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巧舌如簧》

江夏是一座繁华热闹的水旱码头,是当今圣上的皇叔吴王的属地。

这天,一个叫邓欢的算命先生来到江夏,找了个大市集把摊子一支,工夫不大一个老头过来说:先生,我丢东西了,您看能不能找到?邓欢看看老头说:是丢了银子吧。

老头一愣:先生咋知道?邓欢看看周围的人,大声说:金代表西方,你从西边来就是离开西方;今天是八月辛未日,八月属金,辛未日也属金,明天则是属水的壬申日。无论是时还是地,你皆离金而走,所以我断定你丢了钱。

这番话头头是道,让围观的人赞叹不已。邓欢接着说:你写个字吧,让我测测你丢了多少。老头拿笔在纸上写了个金字。邓欢看过说:金字乃全字多了两笔,全是齐全,对应的是十,全二则为十二。

旁边有人插话说:十二两?邓欢一摇头:非也,古书曰地四生金,天九成之。白纸在下应为地,在上的金字为天,正应天九。老丈丢金,乃是全二去天九,意为十二减九,可是三两?老头惊得差点蹦起来:先生神算,就是三两,能不能找回来?

邓欢说你抽个签吧。老头摇的签上写:陈桥兵变。邓欢一笑:恭喜抽中上签,由此看,这钱没丢,很快就能找到的。

见老头半信半疑,邓欢就说卦钱可以先欠着。结果转天老头就乐呵呵来了,说钱找到了,他那天把银袋子放在床上,让老婆叠被子给裹里面了,晚上一睡觉又出来了,正应了邓欢所说,于是一早就送卦钱来了。

这事一传开,邓欢声名大震,找他算命卜卦的人络绎不绝。

这天,江夏知府差人把邓欢带到府衙,说当下有个案子毫无线索,请他来算一卦。

知府有心试试邓欢,让他先算算要破的是啥案子。邓欢稍作沉吟说:大人,今日乃丙亥日,丙属火、亥属水,火在水前。按理说是水克火,水应在火前,可眼下却是相反,此乃斗杀之相。而且金生水,火克金,二者皆与金有关,必是侵财人命案无疑。

知府赞道:厉害,真叫你说对了,既如此,你就算算凶手如何?邓欢一摆手:恕在下算不了。知府脸一沉,喝道:大胆,若是算不出,治你个妖言惑众。

邓欢解释说:既是命案,总得看看现场吧。天地万物变化皆离不开气,洞察出案发地气的变化才能卜算出前因后果。

师爷说现场已被清理了,不过有幅现场的画。

等画拿上来,邓欢一瞧,画上是间屋子,中间倒卧着被害人,是个女子,身边有本散落着的书,远处是扇半开的窗,窗棂上沿垂着折断的松树枝。

看罢,邓欢问:大人,请问,何日案发?知府说是癸未日。

邓欢掐指卜算片刻,指着画说:大人,癸未日凶神在东,图上东方是这根松树枝,当应凶手。树枝位于东方,又在画的最上边,还在窗户外面,外属阳上也为阳,凶手是个成年男子。

见知府微微点头,邓欢接着说:可这松树乃喜阴之木,成年男子为阳,其中却有阴。什么男人会阳中有阴呢,唯有阉人!

知府心知,案发之地确有阉人,赶忙问道:请先生赐教,如何才能找到凶手?

邓欢一指画上散落的书说:刚才说癸未日东方主凶,此书也位于东方,因为凶手行凶时破了原来的气场,书才落到了此处。此物主凶又位于下,合应凶手的外相。书散落就是残破,书属木,木对应人的肝,肝表为目,由此看凶手是个眼睛有残的阉人。

知府赶紧照此上报抓人。随之案情真相大白,死者是吴王的爱姬,凶手果然是个独目太监,偷窃首饰被爱姬发觉,因此杀人。

此人很快就认罪伏法,被腰斩于市。此事不仅在江夏,在全国也是轰动一时,邓欢大出风头。可他自己清楚内情,整天惴惴不安,想赶紧溜,无奈却走不了了,因为吴王要见他。

一见面,吴王先重赏了他,然后不断称赞邓欢神算,说着他突然冒出一句:先生既是神算,那你给我算算能不能当皇帝?这话把邓欢吓得不轻,他耳闻吴王有不臣之心,没想到真要造反。若他不算,可能立刻就活不了。

思来想去,邓欢要来纸笔,写好呈给吴王说:王爷能不能位登九五,此谶语可以应之。

吴王接过一看,纸上写着:吴王江夏归帝都主平安天下,奇怪的是这些字一个挨一个首尾围成个圆圈图案。

吴王不解,给了一旁的师爷。师爷看过之后说:王爷,此乃连环诗,您从中间最上面的那个字开始读。

吴王又看了一遍,当即读道:吴王江夏归帝都,夏归帝都主平安,都主平安天下吴,安天下吴王江夏。

吴王读完,在座的人都听明白了,纷纷欢呼:吉兆,此谶语正应了王爷位登九五。请王爷下旨,择吉日起兵。

由于邓欢的名气和这条谶语的流传,吴王这边势气大振,可最后却是吴王兵败自尽,参与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抓。皇帝御审此案,所有人犯都认罪了,只有邓欢喊冤。皇帝大怒,命人将当日吴王身边的师爷带上来。

