。你知道今天找你叫板的是谁吗?

不认识!

这小子是清廷一个太监的干儿子,原先靠着他干爹的势力,无恶不作。现在,太监没了,他混不下去了,就想方设法地给人设计骗局。刚才他激你,让你自己提出价高赔十,他已经达到一半目的了。这套把戏他早玩过了的,害得好几户人家,家破人亡。我断定,他这几天就会找人设局,到时候呀,你百分百输!

老杨还是不太明白:没有比我更便宜的,他怎么害我?

他呀,会找你们这行里的人,让人家把酱牛肉卖得比你还便宜,至于那亏损的钱,他会给人家。

那他图的什么?

哎哟,你怎么还转不过弯来呀。他只要把你比下去了。反过来 就得要你兑现价高赔十的承诺了。你算算,你一斤卖三毛,每天一百斤,就是三十块。赔十倍是多少,三百块大洋。他要的是你开张这些天总共的十倍的钱,多少?就算你开张五十天,一天三百大洋,你要赔给他一万五千块大洋啊!

老杨一听,冷汗唰地就冒出来了,忙问:那怎么办?

王大爷眼珠转了转,说:咱们呀,也只能将计就计吧。我呢,盯着这王八蛋,看他能到哪儿下蛆去。

老杨连声道谢。王大爷摆摆手,说:街里街坊的,别说这些。

从那以后,连着十几天,那黑铁塔再没露面。就在老杨认为他没法子憋出什么好屁来时,谁知那黑铁塔又来了,手上托着一大块酱牛肉,走到老杨的面前,说:爷们儿,尝尝!

老杨见来者不善,就顺着他,撕下了一小块,尝了尝,然后说:还行吧!

那黑铁塔说:行吧!知道多少钱一斤吗?告诉你两毛!

两毛?扯鬼吧。两毛钱还不够买生肉的钱呢。

那黑铁塔一把薅住老杨的脖领子,说:你前些天可是红嘴白牙,说这四九城内有谁比你卖的便宜,你赔十倍的钱,今儿,怎么算?

老杨笑笑,说:你说便宜就便宜啦?哪家的买卖?我得去亲眼看看!

行啊!黑铁塔一扬手,招呼众人:各位爷,大家伙去见证一下,看看是不是有比他这儿更便宜的酱牛肉。回来找他赔钱啊!

于是,一应众人尾随着黑铁塔及老杨往菜市口以北而去。

这黑铁塔似乎胸有成竹,他直奔校场口胡同。等到了那儿一看,果不其然,胡同里面有一家牛大头牛肉铺,卖的也是酱牛肉,远远地就瞧见铺面的门板上贴着一张告示,走近一看,上写着:三天大降价!二毛!卖肉的是一对老人,看样子是一对夫妻,约有六十开外了。

此时,已经有百十来号人围着牛肉铺,要看热闹。

真有卖二毛的?老杨傻了,回头看看王大爷。王大爷也不说话,只是朝前面努嘴。

老杨战战兢兢地往前上了一步,待仔细一瞅,乐了,转身问黑铁塔:这儿的酱牛肉比我卖的便宜?

当然。二毛一斤!

老杨把那黑铁塔往前一推,说:你给我看清了!

黑铁塔不知怎么了,上前一看,那二毛的下面还有几个小字,写的是半斤。

半斤二毛,一斤就是四毛,比老杨卖的还贵一毛呢。

黑铁塔火了,气呼呼质问牛大头:咱们不是说好的吗,你这三天一斤卖二毛呀。

牛大头翻翻眼皮,说:我按你的要求降价了啊。

黑铁塔骂道我已经垫付给你九十块大洋了呀!

不错。牛大头说:你是给了我九十块大洋,可是我原先是每斤卖五毛的,现在卖四毛。一天卖一百斤吧,三天就亏损三十块大洋,你给我的,只是补我亏损窟窿的钱。我要是卖二毛,我赔本赚吆喝,我们老两口喝西北风去呀?

哎,不对呀。黑铁塔说:我给你的是九十块,你现在卖的是四毛,三天只亏损三十块,那六十块呢?

牛大头说:你糊涂了不是。我刚才说了,我们不能喝西北风,白给你干呀。那六十块,是你付给我们的辛苦费!

一席话,噎得那黑铁塔干瞪眼。

大伙一听,全笑了。纷纷指责黑铁塔。

真他妈的不是玩意儿!专门害人!

