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良知》

一梦惊醒,皓月半窗。

那个丑男笑吟吟地夸赞,仁兄,今日你为小善,可以积福矣。

寄托着诸多美好期盼,父亲为他取名万通。可处世后,他偏偏事事不通,苦读十数年屡试不第,害得他今年盼明年,越盼日子越窘迫。他平时极少出门,本来就吃不饱,行动更是消化食。偏偏今天头痛读不下书,决意出去走走,就碰上了这昏倒在路侧的老乞。

万通把老乞背回家,引得许多邻人指指点点。自己还不知道去哪儿乞食,还有心思顾别人?万通置若罔闻,他一碗粥分了多半喂给老乞,只盼他明日有些气力离开

从枯草地铺上坐起,万通品咂着梦中丑男说的话,再望一眼破床上酣睡的老乞,莫说自家破烂,在老人家眼中或许是豪宅呢。

果然老乞睁开眼就告辞了,谢字也不曾听到半个。万通自嘲,自家这副模样,有人肯屈就一夜就是他的荣耀了,还奢望什么谢?

谁知道老乞傍晚又回来了。老乞说,我知道相公清贫,中午无饭,所以才趁黄昏过来。

万通暗暗叫苦,果真乐不思蜀,难舍得离开这豪宅了?我一天只吃一餐,你至晚上方过来,我却拿什么给你吃?话未出口,老乞从怀里掏出一方油腻腻的手帕,里面包着一块粗面饼。

讨得的残羹剩饭我已吃饱,这块饼不是剩的,相公将就吧。

万通好不惭愧,自己曾经如何看人哪。

那老乞天天傍晚回来睡觉,变着样子给万通捎回吃的。万通有些受不住。老丈,我不过背你一程,不过分你半碗残粥,你如此回报,万某于心有愧。

老乞变了脸。不教相公背那一程,还有我这命吗?相公是嫌我脏?我见天去池塘洗,如能找得出一只虱子来,我生吃了它。

老乞说,相公饱学,应知道滴水涌泉的道理,救一命却不让报答,是陷我于不义呢。

万通只好由他。

乞讨是不能起早贪黑的,扰民呢。老乞早晚得闲,把万通的屋边院角种上蔬菜,从此,两人有了菜吃。万通不再为吃饭发愁,书读得专心,当年考中秀才。有了功名,巴结接济者渐多,他日子滋润了许多。

老乞告辞。

万通说,老丈这却是陷我于不义。你我患难之交,刚吃饱肚子就送客,我这书读来何用?

小茅屋还是一对陌生人居住。老乞拾得破旧木料,再搭了一张床,万通便不必再睡稻草地铺了。

万通要去省城乡试。行李准备妥当,老乞突然病重不起。老乞说,良机千载难逢,相公只管前往应试,不要顾我。

万通冷笑,我扔下你径自求功名?这功名也就一文不值了。

直伺候到老乞咽气,万通把他埋在自家祖坟里。万通说,这是我师傅,他老人家教我如何做人呢。

这夜,那丑男又来梦里夸他,你又行一善事,大福不远了。

万通说,我埋葬老乞是偿还欠他的情呢,何善之有?

丑男拍掌大笑,道,为常人难为之事,小善;悟常人难悟之理,中善也。你确实是大福到了。

果然,万通好友日多。乡亲们说,秀才能如此厚待陌路乞丐,其仁心可见,与此人交,如饮仙泉,如食甘饴,何乐不为?

万通善声远播,感动了朝廷,皇上亲题御匾,并破格委任他到一个偏远小县主政。

到任后的知县万通痛惜黎民疾苦,深入乡间体察慰问,访察期间,他摸准了贫苦的脉,带领百姓披荆斩棘,焚芦掘笋,垦数十万亩荒坡沼泽为良田。百姓耕得其田,衣食丰足,离乡逃难的回返,邻近灾区的难民纷纷投奔,小县扩展成大县。皇上大喜,万通被提拔到故乡的省城做了主官。

丑男又入万通梦中,贺曰,尔今虽贵,然牢记深悟善,善,不可稍忘。

官做大了,万通频繁回乡祭祖。眼见家乡依然贫穷,心里就过不去。在驿馆夜间失眠便想,一室不扫,安能扫天下?连自己家乡都顾不好,我有何脸面治理全省?

