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凶悍的节度使在宋代如何被削成虚职》

安禄山不仅将大唐盛世拦腰截断,更让节度使与藩镇这两个高冷词汇走入人们的视野。正因为身兼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得以有足够的实力发动摇撼大唐江山的安史之乱。在三百多年后,先后两次担任节度使的李玮却是另一番模样。李玮是宋仁宗的表弟,同时也是他的乘龙快婿。这位大宋节度使手中无兵无权,一辈子干得最惊天动地的事便是跟自己的公主老婆闹别扭。

三百多年里,节度使究竟遭遇了什么,为何从挑动天下反的彪形大汉变成了位高权轻的吉祥物呢?

唐后期:通往权力之路的节度使

天宝十载(751),唐玄宗让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兼河东节度使,统兵近18.4万,唐朝五分之二的边镇军队都掌握在他一人手里,而朝廷直属的军队才8万人,实力太悬殊了。

安禄山虽然兵多,但想成功造反并不容易。他的士兵都是领工资的职业军人,工资要靠财政发放,军队的粮草、装备也要靠财政配备。此外,安禄山统辖的战区虽然面积广大,但是行政事务由州县管辖。如果朝廷和州县不提供补给,安禄山瞬间就被卡了脖子。关键时刻,唐玄宗再度出了昏招。他让安禄山同时兼任辖区内的营田使、采访使,安禄山的权力由此大为膨胀。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为了安置已经投降却又桀骜不驯的安史旧部,唐朝只好将边区的节度使制度引入内地,让他们当节度使。为了对付这些不老实的节度使,唐朝在中原腹地广树藩镇,以此来控制经济命脉和军事要塞。

唐僖宗乾符二年(875),黄巢起义爆发。唐朝廷实力大损,地方实力派则迅速崛起。中唐以来脆弱的藩镇平衡被打破,朝廷再也无力制衡藩镇的发展。节度使终于得以放飞自我,野蛮生长。

五代:中央军事优势的重建

唐末藩镇混战,一些强藩乘势而起,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便是当时实力最雄厚者。开平元年(907),朱温废黜唐哀帝而自立,建立后梁,由此拉开了五代时期的序幕。

随着朱温称帝,昔日宣武军的藩镇军队摇身一变,成了后梁王朝的中央军禁军。为了防范其他节度使也称王称帝,朱温不断扩充禁军,兵力骤增至20余万。唐末原本羸弱的中央军得到空前加强。此后的皇帝们不断把自己在藩镇时的嫡系部队加入禁军中,不断扩充禁军的力量,到了五代第二个王朝后唐时,禁军实力已经初步在地方藩镇部队之上。中央有了驾驭地方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藩镇要想改朝换代,必须借助外力。

宋太祖:削藩三策与再造中央

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宋太祖赵匡胤便向赵普咨询平息战乱、长治久安之策,赵普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削藩三大纲领。

藩镇管辖的州府称为支郡。进入五代,朝廷虽然重新掌握了对境内州府长官的委任权,可出任州府长官的人选,往往是节度使的亲信、僚佐,节度使仍然对州府有很强的控制力。

建隆四年(963)四月,北宋先后灭掉荆南、湖南两个割据政权,两地旧有的藩镇体系也随之解体。宋太祖抓住机会,延续了周世宗的做法,没有再在新吞并的地区任命新的节度使,而是将这里的州县全部直隶朝廷,实际上罢废了支郡。此后,随着北宋逐渐吞并南方诸国,越来越多的州县在行政上直属中央,支郡制度在南方不复存在。在中央与地方实力此消彼长之际,宋太祖又任命高级文官(朝官)到北方的藩镇去做知州、州县,逐步架空节度使的行政权力。

在夺回行政权的同时,宋太祖又悄无声息地将手伸向了节度使的钱口袋。自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起,中央与地方一直实行财税三分制,也就是将地方征收的财税分成三份,一份上缴中央,称为上供;一份由节度使调用,称为送使;还有一份留给州府自己使用,称为留州。进入五代,朝廷对地方的钱袋子开始收紧。过去不少送使、留州的财政收入,以系省的名义,划归朝廷所有。虽然如此,很多系省仍然储存在藩镇,称为留使,节度使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对这些系省财物上下其手。

乾德二年(964),在赵普的建议下,宋太祖下诏,命令各州每年所收田租、商税,除了留在州中用于日常开支外,其余的货币一律送往京师。次年三月,太祖又重申了这道命令。从宋太祖连续两年下诏来看,这一政策落实得并不好。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大宗贸易中越来越依赖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可是作为货币的现钱太笨重,运输携带极为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社会上出现了飞钱业务。在京经商的商人,可以将大量现钱交给节度使的进奏院,或交给京城富商开办的连锁金融机构,然后拿着进奏院或富商开出的票据,到相应的藩镇取款办事,这种汇兑业务就是飞钱。

开宝三年(970)五月,宋太祖在开封开设便钱务,规定商人可以将现钱交给国库,然后由便钱务发给票据,商人凭票到各州府取款。由于此前宋太祖的两道乾德诏令,已经使地方财税全部以留州名义挂在朝廷名下,这就为便钱务提供了法律依据。

