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良心当铺》

良心当铺的境况一天不如一天,眼看就要关门大吉了。

良心当铺的老板张一品因为得了一场大病,眼睛意外失明,只得把当铺交给了儿子张三宝打理。这张三宝一不懂得经营,二不识货。前不久,又因为贪财,一连错收了几件假古董,亏了两千多两银子。

这天,一个老头儿拿着个青花瓷瓶来到良心当铺。伙计连忙叫来张三宝。张三宝接过青花瓷瓶看了看,说:拿走,拿走!什么东西也拿来当!

老头儿说:你不相信这是古董?这可是我家祖传的!然后,老头儿细细地跟张三宝说了一番。原来,老头儿有病在身,急需钱买药,他求张三宝收下这青花瓷瓶,只当二十两银子就够了。老头儿说罢,不住地咳嗽起来。看来,老头儿把这瓷瓶当作了救命符。

张三宝想,以前我太贪,当铺也一天不如一天,反正如今当铺也要关门了,不如就给他二十两银子。于是,张三宝收下了瓷瓶,叫伙计取银子给老头儿。伙计慌了,上前对张三宝说:老板,这可不是古董,连一两银子也值不到!张三宝说:我叫你给钱你就给钱吧!伙计叹口气,只得取了二十两银子给老头儿。伙计见张三宝拿着瓷瓶进里屋去了,嘴里说道:明明是假货还要,我看这当铺要关门喽!说罢,摇头叹息。

哪想到,十天过后,这个老头儿又来了,这次,老头儿又带了一个青花瓷瓶来。伙计一看青花瓷瓶,跟上次那个大不一样,伙计不敢大意,赶紧去叫张三宝。张三宝看到这个青花瓷瓶,眼睛也不由得一亮,用手摸着瓷瓶说:你想当多少银子?老头儿说:五百两!张三宝吃了一惊,说:只当五百两?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两!老头儿说:不必那么多,只要五百两就够了!张三宝高兴地收了瓷瓶,叫伙计给钱。老头儿最后还把上次那个青花瓷瓶赎走了。

十天过后,赎当的日期到了,可老头儿却没有来。那个青花瓷瓶,就算是当铺的了。这个瓷瓶,少说也能值两千两银子。

不过,张三宝另有打算,就是把当铺盘给兴隆当铺的刘老板。这天一大早,刘老板就带着两个伙计来到了良心当铺盘货查账。开始时,刘老板还不以为意,等他看到了那个青花瓷瓶,不由得大惊失色,连忙对张三宝说:你这当铺,我还是不要了

张三宝觉得奇怪:你怎么出尔反尔?!

刘老板指着那个青花瓷瓶说:就这瓷瓶,能值五千两银子。你说你的当铺经营不下去了,开什么玩笑呀?!刘老板说完,袖子一甩,带着自己的两个伙计走了。张三宝愣在那里,好半天,他上前捧着青花瓷瓶,说道:这瓷瓶值五千两银子,这么多

因为有了这个值钱的青花瓷瓶在,良心当铺依然开张着,而且生意越来越兴隆。

年终,一盘账,当铺扭亏为盈,除去各种开支,还赚了三四千两银子。

那天晚上,张三宝把这个喜讯告诉了父亲张一品。张一品听了,笑着对张三宝说:当铺能起死回生,看来还是靠那个瓷瓶呀!张三宝说:是呀!那么值钱的一个瓷瓶,那个老人只当了五百两银子,一直没来赎!张一品说:那是人家见你有良心,送你的!送给我的?张三宝莫名其妙。

张一品看了看张三宝,笑着说道:老人拿来的第一个瓷瓶,明明是个不值钱的假货,可你还是给了他二十两银子,你是见老人有病可怜他。可见你还有良心,所以后来人家就送你一个值五千两银子的真瓷瓶了!

