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千年鲤鱼庄》

隋朝年间,华北地区有个鲤鱼庄,庄子不大,但有护庄河环绕,风景十分秀丽。这年初春,隋炀帝杨广经三次亲征辽东,班师还朝时正好经过这里。隋炀帝手搭轿帘向外看,忽见庄口一座吊桥两边,聚集了男女老少几百人,前面是个小孩,旁边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小孩两手执托盘,正领着大家跪拜。

隋炀帝派人问询才知,这是何小天和爷爷老庄主带领鲤鱼庄村民向朝廷贡献鲤鱼。隋炀帝虽爱吃鱼,但已经吃腻了,问这里的鱼有何特点,说不出奇特,就是犯了欺君之罪。

老庄主一听,十分害怕,何小天却很冷静,深施一礼,答道:陛下,本庄叫鲤鱼庄,由于几百年前这里发生过地震,河里岩浆遍流。后来,护庄河开通,因河床里的岩浆软化,生出一种褐藻,鲤鱼非常爱吃。所以,这里的鲤鱼鲜美程度与别处不同,陛下不妨吃个新鲜。

隋炀帝见小孩知识渊博,彬彬有礼,非常高兴,就命老庄主即刻烹煮,说品尝后,还要回朝处理国事。

老庄主领命后,急忙安排好厨师。眨眼间,村口支起三十口铁锅,不一会儿就飘来鲤鱼的香味儿。这香味儿飘进隋炀帝的鼻子里,他满意地点点头。御厨们接过做好的鲤鱼端到近前,隋炀帝拿起玉筷,开始品尝。第一口肉质鲜嫩、爽滑细腻,第二口鲜味满嘴,已然陶醉。隋炀帝一连吃了三条鲤鱼,还喝了一大碗鱼汤。

吃完,隋炀帝心情大悦,当场下旨,朝廷高价收购鲤鱼庄的鲤鱼,命老庄主每半月向御膳房进贡鲤鱼百条。老庄主一听,激动得涕泪横流,赶忙伏地叩头谢恩。就这样,鲤鱼庄靠着进贡鲤鱼,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谁知过了两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大损耗了国力,劳民伤财,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李渊在太原招兵起义,力量越来越大,又过了一年,李渊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统一了全国。

虽然江山易主,但鲤鱼庄的鲤鱼与其他食材仍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御膳房。这一年夏天,眼看送鱼的日子又要到了,老庄主开始心神不宁起来。他总觉得有大事要发生,但又不知道大事从何而来。明天就是进贡的日子了,莫非这次送鱼会不顺利吗?

正想着,门外负责送鲤鱼的家仆刘三来报,说鱼车已装好,来跟老庄主告别。老庄主暂时放下忧虑,嘱咐一番,鱼车就上路了。

按照经验,送鱼的十来个人应该在十天后回来,但已经过去了十多天,仍然不见一个人影,老庄主有些担心,便到庄口去迎接。这时,一匹大马向鲤鱼庄奔来,马上趴卧着一个人,身上浸满了血迹。到了近前,老庄主才认出是刘三。

老庄主唤醒刘三后,刘三断断续续地说出了事情的经过。原来,那天刘三一行人前去送鱼,进了都城东门后,忽见几个官兵在与一个鱼贩争吵。最近,皇帝刚颁布了一条法令,因为皇帝姓李,李姓是国姓,李又与鲤同音,所以禁止全国的老百姓吃鲤鱼,以免冲了皇家的威严,而且打鱼的捕到鲤鱼后,必须放掉,擅自买卖交易者,重打六十大板。

因为律条刚下来,刘三他们根本不知道,所以便与巡逻的士兵发生了冲突。结果,巡逻头目被刘三他们用鱼刀砍死,送鱼队伍中也有两人被杀、九人被抓,只有刘三身手敏捷,冒死越过城墙逃了出来。

老庄主一听,大惊失色,思索片刻,便急忙唤来何小天和村里的五个小组长,告知他们鲤鱼村要遭殃了,赶紧通知村里各个住户,收拾好金银细软逃命去吧,如果走迟一步,性命堪忧。

李渊刚刚立国,便有人藐视政令,于是下令从严查处,特别派遣出一队士兵捉拿逃犯刘三。士兵们来到鲤鱼庄,只见吊桥落下,庄子已成了一个空村,除了何小天、老庄主夫妻俩和十几个妇人之外,再无他人。

老庄主深施一礼,说道:各位皇差,我是庄主,生死都会护卫在这里。这十几个妇人,乃是去皇宫送鱼被抓走的那十几个男人的妻子,她们也不愿逃走,盼着丈夫回来。

士兵们一摆手,呵斥道:还想回来?做梦吧!他们一干人等杀了官差是死罪。快交出刘三,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妇人们一听,都哭啼起来。何小天眉头一皱,说道:你们要找的刘三确实回来过,但他回来报信之后,就带着妻儿老小骑马偷偷溜走了,其他村人怕受牵连,也纷纷逃跑了。我们真不知刘三去了哪里,不信你们可以去搜。