陪同的府、县官见上司不悦,连称卑职有过。知府立拨黄金百两,知县立拨白银千两,小村所有泥茅草屋换作砖瓦房,人人穿上新衣乡亲们的欢声如潮水,直冲得万大人官轿飘荡欲飞。

感觉去了一块最大的心病,为故乡做了大事,他没有枉活一回,看一些昔日拿白眼瞟他的乡邻那副毕恭毕敬、诚惶诚恐的样子,男子汉理应如此!当夜,万大人酣然入睡。

丑男又入梦了。丑男目光冷冷,看得万大人好不自在,预料中的赞赏一个字没有。丑男说,秀才,你这格局终究只是个秀才。敢为如此大恶,身后当遗臭万年。

仁兄何出此言?下官作什么大恶了?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尔却私肥一隅,把本来可周济数十万贫民的金银偏袒了百户小村,刮一省黎民之膏,去家乡沽得虚名,岂非大恶而何?

万大人委屈,道,此非下官之责,均乃当地父母官所为。

如尔非其上司,会有这种慷慨?此谓以权谋私者,大恶。

万通周身是汗。仁兄一席点拨,令下官如醍醐灌顶。此后当兢兢业业,心系众生以赎前愆。先生,该如何称呼您?

你可叫我良知。什么先生,你我同日同时生,我本是另一个你。偶尔让你见到我,为的是让你清楚,自己也有丑的一面。孺子可教也,尔无凶险矣。从此别过,珍重。

一梦惊醒,又是皓月半窗。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284.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1、义匪郭麻子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郭麻子有一手神..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借运气》

早年间,广府城有一个任财主,趁乱世捐了个偏远地界的县官。任财主聘了一个姓高的师爷,选了跟班、装了财货,只等黄道吉日走马上任。这天,任财主把高师爷叫来,紧锁眉头,说:赴任吉日就在眼前,我还缺一个称意的人..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狐狸成精》

一人一狐的较量,究竟谁是赢家?早年间,在皖南的大山里,有个单家村,村里有个猎手叫单常胜。他眼光敏锐、身手矫健,打起猎来,只要他瞄上了,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跑不了。为了能打上好猎物,他..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打假石的传说》

在横山鬼母坟的东侧,有一块平坦而光滑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打假石。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清朝光绪年间,东北有贾氏兄弟二人,为避兵事逃亡到滦州。他们在当地游荡了多日,最后在北关村东边一个破庙里落下脚来。兄长..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寸草不生》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有一个人叫魏了翁,足智多谋,为人正直。庆元五年,魏了翁进京赶考,到了连云山。在一户破落的院门前,他看到一个老妪往院门上挂了根绳子,站在小板凳上,就要把头伸进去。魏了翁大叫:老人家,不..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佛跳墙》

佛祖也有破戒跳墙之时,更何况凡人?翻越心中的欲望之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庙里粮食不多了,你下山去化点斋米回来吧。小和尚点..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九两酒》

清干隆年间,湖北光化城内有个叫黄二的泼皮。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街坊邻居敢怒而不敢言,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也有受害人将他告到衙门,但黄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撒泼耍赖,百般..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秦妃陵盗影》

1、民国五年深秋,一辆马车出了西安,直奔临潼,径直驶进了骊山东麓的太池村,停在了张大金的院外。马车上走下一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身商人打扮。有人在么?商人走进院中喊。话音未落,屋里走出一位六十岁左右,..

民间故事 2025-09-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