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暴雨梨花钉》

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拜相推行变法,引起了大地主官僚集团的强烈反对。他虽力排众议,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推行新法,终因寡不敌众,在反对派的竭力诽谤和攻击下,于熙宁七年被迫辞职,黯然返回冶县。反对派势力却不肯罢休,暗中派了心狠手辣的江湖杀手实施对王安石的刺杀,以防止他重返朝堂。

暗器

连绵的秋雨下个不停,傍山而建的一处观音禅院里亮着微弱的灯光。正中央竖着的观音塑像目含悲悯,宝相庄严。一个小和尚推门而入,走到打坐的老主持身旁,低声道:宗主,那几个和尚的尸体都掩埋好了。这老主持正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杀手组织万毒坛宗主吴七儿,此次收了买主五千两白银要王安石的项上人头。本以为是手拿把抓的事儿,不料接连派了好几拨手下行刺都以失败告终,而且无一生还。

吴七儿坐不住了,查看尸体,发现所有人都是一个死因,被一根细如毛发的铁钉刺穿了心脏。吴七儿登时大惊,这发射铁钉的暗器应该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暴雨梨花钉。江湖传言此物乃是一位巧匠所造,扁平如匣,长三寸,厚三寸。上用小篆字体雕刻着几个小字:出必见红,空回不祥;披红挂绿,同见阎王;急中之急,暗器之王。暴雨梨花钉一次可装载二十八根铁钉,只要按动机栝,铁钉瞬间激射而出,迅捷无比,令人防不胜防。而且匣子本身还藏着一个秘密,至今无人知晓。

当年,江湖中人为了争夺这件暗器,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有一次,那位巧匠刚给暴雨梨花钉装上二十八根铁钉,夺宝的江湖中人就杀进来了。他还没来得及发射铁钉就被杀死了。暴雨梨花钉也就落到了那批江湖中人的手里。后来才发现由于暴雨梨花钉结构复杂,除了那位巧匠之外外人根本打不开。所以一旦二十八根铁钉发射完毕,不能重新装载铁钉,暴雨梨花钉也就成了一个废物。

巧匠被杀后,各路武林豪客为了争夺暴雨梨花钉费尽心机。宝物数易其主,据传言最后被一个叫奎三彪的无名小卒得到了。此人五短身材,武功更是粗浅得很。这条消息爆出后,让一众武林豪客顿觉汗颜,纷纷要找奎三彪拼命,夺回暴雨梨花钉。

不料奎三彪得到暴雨梨花钉后,立马隐藏了起来。一众武林豪客到处寻找,结果是一无所获。奎三彪就这样带着暴雨梨花钉还有它自身的秘密在江湖中消失了。想不到十八年后,为了保护一个被朝廷罢了相的落魄官员,暴雨梨花钉竟然会重现江湖!

眼看手下接连失败,吴七儿只得带着大徒弟桑木亲自出马,打探到王安石返回冶县的路线,提前来到了观音禅院里,结果了几个和尚的性命,扮作老主持和小和尚的模样,准备伺机刺杀王安石。

吴七儿查了一下,一共有二十一名手下中了铁钉,也就是说暴雨梨花钉还能发射七根铁钉。他已经在心里盘算好了,这次下山不但要拿下王安石的项上人头给买主交货,还要夺取暴雨梨花钉。有了这件宝物后,万毒坛的名头以后在江湖中就会更加响亮。

正自琢磨,忽见桑木闪了过来,低声道:宗主,有顶轿子过来了。吴七儿暗道:按计划行事。少时,一顶小轿子停在了门口,一位管家模样的老奴佝偻着腰,掀开了轿帘,走下来一位儒雅的中年人,面带憔悴之色,仍掩不住眉宇间的英武之气。吴七儿内心一阵激动,此人正是此次刺杀的目标王安石无疑。

只听中年人说道:大师,雨势太大,老夫跟几个家奴想在寺中借宿一宿,还望行个方便。吴七儿双手合十道:施主不必客气。当即吩咐桑木下去收拾房间。双方礼毕坐了下来,吴七儿问道:不知王大人这是要前往何处?中年人一惊,问道:大师怎么知道我就是王安石?