这样,国库不断吸纳商人的货币,而各州府以留州名义虚报截留的货币却被商人兑换走,地方的货币变相流入朝廷的国库。

为了收其精兵,宋太祖也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早在建隆二年(961)五月,太祖便下诏,要求藩镇提升那些骁勇善战的精锐士兵的个人等级。这道诏令获得了广大藩镇的积极响应。因为藩镇登记的精锐士兵越多,就越有理由截留更多的财税,从而就越有财力雇佣更多的士兵,供养更多的军队,然后对抗朝廷。

乾德三年(965)八月,太祖终于公开了自己的真实目的,发布了开国以来第一道收编地方精兵的诏令。收兵令要求藩镇将精锐士兵送至开封,由朝廷的军头司负责拣选,符合标准的就留下补入禁军,不符合的就退回藩镇。由于有了四年前的准备,朝廷早已掌握了藩镇精兵的实际人数,使得藩镇无法瞒报。就这样,全国的精锐部队被征集到首都开封,藩镇军队走向衰落。

失去实权的节度使

落实三大纲领,其实只是收权。那么,又该如何保证收回来的权力不再失去呢?还得靠制度。首先是地方行政权。虽然宋太祖用朝官知州、知县取代了节度使,但还是担心知州权力过大,因而又设立了通判。通判地位在知州之下,与知州同理一州之政,俨然是一州的二把手;通判还对知州有监察权,俗称监州。二者互相制约,都难以一枝独大。

宋太宗在罢废支郡制度后,又将全国划分为15个路。历经演变,路级机构逐渐形成主管财政、司法、监察的转运使司,主管司法的提点刑狱司,主管救济、水利、茶盐等的提举常平司,以及主管军事的安抚使司。四个路级机构互不统属,甚至连驻地、辖区都不同,它们互相监察,互相牵制,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的死而复生。

与收夺行政权和财政权相比,收夺地方兵权后,一个更直接的问题浮出水面:地方部队消失了,谁来维护地方治安和边镇安全?既然厢军不行,就只能靠禁军。太祖晚年,随着宋朝疆域的扩大,禁军兵力增长至19.3万。对于这近20万禁军的使用,太祖采取两个原则。

第一原则是内外相制。太祖将十万禁军驻京,十万禁军外派地方。一旦京师生变,各路兵马就能联合起来,讨伐不臣;而一地一州的禁军,又不足以发动颠覆天下的兵变。第二原则是更戍法。屯驻在地方的禁军每隔一两年,最多三年,就要更换一次驻地,或者调入京城修整。更戍法换兵不换将,这样既能保证将领长期驻守一方,熟知地利风俗;又能防止士兵与将帅结成根深蒂固的私人效忠关系,从而降低地方叛乱割据的概率。

没有实权的节度使,从此失去了往日雄风。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2375.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东门逐兔亦不得》

清人姚鼐着《李斯论》一文,开篇即否定苏轼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的观点,说: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认为秦自商鞅以来,即形成深厚的法治传统,以至数代富强,兼并诸侯,直到始皇时期。李..

历史故事 2025-10-23

历史故事《古代的“口香糖"》

现代人会有口臭问题,毫无疑问,古时的人也有口臭。如何去除口臭,老祖宗在实践中得出口衔丁香除臭的经验。丁香有两个品种,木樨科丁香为灌木或小乔木观赏花卉,而桃金娘科丁香才是古代的口香糖。有两个段子可为佐证..

历史故事 2025-10-23

历史故事《如果没有他们》

历史故事《如果没有他们》

自从熙宁四年(1071 年)退归洛阳,司马光一住便是十五年。这十五年中,他最大的成就,便是编年体史学巨着《资治通鉴》。在将近一千年以后,我们回望那个时代,大宋朝堂上下的明争暗斗、喧嚣纷扰早已沉入深不见底的..

历史故事 2025-10-23

历史故事《曹彬,你真“傻”》

据史料记载,五代周世宗时,掌管官酒的曹彬遇到担任殿前指挥使的赵匡胤向他索酒吃。曹彬正色道:这是官酒,不能给人。说着,他自己掏钱另外去买了酒菜来请赵匡胤。看到这个故事,我心想,曹彬,你真傻!傻之一,不给..

历史故事 2025-10-23

一份珍贵的遗物,承载了一段独特的历史故事

一份珍贵的遗物,承载了一段独特的历史故事

古香味道中的情感故事——回忆与珍藏古色古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美丽。它不仅代表着过去的光辉岁月,更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回忆的向往。而这份向往,往往能够在一些特殊的物品中得到具体化的呈现。在本文中,我将讲述..

作文大全 2025-10-23

历史故事《邓小平这样搞调查研究》

邓小平求真务实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体现在调查研究中,一个鲜明特色就是深入、唯实、联系大局、敢于担当,具体体现就是问数字和爱算账。他到各地调查研究,常常直接深入到基层干部群众中了解情况,通过倾听群众的..

历史故事 2025-10-22

历史故事《毛泽东如何以志为鉴》

历史故事《毛泽东如何以志为鉴》

毛泽东有潜心研读方志的嗜好,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每到一地都要索取方志阅读。阅读方志成为他通晓国内情形的重要途径之一毛泽东最初接触的是什么方志,没有见于文字记载。学生时代的毛泽东究竟读过哪些省..

历史故事 2025-10-22

历史故事《贝勒阿敏之死》

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晚年设立了四大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四大贝勒共议国政,各置官属。皇太极继位后,三大贝勒与他并坐同受臣属朝拜。皇太极最初对兄弟们毕恭毕敬。阿敏见此..

历史故事 2025-10-2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