师爷如实供述,自己是吴王的幕僚,吴王死去的爱姬其实是皇帝派来的卧底,她拿到吴王谋反的证据时身份暴露被害。吴王清楚,皇帝一旦追查此事,后果不妙,想立刻反叛又怕手下信心不足,便打起了邓欢的主意。

其实邓欢不过是个招摇撞骗的,那个找钱的老头还有几个算命应验的,都是他为扬名花钱买通的。这些吴王都知道,他让师爷偷偷在知府大堂上,把写着案情和凶手特征的纸条转给邓欢。吴王的谋划是利用邓欢神算的名气,把案子栽赃给一个太监。

邓欢虽不知内情,但为了活命便根据这些瞎编卦辞,不仅掩盖了真相,更提升了神算的名气。最后,吴王再用邓欢的名气编造谶语,来打消手下对反叛能否成功的怀疑。

师爷把前后内情说完了,皇帝把写着谶语的那张纸扔到邓欢面前:这谶语作何解释?吴王江夏归帝都就是吴王在江夏起兵攻入帝都。夏归帝都主平安是说夏天起兵进攻帝都会很顺利。都主平安天下吴说反叛顺利天下都是他吴王的。最后安天下吴王(音望)江夏说要安天下,只有吴王在江夏起兵称帝。这还不是死罪?

邓欢大呼冤枉,说这些字没错,可吴王看错了,他的意思是谋反一定失败,请皇上把纸横过来看看。

皇上一愣,拿过纸横过来一看,这样中间最上面变成了都字。再读谶语便成了:都主平安天,安天下吴王,吴王江夏归,夏归帝都主。

邓欢解释说:天下只有一个都,都主当然是陛下,都主平安天就是说有陛下在,天下一定平安。安天下吴王,下就是攻下拿下,平定天下把吴王打败了。吴王江夏归,江夏的吴王只有归降了,夏归帝都主就是夏天时候的叛乱被平定了。

皇帝听罢一琢磨,气乐了:行啊!朕只是听说算命的善于蒙哄,正说反说都有理,今天算开眼了。连吴王这么老谋深算的人都被骗了,可他也是太想当皇帝,利令智昏了。皇帝遂下旨赦邓欢无罪。

经此一劫,邓欢不再算命,回家务农,平安终老。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1008.html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招伙计》

清嘉庆年间,太和有一家永裕当铺,掌柜的是个外乡人,姓王名瑞,人称王掌柜。此人聪明透顶,做事缜密。他看着铺子越来越大,人手不够,还需要找个能干的伙计。现有的几个伙计张诚、李实等人都不错,可惜都是老实头儿..

民间故事 2025-08-29

民间故事《识字救命》

清朝乾隆年间,江南泾县柳树村里,有位教书先生名叫崔志柏。崔先生学识渊博,为人却非常孤傲,只肯教那些天资聪慧的孩子,对天资一般的孩子,他一概拒之门外。柳树村里有三十多户人家,但没有一户人家的孩子能跟着崔..

民间故事 2025-08-29

民间故事《盗马案》

民国初年,在天津有个大财主叫周兆封,家里的独子从英国留学回来,帮着他打理家族的生意。这个周少爷有个爱好,就是喜欢骑马,家里也养了几匹好马。最近,周少爷又重金买了一匹白马。这匹白马浑身上下和雪一样白,一..

民间故事 2025-08-29

民间故事《血训》

永祥初入少林寺,平时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师父们端茶倒水,铺床叠被,扫地抹桌,虽然有时事情干不好免不了受师父们责怪,但他依然十分快活,因为师父们都教他练习武功。由于他能博采众长,加上聪敏勤奋,功夫一天天长进..

民间故事 2025-08-29

民间故事《快意恩仇剃头匠》

湘军攻陷太平天国的都城后,无论是官还是兵,皆忙着满处搜杀太平军将士和抢夺金银财宝,凡见长发者,新剃发者皆捕杀之。在城南的天子巷,有一家剃头小馆,尽管时局变化,仍是按时开门营业,剃头师傅是位年近六旬的老..

民间故事 2025-08-28

民间故事《白纱巾》

麦穗山庄的佃户唐喜想去县城参加乡试考秀才,可家里穷拿不出盘缠,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跟东家程老爷借。走到半路,一阵风吹来一块白纱巾,上面绣了个栩栩如生的持剑少女,唐喜爱不释手,小心翼翼地叠好放入怀中。..

民间故事 2025-08-28

民间故事《翠花,上飞镖》

民间故事《翠花,上飞镖》

一、小男人被拐跑了这个故事,发生在晚清时期的东北边屯落霞岭。那时的落霞岭,三面靠山,一面临河,山水相依,宛若传说中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小媳妇戚翠花就住在屯子东头。提及东北媳妇,很多人会说她们性子直,爽..

民间故事 2025-08-28

民间故事《画死妖术》

民间故事《画死妖术》

民国仕女李灵灵又失业了。这次失业,几乎令她心灰意冷。李灵灵长得一般,能力一般,又没有学历,要在这个城市立足难度可想而知,而失业也成为家常便饭。去自动柜员机提了这个月的房租,李灵灵发了半天呆。卡里只剩了..

民间故事 2025-08-28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