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精选《小菜场与大菜台》

上海话里有一些表述特别有趣,比如买菜要去的地方,叫作小菜场;而家里吃饭的桌子,若是西式的,就叫作大菜台。

我家的大菜台至今留在我北京的家中。之前爸爸说,奶奶去世后留下了一堆东西,如果没有特别需要的,他就都处理了。我人不在上海,但也赶快让他手下留情,并问都有什么东西。爸爸不厌其烦地一样一样报上名来。我挑了奶奶的一些字画、旧相册和她年轻时穿过的黄狼皮大衣,还有这张大菜台。

这张大菜台是爷爷奶奶结婚时购入的一件重要家具,需要四个人才能费力将它抬起。奶奶爱下厨,又爱在家里招待客人,大菜台倒也没寂寞过。从我儿时开始,这张大菜台上就不时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食物,招待八方来客。当时我家住在上海康定路的春江别墅,大菜台一直地位稳固地放在二楼光线最好的位置。每次有客人来,大家不会在一楼逗留片刻,家人立刻将他们迎上楼梯,请他们坐在大菜台旁边。

奶奶一天去一次家附近的小菜场,这都算少的,更多的是连带着逛好几个地方。除了食材,奶奶还爱采购副食、零食,买素火腿要去静安寺排队,鲜肉月饼必须是乔家栅和西区老大房的,咸淇淋、哈斗要去她淮海路的娘家门口的哈尔滨食品商店买,家里还得常备静安面包房的长棍、短棍、别司忌(面包干)。因此在买菜这一项活动的开销上,奶奶是出了名的大手大脚。

最初,我并不喜欢跟着大人去小菜场。教我爱上小菜场的人是我奶奶,一位悠然自得的女性。

奶奶召唤我出门:丫头,跟我出去兜一圈吗?

去哪里?

荡小菜场去啊。

奶奶带我去的小菜场,绝不是那些乱七八糟、臭烘烘的无序的空间。她自有她的独特路线,带着我在菜场内完成一整套的社交、购物、打听八卦的流程之后,还会附加一些探亲访友、吃小吃、买零食的活动。最后,自然是晚上,在家里的大菜台上,会出现从小菜场购得的所有食材的大荟萃,这是完整的、美好的、丰盛的一天。

荡字,表露出了逛小菜场的悠闲。上海的菜场大都天蒙蒙亮就开市,但五六点就去买菜,并不是属于我奶奶的荡。不去和早市上的人凑热闹、抢食材,是奶奶做人做事最重要的特色。但她并不会因此损失任何新鲜的菜蔬。因为长时间和各种小菜场的摊贩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最优的食材自然会为她专门保留。而奶奶有良好的口碑,也是因为不用事先约定,无论对方专门为她保留了什么样的肉蛋禽奶,她都会不计较价钱,一一收入囊中。

荡的程序是由远及近,所以我们大多数时间,会先跳上一辆电车,辗转几站,到远一点的小菜场。其中最远的当属虹口菜场。在奶奶的回忆中,虹口菜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菜场。在她的少女时代,这里的一层卖蔬菜,二层有水产品和众多品牌的舶来罐头、洋火腿、整只火鸡,还有琳琅满目的水果,三层卖各种点心。

她会轻车熟路地来到某个摊位,捡几个真如产的紫洋葱头,用来做罗宋汤最为甜润;江湾种的新洋山芋(土豆),个头不能太大,蒸完后剥皮,粉粉糯糯,有适中的黏度,做沙拉最好;彭浦的卷心菜和番茄据说是西洋种,卷心菜剥开,一层一层都要水灵灵、硬邦邦,这样口感才会脆甜,番茄则要肚脐凹陷,洋红色不可偏青也不可偏橙,得确保咬下去汁水四溢。

奶奶的理念是每样菜都不买太多,正好够做一桌菜就行,切不可隔夜,若好吃,不远万里也可以再去买。奶奶从不用菜篮子,总是携带与当日所穿外套相配的包袋。大多数时候,她的包里会放着大小不一、色彩不同的尼龙袋,不占地方又轻便,以颜色区分,分别用来装鱼虾、蔬果、鲜肉、干货等。

