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精选《我的父亲》

时下父亲肩上多了份责任,帮助儿女们照顾去年夏末不慎摔伤的母亲。以前家务活儿总是由母亲独自打理,父亲每日的时间,大都是阅读书报和伏案写作。老人书斋兼卧室墙壁上那帧乐于在大寂寞中耕耘的书法条幅,是吴宝泉先生题之父亲的写照。

父亲与文学艺术打了近70年的交道。他的两位文学启蒙老师,是我奶奶和爷爷。父亲在《我与文学》一文中,回忆奶奶用珍藏的国文课本教他读书,给他讲述童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开拓他的逻辑思维的天地,启迪他的形象思维的大门。也回忆爷爷早年毕业于简易师范,是村人敬重的文化长者、教育委员。爷爷教子有方,选用线装带插图的《千家诗》教他吟诵,时至今日,父亲还能背诵幼年学过的如杜甫《兵车行》等几十首诗章。

父亲读完初小高小,因家境清寒,小小年纪便辍学了,跟着爷爷下田劳作。他不知偷偷地落了多少次眼泪,然而自修的脚步却一刻不曾停歇。1951年,15岁的他就以优异的文化成绩考取教师岗位,由县府派到有名的一所完小去教书,教学之余重点自修高中文史。参加工作前,父亲多次登台演出河北梆子,并且独自写出剧本《送郎参军》被剧团采用。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父亲被国家破格保送读大学。父亲没有登过中学大门,却以四年总是第一的学习成绩,在中文系乃至整个师范学院传为佳话。父亲多次说起,大学期间因为读书,常常忘了时间,没少误了去食堂吃饭。1997年,李竹君教授特地来涿看望我父亲。能够让当年年轻的学者不忘的学生,恐怕没有几个。他撰写的毕业论文《论林黛玉与薛宝钗》,受到中文系红学家李厚基先生的赏识。如今,八十多岁的父亲依然笔耕不辍,时有作品在报刊上发表。写到此,我不禁潸然泪下,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

时值五月,我家小院的石榴花缀满枝头,嫣红夺目。我伫立院中,回忆起这些年,来自北京、天津、石家庄、南京、济南、太原、北海等地的作家诗人拜望父亲的情景,荣幸而温馨。其中有我喜欢的何双及阿姨和王生平叔叔。我们一起过五一,一起鱼塘垂钓。何阿姨是北京着名儿童文学家,王叔叔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副主编、哲学家。记得那次在父亲书斋,长辈们谈论艺术领域的话题,我说的一个观点,还受到何阿姨夸奖呢。近十几年间,我多次陪父亲赴京,拜访散文大家林非伯伯和肖凤阿姨。在六道口静淑苑林伯伯家,伯伯总要从书柜里选出几本散文集送给我。伯伯对我父亲说,侄女剑新接你的班,写散文,很好。这几天,我再次阅读肖凤阿姨赠我的《冰心评传》(之前还读过阿姨撰写的《冰心传》)。当年父亲在冰心先生家,称先生大妈,先生书桌上摆放着父亲的散文集《羽片集》和评论集《散文夜谭》。如今,每当看到家中珍藏的父亲与冰心奶奶的照片,顿生敬意。冰心先生那句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的心语,激励着我不断成长。