张三宝不由得有些纳闷,问:爹,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张一品笑着说:因为我就是那个老人

你张三宝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张一品继续说道:我知道当铺早晚都要交给你打理,于是,就在大病之后装着失明了,让你来打理当铺。哪想到你贪财好利,急于赚钱,不到一个月就亏了两千两银子。为此,我很气愤,可我还不想让当铺就此败了下去,于是就化装成一个有病的老头儿拿一个假瓷瓶来当,没想到你小子还有点良心,给了我二十两银子,于是我就找出我珍藏多年的古董瓷瓶拿来当给你,如此一来,就没人敢收购这个当铺了,而你也就有信心了。

听完父亲的解释,张三宝泪眼模煳:爹,要不是你张一品笑着说:是你的良心拯救了你,拯救了当铺。我当初给当铺取名叫作良心当铺,就是要做一个有良心的人,经营一个有良心的当铺。因为只有良心,才能赢得人心,才能赢得生意!

张三宝不住地点头。他终于明白,父亲经营了几十年当铺却没有赚到多少钱的原因了。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610.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老鼠爱大米》

1、明朝嘉靖年间,新城县。官道上,两匹高头大马缓缓行来,白马上的高大男子看着路上推粮车赶路的行人,有点奇怪地对同伴道:殷乐,你看这些农户,应该是去县衙交公粮的,不知为何都是眉头紧锁,咱们问问去。说罢跳..

民间故事 2025-08-30

民间故事《蒙冤的响屐舞》

越王勾践把绝世美女西施送给了吴王夫差,表面上做了顺民,放牛牧羊,实则是卧薪尝胆,以图日后东山再起。西施到了吴国后,很快就得到了吴王的宠爱,一颦一笑,让夫差神魂颠倒。因此,西施在那边就常常能传来一些消息..

民间故事 2025-08-30

民间故事《苍猊奇谋》

民间故事《苍猊奇谋》

勇斗群狼南宋年间,临安城里有位赵王爷,他生平最大的爱好就是斗狗。为满足自己的嗜好,他在王府后院专门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狗舍。这天,赵王爷正在发呆,京城的狗行家张庭忽然急匆匆地跑了来。见张庭乐得嘴角都咧到..

民间故事 2025-08-30

民间故事《宏誓大愿》

了凡和尚是个行脚僧,最近有些倦了,总想找个地方晨钟暮鼓,潜心向佛,可一直没找到相投的地方。这天,了凡无意中云游到龙台山,突然疲倦得不得了,忍不住坐下来喘口长气,再四下一打量,龙台山山清水秀,幽静无双,..

民间故事 2025-08-30

民间故事《为对手吆喝》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茂林镇上有两家雨伞作坊,老板分别是刘掌柜、马掌柜。俗话说同行是冤家,马掌柜总是看刘掌柜不顺眼,刘掌柜偶尔也对马掌柜的为人有微词。刘掌柜的刘记伞坊和马掌柜的马记伞坊的生意,原本不相上下..

民间故事 2025-08-30

民间故事《招伙计》

清嘉庆年间,太和有一家永裕当铺,掌柜的是个外乡人,姓王名瑞,人称王掌柜。此人聪明透顶,做事缜密。他看着铺子越来越大,人手不够,还需要找个能干的伙计。现有的几个伙计张诚、李实等人都不错,可惜都是老实头儿..

民间故事 2025-08-29

民间故事《识字救命》

清朝乾隆年间,江南泾县柳树村里,有位教书先生名叫崔志柏。崔先生学识渊博,为人却非常孤傲,只肯教那些天资聪慧的孩子,对天资一般的孩子,他一概拒之门外。柳树村里有三十多户人家,但没有一户人家的孩子能跟着崔..

民间故事 2025-08-29

民间故事《盗马案》

民国初年,在天津有个大财主叫周兆封,家里的独子从英国留学回来,帮着他打理家族的生意。这个周少爷有个爱好,就是喜欢骑马,家里也养了几匹好马。最近,周少爷又重金买了一匹白马。这匹白马浑身上下和雪一样白,一..

民间故事 2025-08-29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