1995年之后,上海的很多小菜场都消失了。1995年,爷爷因医疗事故去世,之后和他恩爱了几十年的奶奶再也没力气出门,一直位于房子中心位置的大菜台也被推到墙边。之后奶奶卖掉了老房子,搬到离我父母比较近的新家,离住所最近的小菜场也有两三公里路,但奶奶熟练掌握了电话叫车的技能之后,也会不时打车过去逛逛。奶奶说,没有孙女的陪伴,也不用再做菜给一大家子人吃,买菜便失去了目的性,也就是偶尔为之,过过干瘾。

爱吃猪油、黄油、猪肉,只挑新鲜蔬菜吃一点点的奶奶,最终活到90多岁,去世的时候很安详。遵照奶奶的遗愿,爸爸和叔叔取出了她账户里的钱。为她办完后事之后,分文不剩。我妈说,不服不行,老太太真是人生赢家。而我继承了奶奶的大菜台,以及她的老照片和字画,可能还继承了她性格里舍得为食物花钱,为小日子下本的大手大脚。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0343.html

相关推荐

文摘精选《冬山未睡》

人们常说,冬山如睡。冬天的山沉静无言,平稳缄默,如同睡着了一样。其实,冬山从不曾陷入睡眠,它只是换上更冷峻、更深沉的姿态,如同罗丹的雕塑《思想者》,神态凝重,似在冷静而深刻地审视世界。这样的时候,我喜..

文摘精选 2025-08-03

文摘精选《无声的语言》

我上初中时,这个现象毫无预兆地出现了。老师让我朗读课文,莫名其妙地,我被一股突如其来的恐惧压倒。我站起来跑出了教室。我察觉到,老师和同学们都瞪大眼睛看着我跑出教室。后来,我试图以我要上厕所来解释自己的..

文摘精选 2025-08-03

文摘精选《山青则水清》

文摘精选《山青则水清》

山青则水清山惟静,水惟动,然静能制动,故山青则水亦清,山黄则水亦黄。是以江南之地,多青山亦多绿水;中原之地,山多黄荒,是以水亦黄浊。谚云:圣人出,黄河清。然则多植树则山青,山青则水清,是知多植树者即为..

文摘精选 2025-08-03

文摘精选《大学的使命》

诚然,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工作,但是每个人都更需要懂得生活。既然我们可以从实用主义角度去计算上大学的回报是什么,那么我们为何不可以去计算为人父母的回报,与自己的密友共度时光的回报,享受音乐的回报,以及阅..

文摘精选 2025-08-03

文摘精选《“悬浮”社会》

当今世界,很多人仿佛陷入飞速流转的旋涡,马不停蹄地从一个点奔向另一个点,奔跑的过程中也带着对生活的期待和不安。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悬浮状态。早发早移群体的目标,是逃离现在不满意的东西。但是他们对于奔向哪..

文摘精选 2025-08-03

文摘精选《抄诗》

从2013年9月9日这一天起,抄诗被正式列入我的日课。我每天早上醒来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晚上睡觉之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抄诗。要是哪天不抄诗,我就会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没想到,这一坚持就是10年。在微博时代,..

文摘精选 2025-08-02

文摘精选《那些年的童年记忆:课间10分钟》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收录了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儿童散学归来早,意思是放学很早。究竟有多早?诗人没说。与其同一时代的另一位..

文摘精选 2025-08-02

文摘精选《窗台上的花布帘》

我小时候,窗帘不是每户人家都有的东西,那种有固定横杆、挂钩,布面有规律重复的抓褶,在底部车一段布反折作为垂坠重量的典型的窗帘,在外公家、同学小稚家和妈妈那个患乳腺癌的好朋友家都没有。很多人家会在窗户顶..

文摘精选 2025-08-02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