中国现代文学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家最高殿堂。2014年10月19日,我们一家三口陪父亲进京去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我们首先参观了向游人开放的几个馆,遗憾的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内的A座闭馆。我女儿去找工作人员,告说带姥爷从河北来,主要想参观A馆。工作人员说,此馆已不对外开放。女儿眼泪汪汪地过来。我走过去说,我们从河北来,主要是带我父亲参观文学馆A馆。A馆的青花瓷瓶上有我父亲的手迹签名。工作人员听后,立即打电话请示领导。几分钟后,有位领导赶过来,热情地说,欢迎老人家来参观,破例让工作人员开馆。领导还陪同我们一家人参观并合影留念。馆内大厅两侧的青花瓷瓶上,有5000名中国现当代文学家的签名。我看到了冰心、朱子奇、刘绍棠、林非等多位与父亲交往的文学家的签名,激动不已。我站在有父亲签名的瓷瓶前那一刻,更坚定了向父亲学习的信念。多年来,父亲发现并培养了不少文学新苗,其中有的已成为国内着名作家。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父母教导我如何做人,如何处事。每当自己取得一点成绩抑或一点长进,我即向二老双亲汇报。父亲更是我的启蒙老师和文学导师。他老人家经常指导我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父亲的书斋是我的理想家园,父亲的藏书则是我的精神食粮。我从读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冰心、叶圣陶、郑振铎、唐弢、莎士比亚、狄更斯、歌德、泰戈尔等中外名家名着中,获益匪浅。

我是父亲的女儿,也是父亲的学生。东方人的感情表达方式过于内敛过于含蓄。对于父亲,我的口中,从未说过一个爱字或一个谢字。然而,这两个大写的汉字时常在我的心底里涌现。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2770.html

相关推荐

文摘精选《多想还能深情款款》

阿菜告诉我,他喜欢上了一个女生,但是不知道怎么办,总觉得那个女生对他也有意思,但不太确定。我说,表白呀。泡妞三步骤,吃饭电影,水到渠成呀。阿菜说,不知道怎么表白,口才不好,情话不撩,怕弄巧成拙。我说,..

文摘精选 2025-11-08

文摘精选《品》

品字有三口。初识只认字,再识知其意,深识方会叹,一字解人生。幼时,一口是甜。初入人世,满目好奇;世间美好,拥我入怀。幼时,是满溢的甜,是舔完最后一口却不肯丢弃的那根棒棒糖,是夹在书本压得平整,包裹整个..

文摘精选 2025-11-08

文摘精选《古镇的书店》

古镇的名字叫宝堰,离我的老家大约七八公里的样子,小时候随大人去那里走亲戚,总是步行前往。按道理说,这样的行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吃力的,内心也是抵触的,然而,只要大人说起去宝堰,我总是欣欣然,愉快地跟在..

文摘精选 2025-11-08

文摘精选《家乡的圌山》

在我的家乡镇江东郊有一座山,叫做圌山。山不在高,有塔则灵。圌山不是很高,海拔也就280多米,但在山顶,巍然屹立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塔之称的报恩塔。塔依着山,山衬着塔,这就让圌山看上去显得分外秀美壮观,与众..

文摘精选 2025-11-08

文摘精选《美丽查干湖》

想起冬天的查干湖了。朋友说,查干湖刚刚下了一场大雪,正是去赏雪的最佳时间,而且正好赶上盛大的开湖仪式。我们决定即刻出发,不但能饱览查干湖冰雪美景,还能好好体验一下冰湖腾鱼的无尽乐趣。于是,约上三五好友..

文摘精选 2025-11-07

文摘精选《与海为邻》

每每站在大海边,我常常会想,大海是从哪里来的,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大海茫无际涯而又汹涌咆哮的波涛,为什么总是让人感到一阵心悸和震撼?我不是旅行家,也不是地理学家,但也见过一些海。比如毗邻法国、意大利的地..

文摘精选 2025-11-07

文摘精选《空生妙有》

陪文友拜访一位画家。文友吟出一句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香茗候知音,画家感觉不错,当即挥毫。他先在右边画了一把壶,又在壶嘴画了一缕青烟,然后题诗其上。文友惊问:好了?好了。山呢?房呢?明月呢?不需要!画家..

文摘精选 2025-11-07

文摘精选《熏鱼记》

在舟山诸岛,熏鱼是大菜,过年、婚宴必备。当年,鱼鲞、腌鱼、糟鱼、醉鱼等,家里常备,随吃随取,唯熏鱼是稀客贵客,一年到头吃不到几回。制熏鱼的原料其实普通,常为马鲛鱼和带鱼,只不过制作过程相对繁复,又比较..

文摘精选 2025-11-07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