吴七儿说道:老僧虽是方外之人,对时事还是了解一些的。再看大人的不凡气度,虽穿着朴素,却不失枢臣风范。所以才会冒然一猜的。当下又详述了自己对新法的看法,诸如新颁布的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兼并势力,缓和了朝廷的财政危机。从长远来看,实是利国利民的良策。

王安石不料在这山野之中,竟然会有人对自己的新法了解得如此透彻,一时颇为感动。二人一连聊了两个多时辰,王安石才有了倦意,正要告辞休息。吴七儿起身取出一支线香来,说道:这是安神香,大人睡下时可点燃,对睡眠颇有益处。王安石连忙道谢。自打被迫辞职以来,已经数月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啦。

来到简陋的卧室,王安石点上安神香,合衣躺了下去。安神香散发出来的香气淡淡的,闻着内心平静了许多,不一会儿睡意就来了。睡梦中,王安石忽觉自己的身体像是漂了起来!

刺杀

猛然惊醒,果然发现自己被管家横抱着往外走去。王安石正要发问,管家放下他,连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他往卧室里看。王安石好奇,透过窗户向里望去,只见床上的被子被挪动了,远看像是一个人侧卧着躺在那里。桌上的安神香快要燃完了,似乎并无不妥呀。王安石疑惑地望着管家,管家拿手指了指,示意他继续看。

少时,隐约只见几只类似蝎子的毒虫快速从门缝里爬了出来,停在屋子中央,像是在寻找猎物。一会儿全部向床上爬了过去,最后全部爬进了被子里。看来这些毒虫是闻着安神香的香气爬进来的,无声无息地就能取人性命。王安石吓得倒吸一口凉气,管家拉着他快速来到门口,几名家丁早已等在那里。王安石上了轿子,管家一挥手,一行人抬起轿子冒着大雨飞快地向前赶去。

暴雨依旧下个不停。管家意味深长地说道:大人,朝廷里还是有人对您放心不下啊。王安石知道自己的变法触动了朝中一大批大臣的利益,自己虽然已经辞官,但是他们却不肯放过自己。不料连这种卑劣的江湖手段都用上了,真是无所不用其极。长叹了口气,王安石问他是怎么看出那个老住持有问题的。

管家呵呵一笑,说自己见那老住持言谈举止根本不像一个和尚,而且他的头顶有血迹,明明是新剃的。还有那根安神香,哪有初次见面就送人一根安神香的,感觉太突兀了,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462.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1、义匪郭麻子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郭麻子有一手神..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借运气》

早年间,广府城有一个任财主,趁乱世捐了个偏远地界的县官。任财主聘了一个姓高的师爷,选了跟班、装了财货,只等黄道吉日走马上任。这天,任财主把高师爷叫来,紧锁眉头,说:赴任吉日就在眼前,我还缺一个称意的人..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狐狸成精》

一人一狐的较量,究竟谁是赢家?早年间,在皖南的大山里,有个单家村,村里有个猎手叫单常胜。他眼光敏锐、身手矫健,打起猎来,只要他瞄上了,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跑不了。为了能打上好猎物,他..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打假石的传说》

在横山鬼母坟的东侧,有一块平坦而光滑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打假石。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清朝光绪年间,东北有贾氏兄弟二人,为避兵事逃亡到滦州。他们在当地游荡了多日,最后在北关村东边一个破庙里落下脚来。兄长..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寸草不生》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有一个人叫魏了翁,足智多谋,为人正直。庆元五年,魏了翁进京赶考,到了连云山。在一户破落的院门前,他看到一个老妪往院门上挂了根绳子,站在小板凳上,就要把头伸进去。魏了翁大叫:老人家,不..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佛跳墙》

佛祖也有破戒跳墙之时,更何况凡人?翻越心中的欲望之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庙里粮食不多了,你下山去化点斋米回来吧。小和尚点..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九两酒》

清干隆年间,湖北光化城内有个叫黄二的泼皮。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街坊邻居敢怒而不敢言,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也有受害人将他告到衙门,但黄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撒泼耍赖,百般..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秦妃陵盗影》

1、民国五年深秋,一辆马车出了西安,直奔临潼,径直驶进了骊山东麓的太池村,停在了张大金的院外。马车上走下一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身商人打扮。有人在么?商人走进院中喊。话音未落,屋里走出一位六十岁左右,..

民间故事 2025-09-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