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高适的那一年》

一、

冬日的一天,长安城里寒风料峭,微雪飘飘,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位诗人一起到酒楼小饮。有十余梨园子弟登楼聚会宴饮,不一会儿又有四名漂亮的梨园女子,珠裹玉饰,摇曳生姿,登上楼来,演奏着当时有名的曲子。三人私下约定:我们三个人在诗坛上一直未能分出高低。今天算是有个机会,可以悄悄地听这些歌女唱歌,看谁的诗编入歌词最多。

一名歌女率先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就用手指在墙壁上画一道:我的一首绝句。

随后一名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今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伸手画壁:我的一首绝句。

又一歌女出场: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哈哈大笑,伸手画壁,说道:我的两首绝句。

王之涣自以为成名已久,可是歌女们竟然没有唱他的诗作,面子上有点挂不住。他对王、高二位说:这几个唱曲的,所唱不过是下里巴人不入流的歌曲,那阳春白雪的高雅之曲,哪是她们唱得了的呢!他用手指着歌女中最漂亮、最出色的一个说:到她唱的时候,如果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就不和你们争高下了;如果是我的诗,二位就拜倒于座前,尊我为师好了。

一会儿,轮到那个梳着双髻的最漂亮的姑娘唱了,她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得意至极,揶揄王昌龄和高适:怎么样,我说得没错吧!三位诗人开怀大笑。

那些歌女听到笑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相继走过来说:请问几位公子,为何发笑?

三位诗人就把比诗的始末告诉她们。歌女们施礼下拜:请原谅我们俗眼不识神仙,恭请诸位大人赴宴。

这个故事,记载于唐人薛用弱的《集异记》中,表现了盛唐诗人放达争衡、知己相契的精神风貌。酒楼里诗人与歌伎、诗与酒、歌唱与奏乐、谈笑与致礼,构成了一幅和谐生动的唐代市井社会风俗图。

高适跟王昌龄的友谊,就此结下。

二、

接下来的故事,很曲折,很艰辛,很残酷。

公元755 年初冬,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

公元756 年,因为高仙芝和封常清坚持闭守,以逸待劳,被诬陷不敢出战,唐玄宗下令处斩二人。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被调往潼关驻守,此时正在哥舒翰军中任职的高适也被擢升为谏议大夫,随哥舒翰戍守潼关。

高适屡次劝阻皇帝出战,但唐玄宗急于求生,强令哥舒翰出关迎敌,最终哥舒翰兵败被俘。高适目睹了这一惨剧的发生。想来,他对皇帝的昏聩是有切肤之痛的。

几个月后,高适跟随唐玄宗逃往西南成都。唐玄宗打算让自己的儿子们分镇各地,各自为战,高适反复劝说,唐玄宗不听。

诏令下达,在江南地区的永王李璘开始招募军队。但永王招募军队之后,并未迎敌,而是在江南按兵不动。同时,永王还请了在庐山闲居的李白担任军队的***官。

这引起了刚刚登基的唐肃宗李亨的怀疑。在唐肃宗看来,这是严重挑战自己皇权的行为,于是命淮南节度使前去征讨,这时的淮南节度使正是高适。

高适打败了永王李璘,而那个在十二年前就已经名动天下的李白、那个十二年前跟自己在梁园同游的李白,成了阶下囚。李白后来被发配夜郎,途经白帝城时遇天下大赦,他手舞足蹈、兴奋无比地写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就在高适跟永王李璘作战的同时,数百里之外的河南睢阳正在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张巡守睢阳之战。当时,战争进入最为残酷的阶段,城内已经出现人吃人的情况。

睢阳,是高适的家乡。

尽管此时的高适离自己的家乡并不远,但由于征伐李璘,他不能前往支援。于是他写信给离睢阳较近驻守临淮的贺兰进明,请求他支援睢阳。

在《旧唐书》的记载里,这篇文字被认为是高适的代表作之一。为了自己的家乡,想必高适在写这封信时用尽了自己的文学技巧,说尽了好话。

其实,就在高适写信的前几天,睢阳守将张巡已派他的手下南霁云到贺兰进明处求救,贺兰进明置酒高会,对于支援的事情充耳不闻,还打算留下南霁云为自己所用。悲愤的南霁云砍下自己的手指,当众明誓,若能破贼,必杀贺兰进明。

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里详细记录了这件事。在高适征讨完永王李璘之后,唐肃宗又命令张镐为河南节度使,统领其他四镇节度使驰援睢阳,高适便是其中之一。张镐急令距睢阳最近的闾丘晓率先出兵救援,为四镇节度使赢得出兵时间,结果闾丘晓按兵不动,在睢阳城破的第三天才徐徐出发。

