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良心当铺》

良心当铺的境况一天不如一天,眼看就要关门大吉了。

良心当铺的老板张一品因为得了一场大病,眼睛意外失明,只得把当铺交给了儿子张三宝打理。这张三宝一不懂得经营,二不识货。前不久,又因为贪财,一连错收了几件假古董,亏了两千多两银子。

这天,一个老头儿拿着个青花瓷瓶来到良心当铺。伙计连忙叫来张三宝。张三宝接过青花瓷瓶看了看,说:拿走,拿走!什么东西也拿来当!

老头儿说:你不相信这是古董?这可是我家祖传的!然后,老头儿细细地跟张三宝说了一番。原来,老头儿有病在身,急需钱买药,他求张三宝收下这青花瓷瓶,只当二十两银子就够了。老头儿说罢,不住地咳嗽起来。看来,老头儿把这瓷瓶当作了救命符。

张三宝想,以前我太贪,当铺也一天不如一天,反正如今当铺也要关门了,不如就给他二十两银子。于是,张三宝收下了瓷瓶,叫伙计取银子给老头儿。伙计慌了,上前对张三宝说:老板,这可不是古董,连一两银子也值不到!张三宝说:我叫你给钱你就给钱吧!伙计叹口气,只得取了二十两银子给老头儿。伙计见张三宝拿着瓷瓶进里屋去了,嘴里说道:明明是假货还要,我看这当铺要关门喽!说罢,摇头叹息。

哪想到,十天过后,这个老头儿又来了,这次,老头儿又带了一个青花瓷瓶来。伙计一看青花瓷瓶,跟上次那个大不一样,伙计不敢大意,赶紧去叫张三宝。张三宝看到这个青花瓷瓶,眼睛也不由得一亮,用手摸着瓷瓶说:你想当多少银子?老头儿说:五百两!张三宝吃了一惊,说:只当五百两?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两!老头儿说:不必那么多,只要五百两就够了!张三宝高兴地收了瓷瓶,叫伙计给钱。老头儿最后还把上次那个青花瓷瓶赎走了。

十天过后,赎当的日期到了,可老头儿却没有来。那个青花瓷瓶,就算是当铺的了。这个瓷瓶,少说也能值两千两银子。

不过,张三宝另有打算,就是把当铺盘给兴隆当铺的刘老板。这天一大早,刘老板就带着两个伙计来到了良心当铺盘货查账。开始时,刘老板还不以为意,等他看到了那个青花瓷瓶,不由得大惊失色,连忙对张三宝说:你这当铺,我还是不要了

张三宝觉得奇怪:你怎么出尔反尔?!

刘老板指着那个青花瓷瓶说:就这瓷瓶,能值五千两银子。你说你的当铺经营不下去了,开什么玩笑呀?!刘老板说完,袖子一甩,带着自己的两个伙计走了。张三宝愣在那里,好半天,他上前捧着青花瓷瓶,说道:这瓷瓶值五千两银子,这么多

因为有了这个值钱的青花瓷瓶在,良心当铺依然开张着,而且生意越来越兴隆。

年终,一盘账,当铺扭亏为盈,除去各种开支,还赚了三四千两银子。

那天晚上,张三宝把这个喜讯告诉了父亲张一品。张一品听了,笑着对张三宝说:当铺能起死回生,看来还是靠那个瓷瓶呀!张三宝说:是呀!那么值钱的一个瓷瓶,那个老人只当了五百两银子,一直没来赎!张一品说:那是人家见你有良心,送你的!送给我的?张三宝莫名其妙。

张一品看了看张三宝,笑着说道:老人拿来的第一个瓷瓶,明明是个不值钱的假货,可你还是给了他二十两银子,你是见老人有病可怜他。可见你还有良心,所以后来人家就送你一个值五千两银子的真瓷瓶了!

张三宝不由得有些纳闷,问:爹,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张一品笑着说:因为我就是那个老人

你张三宝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张一品继续说道:我知道当铺早晚都要交给你打理,于是,就在大病之后装着失明了,让你来打理当铺。哪想到你贪财好利,急于赚钱,不到一个月就亏了两千两银子。为此,我很气愤,可我还不想让当铺就此败了下去,于是就化装成一个有病的老头儿拿一个假瓷瓶来当,没想到你小子还有点良心,给了我二十两银子,于是我就找出我珍藏多年的古董瓷瓶拿来当给你,如此一来,就没人敢收购这个当铺了,而你也就有信心了。

听完父亲的解释,张三宝泪眼模煳:爹,要不是你张一品笑着说:是你的良心拯救了你,拯救了当铺。我当初给当铺取名叫作良心当铺,就是要做一个有良心的人,经营一个有良心的当铺。因为只有良心,才能赢得人心,才能赢得生意!

张三宝不住地点头。他终于明白,父亲经营了几十年当铺却没有赚到多少钱的原因了。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610.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1、义匪郭麻子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郭麻子有一手神..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借运气》

早年间,广府城有一个任财主,趁乱世捐了个偏远地界的县官。任财主聘了一个姓高的师爷,选了跟班、装了财货,只等黄道吉日走马上任。这天,任财主把高师爷叫来,紧锁眉头,说:赴任吉日就在眼前,我还缺一个称意的人..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狐狸成精》

一人一狐的较量,究竟谁是赢家?早年间,在皖南的大山里,有个单家村,村里有个猎手叫单常胜。他眼光敏锐、身手矫健,打起猎来,只要他瞄上了,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跑不了。为了能打上好猎物,他..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打假石的传说》

在横山鬼母坟的东侧,有一块平坦而光滑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打假石。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清朝光绪年间,东北有贾氏兄弟二人,为避兵事逃亡到滦州。他们在当地游荡了多日,最后在北关村东边一个破庙里落下脚来。兄长..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寸草不生》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有一个人叫魏了翁,足智多谋,为人正直。庆元五年,魏了翁进京赶考,到了连云山。在一户破落的院门前,他看到一个老妪往院门上挂了根绳子,站在小板凳上,就要把头伸进去。魏了翁大叫:老人家,不..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佛跳墙》

佛祖也有破戒跳墙之时,更何况凡人?翻越心中的欲望之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庙里粮食不多了,你下山去化点斋米回来吧。小和尚点..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九两酒》

清干隆年间,湖北光化城内有个叫黄二的泼皮。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街坊邻居敢怒而不敢言,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也有受害人将他告到衙门,但黄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撒泼耍赖,百般..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秦妃陵盗影》

1、民国五年深秋,一辆马车出了西安,直奔临潼,径直驶进了骊山东麓的太池村,停在了张大金的院外。马车上走下一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身商人打扮。有人在么?商人走进院中喊。话音未落,屋里走出一位六十岁左右,..

民间故事 2025-09-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