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清•高鼎的古诗(村居古诗译文及赏析)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诗人。

下面我们来欣赏《村居》

在农历二月里,嫩嫩的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覆盖着大地一片青绿,黄鹂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这里把时间场景做了交待,是二月份,描写了一幅春天的场景,万物复苏,地上的草儿,天上的鸟儿都在迎接春天,是动态的美。

第二句仍然是景物描写。杨柳长长的柔媚的枝条,在堤岸边随风轻舞,春天水面上的烟雾朦胧蒸腾,陶醉了岸边的依依杨柳。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醉”字生动地将春天的美丽景象描写到了极致。

第三四句从景色的描写过渡到了人物。孩童从学堂放学回来天色还早。

第四句开头就用了一个“忙”一个“趁”,可以联想到孩子喜悦的心情,急迫的动作。心里早就想好了,要赶快借着这大好的东风去放飞风筝,与春天同行!

整首诗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从景物到人物,从杨柳堆烟到孩子的欢畅,无一不传递着春的讯息,歌颂了美好的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小学语文教材,至今已逾30年。但说起这首诗的作者高鼎,人们怕是会一脸茫然:高鼎?高鼎是谁?许多选本选录此诗时,只说他是浙江仁和(今属浙江杭州)人,字象一,一字拙吾,生活在清朝后期,生卒年和生平事迹都“不详”,简直是个谜一般的人物。

幸而高鼎的诗文集《拙吾诗文稿》尚存天壤之间,卷首有其友人李圭(1842-1903,字小池,我国近代邮政倡导者之一)所作《行状》一篇,我们可以据此了解高鼎的生平。

高鼎相貌平平,不善言谈,还有高度近视(李圭《行状》称其“目露光近,读书目摩纸”),终其一生不过是个教书先生、榷署文员,最大的爱好便是写诗。这与他外祖父孙麟(1778—1856)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孙麟字苏门,在当时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诗人。高鼎因家境贫寒,只能在学做生意之余跟从孙麟学习,因此孙麟对于高鼎,既是亲人,又是良师。孙麟临终前,将自己的诗集稿本寄给了高鼎,高鼎十分珍视,一直置于行囊之中,杭州城破逃难之时亦随身携带未曾遗失。光绪五年(1879),体弱多病的高鼎在李圭等友人的帮助下完成了人生中最后一件大事——为孙麟刊行了他的诗集《秋啸堂稿》。次年春,高鼎不幸身染湿热,病逝于宁波。

高鼎逝世后,留下的诗作有2715首之多。李圭约请高鼎的另一位友人金遗从中精选出1080首,编为四卷,又以文31篇附后,于光绪八年(1882)刊成印行,卷首有黄福楙《序》、金遗《序》、李圭《行状》,卷末有捐刊姓氏及李圭《跋》,这就是我们今天能见到的《拙吾诗文稿》。

本文开头提到的那首《村居》,就收录在《拙吾诗文稿》卷二,同题下共有四首诗,此为第三首。由于在乡村生活的时间较长,高鼎创作了不少描绘乡村生活的作品,而这一首显得尤为特别。前二句侧重写景:二月里,春草萌发,群莺乱飞,杨柳的枝条在春风吹动下轻拂堤岸,仿佛沉醉在春天的雾气中。后二句侧重写人:一群天真可爱的孩童放学归来,发现时间还早,便连忙拿出纸鸢,在温煦和暖的东风中放了起来。如果说前两句尚属平淡无奇,后两句则堪称妙笔。尤其是末句中“忙趁”二字,既写出了孩子们迅捷麻利的动作、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唯恐大好时光从手边溜走的急切情态,又从侧面反映了春天的盎然情趣和勃勃生机,甚至还包含了一点应该珍惜美好事物的哲理意味。比起前人描写儿童的名句,诸如“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钓》)、“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等,实在是不遑多让,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并广为传诵亦是理所应当的了。

关于这首诗,近年来有一些选本和赏析文章称其为“高鼎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即兴之作”(周啸天《啸天说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甚至说高鼎“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晚年归隐于上饶,诗中孩子们无忧无虑放风筝的生活,大概是诗人壮志难酬后心之所向的生活”(李娜《浅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童趣诗》,《文教资料》2017年第1期)。这些说法其实是误将另一首同题作品——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的写作背景原封不动地照搬了过来,“强加”在高鼎《村居》的头上。究其原因,这两首诗均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均写乡村生活,也都写到了儿童活动(辛词中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之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经常将这两首作品相勾连,一来二去,遂成张冠李戴之误。《拙吾诗文稿》中的诗作均以年代为序编排,从《村居》所在的位置来看,这组诗当作于同治二年(1863)春,当时三十六岁的高鼎正避乱宁波乡间教书为生,写的乃是战火不曾波及的宁波乡间的盎然春意和童真童趣,既非“晚年”,亦非“隐居于上饶”,更没有什么“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读诗可以知人论世,但前提是必须对“人”和“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否则对理解诗歌是毫无助益的。(陈恒舒)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1975.html

相关推荐

大江东去下一句是什么(大江东去浪淘尽古诗全文)

大江东去下一句是什么(大江东去浪淘尽古诗全文)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20岁中进士。先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43岁那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

杂文 2025-11-16

别董大的诗意和译文(别董大的思想感情赏析)

别董大的诗意和译文(别董大的思想感情赏析)

别董大高适 〔唐代〕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者简介高适(700-765),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字达夫,字仲武,沧州渤海(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他与岑..

杂文 2025-10-25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古诗(古代对元宵节的描写)

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古诗(古代对元宵节的描写)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也是古代的“情人节”,古人为此写了不少唯美的诗句,下面一起来看看。《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

杂文 2025-10-24

描写日落的诗句古诗大全(赞美晚霞的唯美诗句)

描写日落的诗句古诗大全(赞美晚霞的唯美诗句)

夕阳,是一天中太阳落下的时候,夕阳,总是给人以迟暮之感。在诗人笔下,夕阳是悲伤的,夕阳是开心满足的,其实,自然造物不可更改,可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夕阳好不好,全看你的心态了!《乐游原》唐·李商隐..

杂文 2025-10-22

关于柳的古诗有哪些(描写柳树的古诗词大全)

关于柳的古诗有哪些(描写柳树的古诗词大全)

柳在诗词中,代表着离情别意。古人在送别时,会折柳相赠。当春天来临时,柳条抽芽,点点青翠,喻示着春天的到来,而那随风飘荡的柳条,又何尝不是离人的点点思念呢。40首柳的诗词,其中,有美妙的春风,更有深深的离..

杂文 2025-10-2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