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精选《与海为邻》

每每站在大海边,我常常会想,大海是从哪里来的,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大海茫无际涯而又汹涌咆哮的波涛,为什么总是让人感到一阵心悸和震撼?

我不是旅行家,也不是地理学家,但也见过一些海。比如毗邻法国、意大利的地中海和第勒尼安海,还有足迹所到过的厦门、岱山、定海、北戴河、黄骅港等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本就是我们国土的一部分,我们总是在与海为邻。记得我第一次走进大海是在北戴河,那天十几位诗人在海水里嬉闹着,诗人麦沙突然就一阵惊叫:谁在海水里撒了一把盐?仅这么一句,就惊得大海里海水呼啸,白沫滔滔。我们仓皇地溃退着。海水追逐海水,海水叠着海水,像某种不会停止的怀念。海水很快打湿了这群诗人的裤管。

与海为邻,实际上,真正在海边居住是困难的。美国着名女作家安妮林登伯格在《大海的礼物》一书中说:海边并不是个适合工作、阅读、写作抑或思考的好地方它是这样的温暖、潮湿而又柔软,置身其中,你根本无法历练心智,而想象也似乎被禁锢了翅膀不过,她同时又警示般地认为:大海不会馈赠那些急功近利的人。为功利而来不仅透露了来者的焦躁与贪婪,还有他信仰的缺失。耐心,耐心,耐心,这是大海教给我们的。人应如海滩一样,倒空自己,虚怀无欲,等待大海的礼物。

与海为邻,人类能为大海做的却十分有限,因为首先要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我们知道大海有礁石,有鸥鸟,有鱼虾,有珊瑚,有珍珠其中还隐藏着更富的珍宝,更深的秘密(余光中语)海边的村庄一般都叫作渔村,渔村的居住者们要在海里讨食,首先能做的也只有捕鱼。今年我就到过两个海边的小渔村,一个是东海的筲箕湾,一个是青岛灵山岛的渔村。两个渔村给我的样貌几乎惊人的一致:空空荡荡的屋舍,鱼鳞似的瓦片落满或者零星地散落着树叶,屋前屋后的高大乔木、低矮灌木或浓绿依然,花朵枯寂地摇曳,或石头与青砖的墙壁仿佛经海水洗刷过一般,有着水渍的痕迹,有的屋壁上爬满一墙的常春藤,犹如大海丢下一摊凝固的海水。小渔村似乎成了大海遗留的一枚枚空空的贝壳。

与东海边渔村筲箕湾不同的是,灵山岛的渔村屋舍显然修葺了一番,像是有新建民宿的意思,有一家门前就挂有文学戏剧部落的招牌。只是,我来时无人居住。随处可见的石栗,高大的刺桐树,橘红的凌霄花与忽蓝、忽红紫色的牵牛花静静地开放着在海边,我看到了几只渔船,看到有人正在整理渔网清早船儿去撒网,夜晚回来鱼满舱,我在心里哼着《洪湖水浪打浪》这支歌,努力想象着昔日渔村的繁忙景象。但印象深刻的却是渔村面前那一垒垒礁石。在灵山岛北端,我甚至看到一块礁石质如宝玉,形似花蕊,它端庄清秀、玲珑剔透的样子,让人感觉它就是大海抛甩过来的一朵凝固的浪花。

两次到渔村都使我感到了莫名的忧伤。

大多情况下,我们都是站在海边眺望大海,眺望海天一色,或者观看海上日出,心中生出巨大的苍凉或欣喜。因为,即便大海就在眼前,海上也有打渔船,有着闪耀着光辉的灯塔,甚至还有一只只飞翔的海鸥、海燕及各种水鸟,但在我心里,大海依然是一个无法触及的巨大梦幻,我们走在大海的边缘,也只能永远停留在大海的边缘,停留在那个叫沙滩的海边。我们当然可以在海边沙滩享受阳光,享受海风和椰子汁但大海却毫不客气地把我们拒之门外,这时候我们感觉大海就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墙,一处高耸的让人恐惧的水的悬崖。

与大海为邻,人类要如何虚怀若谷,等待和接受着大海的礼物?走进青岛西海岸的灵山湾,我听到了个城市阳台的说法。在这个有着三十公里长的西海岸线上,差不多有十公里长的天然沙滩。青岛人经过不断的生态修复与海洋保护,使这片蓝色海湾变成了一处城市的阳台。他们自豪地说,这是一个车行观海,骑行慢道,亲水步道,观景平台,休憩驿站,视觉通廊的海湾。走进这个水清滩静的海湾,阳台宛在水中央。我看见阳光下一片片沙滩闪耀着金光银辉。浩瀚的大海上,白鹭点点,渔鸥翔集,蓝色的海水与背后或白或灰的城市建筑融为一体他们说这是金滩镶绿野,碧海映蓝天。诚然。