三、

其间,发生了一件让人无比痛心的事情。

在仕途上屡屡不顺的大诗人王昌龄在闾丘晓出发前来到亳州,见到了闾丘晓。至于王昌龄为什么要来亳州,已经没有人知道答案,可能是要回家,也可能是想去河南节度使张镐的军中效力。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是,闾丘晓杀了王昌龄。目前流传最广的理由是,闾丘晓忌妒王昌龄的诗名和才华。这听起来难以让人信服,但七绝圣手王昌龄遇害了,就这样死在闾丘晓这个庸官和小人手中。虽然张镐收复睢阳后杖杀了闾丘晓,但是王昌龄再也无法醒过来。

当闾丘晓到达睢阳的时候,叛军已经撤走。此时的睢阳俨然一座死城。据史***载,睢阳城破时,城内的数万百姓只剩下三四百人。高适的故乡、家人、小时候常常玩耍的菜地,已经全部在战火中毁灭。

高适,就在离自己家乡最近的地方,眼睁睁地看着好友遇难,看着自己的家乡被夷为平地,看着自己的家人或被活活饿死,或被无辜屠杀。

这一年,高适先是从一个普通从八品的军队机要秘书变成监察御史,而后升为正五品谏议大夫,之后又变成执掌一方军政大权的节度使。他的升迁速度之快让人咋舌。

高适,是唐朝众多诗人里唯一封侯的诗人。

这一年的高适很辉煌,

这一年的高适很痛苦。

这一年,高适经历了人生的另一面:名将的惨败,君王的固执,旧交的下狱,好友的遇害,家人的横死,家乡的毁灭。

历史就在这无数的偶然和细节里。当回首那一年时,我们看到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也看到了沉寂静默的史书文字背后的芸芸众生。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10071.html

相关推荐

历史故事《邓小平这样搞调查研究》

邓小平求真务实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体现在调查研究中,一个鲜明特色就是深入、唯实、联系大局、敢于担当,具体体现就是问数字和爱算账。他到各地调查研究,常常直接深入到基层干部群众中了解情况,通过倾听群众的..

历史故事 2025-10-22

历史故事《毛泽东如何以志为鉴》

历史故事《毛泽东如何以志为鉴》

毛泽东有潜心研读方志的嗜好,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每到一地都要索取方志阅读。阅读方志成为他通晓国内情形的重要途径之一毛泽东最初接触的是什么方志,没有见于文字记载。学生时代的毛泽东究竟读过哪些省..

历史故事 2025-10-22

历史故事《贝勒阿敏之死》

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晚年设立了四大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四大贝勒共议国政,各置官属。皇太极继位后,三大贝勒与他并坐同受臣属朝拜。皇太极最初对兄弟们毕恭毕敬。阿敏见此..

历史故事 2025-10-22

历史故事《王竑:文官也有暴脾气》

历史故事《王竑:文官也有暴脾气》

抢了土木堡惨案头条的爆炸新闻自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五日起,土木堡惨案后的恐慌就笼罩在人心惶惶的北京城,到八月二十二日这天,一件更爆炸的新闻,却瞬间抢了土木堡惨案的头条:大明朝锦衣卫指挥使马顺,..

历史故事 2025-10-22

历史故事《克格勃第九局安保秘闻》

历史故事《克格勃第九局安保秘闻》

克格勃第九局是在安德罗波夫时期建立的,专门负责苏联领导人和外国政要的安保工作。曾任第九局局长的瓦列里维利奇科,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秘闻。窗帘架事件戈尔巴乔夫携家人第一次到黑海之滨疗养胜地福罗斯度假期间..

历史故事 2025-10-22

历史故事《来自曹操的礼物》

历史故事《来自曹操的礼物》

史载,曹操经常给别人送礼物。除心腹、亲属外,就连敌对阵营中的太史慈、诸葛亮等人,也收到过曹操的馈赠。那么,曹操送出去的礼物都有哪些呢?这些礼物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深意呢?亲送黄金却惹猜忌曹操名义上的祖父..

历史故事 2025-10-21

黄梅戏《女驸马》故事简介(女驸马历史故事来源)

黄梅戏《女驸马》故事简介(女驸马历史故事来源)

黄梅戏女驸马主要内容:民女冯素贞自幼许配李兆廷,后李家败落,兆廷投亲冯府,岳父母嫌贫爱富,逼其退婚。冯素贞花园赠银于兆廷,冯父撞见,诬李为盗,将其送官入狱,逼素贞另嫁宰相刘文举之子。冯素贞男装出逃,在..

杂文 2025-09-03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故事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原文为盗钟,原文讲的是: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亡齐国。其中有个人趁机..

杂文 2025-08-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