疯狗,到处咬人!

再看那黑铁塔,是大张着嘴,说不出话,整个傻了。可他不甘心,问众人:嘿,你们说,这牛大头昨天、今天,他的酱牛肉到底是多少钱一斤卖给你们的?

众人异口同声:二毛半斤!

黑铁塔这下子是真傻了,本想着旧戏重演。美美地坑老杨一把,谁知这回玩砸了,一分没赚到,还倒贴进去九十块大洋。

只有王大爷清楚,这校场口的百姓,为了今天,也是为了教训教训黑铁塔这类人,是专门与牛大头串通好了的。得道多助呀。

从那以后,人们再没看见黑铁塔的踪影。

这年的冬天,特别冷。除夕夜,宣武门外有十几个倒卧,有人认出,其中一个,就是那个黑铁塔。警署的人来了后,找人用破席子一卷,完事儿!

从这以后,全北京卖酱牛肉的店主儿自己统一了价格:每斤三毛五,童叟无欺!

这事,上了当年的《小小日报》。不信,你去档案馆查查去。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89.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穿土》

河北临西县一带,原是黄河古道。自从黄河改道,留下了一望无际的黄沙土,用来种粮食算不上好土质,这里的老百姓一直过得很苦。话说早年间,这里有个沙土堆村,村子旁有一个很大的沙土堆。村里住着一个叫冯才的年轻人..

民间故事 2025-09-03

民间故事《神奇牡丹花》

民间故事《神奇牡丹花》

1、牡丹秘诀晨曦微露,群鸟齐鸣的一大早,大商人徐天赐骑着青骡子,地从路上跑来。他身后跟着十几名仆人,这些仆人保护着一辆马车,马车上放着一口黑漆的桐木棺材,一行人的目的地是琅琊山半山腰上的天香寺。那黑漆..

民间故事 2025-09-03

民间故事《三绝戏》

民间故事《三绝戏》

1、比才论亲话说有个年轻人叫司马良,是司马老先生的独子。司马老先生曾中过状元,学识过人,他因厌倦朝廷里的争斗,便借故去一个小地方任了个闲职。这司马良长得一表人才,然而幼年时不幸染上眼疾,后来双目失明成..

民间故事 2025-09-03

民间故事《马神传奇》

1931年冬,日本关东军河野中佐指挥着一个骑兵大队,在辽西一带多次烧杀掳掠,当地百姓深受其害。为了对付日本鬼子这支骑兵,抗日义勇军总司令黄显声将军决定组建一支骑兵队伍。组建骑兵部队,首先要有战马,于是,黄..

民间故事 2025-09-03

民间故事《金鸡失踪之谜》

民间故事《金鸡失踪之谜》

1、新娘遭抢清朝康熙年间,皖西舒城西门外,一条南溪河绕城而过,溪边翠竹丛生,郁郁葱葱,有一个偌大土墩矗立其中,巍峨壮观。墩子上有只金鸡,雄立其上,傲视四野,远远望去,令人叹为观止,抚掌叫绝,实为舒城城..

民间故事 2025-09-03

民间故事《苦菊花》

民间故事《苦菊花》

人们常将夫妻俩称作两口子,可谁想到,这个称呼的背后却有着一个凄美动人、令人唏嘘的故事1、阴差阳错从前,滦州城燕山街有个吴长顺,人长得不咋的,从远处看就像一根竹竿挑着颗瘪枣儿。别看吴长顺这般模样,可他刚..

民间故事 2025-09-02

民间故事《神猴连环计》

民间故事《神猴连环计》

1、绝世神猴清风山绵延近百里,常年云雾缭绕,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以马连成为首的上千盗匪就盘踞于此。官府几次派兵征剿,皆损失惨重,无功而返。常常做梦都要铲除马连成的知府冯忠廷,近来对他们也只好睁一只眼闭..

民间故事 2025-09-02

民间故事《白鸭宰不得》

民间故事《白鸭宰不得》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然而早年间官场中竟有一种令人发指的陋俗,官匪勾结,让无辜之人入狱顶罪,俗称宰白鸭1、偶遇早年的时候,在豫北的黄池县境内,有个叫小麻寺的村子。村子南边不远,有一处水荡,据说这个水荡下..

民间故事 2025-09-0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