当然,我更感兴趣的还有唐岛湾那块自然的滩涂。我们到达时正是日落时分,我看到海滩上人们三三两两,有的干脆一家三口都在滩涂上弯腰弓背,挖蛤蜊、抓螃蟹、拾海螺、捞鱼虾他们快乐地劳作着,尤其他们的孩子显得格外兴奋。夕阳西下,一抹残霞绚烂地倒映在无边的大海上,笼罩着泥泞的滩涂,使其出现一种令人眩晕的迷人金黄色,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与温馨。当地人告诉我,这里保留了渔民们出海捕鱼的渔船,还有几幢渔家居住的海草房,海草房以海草为顶,石材木材为主体,也保留着海岛原住居民的建筑模式。海草房冬暖夏凉,与山海相生相长

相比较那些软绵绵的金色沙滩,我喜欢这种带有原始色彩的海滩与湿地。因为我觉得这是人与自然最为纯真的相处,是大海与人最亲近的方式。大人带小孩在滩涂上挖着,不是在向大海攫取什么,而是与自然难得的亲密,一种轻微却幸福的劳动。城市的孩子有了这样一个与泥土和大海保持联系的童年,该是一生中多么美好的记忆与馈赠。

与海为邻,住在无尽蓝的隔壁,却无壁可隔,一无所有,却拥有一切大海坦荡,大海无私,大海总童话般地裸露它拥有的天真。静静地默诵着余光中先生的《与海为邻》,我的内心充满喜悦。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2748.html

相关推荐

文摘精选《美丽查干湖》

想起冬天的查干湖了。朋友说,查干湖刚刚下了一场大雪,正是去赏雪的最佳时间,而且正好赶上盛大的开湖仪式。我们决定即刻出发,不但能饱览查干湖冰雪美景,还能好好体验一下冰湖腾鱼的无尽乐趣。于是,约上三五好友..

文摘精选 2025-11-07

文摘精选《空生妙有》

陪文友拜访一位画家。文友吟出一句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香茗候知音,画家感觉不错,当即挥毫。他先在右边画了一把壶,又在壶嘴画了一缕青烟,然后题诗其上。文友惊问:好了?好了。山呢?房呢?明月呢?不需要!画家..

文摘精选 2025-11-07

文摘精选《熏鱼记》

在舟山诸岛,熏鱼是大菜,过年、婚宴必备。当年,鱼鲞、腌鱼、糟鱼、醉鱼等,家里常备,随吃随取,唯熏鱼是稀客贵客,一年到头吃不到几回。制熏鱼的原料其实普通,常为马鲛鱼和带鱼,只不过制作过程相对繁复,又比较..

文摘精选 2025-11-07

文摘精选《灵魂的羞处》

我知道一位现代女性,她说只要她的丈夫是爱她的,她丈夫的性对象完全可以不限于她,她说她能理解,她说她自己并不喜欢这样但是她能理解她的丈夫,她说:只要他爱我,只要他仍然是爱我的,只要他对别人不是爱,他只爱..

文摘精选 2025-11-07

文摘精选《把人生当作一次审美》

多年前,携妻儿游历苏州,姑苏城外寒山寺,应该是不可不去的地方。但我只在枫桥给他们拍了几张照片就折返了,没有去寒山寺。原因有两个:一是小时候被父亲领着,一进庙门就被各种菩萨、罗汉的塑像吓哭了,不想让学龄..

文摘精选 2025-11-06

文摘精选《坪洲岛一瞥》

渡轮殷勤地犁开波浪,也切开了地域与时间。一小时前,我们还在西九龙,转瞬已是东涌,转瞬已是愉景湾,转瞬已在船上。船的空间逼仄,显得有些拥挤,亏得略咸的海风稍稍稀释了我因汗渍而生的不适;向船后看去,浪花洁..

文摘精选 2025-11-06

文摘精选《京城新秋》

北京的新秋带给我的是莫名的欣喜。仿佛一夜之间,暑热一扫而空,早晨突然有了明显的凉意。可是一到中午,太阳又是火辣辣的,在没有树荫的太阳底下走一会儿,晒得头上沁出细汗来了。郊区的农人骑了电动车,进城卖蝈蝈..

文摘精选 2025-11-06

文摘精选《汪曾祺的小说“伎俩”》

一个好作家,要有文学表达的精密度和分寸感。这其实是非常难的,而汪曾祺正是在此精密上,做得不错的作家。岁寒三友一般指松竹梅,汪曾祺《岁寒三友》则开宗明义,是指三个人: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谓此三人品行..

文摘精选 2025-11-06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