士兵们一听,说道:上面有令,让我们把你们村子烧掉。

说完,士兵们引燃一把火烧了村子,还把老庄主等人堵在村中心的小广场上,士兵们则住进村口的岗哨里。大火慢慢烧起来,老庄主老泪纵横,何小天也毫无办法。

鲤鱼庄里一片狼藉,士兵们见大火只赶出来几只老鼠,并没有刘三,又想了一个办法。他们走向广场,走到老庄主近前,说道:一会儿,我们就去附近的村镇张贴布告,说把鲤鱼庄老庄主等十几人困在庄里,如果刘三不出现,就一直困着你们,不准吃喝,直到饿死为止。他一个人换你们十几个人,我看他回来不回来。

士兵们为防止老庄主等十几个人打鱼吃,便从附近村镇抓来男丁,不分昼夜地往外淘水,六天之后护庄河没水了,士兵们开始捡了一些鱼烧着吃,有些鱼被生生地踩死。从这天起,护庄河就干涸了,大部分鱼暴晒在阳光下开始腐臭。老庄主见状,气得直跺脚。

就这样,士兵们与老庄主等十几个人僵持了六天,仍不见刘三回来。这些日子,老庄主就提个水桶从广场中间的水井里提水,大家靠喝水度日。两天后,干涸的护庄河里死鱼臭味熏天,士兵们便悻悻地回宫交差去了。

士兵们哪里知道,就在刘三和乡亲们逃跑时,何小天便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先从护庄河里打了一百条鲤鱼藏在鲤鱼庄广场的五眼井中。这样,就算士兵们把护庄河里的鱼全部捞走,井里这些鱼也能存活下来,延续鲤鱼庄的传奇。意想不到的是,这些鱼竟然救了老庄主等十几个人的性命。何小天每天晚上趁着官差睡觉时,拿一根破旧的鱼竿到水井里钓鱼让大家来吃,吃完再将鱼刺鱼鳞埋了,这样才勉强撑过了僵持的几天时间。

望着士兵们离开的背影与残破不堪的鲤鱼庄,何小天忽然想到一个主意,他跑到邻村,找来笔墨,写了一张状子去当地县衙告状,说士兵们触犯了法律。那些士兵头目还没到都城,就被革职处理了,原因是办案时踩死鲤鱼数千条,让更多的鲤鱼活活饿死,触犯了唐朝律条。

老庄主去世后,何小天做了新庄主,外出的那些村民都回到了鲤鱼庄。等李世民当政时,刘三的后人回到了庄里。何小天告诉他们,当年官兵走后,井里剩下的那些鲤鱼勉强活了下来,他捞出来三十多条,到很远的大河里放生,以感恩其救命功德。刘三的后人听了,不禁叹息起来,鲤鱼因谐音李竟给鲤鱼庄带来这么多麻烦,于是与何小天商量,把鲤鱼庄改成鱼庄,以保村庄千年平安。

打赏

本文由八零生活网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800185.com/post/8784.html

相关推荐

遗恨千年,错在遇见你

遗恨千年,错在遇见你

【小序苏幕遮】恋花颜,春依旧。染指流年,无奈人空瘦。晓风愁断三寸肠。夜梦无痕,月泻满庭霜。望天涯,又黄昏。乱红瑟风,经年忆相逢。谁怜花落几度秋。缘散红尘,匆匆又别离。【伶仃谣】念佳人,情丝难断,隔天涯..

优美文章 2025-10-04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民间故事《仗义如山》

1、义匪郭麻子在山东省密州县桃园乡北有一座大山,连绵十余里,巍峨耸立,叫做障日山,乡民又称其为仗义山。障日山地形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初年,障日山上盘踞着一股土匪,匪首叫郭麻子。郭麻子有一手神..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借运气》

早年间,广府城有一个任财主,趁乱世捐了个偏远地界的县官。任财主聘了一个姓高的师爷,选了跟班、装了财货,只等黄道吉日走马上任。这天,任财主把高师爷叫来,紧锁眉头,说:赴任吉日就在眼前,我还缺一个称意的人..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狐狸成精》

一人一狐的较量,究竟谁是赢家?早年间,在皖南的大山里,有个单家村,村里有个猎手叫单常胜。他眼光敏锐、身手矫健,打起猎来,只要他瞄上了,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全都跑不了。为了能打上好猎物,他..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打假石的传说》

在横山鬼母坟的东侧,有一块平坦而光滑的巨石,当地人称之为打假石。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清朝光绪年间,东北有贾氏兄弟二人,为避兵事逃亡到滦州。他们在当地游荡了多日,最后在北关村东边一个破庙里落下脚来。兄长..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寸草不生》

南宋年间,邛州蒲江有一个人叫魏了翁,足智多谋,为人正直。庆元五年,魏了翁进京赶考,到了连云山。在一户破落的院门前,他看到一个老妪往院门上挂了根绳子,站在小板凳上,就要把头伸进去。魏了翁大叫:老人家,不..

民间故事 2025-09-05

民间故事《佛跳墙》

佛祖也有破戒跳墙之时,更何况凡人?翻越心中的欲望之墙,往往只在一念之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还有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庙里粮食不多了,你下山去化点斋米回来吧。小和尚点..

民间故事 2025-09-04

民间故事《九两酒》

清干隆年间,湖北光化城内有个叫黄二的泼皮。他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欺男霸女,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街坊邻居敢怒而不敢言,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也有受害人将他告到衙门,但黄二死猪不怕开水烫,撒泼耍赖,百般..

民间故事 2025-09-04

评论列表
支付宝
微信

友情打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